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30期
堆疊成建築 保麗龍箱塑基隆景象
2020-10-01
【記者林昕璿基隆報導】大小不一的保麗龍箱,堆疊成迷你的海港城市。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的王煜松,於9月25日起在基隆潮藝術「海的一日」展出〈一層層-丘陵,集散地,漁網,魚貨,鳥,港口〉。透過運用從魚市場回收的保麗龍箱、偶然來訪的鴿子及港邊的物件,呈現人與物在港口駐足及離去的意象。 透過保麗龍的層層疊放,除了呈現基隆丘陵地形堆疊錯落的地景樣貌,也結合當地歷史建築意象。 圖/宜東文化提供王煜松把曾經跟隨船隻飄洋過海、裝載魚貨的保麗龍箱,層層擺放出一座小型迷宮,矗立於漁會旁的空地。他說明,作品發想來自基隆海港的觀察與港邊每日來回堆放的貨物。因此,他依據堆放在基隆港口的貨櫃來排列保麗龍箱,彷彿它們曾來自世界各地,並短暫匯聚於此,下一瞬間將又被運往他處。箱中灌入的水泥,因雨水的滴落與鴿子的踩踏,留下時間走過的痕跡。 鴿子偶然於箱子上歇息,下一刻卻又飛離,呈現人群短暫停留後,又各奔東西的流動性。 圖/林昕璿攝同時,保麗龍箱的堆砌方式也參考基隆古蹟海門天險的城牆,表現建築經歲月侵蝕後殘留的樣態。此外,王煜松一格格地疊放箱子,藉以傳達不同時間堆積而成的地層,帶出日積月累的時間感。保麗龍箱包含隨時將被搬移的隱喻,又涵蓋堆疊成遺址的想像,他闡述,這兩者是相互矛盾的。 藝術家王煜松向來訪的民眾分享創作理念,與自身在基隆居住兩個月,所觀察的想法與心得。 圖/林昕璿攝遠觀展區讓人聯想起清晨魚市,步入其中,隱約聽見箱內流動的水聲,依循聲音前進,將見保麗龍箱因枯葉汁液產生的點點斑駁與運輸遺留的擦痕。走至尾端,涓涓細流自箱內噴灑而出,王煜松補充,這個呈現是來自漁船滿載而歸,入港洩水時的情景。王煜松笑著回憶,曾經拉著買菜推車的阿姨上前詢問他有沒有賣魚。他認為,這直接回應他傳達「遠看像漁市場,近看卻像建築」的樣貌。 水柱自箱子流出,取自漁船入港時,船艙洩水的情景,也模擬冰塊正在融化的狀態。 圖/宜東文化提供王煜松說:「我很強調作品的時間性,期望觀者走進作品中,有花一段時間觀看。」策展人陳彥安提及,王煜松的作品需要觀眾踏入展區細細欣賞,才能感受作品想傳達的意涵。基隆居民吳崎牟表示,最初看見作品就感受到強烈的連結性,因為經過基隆海邊,最常看見的就是保麗龍。對於王煜松透過枯葉汁液模擬鏽蝕的箱子,他說:「他(王煜松)觀察得很仔細。」 參觀民眾走進作品中,依循水聲的遠近與強弱,感受作品的氛圍與樣貌。 圖/林昕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