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老屋成時光隧道 與偶對戲喚回憶

2016/11/09 22:11:19

【記者李恩台北報導】現代偶戲走進老屋,聆聽房屋裡的回憶故事。「飛人集社劇團」6日於陽明山美軍眷舍群草舍文化F206演出偶戲《吉光片羽》,結合真人對戲、現代偶戲及皮影戲,帶領觀眾看見古今交錯的回憶。

觀眾如客人般被領進客廳即席而坐,接著一男一女開啟大門走進客廳,原來女人是來此找尋阿嬤的皮箱。打開皮箱,一尊頭髮蒼白,面容乾枯,身著老年人服飾的阿嬤玩偶,在演員的操作之下開始與觀眾對話,重啟過往回憶的枷鎖。

阿嬤玩偶在演員的操作下,翻閱書本回憶過往,帶領觀眾看見「她」的故事。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阿嬤玩偶在演員的操作下,翻閱書本回憶過往,帶領觀眾看見「她」的故事。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這本書似乎對阿嬤來說很重要。」女人拾起一本表面斑駁的書並交給阿嬤玩偶。翻閱之時,牆上投影著戰爭的畫面及黑白的老照片,伴隨響起的老歌,過往回憶片段一一浮現。阿嬤年輕時,大哥因從軍離家的影片;透過阿嬤玩偶與軍帽的對戲,重現離別前兄妹敬酒的畫面;隨著兒女出生成了母親,阿嬤婚後的生活也投影在回憶中的物件──舊時的老床單,讓觀眾看見阿嬤作為母親的歲月。最後,燈光回復平靜,兩人收拾皮箱,帶著阿嬤的回憶離開房屋。

戰爭的畫面投映於牆,阿嬤回憶起大哥上戰場的悲劇,讓觀眾透過感官感受回憶。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戰爭的畫面投映於牆,阿嬤回憶起大哥上戰場的悲劇,讓觀眾透過感官感受回憶。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吉光片羽》融合偶戲並以老房子為表演空間,導演石佩玉表示,人習慣以物件儲存回憶,像是書本、收音機及皮箱等,因此希望藉此給予觀眾更真實看戲的感官體驗。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學生蔡明諺表示,這次的經驗就像是聆聽一段房屋主人的故事,而偶戲的設計在老屋中呈現也富有真實感。

舞台監製、燈光設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研究所學生陳冠霖表示,老屋的空間讓燈光投影更為生動,像是回憶過往時,窗外投射進屋內的光象徵往日的美好,而燈光的亮暗亦賦予玩偶生命力。石佩玉則認為,具歷史與文化意義的老屋,比劇場搭出的舞台溫暖許多,「只要有人與故事在流動,老房子一直都在。」

燈光的亮暗設計讓沒有生命的玩偶像是真人般演出,在演員的操作之下讓偶的動作更有情感。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燈光的亮暗設計讓沒有生命的玩偶像是真人般演出,在演員的操作之下讓偶的動作更有情感。圖/「飛人集社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