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齊頭式的假平等 新住民入籍反增高教入學門檻

2018/03/12 15:59:41

【專題記者林宸佑、劉芳妤、謝羽蓁、謝佩如綜合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6年新住民人數近18萬人,約有三成新住民選擇不取得中華民國國籍。雖然入籍能和我國國民享有相同福利,但齊頭式的平等卻忽略不同國籍造成的文化、語言落差,不利新住民進修高等教育。即使新住民不入籍,能較有利取得高等教育的門票,但中文能力仍是他們必須先克服的難題。

「你入籍了沒有?」 一個問題道背後辛酸

新住民高等教育求學途徑示意圖

曾輔導數十位新住民,幫助其進修大學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副教授楊聰榮表示,在輔導新住民時,他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入籍了沒有?」

不入籍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國籍法》不允許雙重國籍,規定若外國人士欲入籍,就必須放棄母國國籍。若新住民欲於高等教育繼續進修,入籍者必須依循臺灣學生的升學方式,參加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或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新住民常因考試內容包含高中中文程度的文言文,而無法順利通過考試。這對許多中文能力有限,卻想要持續受高等教育的新住民造成困難。

不過《大學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特種身分學生能不受一般大學入學方式限制,但這之中並不包含新住民。

《大學法》第二十五條:重大災害地區學生、政府派赴國外工作人員子女、參加國際性學科或術科競賽成績優良學生、運動成績優良學生、退伍軍人、蒙藏學生、僑生、大陸地區學生及外國學生進入大學修讀學位,不受前條公開名額、方式之限制。

該法之立法目的是考量學生長期不在台灣就學,不熟悉台灣教育體制,且為吸引國際學生來台就讀,而給予特殊升學管道。但擁有同樣處境的新住民卻未獲得升學優惠保障,因此,在現今《大學法》體制下,不入籍的新住民似乎更具有升學優勢。

楊聰榮認為,用相同考試形式,考核長期不在台灣受教育的新住民,有失公平。他建議《大學法》應將入籍新住民也納入第二十五條的特種對象,既不影響原本台灣公民學子的受教權,也能滿足新住民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心繫大學文憑 張婉貞盼進修制度鬆綁

新住民張婉貞年少時放棄到台灣念大學,如今因制度關係,讓她更難考上大學,因而希望政府鬆綁制度。圖/林宸佑攝

「當我放棄來台灣念大學的時候,我整個人像是死了一半」,張婉貞慨嘆地說。在越南出生成長的她,雖順利錄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幾經思量捨棄赴台求學機會。今日她雖入籍台灣,卻因制度關係再也考不上台灣的大學。

因越戰緣故,使張婉貞失去在越南擁有的所有學歷及文憑。張婉貞幾經波折來到台灣,在這片陌生的土地重新開始。她先是進到東吳大學修習貿易相關課程(非大學正式學分課程),而後踏入職場工作、結婚生子,但求學的欲望不曾止息。

不過,就現實面而言,張婉貞因入籍台灣,考大學得比照台灣一般生辦理。「入籍好像在懲罰我們,我入籍是我倒楣。」她也補充,自己身邊的姐妹,也會為了求學不敢入籍。因此,張婉貞盼望政府能修法,讓新住民入籍後,不需經任何考試,能透過高中畢業文憑申請進入大學。而非讓新住民在相異的教育體系中成長,最終卻需相互競爭,剝奪平等受教的權益。

即使張婉貞目前在台灣教授越南語,但缺少大學學歷也讓她在求職上時常碰壁。不過她不願向現實低頭,先是旁聽研究所課程,目前更在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的新住民專班進修,四年內修業完畢便能取得大學文憑。「我不去努力我會遺憾」,張婉貞眼神堅定地說著。

未入籍新住民欲進修 語言不通成阻礙

「很多姐妹們在台灣學了九年的中文,可能都比我還好。」同樣來自越南的裴氏越河,因選擇不入籍,而有較順遂的求學經驗。然而,語言障礙也經常成為新住民求學過程中的絆腳石。

裴氏越河大學畢業時便因工作緣故,輾轉來到台灣。因緣際會下,她認識楊聰榮教授,教授得知她在越南有大學學歷,便鼓勵她嘗試考取研究所。但當時裴氏越河並沒有身分證,遂以外國人身份申請研究所。因此,她不用遵循一般生的考試管道,只需準備中文讀書計畫和華語文能力測驗即可申請。

不過裴氏越河認為,新住民不管有無入籍,中文程度仍不及母語人士,對歷史、文化的了解亦無法與台灣本地人比擬,因而成為現行制度下的犧牲者。裴氏越河建議,華語文能力測驗取代學測、指考,除了能檢視新住民中文程度,促使新住民持續學習中文,也更容易申請大學。

來台二十多年的泰國華裔李晶晶(化名)也直指,新住民來台最大的困難是語言障礙。在泰國,多數人能用泰文或英文溝通,一旦來到台灣,擁有中文能力才是要領。因此,她建議,政府應提供新住民更為直接的「學習中文」管道,例如:建立網路平台,供新住民上網登記免費學習中文,甚至主動告知中文速成班開課資訊。李晶晶認為,如此能打破語言藩籬,讓新住民運用自身母語及中文能力,為社會帶來貢獻,扭轉台灣人民認為「新住民即為弱勢」的觀感。

應建立完善輔導機制 培育新住民專才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越南文專任講師陳凰鳳觀察到,有些人在越南讀過大學,來到台灣卻因不會中文而被視為文盲,許多新住民更因語言問題無法和家人溝通。為協助他們突破溝通障礙,她便開設中文及越南文班,讓新住民及其家屬都有機會上課學習,了解彼此的語言及文化,弭平之間的隔閡。

政大越南文講師陳凰鳳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熱絡,並教導新住民學習中文,協助他們融入台灣社會。圖/陳凰鳳提供

而部份的國中、小及高中也設立補校,協助新住民增強語言能力。此外,政府也設立新住民專班,楊聰榮認為,透過學校讓同儕間長期接觸,能讓新住民更為快速熟悉陌生環境。

然而,教育部設立新住民專班,楊聰榮質疑,授課內容卻包含較多美容、美髮等技職教育,「代表政府認為新住民沒有能力學習更多元、更深的學術領域,是對新住民標籤化。」他進一步指出,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將許多資源投注在新住民二代身上,「但他們語言能力不強,真正強的是第一代。」因此,楊聰榮認為應該也要放更多心力在新住民一代身上。

楊聰榮說明,新住民是台灣珍貴人才資源。尤其在語言部分,說著道地母語的新住民,若協助他們學習經貿知識,反倒能讓新住民成為與東南亞國家貿易間的橋樑,增添臺灣人力資本。李晶晶也談到,具備中文能力後,因應政策推行,她也受到邀約教導泰文及翻譯工作,更有機會推廣泰國當地文化。

李晶晶表示,當前東南亞經濟逐漸起飛,台泰雙方經貿往來與日俱增,來台的新住民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政府若能改善新住民教育環境,不僅能讓新住民發揮專長,更是台灣社會增加人才的機會。楊聰榮也希望政府能讓入籍的新住民,至少享有和僑生及外籍生一樣的福利,鼓勵他們善用大學資源。教育部更應設置獨立部門,特別處理新住民教育事宜。

政府若能解決制度上的缺漏,給予新住民更友善的高等教育環境,陳凰鳳認為,不僅能提升新住民在台灣的教育程度,更能增強就業能力。此外,對於新住民教育子女方面,也會因更了解台灣當地文化,培育更多優秀的台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