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新知
第1801期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記者李香霆報導】分類學是奠定所有生物科學研究的基礎,藉由找尋、鑑別並命名新物種,逐步勾勒出更完整的生態系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廖德裕的研究團隊中,博士生莊維誠與碩士生陳冠勳分別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溪流及台灣東北角的大溪川,發現青蜂枝牙鰕虎魚與台灣竿鰕虎,並前後刊登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FISH BIOLOGY》,從形態描述到DNA分子研究,證明世界首次發現兩物種並登載紀錄。 莊維誠長久以來專注於瓢鰕虎魚亞科的分類及親緣關係研究,其範圍涉及鰕虎魚的分類、族群遺傳和DNA分析。在菲律賓進行魚類調查時,意外發現一種未留下標本記錄的新物種,並正式命名為青蜂枝牙鰕虎魚。陳冠勳則是以台灣竿鰕虎魚族作為研究題目,對台灣的竿鰕虎魚族做分類研究及親緣鑒定。這次在東北角大溪川下游以陷阱捕捉洄遊性鰕虎時,採集到以往未被發現的竿鰕虎魚種,因此命名為台灣竿鰕虎。 青蜂枝牙鰕虎魚有橄欖綠色的身體、藍色金屬光澤的頭部,配色類似南美洲的藍頦青蜂鳥,加上擺動胸鰭的游水姿勢也如同蜂鳥振翅般,因此得名青蜂枝牙鰕虎魚。有別於其他枝牙鰕虎魚,青蜂枝牙鰕虎魚的尾鰭上緣有仿若唇印的橘紅色小板塊。莊維誠蒐集多種樣本比對,發現此魚與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巴拉望枝牙鰕虎,還有中國海南、越南一帶的多鱗枝牙鰕虎是姐妹關係,依據此生物史重新區分枝牙鰕虎魚類。 台灣竿鰕虎的大小只有二到三公分,外表光滑且沒有鱗片,因此在日本被稱為蚯蚓鰕虎。不同於枝牙鰕虎,牠只有臀鰭和第二背鰭,第一背鰭已經退化至消失。此次陳冠勳發現的台灣竿鰕虎,體色呈半透明、淡黃色,尾鰭前方明顯的黑色斑點是為辨別的特徵。由於台灣竿鰕虎的棲地在出海口淺沙灘帶,陳冠勳表示,採集上是相當大的挑戰,「要在沙地裡找到一隻魚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牠體型小又跟沙色很像,沒有辦法直接看到,只能靠直覺和運氣去抓魚。」 兩新物種皆為小型兩側迴流性魚類,成魚產卵於淡水下游河段,孵化後飄到河口或海洋成長,長至幼魚再上溯回淡水,如此不斷循環交替。由於牠們是底棲生物,如果河川經過人工干擾,就會導致生態受到影響,莊維誠舉過去的案例表示,「以前大溪川冬天乾旱嚴重,因為人工構造物導致當地的河流斷流。」像鰕虎魚需要依附在石頭下生長的物種,便無法順利產卵繁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義雄說明,「分類是全世界的事情,鰕虎魚類的多樣性與物種之間的相關性還有待更多研究釐清。」由於河海洄游魚類的活動範圍廣,所以除了實地採樣物種外,還需建立扎實的樣本基礎。他認為透過多方比較周邊物種,才能夠鑑往知來,促進國際間在物種保護方面的合作發展。
智慧發電結合低耗能通訊 革新海上箱網養殖方式
新知
第1781期
智慧發電結合低耗能通訊 革新海上箱網養殖方式
2023-09-28
【記者張雅媜綜合報導】傳統海上箱網養殖業者欲知魚群的狀況,必須駕船出海,逐條撈起來掂量,過程費時費力,且投餵飼料全憑經驗。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盧晃瑩、鄭錫齊與電機、資訊工程學系賴永軒、陳俊宇、曾建智、張凱翔組成的智慧箱網養殖團隊研發出「具智慧充電之水下攝影與通訊系統」,讓漁民不出海也能了解水產狀態,大幅提升水產養殖效能,榮獲2023太陽光電創新應用產品設計競賽金獎。 水下攝影裝置架設於海上養殖箱網,運作時MA4電動推桿會將立體攝影機探入水下,拍攝完畢後再收回來。 圖/賴永軒提供智慧充電攝影系統是透過水下立體鏡頭,蒐集具三個維度的影像資料,經4G網路傳遞至雲端進行AI辨識分析。團隊成員賴永軒解釋道:「經訓練後的系統能預測出魚的大小及重量,並連同歷史投餵數據、水質資料等輸入另一組AI模型,從而計算出所需的餌量。」最後業者的使用介面就會呈現出魚隻的重要資訊、建議投餵量。而為因應不同使用需求,團隊也設計電腦和手機APP兩種介面,皆具手動及自動兩種功能,業者可自行點按喚醒裝置,也能預先定時讓它啟動。 使用者手機介面上呈現裝置電量、裝置狀態、魚隻及海水重要資訊,並給出建議投餌量。  圖/賴永軒提供海上攝影裝置雖本身具固定式太陽能發電板,但若要增加續航力,仍要仰賴智慧充電系統。賴永軒說:「我們是用網路爬蟲(註)蒐集基隆過去一年的太陽仰角、方位角,然後投餵資料訓練AI,進而預測出最佳發電角度。」太陽能板自動調整成最佳角度後,可提升78%的發電量,讓海上裝置在一般的使用頻率下保持電量充足。註:透過程式碼自動抓取網站資料。裝置架設於海上箱網仍有通訊問題要克服,為降低耗電量,設計團隊以4G網路及LoRa兩種工具進行不同的資訊傳輸。賴永軒說明,LoRa低功耗通訊系統無法傳遞影音訊息,但能在低耗電的情況下接收16公里外的資訊,故用它來接收APP操作介面發出的指令,保持24小時開啟;而傳輸影音則靠快速、高耗電的4G網路,僅於系統運作時開啟。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韓玉山也認同系統適合在海上使用,「箱網通常離岸很遠,電力資源較匱乏,用太陽能發電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韓玉山認為,目前用AI輔助養殖水產是一種趨勢,未來也能結合自動投餵系統,降低養殖業者的人力成本。此外,賴永軒表示,技術還在進步,未來通訊工具再提升,裝置可以更省電。不過,養殖業者莊宏祥也提出對硬體設備防水性能的疑慮,他說:「有些箱網在颱風天會為了躲避風雨下潛10公尺,機台若未能有效防水,就沒辦法跟著一起移動。」 國立海洋大學智慧箱網養殖團隊全副武裝,在海上安裝、檢測裝置,確認裝置運作情況。  圖/賴永軒提供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新知
第1775期
監控系統結合視聽技術 遠端通報強化居家安全
2022-12-14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學生遊三明、楊千鋒、昌家銳在指導老師蔡慧貞和陳建宏的帶領下,以「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參加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榮獲銀牌。 圖/蔡慧貞提供【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目前台灣市面上大多數的安全防護監測系統需要長時間的人力監測,一旦有人為疏忽便無法即時給予使用者協助。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電競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系師生團隊研發「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利用AI人工智慧技術,透過影像、語音辨識等功能,讓被動監視化為主動預防,給予使用者即時的應對處理。此系統榮獲第十三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銀牌。「假設今天有人從床上跌下來,那監看的人他去上個廁所回來,畫面根本沒有什麼變化,很難發現到有人跌到床下。」團隊指導老師蔡慧貞指出,一般的安全警示系統,常因人為疏忽而有漏看畫面的狀況發生,且若只裝設一台監視器,也會有視覺死角的問題。因此,團隊以AI取代人為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根據不同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團隊學生楊千鋒補充,「像是比較重度的事件,它就會主動去撥打119並馬上用簡訊通知意外發生者的家屬。」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為核心框架,透過影像識別、語音辨識,一旦偵測到意外事件的發生,便會即時發出訊號並通知親屬,化被動監視為主動預防。 圖/團隊成員提供此系統也利用語音辨識的功能,將人在發生意外所發出的聲音,納入區分事件輕重程度的考量,蔡慧貞說明,「人跌倒時有時會用喊的,不然就是發出『啊』等慘叫聲、跟我們正常講話是不一樣的。」另外,系統也配備手環等穿戴裝置感測人的體溫及震度,並將手環感應出的數據與系統傳回的聲音波紋做比對,媒合多重條件區分事件程度,藉此減少誤判的機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健康促進與銀髮保健系主任任曉晶建議,此系統若能在傳送警示通知時配有提醒音效,將可避免畫面雖出現警示通知卻仍有錯過的狀況發生。同時,他也肯定此系統能依照不同事件給予適當的主動警示功能,「不會只要有發生問題時就發警示,造成最後都不知道警示是真的還是假的。」  「I CARE U 居家安全警示系統」以AI人工智慧技術取代人為的方式監管畫面,透過影像辨識的功能,將意外事件區分為輕、中、重等程度,並能根據不同的狀況做出個別的應對措施。 圖/團隊成員提供考慮到室內沒有開燈的狀況,蔡慧貞希望未來能在系統監視鏡頭上裝置紅外線(註),讓系統即使在沒有光源的條件下,也能夠去辨識事件狀況。團隊指導老師陳建宏則期望,系統不只能提供給家中有年長者、孩童的人使用,也能裝設在健身房、飯店等公共場域,讓人們在安全上有更多保障,「在人很多的地方,可能無法注意到每一個安全細節,這項系統自動提醒的功能,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註:紅外線肉眼不可見光的特性,適合在黑夜或是暗處為監視攝影機提供輔助照明,搭配監視攝影機其影像感測器對紅外線的感光能力,在缺乏可見光的情況下亦能獲取清晰明亮的圖像。
水下AI辨識魚種 全天候偵測助海洋生態復育
新知
第1773期
水下AI辨識魚種 全天候偵測助海洋生態復育
2022-12-01
【記者林玟君綜合報導】台灣目前偵測魚種、計算魚類數量的方法,是由潛水員親自下水拍攝影像資料,後續再經由人工方式整理資料,較耗時耗力。國立海洋大學師生組成「台灣智能海洋 No.1團隊」發展水下AI技術,全天候自動化辨識魚種並紀錄數量,除了讓生態研究員更方便調查水下生態外,也能同時復育海洋環境。此技術在數位發展部AIGO計畫舉辦的111年度全國性的解題賽中獲得優等獎。 目前台灣智能海洋 No.1團隊已在台灣東北角的潮境公園,成功收集並標註出大量的魚種資料,有利於豐富台灣的海洋魚種資料庫。 圖/團隊成員提供水下AI技術透過人工智慧可以節省分辨魚類所花的時間,並更細微地觀察魚類,彌補人類沒辦法全天在水下觀察的問題。此外,該技術也能自動化保留儲存空間,團隊指導教授李東霖補充,「如果沒有魚游過去,可能只是單純的空無一物,那就可以去保留它出現的那段偵測畫面,讓剩下的畫面就不要。」 水下AI技術能夠全天候即時自動化地進行海洋生態調查,為生態復育做出貢獻。 圖/團隊成員提供魚種在水中與在空氣中會呈現不同顏色,也會隨著海的深度產生變化。為解決水下顏色失真的問題,團隊利用標準色卡進行水下顏色還原,再將偵測到的數值讓人工智慧機器進行深度學習(註),「標準色卡上面會有很多顏色,我們帶到水底下之後顏色會隨著深度變化,我們再去以原先的色卡顏色減少的比例去做偵測。」團隊成員胡育綺補充。團隊也結合電腦視覺技術中的背景建立,將非魚類卻具有動態性的生物自動設置背景,提升分辨魚種的準確度。註:深度學習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它所使用的算法類似於人腦中使用神經元的方式,可用於教會計算機一般人類可以輕鬆自然做到的事情。 台灣智能海洋 No.1團隊發展的水下AI技術技術,能夠即時辨識水下影像,自動化辨識魚種並紀錄數量。 圖/團隊成員提供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彭彥璁提及,水下隨著光線的不同也會影響到機器偵測顏色的準確度,「譬如說在白天光線充足,然後水質很清澈訓練的模型,就沒有辦法用到比較暗的,或者說人工這個外部的光源。」此外,機器在不同角度拍攝會影響到魚種的辨識,彭彥璁也建議,可以透過設定函數公式計算,「就是偵測少部分角度的資料去模擬出整個360度,把這個整個場景變成一種函數,輸入取得資料的座標就可以對應他的任意角度。」李東霖則希望未來能夠在海底裝設多個非固定攝影機,偵測更多不同位置的角度。李東霖指出,雖然當今AI的應用研究範圍廣泛,但相對於天上及陸地,海洋還有許多發展空間,「在氣候變遷影響之下,水下生態的變化是非常快的,如果不靠科技去記錄,人們很難知道哪些魚種消失或是哪些魚種需要被保護。」團隊也期望透過水下AI技術實際量化魚種數據,讓相關學者做進一步研究,並同時督促我國政府進行相關的海洋保育工作。
跳浪藝術節登場 以多元視角展現花蓮意象
藝文
影音
第1769期
跳浪藝術節登場 以多元視角展現花蓮意象
2022-10-27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梁家柔、林婕宇、吳冠緯花蓮採訪報導】部落頭目拿著小米酒,口中吶喊著祈福語,為藝術節活動拉開序幕。「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22日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盛大開幕。展覽以貼近在地生活視角的「地方學」為核心,藉由影像、裝置藝術、虛擬實境等多元媒材呈現作品。今年藝術節以「變化球」為主題,詮釋不同藝術家眼中的花蓮意象。策展人Nakaw Putun說:「變化球這個主題,就是不同物種他的眼球來看待我們的世界,看待什麼呢?我們現在一直不斷變化的這個地球。」本次展覽邀請十組藝術家團隊,將花蓮的人文與生態轉譯到作品當中。來自花蓮阿美族部落的藝術家陳勇昌,擅長將傳統元素融入作品,像是活動舞台上象徵展覽主題「變化球」的竹編創作,就是他巧手下的裝置藝術。太魯閣族藝術家余欣蘭則透過鏡頭,拍下自己跟隨獵人母親返回家族獵場的歷程。不但記錄母親在山林生活的智慧,也省思自身對土地的認同。余欣蘭表示,老人家的觀念是山上或許較沒辦法給予充足資源,所以會希望他往平地發展,「可是其實我發現我應該要多往山裡面走,因為這個我跟土地的關係,還有跟我們家族這世代獵場我才可以更靠近。」除了有在地藝術家的作品展出,策展人也特別邀請外地藝術家共襄盛舉,透過多元觀點,呈現花蓮在地的人文與自然風貌。出生於台北的藝術家張根耀攜手夥伴林盈潔,與致力於鯨豚保護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跨界合作,以東部外海常出現的花紋海豚為發想,將生態調查與保育行動轉化為藝術,創作互動式作品《深藍巴別塔》。張根耀說:「與其說是地方,不如說其實整個海洋,都跟全球或跟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是融合在一起的,並沒有說只存在於這邊。」然而,有參展的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發現,同樣以地方發展為目標,但作法上的差異也可能導致在地衝突發生。對於這樣的問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顧問余欣怡提供解決建議,他認為,討論地方事務時可多透過公聽會或說明會,創造機會,使各方都能充分表達意見,並同時考量各種生物的發展空間,以避免有某方的權益受損。22日的開幕活動也結合音樂會與市集,吸引不少在地居民到場參與盛會,更有外地求學的花蓮學子,特地在週末返鄉觀展。觀展民眾王姿云認為,展覽中的人文、大自然與生態,有與花蓮元素扣合。「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除了展覽作品之外,接下來也有一系列藝術講座與體驗活動,希望將生態藝術化為實際行動,展現對土地的重視與關懷。
化腐朽為神奇 美大生攜手藝術家守護海洋環境
國際
第1768期
化腐朽為神奇 美大生攜手藝術家守護海洋環境
2022-10-20
【記者程心綜合報導】在晴空萬里的紐黑文沿海,逾60人聚集在海邊,他們身穿螢光色背心徒步穿越石礫與草叢,抵達淨灘地點。這是越裔美籍藝術家斯托.倫(Sto Len)、地球安然組織(Save The Sound)以及紐黑文氣候行動組織(New Haven Climate Movement)合作的海廢藝術計畫,活動於8日集結民眾與各大專院校學生,在淨化海灘的同時,蒐集藝術計畫所需的廢棄物。 志工們正在紐約長島海灣(Long Island Sound)搜集可用於海廢藝術展的材料。 圖/地球安然組織提供海廢藝術展《一點一滴融入海》(To Dissolve into the Hydrocommons, One Drop at a Time)於17日開幕,展覽為期兩個月,由長期關注海廢環境議題的藝術家倫進駐紐黑文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ven, UNH),重新賦予海洋廢棄物新生命。「學生幫我撿來很多袋廢棄物,這些『垃圾』其實非常適合用來拓印。」倫生動地描繪展覽亮點,除了擺放攝影作品與影片外,更利用浮水染色技法將重污染的水源拓印於紙本,傳達對於環境的關注。 ​藝術家運用拓印技術,結合海洋廢棄物特性,製作出多件印刷作品。圖/斯托.倫提供就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的鄭心雨分享,他曾經有堂課要到水族館當志工,聽到館內導覽員講述塑膠污染,才意識到海洋保護的重要。因此,他相信海廢藝術計畫能有效推動環境教育,並縮短大眾與環境議題的距離。「能與學生們聚在一起真的很棒。」談到大學生的永續意識,倫讚賞大學對推廣海廢藝術,以及學生關注議題時的積極主動。 藝術家、學生與環保團體志工合力清出一袋袋的垃圾後,一同在海邊留影。 圖/地球安然組織提供「海洋裡的塑膠汙染是看不見的危機,不容易受到重視。」就讀耶魯大學環境研究系(Yale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Studies )的張詩妍直言,那些無法被海洋自然消耗的廢棄物,最終會對人類帶來衝擊及危機。倫也坦言:「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我們總是看見各種污染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他以《一點一滴融入海》為題,透過藝術為海洋發聲,呼籲人類重新檢視對海洋所造成的傷害,期盼透過異類作品展現視覺衝擊力,喚起觀賞者守護海洋的意識。 藝術家將學生拾獲的海洋廢棄物,以及不可分解的塑膠元素放入展間。 圖/斯托.倫提供
融海洋元素於兒童廚具 南臺科大簡化烹飪學習
新知
第1767期
融海洋元素於兒童廚具 南臺科大簡化烹飪學習
2022-10-05
【記者古宇恩綜合報導】近年來,許多學齡前孩童的家長為了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嘗試在教育方針中加入烹飪的元素。不過,以往在烹飪教育上,常因為廚具設計無法滿足親子需要,導致難以有效教學。南臺科技大學創新產品設計系學生團隊研發出「Cookidlike兒童廚具設計」,將廚具結合海洋生物的特色,搭配上劇情,讓小孩可以在玩樂中學習使用廚具。  Cookidlike以孩童最常使用的八個烹飪廚具,結合海底生物的特色研發而成。  圖/團隊成員蔡之琳提供根據團隊研究發現,讓3到6歲的孩童提早接觸烹飪,可以訓練他們的五感,並從中獲得成就感。研究也顯示,接觸不同的食材、器材,可以降低小孩觸覺敏感,讓他們不再懼怕接觸不同的材質,最重要的是能夠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因此,團隊決定以廚具作為產品發想,團隊成員蔡芝琳說明,「市面上廚具的尺寸對小朋友來說太大了!導致他們不容易操作,所以我們將廚具換成可愛的動物,希望用可愛的方式吸引注意。」此外,考量到孩子無法執行精細動作,整套產品以「多向好握」和「直覺操作」的人體力學進行設計。廚具組以八種海洋生物的特色進行延伸,系列中的主軸產品,是以寄居蟹特色作為發想的蛋糕盆。團隊成員杜偉笙說:「蛋糕每次做出來的樣子,彷彿就是小朋友幫牠做一個家,在最後要完成一個作品時的裝飾,就好像在幫牠的家做裝潢。」除了廚具的再設計,團隊也將每道甜點的工序進行拆解,各自發想劇情,最後再將所有劇情串接成通順的故事,製作成繪本。為了讓繪本故事延續,孩童需找出相應的廚具,按照書上的步驟將甜點完成。團隊成員一致認同故事的發想是整個研發過程中最耗時的環節。 寄居蟹蛋糕盆為系列中的主軸產品,將孩童製作的各種蛋糕和寄居蟹的家進行連結。 圖/團隊成員蔡之琳提供杜偉笙談及研發過程中的困難時表示,因團隊過去都是設計不限年齡層所使用的產品,所以要研發兒童相關產品時,就要考量諸多細節,像是安全性、兒童動作的侷限或是功能要直觀。為此,他還特地找姪子試用產品模具,觀察其使用狀況,再對產品設計進行調整。除了使用上的考量,對於心理影響也是團隊注意的細節,如以海鳥意象延伸的過篩器,使用方法必須敲擊動物腹部,但為避免傳播暴力,團隊則在產品的曲線上進行微調。 親子實際使用Cookidlike的示意圖,家長可透過故事讓孩童進入情境,以劇情推演的方式,完成烘焙。 圖/團隊成員蔡芝琳提供研發過程中,團隊發現近期親子共廚的概念在歐美相當盛行,給予廚具教學相關產品廣大的發展市場。育有兩子的家長劉畇沛也相當認同親子共廚的理念,她認為共學的成效往往比言語教育更好。對於此發明,劉畇沛也從自己經驗分享,「小孩常在廚房想要幫忙,就會擔心說器具會不會造成危險,今天這個產品安全,就會想要放手讓他們去學習。」 南臺科技大學以Cookidlike勇奪IDEA國際設計大獎銅獎。圖上為得獎同學(從左至右)分別是學生李玟綾、鄭芷盈、杜偉笙、蔡芝琳、楊詠翔。 圖/團隊成員蔡芝琳提供
餐桌上的海鮮陷阱 軟體動物微塑膠含量高
新知
第1742期
餐桌上的海鮮陷阱 軟體動物微塑膠含量高
2020-12-30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今晚我想來點蚵仔煎配蛤蜊湯!」不過,你知道牡蠣和蛤蜊等軟體動物可能帶有高含量的微塑膠(註1)嗎?英國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赫爾約克醫學院研究所學生伊萬格洛斯・丹諾普洛斯(Evangelos Danopoulos)研究海鮮中的塑膠微粒與人類攝取習慣,在軟體動物(註2)體內發現較高的微塑膠含量,首次提出微塑膠汙染量化依據。此研究發表於12月的《環境健康視角》(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註1:微塑膠(Microplastic)又稱塑膠微粒,指直徑或長度少於5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註2:軟體動物指軀體柔軟的無脊椎動物,海洋軟體動物包括牡蠣、田螺、文蛤等貝類。 牡蠣為海洋軟體動物之一,是台灣飲食文化中的常見食材,但最新研究指出,軟體動物具有較高的微塑膠含量。 圖/取自Pexel圖庫微塑膠是近年備受討論的新興汙染物(註3),然論文中提到,至今尚未有直接證據證實其會危害人體。為了解微塑膠汙染情況,研究團隊從人類常攝取的海鮮著手,分析微塑膠在生物體的分布。丹諾普洛斯強調:「必須先了解微塑膠藉由何種管道接觸人類以及接觸程度,才能進一步討論影響。」研究團隊以後設分析統整過往海洋微塑膠汙染研究,並篩選掉可信度較低的報告,最終針對50篇論文進行討論,共計5000多筆樣本數量,包括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甲殼類動物以及一般魚種。註3:新興汙染物指新認定且尚未受法規規範的汙染物,可能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具有風險。據研究統計,軟體動物中的微塑膠含量為0至10.5(MPs / g)位居第一,甲殼類動物為0.1至8.6 (MPs / g),魚類則為0至2.9 (MPs / g)。丹諾普洛斯推測,軟體動物體內具有較高微塑膠含量,可能與其棲地位於海洋底部及濾食特性有關。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柯風溪則解釋,牡蠣、貝類等軟體動物因消化構造較簡單,能夠代謝的廢棄物少,不像魚類具有完整的攝入與排出系統,故汙染較容易殘留在生物體內。然而,他也補充:「其他化學污染已經被證實有生物放大作用,但現今尚無未證實微塑膠汙染會藉由食物鏈傳輸。」 塑膠難以被自然分解,民眾濫用塑膠製品的習慣,將造成海洋中大量廢氣物汙染。圖為示意圖。 圖/取自Pexel圖庫丹諾普洛斯闡述,人類除了經由食用海鮮攝入微塑膠,生活必需品糖、鹽、自來水也是微塑膠進入人體的方式。他強調,唯有避免過度使用塑膠,才能有效解決海洋汙染問題。長期關注海洋環境保育的「海洋廢人」創辦人鄭博元則強調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他觀察大多數民眾對塑膠使用存在認知誤差,造成塑膠袋被濫用,「起初塑膠的發明是為了取代紙用品,來解決樹木濫伐的問題。」他無奈地說,現今因為塑膠唾手可得,人們往往短暫使用後就丟棄,產生許多自然界無法分解的廢棄物。 海洋保育組織認為,應透過普及海洋教育,讓民眾意識到環境保育刻不容緩。圖為示意圖。 圖/取自Pexel圖庫此外,研究團隊更發現,於亞洲沿海採樣的軟體動物受塑膠污染情形較其他海域嚴重,又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多為軟體動物的消費大國,故丹諾普洛斯希望藉由此量化研究,提供人們食用海鮮的依據,以降低接觸微塑膠汙染的風險。他更透露,未來規劃持續研究海洋中的微塑膠,以探究其對人體是否帶來危害。
漁業垃圾危害生態 政府溯源把關廢棄漁網
校園
影音
第1741期
漁業垃圾危害生態 政府溯源把關廢棄漁網
2020-12-24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林昕璿、徐嘉璟、陳嘉怡綜合採訪報導】廢棄漁網隨海流飄動,纏住珊瑚及經過的魚群,成為扼殺海洋生態的幫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研究團隊,分析近十年的淨灘資料,並於15日公布結果。他們發現,台灣漁業廢棄物佔海洋垃圾比例超過一成,藉此點出台灣漁業日漸嚴重的垃圾問題。團隊成員、海大環漁系碩士生陳翊凱指出,台灣的海洋垃圾除常見的塑膠製品外,釣線、網具等漁業廢棄物的數量也相當可觀。台灣漁民多使用刺網捕魚,而網具可能會因為天候、洋流或漁具老舊斷裂等原因,成為在海中漂流的「幽靈漁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解釋,棄置的漁網即使無人使用,仍會纏繞海洋生物,導致魚群及珊瑚受困死亡,嚴重影響海洋生態。為解決廢棄漁網造成的生態危機,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11月與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合作,推動「廢棄漁網收購獎勵制度」,以每公斤15元的價格收購廢棄漁網,鼓勵漁民把淘汰網具送至回收中心。桃園市竹圍漁港漁民陳金順表示,目前竹圍漁港已回收10幾噸漁網。環保局未來也將媒合廠商,利用回收網具製成再生塑膠產品,期望減少廢棄漁具,並創造綠色循環經濟。此外,明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也將推動《刺網漁業漁具標示措施》,從源頭管制廢棄漁具,減少漁業廢棄物對環境的威脅。農委會漁業署漁政組漁船科科長邱文毓表示,此制度規定漁網上的浮球、浮子都須標示漁船編號,「半年的宣導期內,我們會協助漁民進行標示工作,後續會尋求海巡署協助執法的工作。」他也說明,漁民若未依規定實行,將被限制出航,並處3萬至15萬元罰鍰。然而,此制度規定漁民須在長達數公里的網具上,每隔15公尺標示一次漁船編號,恐耗費漁民出海捕魚時間,不僅增加其負擔,更可能減少漁獲收入。海大環漁系碩士生黃淯慈認為,政府應補助漁民費用,填補因實施漁具實名制無法出海捕魚的空窗期,減緩新制度對生計的衝擊。海洋垃圾議題長年備受各界關注,而因漁業發達產生的廢棄網具,為台灣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之一。漁業署盼藉政策改善「幽靈漁具」問題,部分地方政府也建立網具回收機制與漁民攜手維護海洋生態,期望共創漁業發展與環境保育的雙贏。
中研院研究紋藤壺 首證微塑膠增後代死亡率
新知
第1740期
中研院研究紋藤壺 首證微塑膠增後代死亡率
焦點
2020-12-16
【記者陳嘉怡綜合報導】流入海中的塑膠微粒易被海洋生物誤食,成為扼殺生態的罪魁禍首。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生余倖霈及其指導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代理主任陳國勤以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為研究對象,首度證實塑膠微粒會讓海洋生物後代的死亡率增加三倍,盼大眾重視塑膠微粒造成的生態浩劫。該研究論文已於12月刊登在國際期刊「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過去,國際上針對塑膠微粒的海洋研究,主要著重於生命週期短、生活史簡單的橈足類浮游生物。本次研究則是首次針對擁有複雜生活史的海洋生物進行探討。余倖霈說明,紋藤壺的幼體為浮游動物,長大後成為附著在船底或石頭底下的成體,「因為需要經過變態的過程,所以研究時間及複雜程度都比較高。」他進一步表示,因紋藤壺分布廣、適應力強,為潮間帶主要生物,「牠的地位有點像是海洋界的小白鼠,適合作為海洋生物研究的觀察對象。」 生活在潮間帶的紋藤壺具適應力強、容易飼養等特性,因此研究團隊以紋藤壺為海洋生物的研究對象。 圖/陳國勤提供因此,余倖霈從紋藤壺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並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微塑膠(註)、使其交配產生下一代,以探究微塑膠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影響。研究發現,長期食入微塑膠對於紋藤壺個體雖未產生明顯影響,但其子代的死亡率卻較對照組增加三倍,此外,親代紋藤壺食入的微塑膠愈小、毒性愈強,子代幼生的死亡率也愈高。陳國勤指出,此研究明確證實微塑膠會對海洋生物產生跨世代的影響。註:微塑膠被廣泛稱為塑膠微粒,指直徑或長度小於五毫米的塊狀、細絲或球體的塑膠碎片。其來源可細分為塑膠原料、人造纖維,與大型塑膠製品分解後的小分子。 研究從紋藤壺的幼生開始飼養到成體,餵食不同大小及濃度的聚苯乙烯微塑膠,並讓其交配生產下一代。 圖/陳國勤提供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UNEP)統計,全球每年高達約800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這些塑膠垃圾在海中受到陽光照射與海浪衝擊,分解成細小的微塑膠,容易被浮游動物等初級消費者誤食。余倖霈提及,微塑膠會沿著食物鏈傳遞,將毒素累積至中高階的攝食者。大量的塑膠微粒流入海裡,首當其衝的便是紋藤壺等過濾海水維生的生物。陳國勤指出,海洋的塑膠垃圾約99%屬於微塑膠,塑膠在海上的浮力和耐受度,可使其漂流幾十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研究員温珮珍指出,從一次性塑膠用品被吹進海中、未妥善掩埋的垃圾,到船上掉落的廢棄物等,林林總總的污染最終都會流進海洋。他認為,解決海洋塑膠問題的根本之道是落實生活減塑,「如果我們對於塑膠垃圾的控管沒有改變,到了2050 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總量可能會比魚類還多。」  隨著海洋汙染物越來越多,由塑膠製品裂解成的塑膠微粒,已經進入食物鏈,成為扼殺海洋生態的兇手。 圖/吳冠伶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