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社論】當價值觀與利益衝突 美國職籃的危機與轉機

2019/10/24 16:55:07

2019年10月4日,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以下簡稱NBA)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莫雷(Daryl Morey)在個人社群發表支持香港「反送中」言論(「為自由而戰,與香港同在(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此舉引起中國網友憤怒,雖該篇貼文立即被刪除,仍無法平息爭議,中國籃球協會、騰訊、運動品牌李寧等,皆宣布暫停與火箭隊的合作關係。

隨著事件越演越烈,中國網友抵制NBA的言論越發激烈,加上美國本土媒體熱切的關注,NBA主席蕭華(Adam Silver)在事件發生三天後發表力挺言論自由聲明:「有很多人質疑我們的動機,認為這不只是商業領域的擴展。平等、尊重、言論自由的價值觀長久以來定義了NBA,而也會繼續下去。(For those who question our motivation, this is about far more than growing our business. Values of equality, respect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have long defined the NBA — and will continue to do  )」

美國職籃NBA每年吸引約2000多萬人今進場觀看比賽,商業利益極大。 圖/取自Pexels

蕭華的這番回應,雖獲得美國國內媒體普遍一致肯定,但立刻遭到中國官方抗議。在蕭華發表聲明同一天立即宣布終止與一切與NBA的官方合作,央視亦停播新賽季所有比賽,造成的經濟損失恐怕將超乎預期。NBA自2000年開始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在中國球星姚明的影響力下,中國市場對於NBA的重要性日益劇增,根據《富比世》(Forbes)推估,NBA於2017年到18年賽季總營收約為八十億美元,而僅僅中國就貢獻了其中的10%。

當商業利益與價值觀衝突時,NBA選擇不向利益低頭,為此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事實上,除聯盟幾位名教練,如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教練的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曾公開贊同聯盟處理方法及力挺言論自由外,多數球星、教練對於香港問題皆保持沈默。考慮到目前中國市場對於各大球星們的經濟利益,逃避此問題是可能是唯一可以維持利益,同時不受譴責的方法。然而,當未來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時,難道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嗎?

中國籃球明星姚明曾效力於美國職籃NBA休士頓火箭隊,也開啟NBA在中國的市場。 圖/取自Pexels

NBA的新大陸?持續擴張中的NBA世界版圖

近年NBA急欲複製在中國取得的成功經驗,積極開發其他包含印度、亞洲、東歐等市場,而日本似乎就有著這樣待開發的潛力。打著史上第一位日籍NBA樂透區選秀球員(前10順位被選入的球員)的八村壘(Rui Hachimura)雖有著非裔運動員的外貌,但卻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高中畢業後才踏上美國國土的他,在第二年的NCAA一級男子籃球錦標賽賽場上大殺四方,靠著場均19.7分6.5籃板搶眼的數據,成功在首輪選秀就被挑走,而日本全國也自漫畫「灌籃高手」後,再度刮起籃球旋風。

「我認為日本市場可能是籃球運動蓬勃發展的市場。傳統上,這裡曾經是棒球市場,但我們認為,隨著籃球運動的全球化,日本確實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首輪以第九順位選擇八村壘的華盛頓巫師隊總裁史東(Jim Van Stone表示,目前巫師隊以開始透過社群媒體嘗試與日本民眾交流,甚至開啟雇用一位能夠熟練使用日語的員工,準備在新賽季將所有關於八村壘的消息傳達給日本球迷。類似「八村壘旋風」的事件也不止發生在今年,早在兩年前就曾發生過外國球員因受家鄉球迷大力支持,差一點能透過觀眾選票方式,成功擠入全明星賽(All-Star Game)名單。 諸如此類的事情不難讓人發現,異國球迷的關注與支持,似乎有著極大商機。

籃球逐漸走向國際化,各國籃球實力有所提升,也吸引許多國際球迷的關注。 圖/取自Pexels

此外,根據國際籃球總會統計,近期結束的2019年世界盃籃球賽的電視觀眾人數超過30億人,比起上屆比賽觀賽人數增加超過80%。決賽西班牙出戰阿根廷時,更吸引世界各地1.6億人觀看,而僅西班牙就佔其中的46%。由此可見一但當觀眾對球員、球隊產生認同感,隨之而來的經濟效益將非常可觀。

相較過去,現今的NBA環境確實也提供走向國際化經營的機會。NBA的2018-19賽季約有450名球員,其中加拿大、法國、賽爾維亞籍球員人數都達到25人以上。倘若好好利用這些國際球員在家鄉的知名度,在當地打響NBA名號並推動各項交流,那麼NBA定能創造更多利益,聯盟也不再需要承擔「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風險,類似此次單一市場就能造成聯盟極大經濟損失的問題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