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68期
以老人的語言寫老人的事 陳柏宇盼喚醒台灣文化記憶
2022-10-19
【記者戴婧雯綜合報導】「在拋離學術後,台語對於我而言又是什麼?是阿媽說的語言,是我的語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以台語文學作品《失咒》和《閬縫》,分別入選2020和2021年文化部的青年創作獎勵計劃,並在15日的成果發表會暨媒合會上,分享自己的創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在青年創作出版媒合會上為來賓說明,如何用漢字呈現台語。 圖/戴婧雯攝短篇小說集取名《失咒》,是「施咒」的諧音,靈感源自於陳柏宇父親叨念台語禱文的行為。《失咒》同時也可看作「失去的咒語」,象徵禱文這種口耳相傳的文學,因台語和祭祀文化式微而逐漸面臨聽不懂、不會說、沒人用的情況。陳柏宇以大台北地區和自己的家族史為藍圖,建立出一個獨立的時空,《失咒》便是以此時空為主軸述寫,不僅運用小說的奇幻空間感,也保留了自己經歷的文化記憶。對於《失咒》,陳柏宇坦言,故事本身並不特殊,也有很多人用台語創作,但他更想做的是語言實驗,因此本書透過穿插使用漢字、羅馬字表達台語的形式,試圖創造不同的閱讀體驗。如《失咒》的第四則故事,他特別設計用純羅馬字台語的段落,來詮釋阿媽的視角,「就好像精靈語,看得懂會覺得很有趣,看不懂也無妨,少了那段不會影響整個故事。」資深編輯、作家,同時是媒合會主持人的李金蓮肯定陳柏宇在文學上的表現,「柏宇在《失咒》裡運用了台語腔調的獨特性,我覺得這個腔調很美。」秉持想讓讀者接受不同形式台語的理念,陳柏宇推出台語繪本暨有聲書集《閬縫》。他解釋,閬縫的台語念作Làng-phāng,是裂縫的意思,在繪本集裡則是指老人。陳柏宇發現,鮮少會有文字作品去關心長者,「就好像電影裡穿越時空裂縫的感覺,台語和老人好像都掉進都市裡面的裂縫,成為大家的盲點。」於是他使用台語,去記錄自己家鄉老人的故事。繪本集《閬縫》預計會收錄六至七則故事,目前已有〈無掛手錶的阿財伯〉和〈阿滿嬸無去矣〉,所有故事都將以台語漢字和羅馬字表音的方式書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和搭檔鄭羽琪亦將印刷版的繪本集《閬縫》帶到青年創作出版媒合會供來賓參考。 圖/戴婧雯攝而《閬縫》的製作,陳柏宇邀請自己的大學同學鄭羽琪負責繪本設計。鄭羽琪說:「我和柏宇一樣,都是和阿媽一起長大的。老人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很遙遠的族群。」所以,儘管鄭羽琪並非專業出身,自身對台語的認識也有限,但因感受到故事裡的寓意,最終還是接下這個挑戰。鄭羽琪非常喜歡用繪本學習台語的概念,「繪本是給小孩子看的,但我們之於台語,我們就是小孩子。」兩人都認為,大部分現代人只具備聽和說的台語能力,就如牙牙學語的小孩,因此《閬縫》採取繪本暨有聲書的形式,希望吸引更多人閱讀台語文學。《失咒》和《閬縫》裡的台語用詞都是依教育部推出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為準,而羅馬字的部分則是陳柏宇根據自己的腔調來翻譯的,他笑說,「有些用詞或句子可能只有我家是這樣講的。」而提及台灣文學的現狀,陳柏宇則希望未來可以有所突破,「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會受限於中文,不會在中文的陰影之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和搭檔鄭羽琪在青年創作計劃的成果媒合會上為來賓展示繪本的部分內頁。 圖/戴婧雯攝
生活
專題
第1675期
「視」界之外——視障者文化近用權受侷限
焦點
2018-04-18
此音檔邀請所有明眼人試著以聽覺取代視覺,來「閱讀」此專題的內容,以體驗視障者平時只能透過聽覺來獲取資訊的生活。此音檔時長21分鐘[playlist ids="14098">,但一般人閱讀並理解的時間可能不到七分鐘,你可曾想過視障者接觸文化要耗這麼多的時間成本?而為了錄製此音檔,最後共耗時記者五小時餘。【專題記者王若穎、徐湘芸、羅文妤綜合報導】「喀擦!」我們隨手拍下窗外風景,上傳Instagram,迫不及待與朋友分享。然而,若我們失去了看見的權利,就再也無法享受拍照打卡的樂趣、再也看不到日升日落的景象,那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當大部分人享受在文化資訊爆炸、被視覺主宰的時代,在此同時,視障者也渴望融入主流,卻面臨接觸管道資源不足的問題。 視障者所「看見」的世界? 「媽媽告訴過我,黑色是百搭的顏色。雖然我沒有真的看過黑色,但只要一聽到黑色,就會想到它是個搭配各種衣服的顏色。」張晶惠去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同時——她也是名先天性視障者,雙眼全盲,目前只剩一點點對太陽光的光覺。 「你覺得對你來說紅色是什麼?對視障者來說,紅色又是什麼?」口述影像發展協會規劃師趙又慈表示,「曾經有盲友告訴我,他覺得紅色是黏稠的。」她指出,一般人對顏色的聯想,也是從經驗建構起來的;同理,這位視障者由於曾在觸碰到黏稠的血時,有人告訴他血是紅色的,才使得紅色與黏稠產生聯覺。 大眾對於視障者的想像,許多時候只停留在「他們的世界一片黑暗」的階段,但從張晶惠對黑色的認知描述中也可發現,實際上,視障者們「看」這個世界的方法,儘管有其侷限,但或許仍比我們想得更多采多姿。 「就算他們看不見,每一次描述也要對視障者好好提供每個資訊。」趙又慈表示,人們刻意對視障者跳過某些視覺資訊,其實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因為實際上視障者會透過其他感官對世界的認知,去建構視覺資訊的替代描述。 「我是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可以更接近身邊的人與這個時代。」張晶惠指出自己甚至去過4D電影院看強調特效的《金牌特務2》,即使看不到,但椅子的搖晃震動或噴出乾冰的設計配合對白與襯樂,仍然讓她樂在其中。「我也很喜歡看很多YouTube頻道,例如蔡阿嘎、前陣子有出專輯的聖結石,或是谷阿莫,我都有訂閱!」 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協會理事長王建立,也是一名視障者,當他將手機螢幕瀏覽到新聞網頁的畫面,對著螢幕點三下,手機發出「voice over(螢幕報讀器) 開啟」的聲音後,原本的畫面隨即變成一片黑暗。王建立卻能開始透過敲擊螢幕、對軟體下指令,報讀出新聞或是搜尋引擎的內容。他笑稱:「這時就換對你們(明眼人)是有障礙的」。他再對螢幕點三下,手機發出「voice over 關閉」聲音後,畫面便回復成原樣,「一個人會不會有『障礙』,是來自環境給了你什麼、沒給你什麼。」報讀器被開啟的那剎那,畫面便消失,對明眼人來說那一片黑暗的時刻,卻是視障者開始閱讀、探索世界的時候。 視障者王建立後天失明,失明後仍善用聽書機維持良好閱讀習慣。 圖/王若穎攝 另一位視障者,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的李紹慈則表示,平時喜歡課外書,「我很喜歡讀很多文學性的書,或是小說。」她如數家珍地談論著著每篇讀過的文章與書籍,如《24個比利》、《哈利波特》、《凡妮莎的妻子》,類型多樣遍布散文、小說、勵志的傳記故事等。 李紹慈正侃侃而談近期閱讀過各式各樣的書與文章。她不受視力限制,平時常透過電子資源輔以報讀軟體進行閱讀。 圖/徐湘芸攝 從上述例子中可知,即使是視障者,他們對於資訊、文化的需求與一般人並無差異。「不想因為視力而限縮自己。」張晶惠開朗地說,希望可以來者不拒,透過各管道接觸不同文化。 視障者「看見」的世界,並沒有社會普遍想像的狹隘,反而有更細膩、多元感官式的體驗。視障者接近文化的需求從未減少或消失,他們只是在這個被視覺主導的社會,必須透過其他感官體驗去認識世界。 點字書、有聲書資源稀少 閱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或是上網搜尋一則新聞、一支YouTube影片,都是一種人們接近文化的方式,謂之文化近用(access to the culture)。每個人都有文化近用的基本權利,不應因其身分、性別、或任何身心障礙而有落差。 趙又慈說:「讓視障者平等的參與跟近用這些文化,就是一種文化平權。」為達成文化平權,政府應盡力去提供補償的通路,以消弭視障者無法吸收視覺資訊的資源落差。然而實行上,社會往往只顧及視障者的生存權—他們謀生技能,卻時常忘了考慮他們能接觸的文化內容,是否有暢通的管道、資源,抑或有所侷限。 以最基本的文化來源「閱讀」來看,點字書已行之有年,也是視障者閱讀的重要工具,然而點字書的數量遠遠不及一般書籍。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點字書的印製趕不上新書的出版速度、其二則是因點字書的需求者相對一般書籍少,供給量無法增加,導致視障者的點字書資源始終有限。 全台唯一的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目前點字書量約有35000本,每年約新增 1000 本。負責點字書網站設立、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老師賴俊吉表示,一般公立的圖書館的藏書量是百萬冊起跳,然而視障電子圖書網上的點字書卻只有幾萬本,應更加緊建置書庫,「即使盲人人數比較少,但他們求知的渴望不會因此跟明眼人有差」。 點字書對於視障者而言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不過後天失明者在學習點字、摸讀點字上相對緩慢,必須仰賴有聲書,幫助他們更有效率地閱讀。而數位有聲書(DAISY),又是在傳統有聲書的既有條件上,讓視障者的閱讀模式更趨人性化。 王建立表示,數位有聲書讓原本線性的音檔轉為具有層級架構的聽覺目錄。目前網站約有7000本有聲書可供下載,單以數位有聲書數量的成長來看,此數量十分可觀,但若以視障者所需的閱讀量來檢視,7000本卻遠遠不足。愛盲基金會數位出版處每個月為三本雜誌《講義》、《心橋》、《未來少年》錄製有聲版本。以單月錄製有聲雜誌所需的人力、時間為例,平均需要32名廣播人協助錄音,耗時55小時,後續還要進行長時間的編輯後製,才能完成作業流程。 [video mp4="/wp-content/uploads/2018/04/48f8bdfb281bfdd2022ec746849fdf24-4.mp4">[/video] 愛看書的李紹慈也無奈指出,因為有聲點字書數量稀少,相較新書目錄上已有的視障資源,自發性想查找的書反而常面臨找不到的問題,「只能看新書目錄上有什麼就看什麼。」她也說:「尤其國外翻譯的新書更是要慢慢等,有時甚至一直都等不到,例如最近想看《熔爐》但一直沒有線上資源。」 口述影像發展受阻 人才面臨短缺 在影視文化方面,視障者能透過報讀(簡單將視覺資訊轉譯成語言)來接觸,如讀報紙、報路況、即時影像描述等簡單形容現場、影像的敘述。「口述影像」亦是視障者能進入文化的管道之一。口述影像技術運用在影劇、電影,同樣為畫面的描述、轉譯,但相較報讀, 口述影像更注重訓練專業人才撰寫口述影像稿、編審及錄製。以下兩個音檔分別為常見報讀、口述影像示意音檔,以現代舞表演—雲門舞集〈渡海〉為例,可從音檔的文字中聽出兩者差異。[playlist ids="14062">[playlist ids="14059"> 口述影像為使視障者能聽懂電影、感同身受,製作上有一套專業的流程。第一步得先計算對白空隙之間的秒數,並在有限字數內撰寫影像描述。第二步是錄製,在錄製後,仍需一再調整語言跟影像順序之間的串接,讓劇情脈絡「聽起來」也能通順且符合邏輯。口述影像便是提供一個文化近用的補償管道,恰當地以「口述」為視障者補足畫面資訊,使其也能像明眼人那樣「觀看」電影,並享受其中。口述影像示範影帶:[embed]https://youtu.be/6MEROABvVSw[/embed] 簡言之,口述影像透過專業人才,將龐雜的畫面資訊轉為單線文字敘事,再配合影帶音軌形式傳達給聽眾理解。也因此製作層面上,內容取捨與詮釋需掌握得當,也相對要求製作人才的閱聽素養、文筆、邏輯思考能力須達一定標準。 但台灣口述影像專業人才嚴重不足。趙又慈說:「去年76個報名的學員當中,真的能寫的只有3、4個。」即使這些學員培養出撰寫、製作口述影像的技能,仍然只是業餘兼職,無法長期待在這項服務的產製環節裡,難以持續磨練。 趙又慈提及美國每部口述影像影片製作平均至少花費新台幣五十萬,是由政府出資、挹注半官方組織執行,因此產製成本的資金來源穩定。例如波士頓的公共電視台(WGBH)特別成立「視聽專案小組」製播、推廣口述影像。透過來自政府長期且持續的投資,提供了製作小組穩定的工作條件,讓他們可以專心、專職產製,定期產出高品質的口述影像;這些人才同時不斷精進自身口述技巧,並栽培新踏入產業的人才後輩。 NETFILX為影集製播口述影像字幕軌。 圖/擷取自NETFILX 「但台灣沒有這樣的環境,政府可能今天給你五萬,就要你做口述影像。」趙又慈坦言,國內這項服務的處境相對艱難,無法一直留住人才。口述影像發展協會編審員、負責協助口述影像二稿撰寫的彭瑞琪表示,同樣因政府並沒有重視此領域,幫助提供服務的人才待遇面臨相當大的困境。她以電影的口述影像為例,為製出一部片時長兩小時左右的影片,耗時高達50小時左右,待遇換算成時薪可能不比一般餐飲業。但她也表示自己有正職,重點不是在於收入,「而是投入提供服務這件事。」 「列入法規,有政策,才有法源,才有經費。」趙又慈強調,口述影像是服務而非產業,希望扶持這項產業,需要政府成立統整的單位,制定政策投注資源,才能穩定其發展。當政府立法保障,商業界願意關注捐助、電視電影圈也有提供服務的意願,這些行動才能開始發生,才能有專業人才專心投入、留任。 雖然去年文化部影視司委託口述影像發展協會,製作12集的示範版口述影像影片,例如電影《海角七號》、《女朋友‧男朋友》、《我的蛋男情人》、《星空》、《百日告別》,電視劇《公主與王子》以及6集迷你劇集《荼蘼》等影片。做為國內首批示範口述影像,其規格符合國際標準,內容製作也相當精細。然而對比他國,台灣政府對口述影像服務仍屬推廣不力、未有統整單位與相關政策,導致許多視障者仍未曾聽過口述影像,更罔論接觸、使用這些視覺文化資源。 <b>奠基既有技術 通用設計助媒介使用無障礙化 以往視障者只能透過狹隘且有限的管道獲取新知、累積文化資本。但若要建立出文化平權的環境,就必須先打破視障者文化侷限的困境。 「竟然可以實際觸摸、了解作品,那個感覺真的很幸福。」賴俊吉興奮地描述在達文西展第一次摸到齒輪的心情。展覽中設置觸摸互動式裝置,提供視障者另一感官的文化體驗,雖然對一般人而言只不過是仿具,但對賴俊吉來說能夠透過觸摸這些設計認識作品,令他感觸深刻。即便許多單位已開始重視視障者的需求,知悉輔具能提供視障者更多元的文化體驗,但苦於研發輔具的程序繁雜、製作成本高,實際數量仍十分稀少,無法大量提供。 視障者平時也如同一般人,多使用手機、電腦等行動載具接收資訊,然他們所使用的機器與一般市售電子產品並無不同,通常只是多加裝螢幕報讀軟體(screen reader),便可使視障者方便使用。「從來沒有什麽電腦,可以稱為『盲用』電腦。」王建立解釋道,儘管該詞被大眾頻繁使用,但視障者所使用的電腦非專用電腦,只是多安裝導讀、報讀軟體的普通電腦而已。 透過語音報讀,能使視障者無礙地使用電腦的各項功能,其中包含文書處理、瀏覽網頁,甚至是音樂軟體操作。此外,現已有完全免費、並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螢幕報讀軟體,讓技術不受限於只能讓視障者使用,更可擴及其他受眾,如閱讀障礙者也可以透過報讀軟體將文字轉化為聲音,更快速地接收資訊。 王建立使用安裝螢幕報讀軟體的電腦,便可以正常操作文書軟體與收發郵件。 圖/王若穎攝 產品若被加上「盲用」一詞,將明確地區分使用者為明眼人與視障者,看似是因應視障者需求而客製化,但是客製化反讓成本增加。普遍來說,視障者的社經條件已不比一般人,原客製化的美意卻另造成他們經濟上的負擔。若希望能提供視障者多元的文化接觸,其實不需要再研發「新的」、「盲人專用的」媒介,而是透過通用設計結合既有技術,在舊有的載具上,增加多感官體驗的功能(如語音科技),舉例來說,iPhone手機系統內建螢幕報讀器,即能夠減少視障者使用手機的阻礙。 通用設計的概念即是無須經特別改良,在現有技術下拓展功能,讓單一的設計更加全面,並且適用於所有人。正因適用於大眾,而非「客製化」,讓客群範圍變得更多更廣。當使用者不再侷限於某一族群,而是只要有相同需求者皆能受惠時,也讓原先分散的資源集中,進而降低研發成本。對消費者而言,不僅花的錢更少、獲得的總資源也提高。 同樣「通用」的概念,也適用在口述影像中。「口述影像其實是一個全人跟多元感官的服務。」趙又慈指出,即使是明眼人,也可以透過供給其視覺資訊,讓提升受眾對於內容能的理解。因此她也提到,在國外口述影像的主要客群不只限於視障者,許多明眼人也會透過收看口述影像版本的電影,增進自身對電影的理解。因此口述影像服務,不只能輔助視障者,也適用於一般大眾。 電腦、電視、手機這些負責傳遞訊息的載具,目前也漸增多元渠道供身心障礙者使用,像是許多電視轉播已有提供手語翻譯服務。這類服務雖尚未全面普及,也並非每個族群都有相對應的接收渠道。但若能將通用設計的概念,應用於現有傳播工具、形式,讓資訊傳遞達到無障礙化,將會是全人性的重要影響。只有當弱勢族群的需求能被看見、重視,未來才有望滿足這些需求。 <b>打造友善環境 助視障者培養文化需求意識 記者在採訪中所接觸的視障者,都以一種正向樂觀的態度,暢談喜歡的書、音樂或是其他文化生活上的體驗。像其中一位全盲視障者、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學生彭晟源表示,其多數時間投注在音樂上,他不僅熟稔吉他、鋼琴,也通曉編曲。但彭晟源提到,自己曾因無法理解電影內容而在觀影上碰壁。不過當記者向他提及口述影像的服務時,他卻略帶驚訝地回應:「哦!」顯示他其實不曾接觸過這類新型文化媒介。 彭晟源熱愛音樂,不僅熟稔吉他、鋼琴,也通曉編曲。他希望未來可以組一個自己的樂團,在音樂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圖/王若穎攝 除彭晟源外,採訪過程中許多受訪者也對口述影像、數位有聲書等新型態的文化媒介,只有粗淺的了解,甚至一無所知。此情形同時意味著,即便有好的作品被產製出來,其製作消耗的時間、勞力成本,也難與原先期望達成的效益成正比,入不敷出的產業結構便更難留下專業人才。 趙又慈也指出,台灣環境無法讓視障者接觸到更多好的文化資源,也導致他們對自身文化需求的認知停滯不前,無法積極爭取或意識到自己應有的文化近用權。唯有改善視障者文化近用的侷限,他們才能更懂得「自己可以擁有更好、更多的資源內容」,建立起在文化方面應有的需求意識。 「資源總是會優先分給主動開口要求,而且聲音最大的人。」口述影像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同為視障者的楊聖宏表示,政府是被動的,不會主動去了解每個群體的需求,因此在有限的資源內一定會優先分配給要求聲浪最高的團體。歐美國家、香港、日本的視障團體比起其他團體更具影響力,但台灣的視障團體卻相對較少發聲。 唯有社會上對視障者的重視,及視障者本身的需求意識能提升,才有望打破現有的文化侷限。因此,政府須更加積極投資環境、開發視障者也能接觸的資源,並訂定相關政策法令。另外,這些資源也不一定需重新研發,可透過結合現有技術而來。通用設計不只能降低研發成本,也能吸引更多資源願意投資到這些「一般人也可以用」的文化接觸形式。如此才能有效且實際的解決資源有限的問題,並打造出友善環境,進而培養視障者的需求意識,讓他們對文化媒介的認知可從「有也好,沒有也沒關係」,到能夠認為「對!這些文化媒介,是我應有的權益」。
生活
第1634期
首屆草率季 以耳代眼閱讀
2016-10-27
【記者曾智怡台北報導】台灣首次大型藝術書刊市集「草率季」21至23日在北投空場藝術聚落登場,活動以派對形式進行,搭配主題裝置展覽、音樂表演,並有多達60個文創攤位供民眾與創作者面對面交流,激盪創意火花。在「真人有聲書LIVE」活動中,角落佇立一張高聳鐵椅,邀請聲線特殊的說書人坐在上面朗讀書籍,提供民眾不同以往、認識書的管道。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學生連心妤表示,平時沒有看書的習慣,也未曾用「聽」閱讀,但體驗活動後感到新鮮,並願意嘗試不同的閱讀媒介,而有聲書則成為首選。 報導者創辦人張鐵志在「真人有聲書LIVE」中扮演說書人,在高聳搖椅上介紹與朗讀《搖滾記》,獻給所有席地而做坐的聽者。圖/曾智怡攝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羅靖茹則表示,因時常參加華文朗讀節,因此對朗誦書籍的活動很熟悉,特別的是,真人有聲書LIVE選擇在人聲鼎沸的場域進行朗讀,與華文朗讀節所建構的安靜氛圍不同,卻也正好符合生活實況,讓她覺得極富巧思,「感覺很像下課時間和同學分享一段文字、一則新聞,甚至一個笑話。」人來人往的展場走道上,一塊大白布垂掛天花板,投影出由各攤主精選的書籍內容,這是「假手代翻LIVE圖書放映室」。投影的書本由專人定時翻頁,民眾不用動手翻頁就能領會讀書樂趣。政大中文系學生林若茵表示,投影翻書近似露天電影院,並非自己閱讀、吸收,而是與眾人共享一本書,「換個方式看書蠻不錯的。」 「假手代翻LIVE圖書放映室」貼心地減少看書時的翻書麻煩,將書本內容直接投影到布幕上,並由專人翻頁,以新穎方式進行閱讀。圖/曾智怡攝主辦人之一的黃偉倫表示,高中時期為了耍酷而收集許多藝術書刊,從未想過會成為現今創作的靈感來源,「年輕時汲取的養分真的很有幫助。」他也表示,草率季之所以帶入裝置與展覽的概念,是為了融合各種形式的藝術,讓參與者滿載而歸。展場中除了展售藝術書刊與文創品,也有其他形式的攤位,例如「MUNDANE DREAMERS捐夢箱」,創作人林柔君希望民眾將夢境用彩色筆畫下來並投進捐夢箱,她預計聚集這些夢境、再造呈現。而「人工呼吸」樂隊主打「一個故事換一首歌」,只要民眾分享一則故事,他們便會唱一首歌。 用故事換取歌曲,只要分享一個故事給攤主,他們就會唱一首歌給你聽,概念溫暖而真誠。圖/曾智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