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改良篆體 記音字母護粵語

2016/12/08 02:32:02

【記者陳亭蓉新北報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系展《維於度》11月28日至本月15日,於北藝大地下美術館展出。利用物理學上的「維度」概念,將二維、三維、四維作為訂定存在的單位,進而分類此次系展。當中〈南蠻音韻考〉即融入「時間」概念,榮獲展覽四維組首獎。

就像中文的注音符號一樣,北藝大美術學系學生鄭裕林在〈南蠻音韻考〉中,將每個聲母、韻母以及聲調設計成一個個「文字符號」,作為粵語的拼音系統。參考日語假名文字中「簡化偏旁」的辦法,以漢字小篆的結構為基底,創造一套記音字母。鄭裕林表示:「我把它做成工業設計的字樣,但還是保有繁體字的美感。」利用木刻活字版,他將字符刻在烏心石上,也將其壓印在版畫紙上,呈現字符的印痕。另外,展場設置一個播放聲音的裝置,讀出各個聲母、韻母,讓參觀者能清楚聽見每個音的念法。

鄭裕林在烏心石上,利用活版刻字的手法,親自刻下所造的粵語「注音符號」系統。圖/陳亭蓉攝
鄭裕林在烏心石上,利用活版刻字的手法,親自刻下所造的粵語「注音符號」系統。圖/陳亭蓉攝

每個符號也連結一個相對應的影像,訴說鄭裕林對香港的各種印象。例如:「舐」字的簡化符號,搭配近期反對香港獨立的遊行照片,象徵親共人士「舐共」。另外,「爸」字的簡化符號旁,即放置他親自拍攝爸爸印刷工廠的照片,傳達對父親的思念之情。連結語言、符號與影像三者,將原本看似平面的語言,立體化為與歷史文化脈絡緊密相關的符號,因此納入四維作品。

「舐」字的簡化符號,搭配近期反對香港獨立的遊行照片,象徵親共人士「舐共」。圖/陳亭蓉攝

粵語和台灣的國語系統不同,沒有注音符號,僅透過口耳相傳學習。「就像台灣人學台語的方式,所以有可能連香港人講粵語也講得不準。」鄭裕林表示,從香港來到台灣後,即想到自己可否也創立一套母語的音韻系統。另一方面,他翻查粵語的歷史,發現粵語作為南蠻語,是個一直以來被壓迫的語言。「南蠻」是古代中原對南方部族的稱呼,隱藏漢族歧視異族之意。且如今中國文化霸權下,香港人甚至認為普通話和英語比粵語重要,但粵語中卻保留最多中國的古音。

中國近年來對於廣東話有許多壓迫,如政府推動以普通話取代廣東話,作為語文科主要的教學語言,造成香港社會的動盪。有感於如此的衝擊,鄭裕林認為,需要悍衛自己的文化免於消失。他表示,未來沒有特別想推廣這套音韻系統,但是希望能藉此喚醒香港人的意識,保護這個可能消失的語言。「很多人都會講廣東話,但希望他們用另外一個角度想自己的語言,因為它是社會與文化當中不同印象的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