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向光生長的本能 丁芯奕「植」入生命科學視角創作

2020/12/09 20:22:56

【記者林昕璿綜合報導】幽微藍光自頂端灑落,投射於窗框下的水玉黴雖身處暗處卻仍透著光亮,黑暗中懷抱著希望。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展覽「白日夢百科全書Vol.1﹔向光性」於11月30日起展出,參展學生之一、臺大生命科學系學生丁芯奕,透過生命科學的視角,詮釋生物不同的向光性,以作品呼應自身的心境變化。

植物向光而生,具有生命科學背景的丁芯奕對向光性一詞並不陌生。他將對植物向光性的了解、科學繪圖及菌學課程的修習延伸創作,透過作品把展間營造成植物科學家的研究室。他闡述,除體現平時人們不易看見,須於顯微鏡下觀察的向光性,也透過向光的意涵映照人的心境轉折。

暖黃色光自上方照下,呈現《曬日子》迎著太陽,溫暖和煦的意象。背後投影於巨大布幕上的影像詩,則是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學生董祥藩所寫《我在井底觀星》,串聯整體展演對向光性的詮釋。 圖/林昕璿攝

周遭藍光圍繞,於昏暗朦朧卻有一盞暖光照耀,植物標本被封裝成片,靜靜陳列於衣架上。作品《曬日子》結合曬衣日常,呈現人同植物一般,渴望被陽光照拂。《曬日子》共同創作者、生科系學生董祥藩表示,向光的花經印壓後被晾起,象徵過往美好也被一同封存。封存植物的七張透明薄片,也反映人一周七天的作息。丁芯奕補充,植物雖緩慢向光成長,「但其實他每天都在變化,如同我們每周作息循環,但每日卻有不同面貌與情緒起伏。」

封裝成片的植物標本,丁芯奕表示,若從特定角度觀看,七個透明片相互交疊,會發現當中的植物是朝同一方向生長。 圖/林昕璿攝

埋於潮濕土穰的幼苗正等待光的訊號,準備破土而出。《莖頂》藉由影像,呈現幼苗的莖頂組織,組織內的生長激素因結合螢光蛋白而發光,並隨光流動。雖依循光的方向生長,然而幼苗在出土前,生長激素卻會累積在莖頂內側抑制生長,讓幼苗彎曲。丁芯奕解釋,子葉會保護土下的幼苗,協助幼苗突破土壤,避免被堅硬的土壤傷害,「就像我們在突破黑暗、迎向陽光時,為了保護自己所採取的策略。」觀展民眾鄭卉妤聯想到自身的宗教,信仰如同光一般,對他的生命帶來不同改變。

投影於牆上的水玉黴正迎光舒展,隨風擺動,而它晶瑩剔透的孢子囊炳與頂端膨脹的泡囊沾附水珠,雖處於糞土晦暗的環境仍透明澄澈。有別於對向光性只限於植物的既定印象,真菌也具有向光性。水玉黴頂端的孢子囊向著光源處,肩負傳承下一代的責任。丁芯奕認為,作品《水玉黴》象徵人受到某種程度傷害,卻能維持內心澄明,追尋光芒前進。策展團隊成員王學寧表示,能從丁芯奕不同視認識植物,並以細微角度來看植物的向光性。

《水玉黴》投影於窗邊,迎向外頭的光,微微擺盪,而牆上因年久潮濕產生的斑駁,恰與水玉黴所生長的濕暗環境相互映照。 圖/林昕璿攝

丁芯奕表示,在概念發想至創作期間,因生命中出現許多巨大變故,心境上有重大轉變。後期更因臺大校內發生的憾事,促使自己更有勇氣直視內心。他說:「我不應該回頭看過往的傷口和陰影,而是要找到希望和目標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