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模擬人造肉未來製程 〈生肽鏈〉挑戰肉食既定印象

2020/10/15 00:47:52

【記者林昕璿綜合報導】不同顏色的點滴緩緩注入水箱,而裝著各式營養物質的針頭,則分別注射在培養皿上,彷彿一場實驗正在進行。來自國立交通大學不同學系學生所創作的作品〈生肽鏈〉,於5日在國立陽明大學舉辦的《基因革命:科技生物藝術展》展出。透過模擬生產人造肉的過程,挑戰既有的食肉標準與道德規範。

「生肽鏈」作品創作是來自國立交通大學課程「生物科技藝術課程」,課程設計希望結合藝術的形式反映生物科技所帶來的問題。圖為當時的成果發表。 圖/顧桐提供

交大生物科技學系學生劉佩汶希望,未來生產的肉品,能為經濟動物屠宰與畜牧排放的溫室氣體爭議提供新的解方。因此,相較現有的人造肉多由植物蛋白製成,他們透過〈生肽鏈〉建構未來可普遍使用動物細胞,製作人造肉的想像。團隊學生將作品分成三個部分,依序呈現人造肉的生產至銷售過程,希望呈現未來肉品的可行性。

「生肽鏈」將未來肉品的製造分成三個階段,希望讓觀眾感受作品構想並非天方夜譚,而是可能被實現的。 圖/林昕璿攝

〈生成〉模擬細胞培養的過程,水箱除了供給細胞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與二氧化碳外,並藉由馬達拉動細胞所依附的彈力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學生劉禹廷補充,此裝置是對未來人造肉技術的想像,經由來回拉伸彈力繩讓細胞生成經歷破壞,模擬細胞為形成肌肉組織,須歷經破壞與再生的循環,使肉的口感更趨於真實。他們也想像,細胞生成的過程中,若搭配繩子不同的運動模式及調整培養物質,就能透過此裝置製造特定脂肪比例的肉品;在細胞種類選擇上,可任意選取不同動物細胞,製造各式肉品。

成功製作的人造肉,被放置於培養皿中。在一旁羅列的試管色彩不一,透明的瓶身標示著各類營養成分。在〈配製〉階段,他們想像架子上方的針頭能依據顧客需求,吸取相應的維他命與礦物質後,再注入人造肉的組織。透過額外添加的營養成分,在吃肉時也能獲取其他營養素,達到飲食均衡。

〈生肽鏈〉結合團隊學生機械、生物知識與設計的專長,使作品表現具有科學合理性,同時也保有藝術美感。 圖/林昕璿攝

經歷完美製程後,肉品最終被封膜出售。〈展售〉陳列出人造肉於觀展民眾眼前,看似與超市貨架所賣的肉排並無差異。標籤所標示的細胞來源,除了熟悉的牛肉以外,更包含老鼠、狗及人類。劉禹廷說:「人肉因為物種相同,我們攝取人肉作為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是非常有效率的。」他希望,未來在新的構想下,保有肉質的多樣性。交大機械工程研究所學生顧桐進一步談到,肉質來源涵蓋人類也挑戰大眾對於食用肉的道德界線,當未來技術進步使食用肉類有更多選項時,人們是否會嘗試並推翻現今對可食用肉類的既定印象。

〈展售〉中肉品的製造來源,是來自各物種捐贈的細胞。標籤上除標示肉品蛋白質、 脂肪等營養比例,更標榜肉質經過競賽認可,具有品質認證。 圖/林昕璿攝

團隊指導老師、交大分子醫學與生物科技工程研究所副教授蕭育源認為,若此技術實現,他並不排斥來自任何物種的肉品,而是會依據營養價值作為考量。然而他預測,未來肉品在具有明確成分標示與衛生安全認證的情況下,仍衝擊觀眾對於食用肉的道德標準與選擇。觀展民眾余芊蓉認為,理性上雖能明白作品概念能解決上述問題,但做為消費者仍難以跨越「吃人」的心理障礙,並指出現今的食肉習慣是源自飲食傳統。

〈生肽鏈〉更向觀眾提出深層的心理問題,當肉品的生成沒有剝奪任何生命,原有的飲食習慣與生命倫理是否會受到擾動。 圖/林昕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