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影音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8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體育
第1799期
菁英盃匯集國術、太極 選手再現傳統運動風采
焦點
2024-11-15
【記者范瑞勻台北報導】113年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於11月10日在臺北體育館舉行,比賽項目包含國術和太極,以性別、年齡(註一)作為分組依據,並採用「五角裁判制」的評分方式,由五位裁判給出分數,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後,取三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選手的應得分,滿分為10分。 註一:國武術比賽以年齡作為分組,國術比賽分組A1:7-8歲,B1:19-25歲,C1:51-55歲,太極比賽分組為社會組19-60歲之社會人士。 國術比賽項目共有十項(註二),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學生王建樺在短兵器B1組以8.77分拿下第三名,對於比賽的表現,他認為自己還有進步空間,「因為過程中我的刀台掉了,覺得有點小可惜。」同樣來自文化大學,目前就讀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以下簡稱健合系)的蕭登躍獲得南拳第二名,他說:「蠻滿意今天的動作,但就是有點緊張。」 註二:國術比賽包含南拳、北拳、內家拳、長兵、短兵、雜兵(含雙器械)、拳術對練、兵器對練、拳術團練、兵器團練。 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學生王俊凱以9分拿下南拳B1組第一,並以8.83分拿下短兵器B1組第二名。他認為在節奏方面掌握得不錯,但在步伐上會有點站不穩,在短兵器比賽中,手腕也因甩兵器時扭到,雖不影響比賽表現,但仍有改善空間。他表示比賽成功的秘訣是要維持體格與克服緊張感,再加上在平時訓練出的自信,各方面缺一不可。 而台北市國術會表示現今因為學習太極拳之選手較多,因此獨立開設一場太極場地。台北市軒德太極武藝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太極會)會員鄭維智在兩個項目中取得第一名,提到學習太極拳的精髓,他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打太極拳時要節節貫穿。」太極會會員魯君禮則表示一定要透過練習,才能把拳打好。鄭維智則鼓勵年輕人來學習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是不分年齡的。 來自文大健合系的學生李羿呈在對練項目拿下冠軍,而他剛在中華民國113年全民運動會中取得季軍,除成就感外也取得獎金,讓他可以投注更多資源在訓練上。談及未來發展,來自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的學生陳宜君說:「希望未來能當教練,可以帶自己的學生。」而對於團隊的發展,他則表示接下來的大專盃,希望系上能更重視文化國術隊,並給予更多資源。談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王建樺說:「每一步都是困難的,但是堅持才是最困難的。」他希望未來有機會進軍國手。
體育
第1730期
青年保「拳」 盼大專正視太極拳專業
2020-10-01
【記者李加祈彰化報導】民國109年總統盃太極拳全國錦標賽9月27日於彰化縣立體育館舉行,吸引全國各地太極拳好手參賽。社會男子組比賽中,國立屏東大學學生沈籽言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的彭翊博分別於四十二式太極劍(註1)與十三式太極拳全民運動版(註2)項目勇奪第二名。兩位學生皆為本屆社會男子組中年紀最輕的選手,卻仍靠著從小累積的經驗獲得佳績。註1:四十二套劍法,強調立身中正,左右平衡,姿勢舒展,外型輕柔內裡帶勁,每個套結相連處節奏連貫。註2: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民國64年由石覺理事長召集當時各地的太極拳大師一同商議而訂定的「全民運動版」之十三式,在台灣任何公開比賽項目,大部份皆以此套路為主。 國立屏東大學學生沈籽言在本屆總統盃太極拳全國錦標賽中,參加社會男子組四十二式太極劍,勇奪第二名。 圖∕李加祈攝肩膀一沉,胯部一鬆,手掌向前運。選手們呼吸自如,腳步沉穩,專注在套路動作中。本次總統盃的主辦單位臺灣藝術太極拳總會秘書長郭建成表示,考量到全國賽事組別多,大專學生參與人數相對少,因此將大專生併入社會組。即使兩位大學生在本次總統盃賽中表現優異,主辦單位與教練也點出目前太極拳在大專院校發展的困境。郭建成說明,大專生普遍認為太極拳法太過柔和,他們比較喜歡激烈一點的運動,因此較容易被技擊性運動吸引。郭建成也強調,太極拳講究哲理,不只能強健身體,更能陶冶性情,因此樂於在各級學校推廣太極拳。目前他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擔任國術社指導老師,「許多學校國武術社團的指導老師都是從我們這些民間社團出來的教練。」彭翊博的啟蒙教練,同時也是新竹市北門國小武術隊指導老師蔡惠琦發現,他教的學生目前到大學仍持續練拳的只有四、五位,比例不高。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彭翊博(右)全神貫注於三十七路的套路動作中,套路講究下盤沉穩,身心放鬆且精神專注。 圖/李加祈攝沈籽言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接觸太極拳,他認為太極拳動作需要注意許多細節,這點非常吸引人,「可能你只是有沒有轉個腰,或者是下盤有沒有多沉一點,那個感覺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同樣從小就開始練太極拳的彭翊博則表示,許多臺體同學對於他練習太極拳的興趣感到十分驚訝。目前就讀休閒運動學系的他更提到,由於學校專長項目並沒有太極拳,所以平時他只能在宿舍前面自主練習,偶爾回家鄉找啟蒙老師指導拳法。彭翊博盼學校能將太極拳納入專長項目,讓喜愛太極拳的學生得到更多精進的機會。 太極劍法的竅門:身與劍合一,身劍協調完美。劍法要準確綿密,握劍鬆活靈巧。 圖/李加祈攝目前全國性太極拳賽事並不多,讓練習太極拳的大專學生缺少發揮的機會。對此,蔡惠琦建議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增辦太極拳項目,透過賽事增加太極拳在大專院校的能見度。另外,蔡惠琦更補充道,盼藉由教授太極刀、劍等器械或推手等競技性太極項目,打破年輕人對太極拳太過柔和的刻板印象,進而吸引更多大專學生參與太極拳運動。 總統盃太極拳錦標賽參賽國小學生於賽前練習太極刀,太極刀是太極拳運動系列的一種器械,強調刀手動作協調配合。 圖/李加祈攝 太極拳講究「腳分虛實」,實腳站穩,虛腳變換,膝蓋彎曲,才能讓腰放鬆、胯落正,氣往下沉。 圖/李加祈攝
體育
第1660期
舞拳弄扇 極盡力道之美
焦點
2017-10-11
【記者李昶毅新北報導】手微微上提,腳緩緩踩出,2017第七屆總統盃全國太極拳錦標賽7日至8日於新莊體育館舉行。中國文化大學學生周軒徳、台北市立大學學生游日鴻皆以流暢動作,分別在熊氏太極拳中級架青年男子組、太極扇青年男子組,拿下冠軍。 中國文化大學周軒德在雄是太極拳中級架中,動作流暢,拿下金牌,與獎牌合影。圖/李昶毅攝 台北市立大學游日鴻太極扇動作毫無阻塞,節奏感十足,拿下冠軍。圖/李昶毅攝太極拳競賽中,周軒德一上場便以典雅的太極拳起勢開頭,接著兩手臂在胸前交錯環抱,交叉呈十字形,再接以一系列左右分腳、左履式、右拍掌依序展示,動作優美,一氣呵成,順利收下金牌。他提到,在上場時他會注重將動作美化,給評審好印象,但在場下練習時會更重視套路給自己的實用價值。 太極拳動作注重手部動作到定位,角度和力的走向清楚。圖/李昶毅攝另一方面,游日鴻則完整演繹出太極扇「快慢分明,重節奏感」的特點。入場先以獨立步開扇展現氣勢,中間夾雜蹬腳、蓋步、下截等招式,堅柔並蓄,時而動感,時而靜態。最後再以「白鶴亮翅」收尾,表達整場穩定不鬆懈的情緒,以9.23的高分拿下冠軍。游日鴻表示,其實這次表現不太理想,畢竟自己已經比過許多這類比賽,卻發生了步伐未壓低的失誤,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此次太極拳錦標賽依照項目可分成套路以及推手,兩者只能擇一參加。對此,游日鴻認為,套路能呈現出人的修養、氣質,推手則是玩心理戰,尋找破綻,攻其不備,兩者不盡相同。 台北市立大學學生游日鴻在太極扇比賽中,動作下盤穩重,從頭到尾節奏感十足,表現沉穩而不鬆散。圖/李昶毅攝套路部分又分成拳架及器械兩種,周軒德表示:「學器械須有拳架基礎。」拳架依派別分成二十四式太極拳、熊氏太極拳中級架、陳氏三十八式太極拳等,器械也依種類分成太極扇、太極劍、太極刀、太極棒等。在二十四式太極拳青年男子組拿下第二名,以些微分數敗給國手莊予曄的國立台南大學學生張顥瀗說:「太極拳要做出攻防意識。」太極拳套路以打「形」為主,要將意念傳到手、器械上,把內心想表達的用拳法展現出來。而周軒德則透露,他會將套路融入「假想敵」的概念,將單招運用擬真化,清楚力度、角度的控制。 套路與推手不同的是,推手需要專心,以免露出破綻。圖為兩位推手選手專注當下,以防隨時可能遭受的攻擊。圖/李昶毅攝舉辦過各種盃賽,致力於推廣太極拳的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黃裕盛理事長表示,太極拳在推廣上會因為年齡的差距而有不同走向。基礎的防身雖不難上手,但是吐吶就需要時間的累積,也期望年輕人可以多花時間了解如何養氣,因為這不僅是對於精神上,甚至是出社會,都會有很大幫助。
體育
第1641期
劍法俐落 鄭憶雯逆轉勝
2016-12-14
【記者陳詩妤台北報導】「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5學年度國術錦標賽」8至10日於中國文化大學舉行。國立體育大學鄭憶雯展現太極劍俐落的劍法並搭配流暢輕快的配樂,在賽中反敗為勝。 鄭憶雯的樂曲和劍法配合極佳,絲毫沒有沈滯感。圖/陳詩妤攝 圖為女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頒獎,受獎後第三名陳宜盈俏皮地爬上第一名頒獎台。圖/陳詩妤攝本次比賽競技武術多為全能賽(兩項積分和為總分),太極拳、太極劍即為全能賽事之一。太極拳分為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五大派;時下太極劍皆為太極拳流派形成後,分別自行發展而成,且劍走輕靈、攻防合一是其重點。太極拳項目中鄭憶雯融合陳派的發勁和楊派的大開大展,拿下單項第二。太極劍賽中不同於其他參賽者表現柔美婉轉,她不僅在招式裡加入俐落動作,也選擇曲調較不悲悽的樂曲做配樂。精神飽滿的表現使她奪下女子太極拳、太極劍全能冠軍。 展示南棍的選手常配合吐氣聲及喊聲,使武術表演更具氣勢。圖/陳詩妤攝 吳豐光是本次賽事中唯一來自國立台灣大學的參賽者。他認為練習國武術是他的舒壓方式。圖/陳詩妤攝 相對於著重連貫性的長拳,南棍更加重視整體協調性及爆發力。圖/陳詩妤攝賽後鄭憶雯點出老師講解武術相關的文化歷史,有助於她理解太極拳的五派背景,並把攻防意識編進太極拳套路中。她也表示許多人提到太極拳就想到公園老人,其實太極是全民運動。賽事主辦人之一莊嘉仁補充,社會組太極拳比賽較注重展現內功;大專級比賽則重視選手的爆發力、流暢度與柔軟度。 男子長拳賽的選手必須訓練出極佳柔軟度,才能在套路中展現空中劈腿。圖/陳詩妤攝競技武術透過動作質量、演練水平及動作難度來累計積分。莊嘉仁也分析評審對於套路風格沒有固定喜好。
體育
第1637期
太極拳促兄弟情 楊氏國手齊摘金
2016-11-17
【記者汪芝瑜台中報導】10月於「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雙雙奪冠的金牌兄弟檔楊祐瑄、楊子逸,兩人私下雖然常吵架、打架,但一說到太極拳「推手」項目,便能合作無間成為彼此最佳戰友。 太極拳推手金牌兄弟檔楊祐瑄(右)、楊子逸(左),是彼此場上的最佳戰友。 圖/汪芝瑜攝 「以前對打都沒辦法摔倒哥哥,練了推手之後就可以贏他,」弟弟楊子逸較早接觸推手,楊祐瑄看了弟弟的模擬賽才逐漸感興趣。兄弟倆好勝心都很強,楊子逸國中時因為常輸導致一度想放棄,幸虧哥哥陪伴他持續練習才走過低潮。「我們都希望對方能一路過關斬將、拿冠軍。」兩人除了比賽時會替彼此加油外,賽後更會透過實際對戰模擬賽況,幫助彼此改進弱點。 私下對戰時,感情不錯的兄弟倆會對著對方做鬼臉或故意喊聲,互相「挑釁」。 圖/汪芝瑜攝 這對兄弟外貌相似,個性卻不同。「看到弟弟輸,我會很難過,會去勉勵他、叫他再努力。可是他不一樣,看到我輸了反而會罵我。」屬於苦練型選手的楊祐瑄,訓練時自我要求高,會叮嚀天才型選手的弟弟不要偷懶。另外,楊祐瑄面對和弟弟一樣臨場反應靈活的對手,會將兄弟對戰經驗運用在比賽中。兩人一路上相輔相成,雙雙成為新世代金牌國手。 楊子逸未來想和哥哥一樣就讀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但楊祐瑄提到由於大學沒有太極拳相關系所,目前迫於無奈只得以練角力為主、推手為輔。他也嘗試將部分太極拳技法融入角力中,期待能善用優勢、創造轉機。
體育
第1634期
太極拳法到位 楊祐瑄為台爭冠
2016-10-26
【記者汪芝瑜台北報導】「第六屆世界盃太極拳錦標賽」22、23日於台北小巨蛋舉行。其中,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楊祐瑄以壓倒性勝利,奪得「活步推手」青壯男子組第六量級冠軍,成功將獎牌留在地主國台灣。 楊祐瑄(左)一路過關斬將,場場比賽皆獲得壓倒性勝利,拿下活步推手青壯男子組第六量級冠軍。圖/汪芝瑜攝 活步推手原為太極拳「打手」項目,強調以視覺、觸覺來探知對方的力道大小、方向和路徑,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出招。選手在比賽中需使對手失去平衡倒地,或跌出半徑三公尺的圓形比賽範圍外,以取得勝利。 賽況部分,楊祐瑄決賽對戰韓國選手,一上場便以拳法接觸對手,藉由觸覺來探明對方力度和防禦方式。雖然身材魁武的韓國選手,過程中試圖找出空檔發動攻擊,但他的一舉一動早已遭楊祐瑄牽制。 楊祐瑄(正面者)在活步推手決賽時,對戰來自韓國的選手,發揮實力獲得金牌。圖/汪芝瑜攝 最後楊祐瑄以強勁招式「抱虎歸山」攻擊,先繞至對手後方、扣住腰背,再將對手甩出場外,輕鬆獲勝。楊祐瑄表示,韓國人練的太極拳和台灣不一樣,他們是以「勾絆」為主,因此較擅長勾腳或掃腳等招式。而台灣規定不能勾絆,主要以「借力」、「洩力」的方式進攻。藉由和各國選手交流技法,他認為能提升臨場應變能力。 楊祐瑄(左)擅用「抱虎歸山」招式,從後方扣住對手,將對手甩出場外。圖/汪芝瑜攝 此賽事每兩年舉辦一次,本屆共有來自21國、上千名太極拳好手前來較勁。而身著緞面太極服的外國選手與東方選手交流,往往成為場上焦點。 活步推手青壯女子組第五量級冠軍林吟蓉(左),不論對戰國內或國外選手,都能穩住步調取勝。圖/汪芝瑜攝 青壯女子組第五量級冠軍、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林吟蓉就提到面對外國選手,一開始不知道對方底子如何、擅長運用哪些招式,會比較緊張。楊祐瑄則表示,緊張會使身體僵硬而變得不靈活,因此無論對手是誰,都需要放鬆心情應戰。他也補充國外選手不一定強,必須實際接觸、「摸」透對手實力後,再發動攻勢。 活步推手是一項極具技術的運動,藉由「借力洩力」使對手失去平衡、跌出場外。圖/汪芝瑜 練習太極拳除了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外,更能有益健康,因此許多外國人逐漸感興趣。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理事長黃裕盛表示,由於台灣選手實力遠超過國外選手,比賽對他們來說較吃虧。因此現在採行分開頒獎制度,國外選手無論輸贏都會另外頒發獎狀,希望鼓勵他們多多參與。 台灣太極拳實力不容小覷,越來越多年輕選手參與其中,打破太極拳是一項長青休閒運動的刻板印象。林吟蓉認為台灣太極拳推手項目,需要再擴大推廣,使大家認識這項運動。楊祐瑄更表示以現在的水準,「台灣出去比太極拳推手還沒有輸過。」因此透過舉辦國際賽事才能向世界推廣太極拳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