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紀柏舟獲亞洲青年動漫最佳導演獎 看重基本美學素養

2015/12/08 05:22:35
《急救時刻》劇照。圖/紀柏舟提供
《急救時刻》劇照。 圖/紀柏舟提供

【記者蘇奕菲台北報導】以《光之塔》入圍坎城影展觀摩片及奧斯卡獎「學生奧斯卡」並獲得28項國際大獎的台灣動畫導演紀柏舟,今年以《急救時刻》拿下「2015年亞洲青年動漫大賽」動畫類最佳導演獎。這是他第一次以幽默手法製作動畫,闡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紀柏舟認為台灣動畫界應更著重前製人才的培育,也建議學生多到企業實習,瞭解產業現況。

不同於表達細膩情感的《光之塔》或《回憶抽屜》,《急救時刻》的故事性更強烈、更強調動作節奏感。紀柏舟故意讓《急救時刻》的角色沒有表情、台詞,「等於是演默劇,用肢體語言講故事。」他採用自己在美國當分鏡藝術師時接觸最多的武打動作和美式幽默手法,並運用大量分鏡做出角色的快速動作。該片也是紀柏舟首次嘗試較商業性的動畫。

紀柏舟表示,此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是很棒的鼓勵。他認為作為動畫導演最大的挑戰是「無中生有」,「是最好玩、最痛苦,也是最難的部分。」除了必須擅長編造故事,也需具備良好繪畫能力,將腦海裡的想像用視覺呈現。他嚮往成為宮崎駿那種類型的導演,將心中的故事畫成美術作品,並獨立畫出整部電影的分鏡。他也說明,分鏡藝術師是在服務導演,導演則是必須向整個劇組負責。

《急救時刻》影片海報。圖/紀柏舟提供
《急救時刻》影片海報。 圖/紀柏舟提供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的紀柏舟,讀完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的美術研究所攻讀動畫。他認為台灣的動畫產業狀況不錯,後製能力比前製更強,動畫界人才較擅長3D技術,卻缺乏好的導演、美術人才和分鏡腳本等前製人才。現在面臨大陸挑戰,他說:「我們的後製已經沒辦法跟人家拚。」必須更著重於培養前製人才。

他指出,目前台灣只能靠教育來提升作品高度。他認為學動畫最重要的是「美學素養」和「說故事的能力」。紀柏舟在大學時先修習藝術,到研究所才學動畫。他認為台灣的動畫教育需要更強調基本美學素養,否則學生容易透過漫畫或卡通學習插圖。事實上,最根本的素描、彩繪等藝術創作能力最重要;有好的繪畫風格才能使動畫得到更多關注。

紀柏舟觀察到,台灣動畫領域有產學脫節現象。台灣有100多所動畫相關系所,培養出大量新血,但動畫相關企業的數量較少。企業需要較商業性的動畫人才,與學校的訓練方向可能產生斷層。他建議學生可以多參與企業實習,報名與企業合辦的課程,更加了解產業實況。

紀柏舟熱愛在每一個新作品中嘗試不同技巧,此次也不例外。不同於過去的動畫短片作品,目前他正在籌劃個人首部長片,身兼多職,導演、分鏡、藝術執導都自己來。故事講述小男孩與傳說中的怪獸展開冒險,預計於西元2018年發布。

紀柏舟在工作室。圖/紀柏舟提供
紀柏舟在工作室。 圖/紀柏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