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水墨臨摹工地場景 「供帝居」訴階級落差

2017/12/06 20:29:05

【記者謝宜臻台北報導】「施工危險,請勿靠近。」黃底紅字的警示帶在卷軸型式下橫跨展間兩道門,「2017臺北藝術獎」優選作品《供帝居》,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搭建」起水墨與工地場景共同構築的廳堂空間。

工地的藍白帆布以水泥繪成的龍,在《供帝居》中成為古時帝王廳堂中用以彰顯尊榮的地毯。 圖/謝宜臻攝
工地的藍白帆布以水泥繪成的龍,在《供帝居》中成為古時帝王廳堂中用以彰顯尊榮的地毯。 圖/謝宜臻攝

警示帶背面的水墨畫以水泥為素材,臨摹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質地厚重的水泥,層疊著白色與不同色調的灰色,細膩勾勒名畫中熱鬧的街道及過橋人們的身影。一般展覽中用以防止民眾破壞作品的「請勿跨越」字樣,在《供帝居》則是以細狀警示帶取代,告知觀者此地「正在施工」。

「施工危險,請勿靠近。」警示字樣同時告知在未來工地中的建物將落成,警示帶背面則為以水泥作為素材,臨摹《清明上河圖》的水墨作品。 圖/謝宜臻攝
「施工危險,請勿靠近。」警示字樣同時告知在未來工地中的建物將落成,警示帶背面則為以水泥作為素材,臨摹《清明上河圖》的水墨作品。 圖/謝宜臻攝

展區兩側擺滿零碎磚瓦、玻璃,以及工人留下的菸蒂、空寶特瓶,其中錯落以水泥塊拼接所模擬的太湖石,展現古時庭園與當代工地兩種場域交會的視覺趣味。作品也以工地元素與水墨的結合,引出工地工人與賞玩字畫的文人雅士之間,階級落差的無常。

《供帝居》創作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洪瑄表示,水墨與工地元素結合的靈感,來自先前因受傷而往返醫院的經驗,「常看見醫院新大樓的施工場景,便透過視覺的聯想力將工地物件改裝。」洪瑄認為作品從工地發想別具「台味」,也是嘗試呼應現今水墨教育中,期許學生細膩臨摹古代畫作時如何獨具台灣特色。

紅白塑膠袋為盛裝便當的常見物件,在《供帝居》中左右兩側各九張,上有菩提葉形狀的十八羅漢圖。 圖/謝宜臻攝
紅白塑膠袋為盛裝便當的常見物件,在《供帝居》中左右兩側各九張,上有菩提葉形狀的十八羅漢圖。 圖/謝宜臻攝

觀展民眾黃詩軒表示,《供帝居》中檳榔盒包裝上的女子,身著水泥繪成的仕女衣,是他認為《供帝居》中最「接地氣」作品,十分符合台灣工地文化,同時也是藝術創作中少見的媒材。2017臺北藝術獎評審蕭淑文表示,《供帝居》使用傳統水墨臨摹技法,但以生活中廉價物件作為材質,他認為其中的衝突性詼諧地給予觀者一種「都市遺跡」的感受,並點出都市文明的創造,可能因人類過度使用大量生產的工業化製品,而處於崩毀的狀態。

《仕女連屏-西施們》為《泥茶几》上頭的檳榔盒連體,包裝上一面為女子穿著清涼的原照,另一面則為洪瑄繪上水泥古裝的仕女樣貌。 圖/謝宜臻攝
《仕女連屏-西施們》為《泥茶几》上頭的檳榔盒連體,包裝上一面為女子穿著清涼的原照,另一面則為洪瑄繪上水泥古裝的仕女樣貌。 圖/謝宜臻攝
洪瑄在貌似龜殼的黃色工地帽,以水泥繪上甲骨文的字樣,串接古今相似的物件。 圖/謝宜臻攝
洪瑄在貌似龜殼的黃色工地帽,以水泥繪上甲骨文的字樣,串接古今相似的物件。 圖/謝宜臻攝

《供帝居》的20件作品,同時也探討水墨的正統性問題,洪瑄說:「人們談當代藝術的時候不太會提到水墨。在東亞,大家會覺得水墨要承接過去的發展脈絡。」如果水墨作品過於新穎特殊,「有些前輩就會認為這就不是水墨了。」但他期望眾人能更輕鬆地觀看並嘗試思考,水墨即使不以筆、墨、紙張作為創作基礎,是否具發展潛力。

《21世紀屏風-臨摹五代黃荃寫生珍禽圖》以禁止停車的告示牌與水泥進行創作,連結「保護」珍禽與「禁止」停車之間的護衛意象。 圖/謝宜臻攝
《21世紀屏風-臨摹五代黃荃寫生珍禽圖》以禁止停車的告示牌與水泥進行創作,連結「保護」珍禽與「禁止」停車之間的護衛意象。 圖/謝宜臻攝
《21世紀三連屏風》以乙種圍籬作為創作素材,保一面原有小花小草插圖的畫面,另一面則畫上靈感源自於關渡宮宮廟形象的水墨圖。 圖/謝宜臻攝
《21世紀三連屏風》以乙種圍籬作為創作素材,保一面原有小花小草插圖的畫面,另一面則畫上靈感源自於關渡宮宮廟形象的水墨圖。 圖/謝宜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