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棄物」危機與重生 看見遊民的生活、創作與勞動

2015/10/29 19:59:48
DSCN2718
攝影作品<家當心情>,讓遊民朋友以上半身赤裸的方式揹著家當,表達「從開始在外流浪的那刻,它們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圖/鄭晏欣攝

【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東西沒地方放,隨時會被清掉。你只能靠自己隨時盯著它們。」台灣當代漂泊協會主辦的《棄物展》17日起至11月15日於剝皮寮展出。《棄物展》共分為棄物危機和重生兩大主題,展出遊民的家當及創意作品。協會盼藉此展,讓民眾了解遊民的生活困境及心聲,扭轉過往刻板印象。

DSCN2791
郭盈靖手上拿著遊民自製的枕頭。遊民使用報紙包住兩包平板衛生紙,再以橡皮筋固定。 圖/鄭晏欣攝

「大家猜一下這個是什麼?」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郭盈靖在導覽時發問。她表示,這個展覽品不是廢棄物,「而是遊民朋友在街頭睡覺時用的枕頭。」許多遊民會利用周遭物品,製成生活必需物,同時也成為他們的「家當」。

根據西元2014年當代漂泊協會針對台北車站遊民所做的生活調查,有近八成遊民提出「家當被丟棄」是露宿街頭時,最困擾的事。郭盈靖表示,展覽主題「棄物危機」傳達的就是「遊民朋友其實和我們一樣。」他們的生活中也有衣服、圍巾、碗盤、毯子等各種生活所需及情感所繫的物品,「而這些必需品,在他們露宿街頭的過程中,常會被視為廢棄物丟棄。」

家當隨時可能被丟棄的威脅,使得遊民的生活非常不安定。過去曾陪遊民朋友找工作的郭盈靖提到,因家當無處可放,他們只好提著大包小包去應徵,雇主辨識出他們的身分,因刻板印象而降低聘僱意願。這些家當牽絆著他們,形成惡性循環,使遊民更難擺脫經濟弱勢。

「儘管遊民朋友生存處境艱難,但各種突圍求存的努力並未曾間斷。這正是本展的另一主軸『棄物重生』。」策展人鄭怡雯在策展人序中提到。為了讓遊民能為自己發聲,習得一技之長,當代漂泊協會分別於2008年及2015年成立「紀錄人生攝影班」及「漂泊工站」。遊民能透過相片、藝術創作,呈現他們所看見的世界,以他們的視角定義自己,撕下汙名標籤。而高齡失業及居無定所者,也能以協力工作搭配技術學習,將舊家具和食用回收油,改造成富含巧思的生活用品和家事皂,創造屬於他們的勞動價值,也賦予棄物重生的機會。

DSCN2750
漂泊工站成員將回收物品改造成杯墊、相框等生活小物。 圖/鄭晏欣攝

攝影班成員的作品紀錄了遊民的真實生活,如白天、晚上家當放置的位置,甚至是勞動的身影。根據當代漂泊協會於2014年的遊民流浪期間工作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遊民以打零工維生,工作類別包含舉牌工、出陣頭、工地粗工及清潔工等。不穩定的工作,往往使得遊民的勞動不被社會看見。於是成員們拿起相機,紀錄生活,用自己的角度向社會說出心聲。這些攝影作品,現在擺設在漂泊工站利用廢棄窗框或回收木板製作而成的相框中。從影像拍攝、內容到陳列,都展現屬於遊民自身的真實勞動及創作。

追影的剪報藝術作品<閉嘴>。 圖/鄭晏欣攝
追影的剪報藝術作品<閉嘴>。 圖/鄭晏欣攝

今年70歲的追影(化名),過去曾是刺青師傅,他在加入攝影班後,重新活躍本身的藝術細胞,並發揮於創作中。<閉嘴>就是追影的創作之一,他將報紙上人物的嘴部剪下,只留下眼睛,製作成精細的剪貼藝術。追影說:「在以往權威時代,不管是街友、遊民或社會上大眾,各個階層的人都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嘴講出來。」除了描繪當時代的社會氛圍,策展團隊人員李宛真表示,這幅作品亦反射多數遊民無法自由發聲、僅能任由他人詮釋、再現的真實處境。

追影向民眾介紹自己的創作。 圖/鄭晏欣攝
追影向民眾介紹自己的創作。 圖/鄭晏欣攝

《棄物展》所呈現的生活、創作和勞動成果,銘刻著遊民朋友奮力改變處境的印記,盼民眾能拋開過去眼不見為淨的想法,了解他們在困境中的努力及勇氣,彼此尊重並共創友善的公共環境。展覽志工、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學生蔡承宏表示,經由此次展覽與遊民朋友相處、了解他們的故事後,發現他們並非自己過往聽聞的不事生產,而是和一般人一樣很努力地在社會生活著。他認為社會大眾並非察覺不到,而是缺少契機主動接觸,「我覺得我們不只要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把這些議題看進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