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探討病態迷戀 卓卉芹以作品批判人性

2019/10/24 00:47:48

【記者徐品蓁台北報導】畫布上出現嬰兒的臉與不規則的色塊,有時還可看見復古的皮革和毛皮拼貼在畫中,這是新銳藝術家卓卉芹的創作風格。正在倫敦就讀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RCA)繪畫系碩士班的卓卉芹,於19日起在索卡藝術中心舉辦個展,首度在台展示最新系列創作《迷戀》,其中的代表作品為〈奶油性緞嬰兒〉,探討人類過度追求奢侈品的病態行為。

倫敦市立大學的當代音樂作曲家翁至鴻受邀於個展開幕當天,與卓卉芹進行一場深度的藝術對談。 圖/黃冠禎提供

此次個展名為《Cho, Hui-Chin:Taku Kiseri》,源自卓卉芹的日文漢字翻譯。他在世界各地展演時,堅持在藝術市場使用「Cho, Hui-Chin」這個名字,而不是國際所認知名字在前、姓氏在後的「Hui-Chin, Cho」。直到去年在日本駐村時,遭指「Cho, Hui-Chin」是無意義的名字,應使用符合國際認知的用法,卓卉芹說:「我堅持要用我的名字,卻遭到外人阻止和懷疑。」之後,他的日本朋友為他翻譯日文名字「Taku Kiseri」,而他發現自己可以接受這個名字,並了解到自己對於名字過於執著,也是一種迷戀。

卓卉芹自十歲便前往英國讀書,在生活及求學的經驗中,都曾遇過不被接受的情況,使他產生自我身分認同的困惑,這也令卓卉芹聯想到嬰兒在東西方的模糊性。東方對於嬰兒的靈魂是否存在,出現兩派說法,西方則不會對嬰兒性別作明確區隔,因此,在卓卉芹的畫作中,時常可以看見嬰兒的元素,成為他探究不同議題的暗喻手法。

《迷戀》系列代表作品〈奶油性緞嬰兒〉,琉璃的外身與內部的人體化合物表現出兩者的衝突性。 圖/黃冠禎提供

此次《迷戀》系列中的主要展品〈奶油性緞嬰兒〉,就是將琉璃燒成嬰兒的形狀,並於內部注入卓卉芹的人體化合物,表現出兩者的衝突性。作品指的迷戀並非單單只是非常喜歡,而是為得到喜歡的物品,願意去犧牲自己的一切,是「迷戀」的病態行為。

個展中還有另一件作品,取名為〈這畫一點都不髒,它是關於身為強迫症的甜蜜緊張;也許它看起來稍微有些野蠻,但它是人性。〉細細觀看畫作可以觀察到,作品中的嬰兒正在進行傷害自我或他人的行為。觀展民眾江郁珊說:「剛看到這幅畫時會想,這麼年輕的藝術家怎麼會畫出對人性如此深刻的體悟。」但他了解卓卉芹的人生經驗後,便能理解作品欲表達的創作理念。

《迷戀》系列中的〈這畫一點都不髒,它是關於身為強迫症的甜蜜緊張;也許它看起來稍微有些野蠻,但它是人性。〉 圖/黃冠禎提供

作品〈這畫一點都不髒,它是關於身為強迫症的甜蜜緊張;也許它看起來稍微有些野蠻,但它是人性。〉也暗喻收藏家對藝術品的迷戀。「是要諷刺為了價錢而收藏作品的藏家。」卓卉芹作品收藏家兼經紀人黃冠禎說,他表示,許多藏家並非因為喜歡藝術才收藏藝術品,而是為了等藝術品增值後售出,或是依靠收藏藝術品以顯現自己的身家地位。在開幕日下午,卓卉芹也對此作品進行一場破壞性表演,他親手使用釘子、剪刀等工具將作品分割成多塊碎片,暗諷部分藏家對收藏藝術品的商業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