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大同提高架林電共生方案 盼實現環境永續

2022/11/03 11:03:15
林電共生高架平台將太陽能板設置在平均在25公尺以上高度,所需用地面積較少,能減少對植被的破壞。 圖/洪博翔提供

【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太陽能電廠若要達成足夠發電量,需要相應的佔地面積,對山多平原少的台灣來說相對困難。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學生洪博翔、鍾鎰鴻提出「高架林電共生平台」概念,設想利用山腳林地架設太陽能板,盼能克服地理條件。此提案在2022太陽光電創新應用產品設計競賽中,榮獲最佳特別獎。

團隊指導老師林銘松提及,國內利用漁溫、水壩、水庫,或是屋頂等都市型態的太陽能板架設空間趨近飽和,因此市面上開始出現更多型態的種電方式。不過,洪博翔觀察到,現正推行的林地種電,預計砍樹興建太陽能板,他認為此舉有違環境永續共存的核心目標,「那個作法是有很多改善空間的。」

考量到植物的日照需求,太陽能板採用交錯放置的間隔式設計,避免對林木生長造成影響。 圖/洪博翔提供

洪博翔說明,高架林電共生平台透過類似高壓電塔的設計,減少裝置所需用地面積,更不需大量砍伐林地,「在100公頃的地,只需要4到5平方公尺的面積,拿來灌漿做地基。這個空間架設好,也不太會再有二次傷害。」此外,台灣低海拔植物的最高生長高度約為16公尺,因此團隊將太陽能板設置在25公尺以上,並採用間隔式設置,使覆蓋面積約佔總面積25%到40%,降低對林木日照需求的影響,減輕生態耗損。

該高架平台保留水土保持的作用,包含吸水性、透水性等機能,「我不能說它完全沒有傷害生態,就看哪個作法可以做到影響更小。」洪博翔表示,林電共生系統解決台灣平原地區難為太陽能光電所用的困境,但同時也可能影響候鳥遷徙路徑。他認為實際應用時,裝置必須因地制宜,並經過環境評估後才決定是否裝設。地球公民基金會也表示,雖然樂見各種複合利用的再生能源嘗試,然而天然林的植被組成非常複雜,人工造林要疏伐管理的難度也高,「這個設計構想,以經驗來看,太跳躍了!」

高架林電共生平台以滑軌、電纜繩和滑輪組成災害防護措施,能在風速過大或天候不佳時,如百葉窗般往兩側折疊、收納。 圖/洪博翔提供

因應台灣多颱的氣候環境,團隊加入滑軌、電纜繩和滑輪組成的災害防護措施,在天候不佳時,滑輪會帶動太陽能板四側的滑軌,順著纜繩往兩側折疊、收納。不過,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點出,裝置架設在山坡地,不只要顧及面板,更需考量土石流對結構的影響,以及台灣地震頻繁的地質條件。洪博翔坦言:「就目前作品呈現上來看,依舊是還蠻天馬行空的。」團隊認為,即便此構想在技術上可行,但距離實現仍需10至20年,並與環保團體以及在地取得共識,才有辦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