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首開酷兒史學位 英大學正視LGBT

2016/10/12 22:29:10

 【記者曾智怡綜合報導】英國倫敦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歷史學系預計於西元2017年秋季班設立酷兒史(Queer History)碩士學位,入學資格申請將於本月開放,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酷兒相關學位。

「酷兒」(Queer)一詞源自1980年代在美國誕生的酷兒理論,然而現今「酷兒」的概念已經被重新定義,逐漸從過去具輕蔑性的含義轉化為正面意義。根據《上報》報導,主導該碩士課程的金匠學院歷史學系教授普蘭珀(Jan Plamper)表示,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族群長期受到外界異樣的眼光,但近年社會觀感逐漸不帶貶義,正是時候統整酷兒歷史,讓他們透過完整的紀錄獲得更多認同,「透過知識來發展自信,是一個消解隱微壓迫的有力途徑。」

當地學生普遍認同此舉,就讀媒體與傳播科系的穆斯林學生安娜‧札曼(Anna Zaman)表示,大學本來就有義務挖掘並發散新知識,設立專業研究機構正好能讓更多人關注酷兒議題,「建構一個場所提供人們大方提出問題是很好的。」她提到,在穆斯林世界中,LGBT是很難被廣泛交流的議題,仍有許多缺失的部分須仰賴知識的傳遞。就讀倫敦瑪麗皇后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智慧財產權法律學系的學生謝菀庭則表示,比起立法,透過學術研究並普及成果將更利於酷兒發展,「這種從內在去改變想法,我認為比較能治根。」

但謝菀庭同時指出,會修習該碩士課程的幾乎是本身已有在關注LGBT議題的人,如此一來並不會增加認同酷兒的人數。金匠學院學生咪咪‧塔尼達(Mimi Thanida)也說:「我雖然對這個碩士感興趣,但是更希望課程可以著重在當代酷兒運動如何促進LGBT友善環境,而非僅歷史研究。」身為校內LGBT社團成員,比起歷史她更重視酷兒的未來發展。

現今大學的同志研究多附屬於性別研究的領域,未有獨立出來的專業研究機構,以致歷史紀錄少之又少,金匠學院認為學術研究人員應率先站起,為LGBT族群紀錄其完整的歷史脈絡與論述進程。此外,創設酷兒碩士的長遠目標則是希望透過與研究生的合作,在南倫敦建立國家酷兒資料庫(National Queer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