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藝術產鏈角色換位 行為藝術模糊身分界線

2020/11/04 22:00:49

【記者崔兆慧台北報導】一手拿著講稿,他隻身站在黑木箱上,宏亮地誦讀觀賞行動藝術作品後的感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研究生陳俊宇與「台灣行動藝術研究社」的九名藝術家共同創作〈PER.FORMANCE ART〉,透過一連串的行動藝術,思考藝術產製過程每個角色的界線及身分轉變。

藝術家陳俊宇在街頭口述他曾觀看的八件行為藝術作品,以生動的語調帶領觀眾想像作品內容。  圖/崔兆慧攝

展演名稱將英文單字PERFOMANCE拆解成「PER.FORMANCE」,意指每一次、每一種形式的創作表現。在此次表演,藝術家們分別創作八件行為藝術作品,僅對陳俊宇公開作品,並讓他紀錄作品的內容及他對作品的回饋。之後,唯一掌握作品資訊的陳俊宇再挑選適宜的場所,口述他先前紀錄的內容,聽眾只能從他口語中想像八件作品原有的樣貌。策展人姚瑞中說:「陳俊宇在街頭講述,黑色的木箱就是他的演講台,像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在街上和民眾討論、交流。」

陳俊宇闡述,此創作形式的靈感來自英裔德國藝術家提諾.塞格爾(Tino Sehgal),塞格爾的禁忌便是不讓人紀錄他的作品,即便如此,仍有人用錄音筆偷偷紀錄塞格爾某次表演的情境。陳俊宇將故事延伸至此次創作,他觀看九位藝術家的作品後,僅以說故事的方式傳遞,卻不發表文字檔案,讓八件作品內容因無文字記載,成為口耳相傳的都市傳說。

藝術家陳俊宇在街頭口述他曾參與的八件行為藝術作品,觀眾錄下他的表演過程。 圖/崔兆慧攝

「經過多層轉印後,藝術品產製過程中,每個人扮演的角色還是固定的嗎?」陳俊宇提問。他原是藝術家,而在〈PER.FORMANCE ART〉中因要規劃展演成為策展人,接著他在觀看藝術家們的作品後撰寫心得,身分又再轉換為藝評人。之後,陳俊宇走上街頭口述作品內容時,創作作品的九位藝術家聆聽他的講述後,他們的藝術家身份似乎消失,成為觀眾。參展藝術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陳薇說:「我們(在這場創作)的關係層次是一直在浮動的。」

藝術家陳俊宇以瑞士藝術家托馬斯.赫胥宏(Thomas Hirschhorn)於民國99創作的《評價的幽靈》為樣本,繪製出藝術品產鏈中,角色互相轉化,而界線逐漸淡化的過程。 圖/崔兆慧攝

整場行為藝術的角色在參與藝術的過程不斷產生變化,陳俊宇表示,在身分消除、建立的過程,每個身分的界線隨之模糊,複雜的線路交織成藝術產製的生態圈。當產鏈上的角色定位鬆動時,他開始產生一個疑問,「他是藝術家,還是我是藝術家?」他認為,作者論因而消失。

藝術家陳俊宇在行為藝術結束後,自己搬攝影器材回室內,問起是否需要幫忙,他笑說:「我喜歡自己掌控事情的感覺。」 圖/崔兆慧攝

身處不同的產製角色讓陳俊宇得以用全新的角度審視每一件作品,他提到,整個展演形式的理念並未隨著此次表演而結束,他將繼續口述作品故事。陳俊宇進一步說:「能透過藝術創作打開介面,建立一個討論場域,這就是我覺得最美好的狀態。」行為藝術注重臨場表現,藝術家也難以猜測觀眾的反應,參與者張耿嘉說:「行為藝術中的突發性,便是它可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