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社論】臺大擬縮短學期 考驗教師的教學效率與品質

2019/11/28 15:49:32

根據《聯合報》25日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組成的「臺大系統」,為配合國際趨勢,將修改現行1學期18周的制度,將其縮短為15周,並增加第三學期暑期,最快109學年度開始實施。部分學生及大學教授在社群網站發言表示贊同,認為各大學應比照辦理,然縮短學期後大學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品質,是否仍能維持一致,令人擔憂。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組成的「臺大系統」,為配合國外大學學期制度,預計將修改現行1學期18周的制度,將其縮短為15周,並增加第三學期暑期,最快109學年度開始實施。 圖/Unsplash提供

現行《大學法》規定,大學每學期應上滿18周。臺科大副校長莊榮輝日前表示,各國大學多為12到15周,台灣18周是全世界最長的上課時間,容易造成「歹戲拖棚」,若改為15周,學生會較珍惜上課時間,也可空出更多時間充實自我。儘管此制度立意良善,但若要在全台大學實施,恐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

教學內容強度不一 課程如何「精實」成關鍵

「臺大系統」三校指稱縮短學期除為配合國際趨勢,也考量師生上課時數過長,剔除「歹戲拖棚」的情況。縮短學期,勢必要精實課程內容,然而如何「精實」課程內容,使學生在縮短的上課時間內仍能收穫滿滿?這也考驗教師的課程規劃、教學效率,以及維護教學品質的能力。

以政大為例,政大素以擁有豐富的外語課程為傲,由於外語課程學習面向多(聽、說、讀、寫),往往需花大量時間複習,對不少學生來說屬於高強度課程。未來縮短授課堂數,教師須將原18周的教學內容,濃縮於15周內,若教師無妥善規劃,學生可能面臨教學品質下降、無法跟上課程內容等困擾,反而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變差。

而部分高強度的專業課程,如統計學、經濟學,雖配有專門助教輔導,但助教課並非每週都有,且無法一一輔導每位學生。即便助教願意,也勢必會增加其原有的工作量。因此,在配合學生學習速度且不影響教學品質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精實」課程內容,會是縮短周數後,大學教師面臨的難題。

減少畢業學分做配套措施 別讓縮短學期等於壓縮課程

看到上述言論,也許有部分讀者會想問:「學生無法跟上課程內容?但縮短週數,學生可以花更多時間自主學習啊!」可這樣的想法,也忽略台灣大學生除了自己的本科必選修之外,仍要修習其他通識課程的現況。相較於美國大學生一學期僅需修習四、五門課,台灣學生一學期需要修八到九門課,若每堂課都因課程精實成為高強度課程,屆時只會讓學生整體學習效率變低、成績下降。

臺大、臺師大、臺科大為配合國際趨勢、增加學生自主學時的時間,因而減少上課周數,用意雖好。但如果沒有考量是否有課程需要更長的教學時間,或頻繁測驗評量的需求,逕自減少上課周數,恐影響教學效率與品質,更可能導致學生成績下降,反而得不償失。建議校方在該規定上路前,多與師生溝通、建立配套措施,如調整學分比例、對於不同類型的課程保有授課時數的彈性等避免縮短了學期,卻犧牲了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