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油炸廢棄物增熱能 再生燃料響應環保

2016/12/08 01:04:52

【記者吳謙綜合報導】近年環保意識提升,台灣已陸續關閉250座垃圾掩埋場,而傳統焚化爐發電效率僅13%。為此,遠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團隊研發出「高熱值廢棄物衍生燃料之創新技術」,其所製成的燃料棒燃燒時所釋放的熱能可與煤炭媲美。

遠東科大機械系助理教授吳俊毅帶領研究團隊,製造的燃料棒不僅能單獨燃燒,也可將其與煤炭混合燃燒發電。每千克燃料棒燃燒後所產生的熱能達5600千卡,約可使1.5個標準飲水機桶裝水從0攝氏度煮到沸騰。目前「高熱值廢棄物衍生燃料之創新技術」已進入專利申請階段。

將可燃性廢棄物加工,製造而成的黑色燃料棒,每公斤燃燒時可釋放出5600千卡,與煤炭相當,能用於火力發電,在目前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情況下,是很好的替代能源。 圖/戴昭民提供

團隊成員、遠東科大機械所學生戴昭民說:「台灣每年產生25萬噸紙漿污泥,若能全部投入製成衍生燃料,預估將能產生2.37億度電,經濟效益高達新台幣7.12億元。」此技術於10月參加經濟部能源局主辦的「2016全國能源科技創意實作競賽」,獲得銅牌肯定。評審團表示,此技術同時解決廢棄物處理與能源替代問題,且成本低廉、過程簡單,具高度發展潛能。

這項技術是在紙漿污泥與工農業廢棄物中添加天然澱粉黏結劑,同時進行混合攪拌並定型,接著投入已過濾去除雜質的廢食用油中油炸半小時,達到脫水、吸附油脂的效果,進而提高燃燒時釋放的熱能。

戴昭民表示,此技術靈感來自於泡麵,泡麵為了能長期保存,透過油炸的方式去除麵條中的水分,使微生物無法生長。且澱粉在油炸後可吸附大量油脂,其所吸附的油脂甚至可達原重量的30%,使內含熱量大幅提升。未來團隊也將持續努力,擴增廠房,提高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