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戴碧玲創凝香體敷料 緩解犬隻潰瘍出血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77期
《菸防法》新上路 無菸校園的菸害隱憂
2023-03-16
【專題記者林婕宇、邱楷淇、陳世軒、梁家柔、張倩怡綜合報導】「唸書壓力蠻大的,但它會讓我暫時紓壓,不那麼焦慮。」就讀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的張同學(化名)吐了一口煙說道。菸齡三年的他,若在學校菸癮作祟,就會到吸菸區解決。不過這種習慣,亦是他稱作的「生活方式」,將在《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正式上路後,受到衝擊。還校園清新空氣 大專院校全面禁菸立法院於1月12日三讀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將各級學校納入禁菸場所,但全台148所大專院校中,約有半數的學校仍設有戶外吸菸區。為此,教育部要求各大專院校於二月底前,除了加強宣導全面禁菸事宜,也必須將現有的吸菸區及菸灰缸撤除。長期致力於菸害防治、推廣「拒絕二手菸」的董氏基金會,是本次修法的幕後推手。「站在教育和保護每一個人的立場,本來大專院校就應該和醫療院所一樣全面禁菸。」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認為,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區的大專院校皆已實現無菸校園,可見無菸校園為世界趨勢,台灣更應該加緊腳步接軌全球。為了進一步瞭解各大專院校學生對此修法的看法,本報記者在網路社群上發放問卷調查,最後共收回260份有效問卷,其中包含28所大專院校學生填寫。結果顯示約有六成的學生支持校園全面禁菸,且多數人也在問卷中提到,對於校內二手菸相當反感。而吸菸學生中有八成反對大專院校全面禁菸,沒吸菸學生中也不乏反對者。在本次修法前,部分大專院校就已未設置任何吸菸區。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民國98年,學生會雖曾一度提案設置戶外吸菸區,但校方態度消極,因此維持無菸校園至今。臺大學生潘彥廷觀察到,在校內幾乎不會聞到菸味,吸菸族群會到校內外的交接處解決吸菸需求,「不會有人真的光明正大走在路上抽菸,多數吸菸人士還是會保持基本的素質。」「我們學校校地較小,但吸菸區又多,走在路上聞到二手菸的機會相當大。」世新大學學生陳淑鈞認為,學校就算設有吸菸區,菸味仍會四散各處,進而影響非吸菸族群。同樣支持修法的東海大學學生陳品夫則認為,大學全面禁菸後將增加吸菸族群的心理壓力,「新法對吸菸者有一定的懲罰和阻嚇程度,讓吸菸者吸菸時有所顧慮,藉此減少在校內吸菸的比例。」吸菸區退場 吸菸者何去何從?在全面禁菸後,有學生擔心吸菸族群為求方便,會選擇到校園各角落抽菸,擴大二手菸問題。而根據本報的問卷調查,確實有超過七成的吸菸者表示,自己曾至校園內非吸菸區抽菸,印證了此憂慮。「對有菸癮的人根本不適用,想抽菸的人一定還是會抽。」無吸菸習慣的學生吳弘寧就推測,新法上路後雖可能有一定功效,但僅柔性勸導對吸菸者而言並無太大的嚇阻力。淡江大學自民國100年就已全面取消吸菸區設置,且校方會派人不定期巡邏,落實無菸校園。不過,學生聚集在校園內抽菸的景象仍時有所聞。根據幾位吸菸學生透露,校園中較為偏僻的角落如頂樓、停車場等皆有吸菸學生的身影,校內禁菸的成效不甚理想。「沒有吸菸區我還是會繼續抽菸。」淡江學生吳同學認為,校園全面禁菸的政策在實行上非常困難,吸菸者仍會想辦法就近處理,反而造成反效果。吸菸的李同學也認同,「太多大學生都會抽菸了,如果都不能抽太殘忍了!要跑去哪抽,淡水河嗎?」即便設立吸菸區,下課時間也不足以讓學生前往合法區域抽菸,更遑論到校外這個選項。「在山上找吸菸區會覺得很麻煩,所以我會想在看不到的地方抽。」張同學解釋,政大校園環山而立且建築物分散範圍廣闊,但合法吸菸區只有四處,想到達需要一番跋山涉水,學生自然也不會乖乖配合。 有學生會在校園偏僻角落抽菸,即使明標禁止吸菸,恐怕也缺乏管束力。 圖/張倩怡攝<b>當二手菸走出校園 誰成代罪羔羊?當校內吸菸者終於走到校外,菸害問題並未就此消失在校園,甚至可能擴大二手菸害影響範圍。以校地面積小的世新大學為例,走至校外十分方便,因此大部分知曉新規定的學生願意至校外抽菸。不過這樣的情況反而使鄰近居民成為受害者,「如果開窗戶的話,有時候在家還是會聞到菸味。」民眾栗小姐(化名)提到,若廢除校內吸菸區,吸菸學生失去集中管理的可能,導致學生在校園附近抽菸,秩序更加混亂。據他觀察,校內吸菸區裁撤後,在他住家周圍吸菸的人數,已成長為之前的兩倍。政大面臨同樣的狀況,一位有吸菸習慣的教授提出疑慮,他語重心長地說:「可能會有更多教職員、學生跑到校外抽菸,指南路上會有很多菸蒂。」且因為校外的指南路十分狹窄,若上下課時間都擠滿學生,反而讓更多人受害,「我認為這樣的約束反而是把人推到另外一個學校管不到、但人口密集的地方,其實沒有達到減少菸害的目的。」 大專院校全面禁菸後,仍有不少吸菸族群聚集在以往的吸菸處抽菸,甚至柱子上新貼的「全面禁菸」貼紙已被人破壞。 圖/林婕宇攝對此,學生團體臺灣學生聯合會(簡稱臺學聯)也發文表達擔憂。臺學聯副秘書長陳思妤認為,設置吸菸區較有利菸害防制,「教育部執行者以為把吸菸行為趕出校門就不會發生,但其實吸菸者不會因為找不到吸菸區就不抽菸。」他點出,若學生或教職員的吸菸行為不可避免,把吸菸行為控制在一個地方裡面,較不會影響到他人,也能保障吸菸人口權利。陳思妤以南華大學為例解釋,在設有吸菸區的情況下,吸菸行為大多能集中在吸菸區,不太會外擴,但吸菸區被裁撤後,反而有更多學生反應在校園聞到菸味。這也顯示,即使校園中少了吸菸區,吸菸行為也未必能離開校園。<b>教育部驟令裁撤吸菸區 <b>修法倉促校方吃不消儘管政府大力推行無菸校園,不少大專院校修改校規的速度卻慢了一大拍。以政大為例,原應依法召開會議的菸害防制工作推動小組(以下簡稱菸防小組),直至二月底仍未有明確行動。菸防小組教師會代表黃厚銘直言,就連會內亦看法兩極。他也擔憂,若校方無取締人員,更無法禁絕學生的吸菸行為,「那麼只是讓吸菸行為地下化,蔓延到校園各處而已。」「對違規吸菸的同學,我們從來不以處罰為手段,而是透過教育宣導,讓他知道怎麼改可以更好。」談及校園菸害防制的規範措施,劉麗君認為,雖然國、高中生對菸品的判斷力較大學生薄弱,至少還有嚴厲的家長和教官把他們導回正軌。「但到了大學,若父母表達不了意見,我要怎麼讓你知道抽菸的危害?」他認為,與其懲戒,不如直接去了解他們抽菸的根本原因,再柔性勸導。作為出社會前的最後教育場所,劉麗君表示,大學以教育代替懲罰也是立意良善。 雖然社會上普遍認為吸菸是一種癮頭,但也有人認為抽菸已是一種文化、社交行為。吸菸區也並非僅有供吸菸者吸菸的功能,同時也是一群人情感交流的地方。 圖/陳世軒攝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會副會長黃子明表示,校方曾向教育部提出希望能漸進達成無菸校園,或運用校園綠地環境,讓菸害影響降至最低。不過教育部態度堅決,校方只好遵照指示,廢除所有吸菸區。儘管教育部已宣導無菸校園10餘年,各大專院校全面禁菸卻來得有些倉促。2月21日教育部向大專院校發函,明定各校在二月底前儘速排定相關法規,三月應正式邁入無菸校園。對此,政大身心健康中心護理師詹蕙宇指出,短短幾天內,校方根本來不及制定相關措施,「這樣真的很強人所難,就連懲戒規範、輔導教育等其實來函上很模糊。」<b>配套措施待完善 無菸校園恐操之過急《菸害防制法》修正條文上路後,許多人更關注的是改變伴隨的配套措施。據了解,教育部目前應已把所有相關文宣物品送達學校,文宣物品包括寫著「本校全面禁煙」及罰鍰金額的大布條、告示貼紙,以及三個QR Code,分別連結到菸害申訴專線、教育部的學校衛生網,以及華文戒菸網。林清麗建議,本法執行後應須增設更多的衛生稽查人員,然而據他觀察,政府到目前為止還未有增加人力的作為。 《菸害防制法》修正後,各大學校機關開始配合教育部政策,在校門口等醒目處掛上文宣品,標示出該校已成為無菸校園。 圖/林婕宇攝大專院校全面禁菸後,違法者須處以兩千到一萬元的罰鍰,校內的懲處則依各校而定。「校內懲處是小過、大過?還有假設今天我被檢舉違規吸菸,那我有沒有申訴、權益救濟的管道?」陳思妤嚴指,這些事項教育部都沒有交代清楚。臺學聯目前仍持續爭取與教育部的溝通機會,同時也正與各校學生會進行討論,並關注各校在執行此法上是否遇到問題。雖然有些人會擔心實行上的困難與菸害控管功效會不如預期,但林清麗樂觀地認為,其實配套措施不是問題,只要教育部能把此訊息明確地傳達給學校、學生,就足以讓校園走向無菸環境。「立法禁止後,我會選擇避開警察或是執法者,但這個不會改變我原本的行為。」語畢,張同學別過頭向空中輕輕吐了一口菸,在煙霧中繼續和菸友談笑風生。訪談結束後,他將電子菸收進口袋,心中仍渴望著,微小卻不被社會接受的自由。警語:吸菸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