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突暴雨難避免 APP預報時雨量解套

2020/10/21 23:24:34

【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以往,天氣預報大多只能提醒半天內的降雨機率。為協助民眾更即時掌握天氣情況,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應用國立中央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所研發的「極短期雨量推估技術」,於13日推出「落雨小幫手APP」。若未來一小時內,民眾所在的地區有可能下雨,該APP就會立即跳出通知,協助避開突發的降雨。

落雨小幫手 APP 主要透過分析雲的移動速度、溼度等條件判斷短時間內的降雨機率,每 10 分鐘就會更新一次數據。 圖/截自落雨小幫手APP

落雨小幫手APP除使用氣象衛星與雷達等一般天氣預報系統外,另結合極短期雨量推估技術,以評估即時降雨的可能性。災防中心氣象組組長于宜強表示,民眾下載並點開APP後,打開定位就能看到全台雲層分布情形,以及所在位置約半徑10公里範圍內,過去20分鐘到未來一小時的降雨趨勢,協助防範短期強降雨的威脅。

參與此計畫的中大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畢業生姚奕安解釋,極短期雨量推估技術能透過全台氣象雷達觀測資料,分析雲層的範圍及移動速度,再利用雷達回波外延法(註1),推算未來一到三小時內的降雨機率。他強調,有別於一般天氣預報系統需進行大量且繁雜的電腦程式運算,「此技術所需的運算量較少,可以提供更即時的氣象預測資訊。」

註1:雷達回波外延法是指,根據過去約半小時的天氣資訊,往後推估未來一到三小時內,可能發生的降雨位置與降水量。

因一般天氣預報系統較複雜、運算量龐大,每日只會進行兩次天氣預報。而若降水預報出現誤差,亦較難即時修正相關資訊。中大大氣科學學系助理教授鍾高陞指出,藉由該技術的輔助,可進行滾動式修正(註2),並依天氣條件調整預測狀況,彌補一般天氣預報的不足。他表示,若能將兩技術相互搭配,則可達到即時修正且準確率高的效果。

註2:滾動式修正指在方案執行後,定期檢討現狀,並適時調整作法。

不過,目前落雨小幫手APP只會通知「下雨與否」,尚未提供雨勢強弱等細部資訊。民眾吳宜芳表示,希望日後能增加判別雨量大小、降雨時間等功能。鍾高陞則解釋,極短期雨量推估技術目標為追蹤降水天氣系統的行徑方向,以估計降雨機率及範圍,並非推測大氣團分子變化。而大氣團內部分子的改變,即為影響雨勢強度與降雨時間的關鍵。

圖為雨天示意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開發落雨小幫手APP,希望幫助民眾避免突發降雨事件帶來的困擾。 圖/陳嘉怡攝

落雨小幫手APP正試圖整合極短期雨量推估技術與一般天氣預報系統的數據,使其在處理台灣複雜地形時,能更準確掌握天氣與地形之間的交互作用。鍾高陞提及,除提供一般民眾查詢天氣資訊,也期望APP未來能應用於防範土石流、淹水等天災上,幫助政府與大眾爭取更多的時間,嚴防災害所帶來的威脅。于宜強也說:「希望藉由此APP,增加大眾對天氣預報的敏感度,以及防災預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