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廢除女性不平等法 蘇丹女權寫下歷史新頁

2019/12/04 20:55:33

【記者王薇妮綜合報導】11月25日,上百名蘇丹女性身穿橙色衣物,於首都喀土穆上街遊行,以慶祝「國際消除對女性使用暴力日」(註1)。11月26日,蘇丹內閣宣布廢除前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Bashir)所制定削弱女性權利的《公共秩序法(Public Order Law)》,為蘇丹的女權發展歷史寫下嶄新的一頁。

註1:1999年12月1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指定11月25日為「國際消除對女性使用暴力日」。起因為1960年11月25日,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政治活動家米拉瓦爾三姐妹(Mirabal sisters)被獨裁政府暗殺,因此從1981年起,女權運動家就將這一天作為反抗婦女暴力問題的紀念日。
2019年國際消除對女性使用暴力日主題為「橙色世界」,代表世代平等、反對性侵。因此各國上街慶祝此日的民眾紛紛穿上橙色衣物以表支持。 圖/取自聯合國婦女署

前獨裁總統巴希爾掌控蘇丹30年,曾制定對女性極不人道的《公共秩序法》令蘇丹女性積怨已久。根據《公共秩序法》條文規定,政府當局可全面控制女性的穿著、言論、工作等各項基本人權,女性若違反規定可能遭受鞭刑甚至處決。長期不平等待遇讓蘇丹女性的怨氣在4月政變時一夕爆發,反獨裁政府的示威者逾一半為女性,走在最前線的婦女更成為這場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巴希爾宣布辭職下台後,蘇丹女性仍持續積極爭取自身權益。

蘇丹在軍政府長達30年的獨裁統治下動亂不已,無論是蘇丹,抑或2011年公投獨立的南蘇丹(註2),兩國內部至今仍衝突不斷,經濟結構單一、貧困、政治動亂等多樣因素更使基本人權難以得到保障。根據和平基金會(Fund for Peace, FFP)公布的2018年脆弱國家指數(Fragile States Index)顯示,蘇丹排名世界第七,南蘇丹更是名列第一。此外,蘇丹的人口結構以穆斯林為主,在社會風氣與《公共秩序法》的制定下,對女性要求嚴苛。喀土穆大學(University of Khartoum, UofK)學生澤恩普・次爾爾登(Zainab Ezzeldein)表示,在蘇丹,婦女的權利就是沒有權利,他舉例,「你能想像女性甚至不能在未經丈夫的允許下私自將孩子帶離國家嗎?」

註2:蘇丹共和國與南蘇丹共和國在宗教、種族、語言等各方面差異甚大。蘇丹多為努比亞人,信仰伊斯蘭教且使用阿拉伯文;南蘇丹民族則以丁卡人與努爾人為主,信仰基督教且使用英文。2011年南蘇丹舉辦獨立公投,最終以98.83%壓倒性的支持率通過,從蘇丹獨立,但兩國內部至今仍衝突不斷。

《公共秩序法》的廢除為蘇丹女性的革命打了一劑強心針,喀土穆大學學生沙巴・布克拉(Sabah Bukra)表示,法律是保障婦女生活的基本條件,若連法律都罔顧婦女權益,遑論更高的生活品質。蘇丹民眾伊斯拉・摩西(Isra Moses)則認為法律的轉變是讓蘇丹女性議題搬上檯面的機會,「有越來越多人發現我們正在革命。」

儘管蘇丹要達到實質性別平等的道路仍然漫長,但許多蘇丹女性對此保持樂觀態度。次爾爾登認為已能在此次修法與遊行中看到改變的開端,更因各國開始關注此議題而倍感開心。摩西也指出,透過近日一連串的抗議與修法,更多蘇丹女性開始正視與關心自身權益議題,「從城市開始,從政府開始,我看見重大的變革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