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有「梅」有救? 一窺台灣青梅起落

2017/03/31 09:07:19

【專題記者邱麒瑋、洪婉恬、張寧心、葉冠吟、黃昰熏、陳思慧綜合報導】暖冬襲台,僅有零星梅花枝頭綻放,讓興高采烈帶著家人賞梅的遊客撲了場空。梅樹才熬過去年颱風摧殘,沒想到又面臨氣候異常,產量受到重大影響。

梅為亞洲地區特有果樹,除台灣、中國、日本、南韓外難以種植,因應近年來興起的養生風潮,成為極具外銷潛力的果品。此外,梅樹的栽培管理技術較其他種類的果樹容易,而且經鹽漬加工後儲運方便、外銷價格穩定。能在偏遠地區大量種植的特性,更是許多台灣山區重要的經濟來源。

民國80年代後期受到中國與東南亞等地廉價梅影響,出口量銳減、青梅轉為內銷,供過於求的結果導致價格大跌,並迅速成為政府夕陽產業名單之一。政府雖曾輔導梅農轉作,但過程花費成本並非人人皆可負擔,加上近年取消許多補助,讓從事梅業的農民處境越趨艱困。

青梅產業未來會走向盡頭,還是能開出一片春天呢?
外銷市場大幅萎縮 青梅好景不在 

台灣青梅曾有大好光景,梅樹栽培面積在出口節節高升的刺激下擴張,產值由民國70年起的新台幣6億4千萬元逐年增加,至86年達到最高峰的新台幣31億5千萬元。 青梅改

隨著世界貿易環境改變,國產青梅的外銷地位逐漸為生產成本低廉的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取代。臺東縣卑南鄉明峰梅子產銷班班長廖坤郎表示,台灣青梅產業衰退是從日本(青梅主要收購國)開始轉向中國福建地區購買梅子開始,讓本土梅價格迅速失去競爭力。台灣青梅失去外銷市場,而本被台灣政府禁止進口的中國低價梅製品,又經常轉運至第三國家後進入台灣。廠商不願買價格較高的台灣梅,造成青梅供過於求。滯銷讓價格大跌,更加劇對梅農的傷害。

青梅飽滿的吊掛在樹上,結實累累的光景與農民愁苦的心境形成對比。政府有感於青梅產業的衰落,除了對走私問題加強取締,農政機關也推動許多政策應對。農會開始幫助農民實施矮化措施,透過矮化梅園的方式把梅樹高度限制在兩公尺以下,將以往的竿採採收方式變成精緻的手採採收方式。除了能減少梅子掉落在地的損傷,手採梅不論品質或價格也比竿採梅高。

另外,行政院農民委員會實施「粗放梅園停採措施」,勸導農民放棄粗放農園,集中生產力於利潤較高的精緻梅園,一方面提高品質,一方面減少生產過剩問題。關於低價中盤收購問題,則辦理「國產青梅工廠收購加工處理措施」,與產地農會合作,穩定銷售價格並加以補助,提高加工廠購買意願,中盤商也因此無法隨意喊價。

雖有許多措施,但栽種面積在90年以後即逐年減少,梅業的狀況遲遲沒有好轉。廖坤郎語重心長地表示,梅農也沒有立場要求政府關心,「除非市場有轉機,不然政府也不敢再投入。」被列為夕陽產業已久的梅子,漸漸失去政府關懷的目光。

螢幕快照_2017-03-29_下午9.02.46

高雄市那瑪夏區原為主要的青梅產地之一,但98年的八八風災無情地沖毀整片山頭,更吞噬了當地梅農的未來。102年成立的「2021社會企業」為居民開闢了嶄新的道路,整合上下游的青梅產業鏈,形成目前全台最大的無毒青梅經濟圈。風災過去8年了,2021經理王冠能坦言,政府的重建工作至今仍在進行,但僅止於修路蓋房等基礎面。儘管有輔導受災戶多元或在地就業,對產業困境的具體協助還是不多。

政府補助無後續 農民望梅興嘆

農委會為振興梅子產業,曾提出許多解方,例如矮化與停採等。但農委會梅子主題館網站,自100年後就不再更新青梅推廣及輔導相關資訊,只有各地梅花盛開與採青梅的活動持續搶登版面,希望吸引民眾注意。

在台南市楠西區梅嶺擁有40多年種梅經驗的張上山認為,現今從事梅業比起年輕時越發艱辛。近年頻繁的氣候異常。去年共有25個颱風襲台,其中尼伯特和莫蘭蒂颱風皆對所有農民造成極大傷害,但是農委會在提供各項作物災損補助時卻獨漏青梅。張上山對農委會梅業災損補助的忽略感到疑惑。

除卻氣候因素,梅子整體產業在外銷市場銳減的衝擊下,國產梅對外通路幾乎被取代,目前僅能在國內流動批發的狀態下生存。張上山無奈的表示,梅農通常沒有批發價格的決定權,通常都由批發商開價,「我們只能接受啊。」

政府雖有心改善,但並非所有農民都擁有改善自身狀況的條件。張上山表示,在梅嶺配合矮化者為少數,因矮化工程必須花費一筆金額,之後更要忍受二到三年的轉換適應期,青梅產量減少、收入不穩定的劣勢,讓許多農民對於補助計劃只能望而卻步。

種種不利梅業的現況,導致梅嶺的農夫培育青梅的積極度降低,甚至部分農民會選擇改種芒果或龍眼等高經濟作物。張上山指出,梅嶺原有500公頃的梅園種植面積,至今僅剩下不到1/5。青梅栽種面積逐年萎縮,梅樹收成期又須等待三至四年,面對利潤稀薄、無補助的情況,梅農的處境顯得單薄。
有「梅之鄉」稱號的南投縣信義鄉,坐擁台灣40%的梅子產量,稱霸全國。在此深耕超過30年的梅農劉燕輝,擁有三甲地(相當於1.5個台北小巨蛋)的梅園。一年當中由兩、三個人負責照料梅子生長,只有到了清明節前後,因時值採收高峰,人手才增加至八、九名。「現在農村都沒有什麼年輕人,請不到工人也沒辦法做加工。」他無奈道出選擇直接賣青梅而非加工販售的苦衷。

順應貿易自由化 青梅轉型開出第二春

不耐貯藏的青梅果實,必須經過加工處理才能產生食用效益。傳統青梅運銷通路在內銷市場有限、外銷市場不順暢的情況下,收入相對不穩定。為跳脫現狀,許多產銷班與農會開始推動農友體驗,梅子產業結合觀光,也促進相關商品買氣。消費者除了可以實際體驗採梅、製梅的過程,更可透過活動中的「神農教育」概念,了解梅子的來源及加工程序,有趣又有教育意義。

此外,下游業者亦積極開發新通路,「我們就曾經跟連鎖速食店合作推出漢堡。」阿金姐工作坊負責人康阿金表示,基於健康養生,民眾多嘗試把梅子延伸到料理中,例如利用梅汁醃漬泡菜。由於梅子市場競爭激烈,建立良好口碑更為重要。她表示,因為主打梅子產品的的商家太多,若沒有特殊的產品,比較難被消費者看見。

面對梅子年年減產,甚至被政府列為夕陽產業,康阿金提到,不會為了追求低價而使用外國進口梅,畢竟大陸與台灣的法規不同,加工過程亦不透明,國產梅相對較有品質與安全的保證。她認為,「大家都消費得起的東西才是好的。」因此即使成本上漲,下游業者在可負擔的範圍下,也都傾向自行吸收。

雖然產業環境越發艱難,但「加工廠每年有固定收購量,未來青梅需求還可望成長。」廖坤郎表示,近年來因推廣梅子的益處,梅子銷量只會持續增加。他種植30幾年的梅子,深深體會梅農困境,因此決定接任產銷班長一職,希望振興產業,但在想法上卻與一般農民不同。他同時跨足釀酒與觀光等事業,「希望能將眼光放長遠,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當年產量與價格的好壞。」從事生產人應著重於穩定的產量與售價,市場波動變小,農民才會更有保障。2021社會企業經理王冠能則認為,梅業若要長久經營,應轉向開發能「融入生活」的商品,像是台灣高鐵商務艙的點心「老梅酥」或沙拉上淋的佐醬「老梅膏」,都能以餐飲等平易近人的方式走入民眾的日常中。

順應國際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台灣將爭取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一旦加入,政府對農業設下的進口關稅、關稅配額等保護措施將逐步取消,臺灣必定會面臨進口水果更激烈的競爭。此外,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影響,使平均氣溫逐漸升高,適宜培育青梅的環境正在消失,加諸國內農戶規模小、生產成本高及勞力短缺等困境、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以及環保生態等議題間的拉扯,台灣青梅產業的發展正面臨威脅。

在「內憂外患」的窘境下,如何妥善利用現有生產優勢、調整青梅產業政策,並搭上現代養生潮流進行跨領域的結合,將是台灣產、官、學三方的共同課題,而唯有以新思維保持產業創新,台灣青梅產業才得以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