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港中大可降解包材減污染 盼取代商業塑膠

2023/11/30 00:10:02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市面上塑膠袋因成分無法自然分解,回收費用不僅昂貴,也易產生微塑膠污染毒害下一代。由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港中大)化學系教授魏濤帶領學生鍾曉嵐、張家敏及蔣卓倫,研發新的包裝材料,不僅能像塑膠袋延展性高,更能在自然環境下降解。

團隊研發的包裝材料盼未來可以結合各領域專家,使其可以廣泛應用,逐漸取代塑膠。 圖/團隊提供

塑膠袋因輕便、不易破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得到應用。但是其成分只能在難以實現的高溫條件下分解,故長期積累之下,塑膠垃圾已對地球產生不可忽視的傷害。有鑑於此,團隊利用細菌纖維素製造新的包裝材料「BC基薄膜」,盼取代商業塑膠,減少垃圾污染。

 

細菌纖維素是由木麴菌與酵母菌共同生長而成。透過在培養器皿裡加入醣類,使微生物能夠發酵形成纖維素。就讀港中大化學系博士班的鍾曉嵐補充道:「纖維素會被細菌排在菌體外部,形成結晶度很高的生物膜。」團隊將其風乾後,形成抗水、耐油的「BC基薄膜」。團隊也加入大豆分離蛋白,利用其良好的成膜特性及延展性,讓薄膜延伸效果提高。此外,團隊更加入海藻酸鈉,有效阻隔水蒸氣及氧氣,以延緩食材氧化的時間。因過程中皆使用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故誤食也不會傷害人體。

團隊加入食品添加劑與菌種一起反應,讓生成的膜延伸效果不僅提高,也能阻隔水蒸氣及氧氣。 圖/團隊提供

目前作品仍處於利用物理方法,在不改變分子結構的狀況下,透過加入其他材料達到改善性能的目標,因此防油、抗水的能力有限。魏濤表示接下來會持續尋找其他方法,「增強防腐的功效,並讓細菌成膜及厚度成長更加迅速。」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鄭光成也提醒,因為包裝材料會直接與食材接觸到,故也需要考量食材釋放或滲出等測試,同時後續的回收細項也須符合法規。

 

臺大化學工程學系教授劉懷勝則說明,此作品兼具食品安全及永續概念的優點相當不錯,然而如何降低生產成本也是重點之一。他建議可以應用在醫療領域上,例如人工敷料等需抗油、防水的較高單價商品,或許可以提高進入市場機會。為此,魏濤亦盼未來能加入其他領域專家的協助,讓食品包裝膜的生產速度更穩定、迅速,以及生產流線專業化,藉此達成取代傳統塑膠的目標。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教授魏濤帶領學生鍾曉嵐、張家敏及蔣卓倫,以細菌纖維素製成包裝材料,延展性高且能在自然環境下降解。 圖/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