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人】領大眾察覺身心感受 Stand by憂伴當代人找尋情緒出口
生活
第1762期
【大學人】領大眾察覺身心感受 Stand by憂伴當代人找尋情緒出口
2021-12-29
【記者張珈爾綜合報導】「我們不可能活得毫無情緒,既然如此就應該學習如何察覺它。」Stand By 憂團隊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展開了「國際鏈結」、「情緒影展」以及「情緒石頭湯」等計畫。他們以線上互動的方式,期望陪伴參與者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學習與之共處。團隊的核心成員林家安堅定地說:「我們希望關心到每個人的情緒。」Stand By 憂啟動自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民國110年度的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原先陌生的五個人因為精神疾病和覺察情緒等議題聚在一起,共同創辦了Stand By 憂。他們的創辦理念源自於「Stand By You」的陪伴意象,期待透過情緒陪伴情緒、生命陪伴生命的概念,​帶領大眾一同覺察情緒,陪伴彼此。 Stand By 憂團隊關心情緒察議題,希望透過線上活動凝聚關注。 圖/Stand By 憂提供團隊核心成員林家安曾為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回憶起當時,他表示自己太晚意識到對方的情緒,屢次希望對方多談談自己的感受。當時對方突如其來的一句「我昨天突然就覺得活著好像沒什麼意義,想要自殺。」才讓他驚覺對方需要協助。林家安因而開始關注情緒覺察的議題,「如果早一點發現,早一點試著接住他的情緒,我們是不是有機會陪伴他多走一段路?」他遺憾地說道。多數現代人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不清楚自己身處於什麼樣的情緒當中,「我常常教我的個案思考情緒,不只思考憂鬱、緊張這些相應的結果,也要專注在自己遇到什麼事件導致這樣的情緒,或者中間經歷了什麼內在思考的歷程。」談到情緒覺察,臨床心理師蕭仁釗指出,其中的一大重點是自己能為情緒做些什麼,而非停留在當下的情緒泥淖中,包含求助朋友或是相關心理諮商機構等,讓自己恢復到生活的狀態。 情緒影展以線上形式呈現,民眾可以隨時隨地觀展並練習情緒覺察。 圖/Stand By 憂提供為了替情緒找到出口,Stand By 憂致力於開發人人皆可用的情緒工具,他們在線上網站Gather Town上推出「情緒影展」,邀請理想混蛋、綠繡眼等創作者和民眾一同參與展出,以繪畫、歌曲、短文等形式書寫情緒。參觀完一整圈展區,最後會走回原點,象徵情緒應該經過覺察後走過,而非忽視。情緒影展上線兩個月即獲得不少好評,團隊成員也分享有參與者回饋道:「我覺得我的感受被收進一個信封,輕輕地闔上,可以沒有負擔地帶走。」 情緒影展分為三大主題區,讓參與者在情感上以及專業知識層面都有收穫。 圖/Stand By 憂提供團隊也邀請曾有「傾聽運動」經驗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生廖庭儀加入團隊,負責籌劃「情緒石頭湯」活動。每個月不定期邀請各個主題的講者透過Google Meet分享自身經驗,並穿插創作活動與參與者互動,學習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享情緒。廖庭儀表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情緒石頭湯的創作時間,其中一位參與者在留言板拋出了「大家還好嗎?」的問句,引起許多參與者的共鳴,若有其他人回覆自己過得不好,拋出問題的參與者便會以溫暖文字安慰他。參與者自發性地互相療癒也充分體現了Stand By 憂互相陪伴的理念,讓團隊成員受到相當大程度的鼓舞。 團隊邀請各界素人主講情緒石頭湯,讓參與者學習以不同的形式分享情緒。 圖/Stand By 憂提供上個月,曾在10月擔任「情緒石頭湯」講者的插畫家尹湘選擇離開世界。廖庭儀作為其好友難掩沉痛,他表示尹湘一直是一個很努力的人,他患有思覺失調、重度憂鬱症、焦慮症以及強迫症。一直以來,他用自己擅長的繪畫鼓勵著同樣患有精神疾病的病友們。「看著他的背影,我總是自卑,我追不上。」廖庭儀苦笑說道。該次活動,參與者受到尹湘的鼓舞,在創作時間以各種方式抒發自己的心情,彼此安慰。廖庭儀談到那次的「情緒石頭湯」,眼裡充滿了自豪,他說:「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石頭湯能夠成為求助者的浮木,只要有一個人在那兩個小時專心傾聽,那他至少在這段時間就是安全的,也許他會因而改變他的想法,做不一樣的選擇。」林家安也補充,情緒石頭湯創造了機會打開不同身份的交流,也呼應到了Stand By 憂的另一個核心命題:社區觀念。社區觀念是陪伴憂鬱症病友歷程中很重要的部分。Stand By 憂團隊期望除了陪伴者以外,能引導會與之接觸,並給予幫助的角色,例如,老師在教學場域遇到學生,即使只是短短一堂課,也能產生其影響力;又或許因為自殺事件介入的警察,也應該被引導如何處理這樣的狀況。此外,Stand By 憂團隊也積極與國外身心健康組織互動,進行「國際鏈結」計畫,替外國組織翻譯文案與作品。除了希望推廣、套用國外的模式以外,也期望能從台灣出發影響國際,建構出專屬於華語世界的專業社群網絡,不只承接更多社會大眾原先忽視的憂鬱情緒或病症,也帶著大家認識自己的喜怒哀樂,學習辨認自己在不同狀態下呈現的不同樣貌。 Stand By 憂團隊也積極推廣心理健康議題相關專業知識,望帶領民眾認識該議題。 圖/Stand By 憂提供目前團隊仍持續舉辦情緒石頭湯的活動,期望累積更高的知名度,讓素人主講為導向的活動產生更多影響力,累積長期的受眾,而不是變成以邀請知名人物吸引參與者的狀況。廖庭儀擔憂地說:「我會很擔心講者會失望,以為自己的東西沒有人想聽,但不是的,只是大家的時間對不上,還沒接觸到想聽的人。」未來,團隊除了會持續推動各項活動的宣傳,也將在明年二月與青年署指導的專案團隊「時習教育」合作,協力推廣Let’s Talk活動,讓大眾一同討論校園心理健康議題的支持與穩固,除了讓教育工作者或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士參與討論,也希望能聽到還在學或已經離開校園的人分享自己的遺憾,或許是在學期間沒有能夠向輔導老師求助,或者從來不清楚輔導室在哪裡,因而感到無所適從的經驗。期盼透過與青年署和教育團隊合作的方式,將影響力擴及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林家安補充:「我們可能很少被看見,但我相信情緒覺察和心理疾病的議題非常重要。」
伴侶工作坊深入溝通盲區 盼創最適共處模式
生活
第1753期
伴侶工作坊深入溝通盲區 盼創最適共處模式
2021-10-06
【記者王嘉瑜綜合報導】教育部青年發展署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團隊Enlation,於2日在線上視訊會議軟體Gather.Town,舉辦「伴侶溝通工作坊」,吸引十對大學生伴侶報名參與。團隊引入薩提爾冰山理論(註)與戲劇治療方法,帶領參與者反思與伴侶溝通的習慣,進而協調出適合雙方的相處模式。註:薩提爾冰山理論將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山是外顯的行為,而埋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是個人難以說明的情緒、期待與渴望等內心活動。 伴侶溝通工作坊在線上視訊會議軟體Gather Town舉辦,參與者同時以虛擬形象與視訊畫面與其他參與者交流與分享。 圖/Enlation團隊提供團隊根據董氏基金會2005年所做之「大學生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發現排名前三的壓力來源分別是「未來生涯發展」、「學業表現」及「伴侶關係」。伴侶關係作為重要壓力來源之一,從生理及心理層面影響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行為與情緒,然而,大學校園卻鮮少提供完備的關係教育資源,例如情感溝通與表達、情感關係與處理等課程,導致多數大學生傾向通過同儕或社群平台,解答常見情感問題,往往無法真正解決伴侶間出現的分歧意見,甚至可能讓伴侶關係惡化。Enlation團隊通過問卷調查大學生常見的情感問題時發現,有高達50%的學生在面對情感爭執時會選擇以冷戰方式應對、38%的學生認為情感問題起源於伴侶間長期忍讓、難以表達自身不滿,顯示伴侶間的溝通是經營情感的首要挑戰。因此團隊選擇以大學生伴侶溝通作為此次工作坊的主題,提供大學生理性解決伴侶溝通問題的方法與場域,以非正式的心理諮商覺察自我,取代無止盡的互相指責。工作坊一開始先帶領參與伴侶認識薩提爾冰山理論,並嘗試潛入意識的冰山之下,探尋伴侶關係中的渴望、期待、想法與行為,認識自己平時是以什麼姿態與伴侶進行溝通。進入工作坊後半段,參與伴侶會採用戲劇治療方法,將自身比喻為動物,描述自己在伴侶關係中的角色個性與溝通習慣。參與者李心(化名)分享道:「我覺得自己是北極熊,不想、也不能離火太近。」說明自己需要更多時間沈澱、消化伴侶間的衝突與問題。 大學生伴侶溝通工作坊引用薩提爾冰山理論,針對參與者的表面與隱藏情緒進行深入分析。 圖/Enlation團隊提供團隊成員劉姮秀認為,整場工作坊最精彩的部分在於,伴侶會在充分討論後,確立適用於彼此間的溝通原則。一對伴侶分享,他們選擇訂下吵架時的「三句話原則」,規定將想說的話濃縮在三句話內,讓雙方著重在解決問題本身,避免不必要的氣話破壞溝通;也有情侶決定以暗號「切八段」取代以分手威脅對方的習慣,若有一方在吵架時說出這個暗號,就代表他希望可以暫停爭吵。「談戀愛其實很像照妖鏡,會照出自己的暗黑面,不是只有美好泡泡的那一面。」國立政治大學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師李清茵表示,當一個人在經營親密關係時,他的想法與行為大多反映出家人或朋友的習慣,因此,伴侶之間出現問題大多起源於兩人處理模式的不同,此時,雙方是否願意理性溝通與協調,是一段關係繼續或終止的關鍵。團隊成員鍾守沂分享,工作坊結束後,有參與伴侶向成員詢問正式的伴侶諮商管道,他認為:「我們的工作坊如果可以讓他們發現問題,幫助伴侶通過正式管道擁有更好的關係,那就太好了。」 教育部青年署Young飛計畫行動團隊Enlation團隊,由鍾守沂、劉姮秀、王天佐、彭詩惠(左至右)四位成員組成。 圖/截自Enlation團隊臉書 
【大學人】藉社群承接酸苦青春 檸檬日誌建少年情緒出口
生活
第1742期
【大學人】藉社群承接酸苦青春 檸檬日誌建少年情緒出口
焦點
2020-12-31
【記者廖澄妤綜合報導】「我們不願漏接任何有心理危機的青少年!」五位大學生秉持這項理念,展開「Lemonade Journal 檸檬日誌」計畫。他們在社群網站上以圖文溫暖人心、分享心理健康知識,更設立專屬聊天室,提供青少年一對一傾訴心事的管道。聊天室上線三個月即獲不少好評,更有使用者回饋道:「因為有邦尼布雷聊天室,才讓我活了下來。」檸檬日誌團隊成員皆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畢業。最初,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劉羽宸得知教育部「109年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註)」資訊後,找來熟識好友組隊參與,共同發想出檸檬日誌計畫。「所以我們的感情非常好!」談及此,劉羽宸與隊友相視而笑。檸檬日誌的理念源自成員經驗,他們國高中時,曾因害怕求助,未能妥善處理憂鬱情緒,至今仍受過去的經歷影響。這促使他們採取實際行動,經營社群媒體、架設心輔資源整合網站,並成立「邦尼布雷聊天室」,幫助為心事所煩的青少年。註:為促使青年自發性聯結國際資源、改善社會現況,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規劃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提供參與青年培訓與經費,鼓勵他們付諸行動,實踐提案內容。 檸檬日誌團隊成員皆畢業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彼此高中時即為好友。左起依序為黎可君、林子筠、劉羽宸、呂宣誼、羅心妤。 圖/劉羽宸提供檸檬日誌的名稱源自英文諺語:「當生命給你檸檬時,把它做成檸檬汁。(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團隊將酸苦檸檬喻為成長中的心理危機,期望陪伴青少年,將這些危機製成甜又可口的檸檬汁。確立計畫主旨後,團隊訪談許多輔導老師,發現國高中心輔資源不足,學生遇到較輕微的情緒困擾時,也不一定會求助輔導室。因此他們成立LINE官方帳號,使用者只要事先預約,即可在指定時間向志工傾吐學業、家庭、人際、感情或自我等煩惱。同時,因社群媒體易觸及年輕族群,團隊也建立臉書(Facebook)與Instagram專頁,分享心理健康知識及青少年生活話題,例如情緒紓緩方法、療癒歌單等。 聊天室使用者限14至19歲的青少年,服務時間為平日晚上與週六下午。 圖/劉羽宸提供聊天室由團隊成員營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學生擔任主要志工,提供一對一聊天服務。經營聊天室的過程中,團隊曾遇使用者具輕生、自傷傾向,也聽過青少年以成熟懂事的語氣,娓娓道出疾病、家庭失和等痛苦經歷,堅強模樣令成員們倍感心疼。劉羽宸分享印象深刻的個案,曾有憂鬱症患者傾訴爸媽不承認其病情,甚至認為他在騙人。「青少年其實只是想被認同、被喜歡,渴望獲得陪伴而已,但這個世界可能不如他們所預期。」劉羽宸嘆道。團隊隊長、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呂宣誼則對一位嗜睡症患者印象深刻,對方的人際關係、課業與心理狀態都深受病症影響。即便聊天時語氣平淡,呂宣誼隔著文字仍能感受到他的無奈。一再看到善良且堅強的青少年未能被世界溫柔相待,更加深團隊幫助他們的信念。「這一年我們可能花了1/3的時間在這計畫上。」劉羽宸表示,兼顧學業與檸檬日誌龐雜的工作十分累人。成員每週都得開會、輪流至工作室監督志工與青少年聊天,也必須定期撰寫社群文案及計畫案,經常被死線追著跑。而心力交瘁時,支撐團隊的其中一股力量,正來自他們曾接住的青少年。「(聊天室)讓我在難過的時候避避風頭,再次勇敢一點點、再努力活下去。」、「感謝你們,你們的存在可能就是救贖。」讀著使用者回饋,團隊成員、國北教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學生林子筠認為努力被賦予了意義。 聊天室9月上線,截至12月初,已服務100多位青少年,並獲得許多好評。使用者的回饋也成為團隊動力來源。 圖/劉羽宸提供團隊已於12月初完成109年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成果發表,之後仍會持續經營檸檬日誌的社群。然而成員考量自己仍是學生,時間與能力有限,決定把聊天室交給資源更豐富的組織營運。劉羽宸形容,聊天室就像團隊辛苦養大的孩子,交接出去固然不捨,但期望能藉此將年輕人的理念帶入既有組織。更重要的是,聊天室能在充足的資源下持續成長茁壯,幫助更多青少年,劉羽宸說:「我希望檸檬日誌是在台灣點起的一個火苗,可以慢慢地照亮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