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專欄】守護水鳥棲地 林哲安力行少化肥耕作

2015/05/14 02:13:59
為保護生態環境並結合在地農業,師大環教所林哲安投入友善稻田耕作,推出「新南田董米」。圖/林哲安提供
為保護生態環境並結合在地農業,師大環教所林哲安投入友善稻田耕作,推出「新南田董米」。圖/林哲安提供

 【記者李利貞台北報導】「意識到世界不如想像中美好,進而想做點改變,就是這麼簡單的開始。」一向關注環境議題的林哲安曾擔任生態解說員,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宜蘭這片土地。但幾年前,他發現許多農民因經濟因素而犧牲農業,將田地賣給建商。且豪華農舍一棟接著一棟蓋在水鳥棲息地上,威脅自然生態,造成水鳥數量逐年下降。

 為了保護水鳥棲息地,且避免水田遭轉賣改建成農舍,林哲安參考生態結合農業的「苗栗田鱉米」及「台南菱鄉米」經營方式,著手進行「新南田董米」計畫。他說服農民耕種時減少使用農藥及化肥,讓冬季的休耕水田成為適合水鳥棲息的環境。

 此外,林哲安直接向農民收購稻米,再自行包裝並行銷。他強調:「我是買你的土地價值。」他不像中盤商或農會以產量計算收購價格,盼能將更多利潤回饋給農民。同時,他將米儲放在遊客服務中心,來訪遊客可直接購買,居民也能隨時吃到當地生產的米。

 林哲安指出,實施計畫後,農民收入雖比往常高,但利益仍然不比賣地,「所以要用成就感彌補錢的差距。」他認為,被大眾關注或受電視台採訪所獲得的成就感,使農民更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田董米成效雖佳,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辛苦。不僅要面對奧客的刁難,還因設備短缺,連包裝米都得自己來。林哲安表示,辛苦是一定的,但慶幸自己能有機會為家鄉做點改變,「為了證明生態、經濟和農業三者可以平衡,我會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