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動眼創作 科技顛覆視覺藝術

2015/05/07 02:11:34
 林嶽滄透過眼動儀操作電腦,並記錄創作過程。圖為自眼動儀攝影機中擷取的創作者影像。 圖/林嶽滄提供
林嶽滄透過眼動儀操作電腦,並記錄創作過程。圖為自眼動儀攝影機中擷取的創作者影像。 圖/林嶽滄提供

【記者杜曜霖台中報導】「身為創作者,當我僅存一雙眼與思緒,我該怎麼活著?」台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所學生林嶽滄2日於自由人藝術公寓展出《Eyes work》。他限制自己不用手創作,僅以眼動儀偵測眼睛,操控電腦輸入文字,錄成影像,挑戰現今重視視覺衝擊的藝術環境。
林嶽滄解釋,使用眼睛操控電腦時,大力眨眼一次可放大視窗,眨眼第二次則等同左鍵。他並以視線控制游標,操作螢幕鍵盤輸入文字,最後打出六行「以溝通完成此件作品的操作步驟」,並錄下過程,輸出成影片和照片。

「但本次作品預期難度和實際操控間存在巨大落差。」林嶽滄表示,由於眼睛注視點與閱讀位置不一致,不僅操控困難,失誤率也很高,甚至會因誤觸而功虧一簣。他談到,眼睛動作的回饋是最真實的,焦慮、興奮或鼻子癢都會使游標劇烈動作。他幾度想要放棄,「當終於學會操作後,一小時也只能打兩個字,甚至曾連續六小時眼控導致暈眩想吐。」

林嶽滄表示,畫家用手繪出作品、攝影師用錄影記錄概念,「不論使用任何形式或媒介創作,都是先有概念再以動作完成作品。」這次他嘗試直接以意念完成作品,因此刻意剝奪自己的動作,以最低限度的眼睛勞動創作。

他坦言,本身從事術科教學工作、教導學生如何經營美感,自己卻偏好製作低視覺衝擊的作品,常在創作時產生拉扯與矛盾,「有一種叛逃的感覺。」此外,他認為視覺上的美感就像麻藥一樣,「可以帶來快速的愉悅,但又很容易退去。」隨著時間流逝,最深刻的反而是艱深或奇怪的概念性作品,因此身體力行,希望回歸藝術純粹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