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社群行銷難長久 弱勢街賣者的下一站在哪裡?

2018/04/18 22:08:49

【專題記者陳潔慧、廖翊庭、梁嘉容、徐安萱綜合報導】常有熱心網友在社群媒體分享弱勢街賣者的消息,進而吸引媒體報導,引發大批民眾「用新台幣讓他早點回家」的善舉。爆紅期間,弱勢族群的生計暫時能獲得改善。然而風潮過後,不單依賴同情心,他們能否找到維持長遠穩定生計的出口?

弱勢攤販爆紅不盡然帶來好處

「最幸福的事就是開心活著還有工作可以做。」台中有位75歲的沈姓阿嬤多年來在街頭努力賣著新台幣10元紅豆餅、茶葉蛋,每天為了房租、生活費,甚至罹病兒子的沈重醫藥費而努力工作著,卻只能一個一個銅板慢慢湊。生意慘澹時,晚上還得出門撿資源回收,加減補貼家用,但她臉上總是掛著淺淺的微笑、從來不喊苦。

透過社群媒體的宣傳,紅豆餅阿嬤的故事被瀏覽、轉貼人次高達數十萬,也吸引媒體報導。  圖/截自光線粉絲專頁

紅豆餅阿嬤的故事透過Facebook「光線」粉絲專頁的宣傳,瀏覽、轉貼人次高達數十萬,也吸引媒體報導。由於不少善心民眾的支持,讓沈阿嬤的經濟狀況暫時得到緩解。然而光線創辦人楊大哥(化名)表示,紅豆餅攤的爆紅卻招來「正義魔人」檢舉,因此沈阿嬤已經無法在原本的地點擺攤販賣。

其實許多弱勢攤販不願意被曝光宣傳,便是因樹大招風可能會遭惡意檢舉,甚至有幫派分子強收保護費的狀況。爆紅後突如其來的大量收入,更可能讓弱勢商家原有的社會救助資格遭到撤銷,因此商家還請民代或是慈善機構幫忙設立專款帳戶。

根據民國107年《社會救助法》低收入戶資格審核標準,存款限額為75000元,楊大哥提到,前陣子爆紅的台南小妹妹兩元水餃,大量的訂購款匯進自家帳戶,被取消低收入戶資格的可能很高,即便熱潮過後再陷經濟困難,也難以再次申請到補助,無疑是雪上加霜。

熱潮減退 生活再陷困境

由於現今社群媒體用戶的普及,光線粉絲團希望透過網路故事行銷幫助弱勢商家增加曝光度,而感人、勵志的故事往往也引起網友的熱議,許多人留下「用新台幣讓他早點回家」的標語,前往商家朝聖。短時間內流入大量資金,的確讓弱勢商家的經濟困境得到短暫的改善,但楊大哥表示熱潮僅能持續一、兩週,要有長期且穩定的客源是弱勢商家共同的難題。

雖然政府設立《社會救助法》幫助弱勢族群能溫飽度日,但因規定相當嚴峻,許多弱勢被拒之於門外。就算生活再困頓,但只要任何家庭成員名下有不動產,即便只是一棟勉強能遮風避雨的破房子,全家都無法取得中低或低收入戶的資格,這些處於社會灰色地帶的人們就是「邊緣戶」。

邊緣戶多以街頭擺攤維生,但政府沒有提供一個合法、不會被開單檢舉的場所,讓他們能安心謀生。台中市近幾年更為維護街道整潔及美觀,嚴加執行「清除道路障礙專案」,楊大哥也痛批:「清道專案,清的就是這些社會底層。」許多在街頭擺攤的弱勢商家難以求生存,輕則遭驅離,重則必須繳交高過他們一天收入的罰單。

「消費者購買商品是出自於自願,何來斂財之說?」面對網路討論中有不少人認為弱勢商家的商品品質與售價不成正比,彷彿是「用愛心斂財」,楊大哥認為,這種論調根本是觀念偏差。

楊大哥以販賣口香糖、海苔與刮刮樂的身障街賣者阿燦為例。腦性麻痺的阿燦手腳不方便、無法正常言語表達,只能喃喃唸著不清楚的:「來買口香糖。」他不知道如何向上游廠商批貨,因此只能到量販店批貨。楊大哥嘆道:「我知道阿燦賣得比較貴,但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會到全聯批貨,成本就這麼高,他能怎麼辦?」

在光線粉絲專頁中,也有熱心網友建議,弱勢商家能否販售更具吸引力、需求性、流行文創小物等,以維持長遠的收入。然而楊大哥表示,除了要考量阿公阿嬤、身障攤販能否搬運商品,更重要的是許多弱勢商家缺乏批貨管道,也無廠商、贊助商願意做愛心幫助他們。

 曾想成為社會企業標竿 角落微光不敵現實

14日下午三點,陽光溫暖地灑進台中舊火車站側門,一群人或坐或站,等著某個人出現。忽然從遠處慢慢走來一位老奶奶,戴著格紋帽、穿紫背心,瘦小的身軀拖著黑色、看似上了年紀的行李箱 ,上面掛著「隱者地圖」的旗幟—— 她是小梅姐,角落微光的其中一位隱者(隱者指無家者或獨居老人)。

小梅姐是角落微光中,「隱者地圖」的導覽員。隱者地圖致力於做出市場區別且有溫度的導覽,希望透過無家者的視角,讓都市人看見不一樣的城市景色。圖/陳潔慧 攝

簡單打過招呼後,小梅姐發給大家導覽機,開始介紹她從小生活到大的火車站。小梅姐用她微弱的力氣,輕柔地說出記憶裡有關於中區的一切。聽著她不時發出慈祥的笑聲,你很難想像小梅姐曾經是個害羞、不擅於與人聊天互動的獨居老人。幾年前父母過世後,讓她陷入更深的孤獨與悲傷中。「那時候生病躺在床上,我就想說『啊乾脆跟爸爸媽媽一起走好了』。」幸好遇見社福團體與社會企業,小梅姐漸漸敞開心房;擔任隱者導覽員,也讓她找到新的生活動力。

社會企業角落微光主要推動隱者地圖計畫,培訓有工作意願的無家者、獨居老人或是單親媽媽擔任中區導覽員,導覽門票六成為導覽員的收入,四成為社會企業營收。隱者地圖導覽過程中,導覽員不單純介紹文史,更會向民眾陳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講解自己在這個地方從年輕到老的記憶,他們致力創造市場區隔,提供有溫度的導覽。

「收入最好時,導覽員一個月可以賺二到三萬,但最差時大概一萬。」角落微光計畫專員劉曜寬表示,隱者地圖剛運作時,因媒體曝光而爆紅,報名人數眾多,但熱潮減退後,團數越來越少。賣票狀況時好時壞,團數相當不穩定,甚至有時報名人數未滿三人,而必須面臨停辦。角落微光也想過規劃更多導覽路線,創造新的市場需求,然而要培訓五、六十歲的導覽員大哥大姐們走新的路線、記新的文史介紹其實相當困難,不只考驗他們的記憶力,更是體力上的負擔。

政府為推動文史導覽風潮,定期提供免費導覽服務,劉曜寬表示,這樣嚴重壓縮角落微光客群,且參與導覽的民眾目的都不同,有些人只想聽免費導覽、有吃又有拿;這樣的消費習慣養成後,便會對導覽產業造成傷害。而在市面上,也有更多便宜、主打套裝行程的導覽,「當你的商品無法與全營利組織競爭,就是比較吃虧。」

在追求高CP值的社會風潮下,企業利用雄厚資金,大量製造商品以壓低成本,使消費者趨之若鶩;而無本的社會企業、公益團體則必須付出高成本以產製商品,長期下來難以刺激消費者重複購買,因此消費族群只會慢慢耗損,漸漸的便無法長期經營下去。

由於導覽收入不穩定,角落微光為了拓展市場需求,多角化經營讓大哥大姐在街頭販賣甜甜圈、手工筆記本;以及「小書」,讓無家者剪貼製作、寫自己的故事。「我們一直在思考顧客想看的內容是什麼?」但劉曜寬也表示,民眾購買小書通常不是為了內容,而是想幫助大哥大姐,因此本來規劃每月出刊的小書,僅出三期便無疾而終。角落微光一直想打造一支強力且具有市場區隔的產品,但礙於人力資源、經費缺乏無法達成理想。

劉曜寬嘆著氣說到,缺乏人力資源、經費,又無法推出一個強力的商品,經營三年多的角落微光終究不敵現實,將於本月底收攤。他認為,行銷能力弱、找不到目標客群是許多非營利組織的通病。「賣太貴沒有人買也是問題,或是只是為了同情心、愛心而購買,可能一次兩次人家就不買帳了。」即使是做愛心也須考量市場機制,品質不佳、缺乏需求的商品也難以長久支持。

角落微光只是中繼站 而非終點

角落微光提供無家者輔導、給予工作機會,即使公司停擺了,劉曜寬說:「角落微光只是無家者的中繼站,而非終點站。」他表示,培訓期間有個大哥通過考試、激起信心,之後大哥又再考取導遊執照,有更好的工作,就沒來當導覽員了。長期陪伴、看見無家者的努力與轉變,是劉曜寬對角落微光最捨不得的。

角落微光推動隱者地圖、街賣計畫,必須與人群溝通,相當考驗他們的人格特質,起初大哥大姐因為愛面子、害羞而不敢招呼客人,在經過角落微光員工們的協助與關心後,曾擔任導覽的高大哥現在已經能落落大方的面對人群。角落微光不只希望能提供無街者工作機會,更希望能夠以家人的方式陪伴在他們身邊,讓他們不再感受到孤單。

過一天是一天 熊米屋、新巨輪著眼當下盼扭轉偏見

「大哥哥、大姊姊,愛心手工餅乾,一包五十元,請大家幫幫忙!」這樣的叫賣並不陌生,而這些熱情招呼聲的主人,是熊米屋烘焙坊的「小愉兒」。「熊米屋」取台語「想要有」的諧音,代表「小愉兒想要有個家」。

走進位於基隆巷弄裡的熊米屋工廠,小愉兒大聲喊著:「你好!」,興奮地開始自我介紹。財團法人小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董事趙又琳微笑著說到,每天看著烘焙坊心智障礙孩子天真愉快的模樣,便為他們取了個暱稱「小愉兒」,期許他們每天都能開開心心。

熊米屋讓小愉兒透過動手做餅乾,刺激發展生活、認知能力,讓他們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也能透過賣餅乾,讓他們透過人際互動,融入社會。圖/廖翊庭 攝

「這十年來我們只做一件事,讓孩子變成大家的朋友。」趙又琳說道,熊米屋用最好的原料烘焙餅乾,為的是當小愉兒親手將優良的產品交予消費者時,既能讓消費者品嘗美味的餅乾,態度由同情轉為信任,也讓小愉兒更自信、開心。透過反覆練習烘焙、裝袋、出門販售,熟練之後成為技能,終能靠自己的能力,為小愉兒的家再添上一塊堅固的磚瓦。

若單純給予幫助,心障人士的生活能力將會退化進而失去生活自主性,更會加重照顧者的負擔。而熊米屋利用動手做餅乾,刺激小愉兒發展認知、生活能力、融入社會。「若他只有兩成的天賦,就應該給他八成的協助。」趙又琳呼籲,從現在開始,買一包餅乾、給他們一句問候,都能夠幫助心障人士維持身體及工作能力,進而延後進入安置機構的時間。

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政府會依照殘障程度與家庭狀況提供教養費,若是一個月平均補助一位小愉兒一萬元,從二十歲開始申請補助,五十年總共要花費六百萬元。趙又琳表示,若依照現行法律,將心障孩子交由機構安置、照顧,其實是全國人民的納稅錢承擔費用,「其實幫助小愉兒,也是在幫助自己。」

另一處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鐵皮工廠,沒有了稚嫩的氣息,是社團法人台灣新巨輪服務協會。新巨輪服務協會理事長陳安宗本身是小兒麻痺患者,雙腳雖可以行走但仍需要輪椅作為代步工具。他在經歷工作失敗之後,看見社會對輪椅族群的不理解以及不友善的工作環境,因此決定起身為身障、輪椅人士創造更好的工作及生活環境。

阿國(化名)是巨輪的街賣者。與大眾認為的可憐形象不同,他在街上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面對熙來攘往的過路者。圖/陳潔慧 攝

在街上,不難看見身穿藍色協會背心、坐在輪椅上的街賣者,一包包的衛生紙、口香糖,看似微小,卻是身障街賣者的經濟支柱。 街賣賺得的100元背後,街賣者能夠得到50元,而另外50元則支撐起看似冰冷、簡陋,卻能夠遮風避雨的「共生家園」,房租、水電、飲食全都包含在內。

新巨輪的成立,為街賣者提供一個「共生家園」,讓他們不必揹著沉重的負擔,也能有尊嚴的生活。圖/廖翊庭 攝

曾經為無家者的他們,現在共有30位工作者共同居住。室友除了小兒麻痺、腦性麻痺患者,還有許多因工作傷害而截肢、失業的無家者、獨居者。陳安宗表示,協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民眾理解,這一群不願意放棄生存機會的人們,在這裡為生活努力著。

「我們會依照身障者的身體、精神狀況及體力來安排工作時段。」陳安宗表示,街賣其實是人性化的工作,也不會給予工作壓力,只求安穩度過每一天。由於身心障礙人士工作、學習能力有限,難以獨力作業,須花費兩倍的人力成本。因此熊米屋、新巨輪沒有多餘的經費及心力,開發多元產品、拓展新技能,只能著眼當下、過一天是一天。

街賣者一天花約八小時的時間在街頭街賣,卻常遭受路上人們冷漠的眼光,他們希望透過新巨輪的成立,讓眾人能更了解並關懷街賣者。圖/陳潔慧 攝

「不只給他釣竿,還要陪他走向河邊,陪他釣魚。」熊米屋與新巨輪的出發點單純且明確,希望透過街賣,扭轉社會對於身心障礙團體的誤解。弱勢族群不願被冠上販賣愛心的汙名,而是為了每天的溫飽努力謀生,擺脫消費同情心的偏見。

胸懷「大誌」 求新求變求長遠經營

有別於熊米屋與新巨輪,《大誌雜誌》嘗試站在消費者立場,將民眾對於新事物的渴求納入經營方針,開發多元產品,發展出具長程規劃的營運模式。

對於年輕人來說,《大誌》絕對不是陌生的出版品。民國99年由大智文創取得英國《The Big Issue》授權、引進台灣發行中文版。在最初的萌芽階段,《大誌》藉由與社福單位合作,招募身心障礙人士以及無家者。經過販售技巧、人際互動的培訓,接力為期一週的實習後,便成為固定販售員。因此,在捷運站出口、大學校園周邊,便看見身穿橘色背心、手拿《大誌》的販售員。

最初開始進行販售時,《大誌》考量到販售員較無資本,因此會免費提供十本雜誌給予販售員販售;有了收入後,接下來販售員就以每本50元的成本價,向附近的《大誌》發行站批發雜誌,再以定價100元提供給購買民眾,賺取每本50元的收入。如果前一期刊物沒有賣完,販售員能再回到發行站、換成當期雜誌繼續販賣。

來到《大誌》的發行總部,不到十人的工作室中,牆上貼滿各期隨刊發行的海報,地上擺放著第九期的《週刊編集》。在場的夥伴都正低著頭專心工作。《大誌》主編黃銘彰說到,民眾常以施捨的角度去幫助弱勢族群,但對《大誌》來說並不如此,「是他們(販售員)自己努力賺錢的。」販售員一天約須花上二到十二小時不等的時間,在街頭兜售雜誌,常常必須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又或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

《大誌》招募街友為販售員,並將銷售收益與販售員五五分帳,希望透過提供工作機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圖/陳潔慧 攝

黃銘彰表示,《大誌》將負責產製內容的編輯方,以及負責販賣通路的的販售員分開,由編輯同仁策畫每期雜誌內容,邀請聶永真操刀封面設計。「將雜誌的品質做好,才能吸引更多讀者。」他認為,如果能穩定雜誌銷量,長期下來,販售員的生計才可真正獲得改善。

除了生計上的問題,多數無家者因長期獨自在外漂泊,較少有與人攀談、交流的機會,因此在人際互動上比較容易遇到困難。因為不善於溝通,他們常在工作上碰壁、或與人發生摩擦,最終導致大眾的偏見,使他們在路上必須接受於民眾歧視的眼光,無家者漸漸失去信心,最終將自己隔絕於社會之外。

《大誌》提供了無家者一個已被樹立的品牌形象;接近販售員的民眾,多是因為曾聽過《大誌》、感到好奇而向前詢問,或是經由社群媒體宣傳決定購買。其實這些消費本意都是友善的,販售員經過長期與社會的良性互動,不但能消除民眾對無家者的刻板印象,更能幫助重拾信心與生活尊嚴。

故事行銷轉化為長效性的經濟支持

面對弱勢團體街賣者可能遇到的障礙,社會企業「點點善」與「人生百味」、新巨輪協會合作,提出「天賦城市計畫」。點點善召集人葉文宏認為,街賣者最常碰到資訊不對等、形象不親民、商品沒優勢三種困境。因此,點點善希望透過職能訓練、改造輪椅及街賣車外觀,轉換街賣者形象,讓他們成為城市街頭的補給站;而身障人士、單親媽媽、弱勢家庭小孩,都會是計畫的目標對象。葉文宏希望,民眾在看到全新外觀的街賣車後,不以同情、可憐的心態面對,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快樂的接近這些城市裡的小精靈。

公益組織與社會企業在推動計劃時,往往會遇到經濟、人力上的限制。葉文宏就提到,點點善會透過企業間圖像授權、對消費者進行商品銷售以及策展收入等,來維持經濟收入,「當商業模式運作起來後,自然就有相對應的資源去從事公益計畫。」劉曜寬也認為,企業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本就應該善盡社會責任。以角落微光為例,他也希望,未來如果有企業願意接手,可以投入更多人員、資金;一旦資源到位,也就能開拓新的服務與商品,延續角落微光幫助無家者的精神。

從角落微光、熊米屋、新巨輪到《大誌》,他們都提出了共同的訴求:「給他魚,不如給他釣竿。」不接受捐款,重視在相對弱勢族群的能力範圍內,製作餅乾、街頭導覽、販售雜誌,來長期提供自身生活經濟所需。以愛心與故事作為基本號召,並非不可行,反而是與市場其他商品做出區隔,不過單單倚靠出資者或是消費者的善心,其實無法轉化為長效的經濟支持。回歸產品本身質量、多元化,建構完整的組織營運模式,不僅不浪費愛心、也給予弱勢族群尊嚴,方能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