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香港青年住屋問題嚴峻 李家超施政報告提政策建議

2022/10/26 20:38:11

【記者陳孟樺綜合報導】「以前的年代會覺得買房是一個must-do,但我們現在根本不會想買房,太遙不可及了。」香港在職青年Sindy(化名)無奈嘆道。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19日發表上任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增加青年宿位、新建簡約公屋(註一)等措施,希望解決青年住屋問題。

註一:香港公屋等於台灣的社會住宅,申請入住以家庭或長者為優先。簡約公屋,是以標準簡約設計及「組裝合成」方式快速興建的單位,有傳統公屋的基本設施、租金較低。 輪候公屋滿三年的人可申請入住。 
香港東區的鰂魚涌有著常見的景象,一邊是豪華的私人大樓 , 另一邊是殘舊的唐樓。 圖/David Or(化名)提供

在香港,青年如無殼蝸牛,Sindy說明:「最簡易的住屋形式『劏房』(註二)都幾乎佔去職場新鮮人一半的薪水。」青年渴望擁有自己的空間,不過現況卻將他們打入只能與家人同住,或是花光積蓄卻承租低品質房屋的境遇。根據香港房屋局2021年報告,全港約有22萬人居住在劏房,其中,有高達81.9%是50年以上的老屋。青年民建聯主席施永泰表示,過去以「青年宿舍計畫」為主要補救方式,不過興建緩慢導致供應量少,能受惠的青年不多。

註二:「劏房」指把原本就有限的空間切割夾層,類似於台灣分租房,不過是每人平均坪數約1.6坪的狹小房間,因其空間過小又稱「籠屋」。

面對香港嚴峻的租屋市場,李家超喊出五年內要新增3000個青年宿位,同時興建三萬間全新簡約公屋,試圖降低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政策讓香港青年看到置業安居的希望。」施永泰說明,青年支付的宿舍租金約為市值租金的六成,政府也會物色合適的賣地計劃項目,讓建商預留一定的數量支援青年宿舍。

香港青年面對多年來惡劣的租屋市場,「擁有自己的空間」對他們而言猶如是空談。 圖/周堃怡提供

提供暫時性的居所是青年宿位與簡約公屋的共同概念,其最長居住時間為五年,大學生Wong(化名)直批:「新政策不能即時解決房屋問題,只要供不應求,過渡性房屋終歸失效。」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也提及,因為入住簡約公屋後,民眾在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中會被視為已入住,帳面上輪候時間減少了,實際上是否有公屋可以居住仍屬未知。

此外,香港青年還須克服申請公屋的優先順序問題,單身青年的等候時間最久,廖庭輝坦言:「輪侯時間可能需要30年。」黃思勇更提出另一觀點,香港的新移民數量持續增加中,他們大多以家庭為單位申請公屋,便會擠壓青年的順位,「情況就像不斷被人插隊一樣。」

香港青年住屋問題有如燙手山芋,廖庭輝與臉書粉專「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同調,認為當務之急是取締有居住安全疑慮的劏房,提供居民安置單位,並確保未來新建單位符合移居標準。香港在公屋比例達30%,獨步全球的同時,卻出現普通人不吃不喝二十年也未必能買起一層樓的窘況,Wong與Sindy皆用「極為悲慘」來形容當前情勢,期盼政策能停止傷害香港居民,讓他們能獲得生活在獨立空間的一絲希望。

香港山地多於平地因而地狹人稠,居民必須盡其所能的利用生活空間。 圖/周堃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