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多「遠」都要「距」在一起:遠距教學如何維護學生受教權?

2020/04/15 23:11:58

【專題記者陳子瑜、陳妍如、萬巧蓉、方小瑀綜合報導】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趨嚴重,《彭博社(Bloomberg News)》近日報導指出,目前已有160個國家勒令學校關閉,全球近九成學生無法到校上課。而在台灣,一旦一校有兩位以上師生確診即全校停課兩週。從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到大專院校的高等教育,全國有近420萬學子可能受停課影響。

為了預備停課不停學,各級學校多開始演練遠距教學。然而在國中小階段,首當其衝的是數位落差(註1)問題,部分學生可能因缺乏設備、網路而無法學習。此外,大專院校的實作課程,也因遠距教學的限制面臨嚴峻挑戰。在疫情衝擊下,遠距教學能否保障學生受教權,是師生、校方與政府不可忽視的課題。

註1:社會上的種族、經濟、居住環境等差異,導致接近使用資訊設備及運用網際網路各項活動的能力程度不一。

邁向數位平權的絆腳石--義務教育中的數位落差 

今年3月,教育部於立法院備詢時指出,各縣市國中小學生擁有載具、網路的比例落差大。在新竹市,缺乏遠距教學設備的學生僅佔2%、嘉義縣為27%,台東縣則高達28%。台東縣東海國中資訊組組長吳錦毅回應,該校有900多名學生,其中約莫200位家中沒有網路,「如果全面停課會有問題。」

吳錦毅進一步解釋,目前政府出借的載具數量不足,有部分學生無法拿到。如果使用桌上型電腦,須自行準備視訊鏡頭,對中低收入戶而言是一大負擔。且若家中成員多,桌機等載具恐不敷使用。另外,在遠距情況下,若學生無法熟練使用電子產品與線上教學平台,教師也難以在現場幫助學生排解技術性問題。

雖然教育部已募集上萬個預付卡門號和行動載具供全國學生借用,現階段仍需盤整各縣市資源,由地方自行擬定因應措施。如台東縣將部分學校閒置的載具優先借給停課的學校學生使用。負責花蓮縣遠距教學事宜的花蓮縣銅蘭國小校長許壽亮提到,由於目前沒有大幅停課的跡象,因此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中雖有編列預算給教育體系,但僅佔總額不到1%。往後若學校有大量設備需求,政府應分配更多經費給遠距資源,以保障學生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新北市龍埔國小的學生透過行動載具,在未停課前先行演練遠距教學,教師期望讓學生熟練設備的操作。 圖/新北市龍埔國小提供

除了學生面臨數位落差,教師的資訊能力也不一。長期推廣數位融入學習的新北市龍埔國小導師施信源表示,據他的觀察,能視訊教學的老師只有1%,且許多老師不曾使用線上教學軟體,「很難讓老師改變習慣去接觸數位。」為使教師端能熟悉數位工具,教育部近期推出「防疫不停學——線上教學便利包」,讓老師認識各科目能搭配使用的軟體。然而施信源解釋,目前政府僅提供較被動的支持性措施,因此仍未見大部分老師投入使用,「老師想學,我(政府)有東西給你;不想學也不強迫。」

擁有實務數位教學經驗的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蔡炎龍提出見解,「小孩子是否適合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都盯著電腦?」他指出,除了數位落差問題待解決,國中小課程的高密集度也應納入評估,實施遠距教學須經更周密的考量。

實作課難遠距 教學品質恐受限

目前國中以下少有停課情形,而不少大學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避免群聚上課感染,已提前部署進行遠距教學。例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因有兩例確診改為全面遠距;國立臺灣大學自6日起,超過100人的課程全面遠距;國立清華大學逾25%課程已採遠距⋯⋯。

教師透過Google Meet線上視訊會議服務,在平台上呈現課堂內容、與學生進行遠距教學。 圖/萬巧蓉攝

然而,各大學許多專業實作型課程恐難以透過遠距教學進行。中原大學於三月中曾提出全校改採遠距教學的計畫,然而該校室內設計學系學生劉人寬以木工課為例,指出此類需使用器材的實作課不可能遠距教學,若轉換成純知識傳授會十分乏味。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助理教授林欣平表示,他開設的微生物實驗課程也將改成非同步遠距教學(註2),然而單一角度的側錄難以呈現實驗全貌。他說明,實驗課強調實際操作的臨場感與細節,遠距教學無法完全替代。他以解剖學實驗為例,「解剖這件事情不管遠距幾次,都沒有你自己實作一次來得重要。」為了減少遠距帶給實作課的衝擊,林欣平選擇調整課程大綱,盡量在遠距期間講授偏重原理的課程。

註2:指主要授課或大部分時數採非同步網路教學平台進行,如:教師預錄授課內容、將教材上傳到網路平台供學生學習。

設有音樂相關科所的清大、交大,其相關的表演藝術課程亦在遠距教學下面臨難題。清大教務長焦傳金直言,停課兩週能暫以觀看影片的方式取代課程,但若整學期都須改採遠距教學將有一定難度。國立交通大學數位內容製作中心主任陳永昇說明,由教師現場指導學生演奏的課程仍無法遠距教學,會待停課結束後實體補課。

疫情帶來教育轉機 促傳統教學革新

不僅實作課,若將講演課程線上化亦須仰賴教授個人的數位能力。根據教育部108年統計,大專院校50歲以上專任教師比例過半。國立成功大學教務長王育民說明,教授們年齡層偏高、已習慣傳統教學方式,導致遠距教學的實行門檻提高。因此成大、清大和交大皆培訓學生擔任數位助教,協助老師熟悉遠距教學並支援所需技術。臺大教學發展暨數位學習中心更新設DIY攝影棚,提供老師專業的拍攝場地、器材與諮詢服務。

由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帶領的VR化學實驗試驗,將實際實驗室轉化為虛擬場景,盼能讓學生透過數位科技,實作化學滴定。 圖/黃世強提供

確保設備無虞後,如何保持穩定的教學品質也是一大難關。焦傳金坦言 ,技術層面較容易克服,「重點是教學者與學習者對遠距的接受度。」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副教授徐新逸說明,學生離開實體課堂較可能降低專注度,老師應反思教學設計能否引發學生學習動機。焦傳金補充,校內原多是講授型的單向授課,進行創新或翻轉教學的教師不到5%,「這次疫情讓許多老師包含我,去仔細思考平常教學的方式。」

疫情雖使教師須緊急改變教學方案,卻也讓各校數位學習技術普遍進步。臺大教學發展暨數位學習中心主任李建模表示,臺大數位學習平台「NTU COOL」過往每學期僅有約200門課程,在本學期卻增長至約1600門、等同全校約75%的課都能遠端學習。他分享,老師甚至可透過平台系統觀察教學影片的觀看次數、停留時長等,量化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調整課程內容。

「遠距成為另一種教學方式,而不是實體教學的替代品。」政大資訊科學系教授李蔡彥如此期許。而蔡炎龍也鼓勵老師們因應遠距教學的特色來設計教案,如在課程中進行即時線上投票、搶答等,可立即統計學生答題結果。施信源強調,過去科技融入教學的技術已成熟,卻缺乏情境讓師生使用,此次疫情危機反倒推進遠距學習的發展。

虛擬科技再現實際課堂 引領教育發展新趨勢

疫情突發導致各校必須緊急推動遠距教學,成為讓學生教育不間斷的關鍵。然而現階段遠距教學仍有許多不足,可能損害學生受教權。根據教育部制定的《專科以上學校遠距教學實施辦法》,為確保教學品質,遠距課程學分不得超過畢業總學分的一半。陳永昇坦言,「怎樣提升教學品質我們(教師)還是滿擔心的。」

焦傳金則有不同看法,他表示,遠距教學不見得會降低教學品質,反而能使學習過程更加彈性多元。此外,遠距教學能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陳永昇分享,「遠距教學的課程讓(交大)不同校區的學生都可以修課。」

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新科技發展,讓遠距教學具有更多可能性。交大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曾提出「虛擬化學實驗室」計畫,學生可在虛擬實境中實際調配藥品、傾倒溶液。黃世強引進差異化學習(註3)的概念,在實驗中設置不同學習強度,讓使用者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度。此外,此實驗亦有快速播放與重點回放的功能,盼推進學生學習。

註3:教師考慮個別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的課程,並彈性調整教學進度與評量方式,幫助每位學生達到最好學習效果。
由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黃世強帶領的VR化學實驗試驗,將實際實驗室轉化為虛擬場景,盼能讓學生透過數位科技,實作化學滴定。 圖/黃世強提供

不過,黃世強坦言此實驗缺乏物理感覺,並表示VR在教學上仍有侷限。他舉例,人透過VR拿取虛擬物品時沒有觸覺感受,也缺乏嗅覺、聽覺等功能,距離真實仍有些遙遠。另一方面,他也強調VR教學須做到易於使用才能普及。陳永昇則認為,若希望將VR應用在教學中,仍需耗費較多時間及人力將課程內容轉化為虛擬場景。

數位導入傳統教育 助學生打造個人進度

此時遠距教學雖未臻完善,但奠基於過去台灣在數位教學領域的努力,遠距得以在危急情況下迅速展開。教育部於民國103年整合全國性的教育平台系統及資源成立「教育雲」,提供全國中小學師生進行數位學習,截至108年已有全國3300所國中小學、逾900萬人次使用。「數位能放大動機。施信源分享,學生對傳統的紙本教學較意興闌珊,卻願意拎著平板一邊蹲廁所、一邊看線上學習影片解數學。

均一教育平台為目前全台最大的線上教育平台,擁有約160萬名使用者。平台提供十二年國民教育的線上教學資源,並以測驗與小遊戲等形式,打造免費線上學校。 圖/均一教育平台提供

疫情過後,數位教學的影響力仍會持續擴散。黃世強指出,傳統教學方式是統一全班學生進度,卻未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待數位教學發展成熟,學生可按照自身的學習速度,主動學習新主題。未來台灣的教育面貌可能轉以學生為中心,拓展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