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大學報

影像闡述打獵文化 籲政府寬容

2016/10/13 03:28:34

【記者陳亭蓉台北報導】「大專院校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MATA獎」5日揭曉得獎名單,紀錄片與非紀錄片首獎皆描述「打獵文化」,藉此探討政策規範造成原住民傳統文化消失的危機。

「現在打獵好像搶銀行一樣,好像殺人一樣,真的。」布農族雙龍部落老獵人Madai激動地說。紀錄片〈Sima Tisbung Bav 誰在山上放槍〉中,不同世代的獵人對著鏡頭訴說原本的生活被社會及法令剝奪,監製、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學生劉勇廷表示,起初只是認為該維護文化,但在拍攝中找到更多該維護的理由,「少了獵場文化,還要原住民有什麼文化呢?連他們最基本的生存都剝奪,還要談什麼原住民的轉型正義?」

導演、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學生林育璞表示,很多人認為原住民獵捕保育類動物,但他們其實不會違背大自然的法則。影片中雙豐教會長老Lovi說:「從小老人會教我們保育的方法就是,不要打小的,這樣以後才可以傳宗接代,我們才有獵物可以打。」觀眾郭先生表示,如何在現階段培育自然的同時,保留原住民文化,是政府的任務,而守護自然是每個人的責任,不能全部都怪罪給原住民。

非紀錄片〈Miadopay獵人〉道出原住民遵行自身文化時,完全被社會與制度所束縛的情況。帶著年幼孫子上山打獵回程的獵人,遇著蠻橫的警察刁難,整籃野菜匡啷落地,也沒找到「非法」的保育類動物。導演、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學生洪岱郁說:「刁難老獵人的警察,其實就像是整個社會怪罪原住民打獵的縮影。」評審、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副教授吳麗雪在評分表中也表示:「劇情以諷刺的手法呈現原住民的獵人反而成為警察的獵物,強調打獵的傳統文化受到政權的迫害。」

非紀錄片〈Miadopay獵人〉中老獵人與孫子談論打獵的傳統,告訴他夢境中女孩主動接近是打獵的好預兆。 圖/洪岱郁提供
非紀錄片〈Miadopay獵人〉中老獵人與孫子談論打獵的傳統,告訴他夢境中女孩主動接近是打獵的好預兆。 圖/洪岱郁提供

除了透過祖孫互動帶出原住民的打獵文化,非紀錄片〈Miadopay獵人〉也透過夢中女孩的主動接近,預言出外打獵的好預兆;打獵前將酒灑落地板,配合口中祈禱,也表現對祖靈的崇敬。

承辦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灣原住民族中心易偉平小姐表示,本屆學生作品將過去偏重拍攝祭典的熱鬧,轉變為深入探究原住民族土地與文化精神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