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動靜新舊相輝映 三人聯展共築世代對話橋梁

2021/12/22 20:51:38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舊與新是經驗的傳承,動與靜是創作者間的對話。」擁有師徒關係的楊國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三人舉辦聯合展覽《動與靜,舊與新》,以各具特色的創作,傳達不同世代藝術家的差異與衝突。展覽於9日起在新北市藝文中心展出。

藝術家楊國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9日起於新北市藝文中心舉辦聯合展覽《動與靜,舊與新》。 圖/王嘉瑜攝

蘇泓諺的壓克力作品〈海潮の聲〉中,海鮮食材像是博物館的藝術品般被整齊陳列,灰暗之上流淌明亮色彩的水族箱置於一旁。他將疫情期間收到的食材包裹與關在家中的生活經驗連結,利用物品的展演與未知的空間,呈現事物轉變的可能性。作品運用炭筆、壓克力、碳酸鈣與拼貼的複合媒材形式創作,他解釋道:「在紙張上製作出不同材質可營造出特定空間,讓我能在畫面中加入創作的想法,不再被傳統所困。」

〈海潮の聲〉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蘇泓諺首次展出作品,蘇泓諺通過寫生與拼貼的方式表達疫情期間的心境轉折。 圖/王嘉瑜攝

劉冠廷〈想像的暗物質〉系列作品中,難以辨認的照片與大面積的藍、綠幕背景色相互交疊,使觀者分不清虛擬與真實空間的界線。他以宇宙學中的「暗物質」為創作構想,他補充道:「暗物質既存在又不真實的狀態很像訊息,每日大量的訊息傳輸讓我們無法快速分辨真假。」因此,他將網路上尋得的照片進行反覆重組、壓縮與複製,建構出無法觸摸、觀看的想像空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劉冠廷首次展出作品〈想像的暗物質10〉(圖左)、〈想像的暗物質09〉(圖右),劉冠廷讓畫作呈現虛實難辨的狀態,比擬現代訊息爆炸的處境。 圖/王嘉瑜攝

楊國本水彩作品〈根.藏〉以寫實風格呈現榕樹枝幹的盤根錯節,正在枝幹上築巢的喜鵲則為畫作注入鮮活的生命力。三人中最為年長的他把對於家庭關係的觀察投射在作品中,並將面對新生與延續生命的盼望隱藏其中。民眾葉賴美卿分享,他從作品中的榕樹想起自己的家鄉台南,他說:「榕樹在台南的公園及街道隨處可見,我們卻很少停下腳步欣賞。通過作品讓我得以看見生活中忽視的細節。」

三人之中的老師楊國本展出作品〈根.藏〉,透過畫作表達自身對家庭關係與生活的想法。 圖/王嘉瑜攝

楊國本、劉冠廷、蘇泓諺分別代表著「傳統藝術技法」、「裝置藝術興起」與「複合媒材混用」的創作方式,三人擁有屬於各自時代的創作主題與藝術風格。楊國本選擇傾聽現實,不再強烈地表達訴求與理念,而是通過記憶的回溯傳遞感受。劉冠廷通過作品反映資訊世代的人們與科技的互動,利用數位媒材無限再製的特性揭示困境。蘇泓諺則從突破常見的觀看方式發想創作,使寫生作品不受物的形狀、色彩與型態所限制。

展覽《動與靜,舊與新》中三位藝術家作品間的無聲對話,吸引來自不同年齡層、不同藝術喜好的民眾前來欣賞。 圖/王嘉瑜攝

三位藝術家通過作品,映照出不同世代所經歷的社會環境與藝術思潮。劉冠廷説:「我們之間不只是師徒,更像是朋友。」他表示, 雖然三人因師徒關係相識,但三人其實更常以平等的模式與彼此交流,讓舊與新的經驗在創作者間自由流動,推動來自各異背景與領域的創作者開啟動與靜的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