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少數民族為題 音樂劇融多元舞曲

2016/11/23 23:14:28
北京舞蹈學院學生所演出的《天堂樹》,融合精彩的舞蹈和音樂,搬演中國少數民族故事,帶給台灣觀眾新鮮感。圖/「知音音樂劇」提供

【記者朱育瑩台北報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主辦的「2016第二屆知音音樂劇大賞」18日在南海劇場盛大展開。今年首度加開資格,七所大學中除台灣學生外,尚有來自中國的學生,共同帶來為期八天的演出。

10
《天堂樹》中演員們穿著鮮豔的布依族傳統服飾,展現角色之間的不同性格與身份地位。圖/「知音音樂劇」提供

「她是小偷!她是竊盜!」聚光燈打在一個孩子身上,族人發現小孩偷東西後,忿忿不平地唱著,只有一名男子站出來為她發聲:「她只是個飢餓的孩子。」開場時和孩童計較的橋段,間接透露族人對生活的不滿。隨劇情展開,族人受不了官員欺壓而憤慨離鄉,試圖尋找一個平等且富足的新世界。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學生的演出《天堂樹》以發生在民國時期、貴州省布依族的故事為創作藍本,並視天堂樹為理想寄託及民族英雄精神的象徵。

8
音樂劇演員需要兼顧唱歌的情緒和歌詞傳達力,以及舞蹈動作的張力,背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體力練習。圖/「知音音樂劇」提供

依規定80分鐘的劇碼,《天堂樹》不包含襯樂與音效,就已密集演唱20首歌曲。全劇有搖滾樂、爵士樂、原生態音樂等多元曲風,且每首歌都有對應的舞蹈,以強烈的肢體動作和變化多端的隊形體現角色的激昂情緒。演員、北舞音樂劇系學生馬晟凱說:「唱跟跳都要顧,不能因為單純要『唱』,就忘了『跳』。」再加上需配合燈光調整走位,相當考驗演員的體力。

6
《天堂樹》嘗試以燈光的光區大小和顏色變化呈現出表演的空間感,取代繁瑣的舞台配置。圖/「知音音樂劇」提供

相較以往的音樂劇,使用舞台佈景營造氛圍,《天堂樹》多以空台呈現,利用演員的走位與燈光轉換調度。總導演、北舞音樂劇系書記兼副主任張永慶大膽打破音樂劇既有框架,用大量歌舞取代複雜敘事,「音樂劇是商業化的,它要走入市場,最重要就是年輕人要喜歡。」觀眾、師大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學生陳奎碧感嘆,整齣戲氣勢磅礡,演員肢體動作精彩。

7
《玩美遊戲》中描述雙胞胎妹妹飽受眾人言語和行為上的霸凌,讓觀眾反思當今社會議題。圖/「知音音樂劇」提供

《玩美遊戲》描述外貌不佳,飽受親友欺凌的雙胞胎妹妹,與惡魔交換條件後,雖變得美麗卻付出慘痛代價。不如其他團隊有校方支援,編劇、副導演、演員、音效設計、台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學生林祐稹表示,自願報名參賽後,親自找來整個表演團隊,因此缺乏經費來源。「音控師在外面最便宜也要(新台幣)5000元,燈控的話行情在4000到8000元。」且因成員來自不同校系,更須互相配合排練時間。

評審傅維伯認為《玩美遊戲》立意良好,劇情關懷弱勢的心理,就非藝術學科的學生而言,熱情相當可貴;但未來若有意朝專業前進,可多揣摩人物角色。評審牛川海則表示,《天堂樹》歌舞成份濃郁,戲劇的體裁宏偉。然而劇情部分稍嫌不夠細膩,「歌舞需要寄託於劇情的發展,才能感動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