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梳理台灣錄像藝術史 關美館重現大師作品

2015/10/08 23:08:17
陳正才作品《融化的愛》。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陳正才《融化的愛》。 圖/關渡美術館提供

 

【記者鄭晏欣台北報導】《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展覽於2日在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開幕。共17位藝術家參與,重現他們在西元1983年至1999年16年間的錄像作品。策展人孫松榮說:「錄像藝術是沒有辦法被定義的影像。」其不受制商業,也不僅是說故事,「它創造了藝術家對這個世界和生活中的某種想像。」

孫松榮表示,錄像藝術是一種原創、實驗性的影像創作,可以顛覆、刺激人們原有的想法,看見創作的可能性。參展藝術家陳正才在1996年的錄像作品《融化的愛》,從媒材、工具層面來探討錄像創作的可能性。他以一整片真實的「冰塊」當作布幕,並在冰上投影著一名女子正進行舔食動作的嘴部特寫,使錄像和媒材結合成融化的意象,直白地探討女性身體與情愛的想像。

錄像藝術可簡單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單頻錄像」,如早期的類比電視,即拍即可播放;第二類是「錄像雕塑」,運用電視機等錄像設備擺置出獨特的形體;第三類是「錄像裝置」,結合錄像與不同的媒材所設計出的裝置藝術;最後是「行為藝術」,其將表演透過錄像進行記錄、剪輯。

台灣第一位開始使用錄像藝術的先驅是參展藝術家郭挹芬。1982年她到日本求學,開始了她與錄像藝術的第一次接觸。郭挹芬表示,錄像設備是當時最新的科技媒體,「我們在台灣時完全沒有看過,真的很震驚!」學繪畫、雕塑出身的她也強調,「你完全就要成為一張白紙,一定要把以前自己認為自己很拿手的包袱忘掉,無條件的去吸收新的媒體、材料和觀念。隔年,在教授的建議下,她決定以錄像裝置作為研究所入學測試的主題,運用電視機播放錄像,搭配上樹葉、枯枝等媒材,完成了《角落》、《宴席》與《大寂之音》三件作品,同時開啟了台灣錄像藝術的起始點。

郭挹芬作品《角落》。 圖/鄭晏欣攝
郭挹芬《角落》。 圖/鄭晏欣攝

到了1980年代中後期,台灣社會經歷戒嚴到解嚴,錄像藝術作品開始朝向多元發展,諸如自我探索、虛實的穿透以及對社會、政治的批判。參展藝術家陳正才的作品《籠》,他將電視機放入封閉的雞籠中,似乎批判著當時的電視台仍受政府控制,人民無從選擇,猶如被限制在籠子之中。電視機裡播放著天線收到的新聞畫面。他表示,他刻意將影像的訊號調弱,和雜訊穿插,「那個訊號內容就是對該時代媒體環境的一個指涉。」

陳正才《籠》。 圖/鄭晏欣攝
陳正才《籠》。 圖/鄭晏欣攝

孫松榮表示,在過去,電影和攝影需經沖洗、繪畫需長時間的繪製,唯獨「錄像」是最即時的媒介,可立刻拍攝、立刻放映。而這樣的即時性卻也有其危險之處,「雖然錄像很即時,但它也可以很快地去控制我們的思想。」諸如過去受政府控管的電視台、政黨等。於是這些藝術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運用錄像的即時播放性來創作作品,進行批判。他表示,錄像未必只是一個實驗性媒材,它也可以是用來衝撞社會、媒體的材料。

策展人孫松榮於開幕式講述舉辦此展的理念。 圖/鄭晏欣攝
策展人孫松榮於開幕式講述舉辦此展的理念。 圖/鄭晏欣攝

錄像藝術為台灣當代藝術中重要的一環,而其發展過程卻未受深刻認識,孫松榮表示,希望能藉由此展梳理台灣錄像藝術的發展脈絡,給予錄像藝術一種新的歷史觀點,並檢視台灣過去曾創作過的錄像藝術,提供現在的台灣藝術家一種銜接可能性。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學生許鈞宜說:「整個展覽給我一種像是系譜學式調查的感覺。」不同於以往書上看見的西洋錄像藝術,而是屬於台灣自己的錄像編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