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社論】運動員的「振奮」該被限制嗎? 以黑豹旗冠軍戰全壘打看棒球場「潛規則」
2024-11-22
生活
夜拆天橋引眾怒 北市府主張改善交通安全
焦點
2024-11-22
校園
命名甄選日程延誤 南大更動流程引質疑
2024-11-22
新知
微型偵測分析患者生理數據 AI照護助居家善終
2024-11-22
校園
學生鑽漏洞未戴安全帽 中正嚴格取締成效有限
2024-11-22
新知
嘉大研發大豆飼料 成馬糞海膽復育新解方
2024-11-22
新知
戴碧玲創凝香體敷料 緩解犬隻潰瘍出血
2024-11-22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體育
第1799期
菁英盃匯集國術、太極 選手再現傳統運動風采
焦點
2024-11-15
【記者范瑞勻台北報導】113年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於11月10日在臺北體育館舉行,比賽項目包含國術和太極,以性別、年齡(註一)作為分組依據,並採用「五角裁判制」的評分方式,由五位裁判給出分數,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後,取三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選手的應得分,滿分為10分。 註一:國武術比賽以年齡作為分組,國術比賽分組A1:7-8歲,B1:19-25歲,C1:51-55歲,太極比賽分組為社會組19-60歲之社會人士。 國術比賽項目共有十項(註二),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學生王建樺在短兵器B1組以8.77分拿下第三名,對於比賽的表現,他認為自己還有進步空間,「因為過程中我的刀台掉了,覺得有點小可惜。」同樣來自文化大學,目前就讀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以下簡稱健合系)的蕭登躍獲得南拳第二名,他說:「蠻滿意今天的動作,但就是有點緊張。」 註二:國術比賽包含南拳、北拳、內家拳、長兵、短兵、雜兵(含雙器械)、拳術對練、兵器對練、拳術團練、兵器團練。 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學生王俊凱以9分拿下南拳B1組第一,並以8.83分拿下短兵器B1組第二名。他認為在節奏方面掌握得不錯,但在步伐上會有點站不穩,在短兵器比賽中,手腕也因甩兵器時扭到,雖不影響比賽表現,但仍有改善空間。他表示比賽成功的秘訣是要維持體格與克服緊張感,再加上在平時訓練出的自信,各方面缺一不可。 而台北市國術會表示現今因為學習太極拳之選手較多,因此獨立開設一場太極場地。台北市軒德太極武藝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太極會)會員鄭維智在兩個項目中取得第一名,提到學習太極拳的精髓,他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打太極拳時要節節貫穿。」太極會會員魯君禮則表示一定要透過練習,才能把拳打好。鄭維智則鼓勵年輕人來學習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是不分年齡的。 來自文大健合系的學生李羿呈在對練項目拿下冠軍,而他剛在中華民國113年全民運動會中取得季軍,除成就感外也取得獎金,讓他可以投注更多資源在訓練上。談及未來發展,來自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的學生陳宜君說:「希望未來能當教練,可以帶自己的學生。」而對於團隊的發展,他則表示接下來的大專盃,希望系上能更重視文化國術隊,並給予更多資源。談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王建樺說:「每一步都是困難的,但是堅持才是最困難的。」他希望未來有機會進軍國手。
體育
第1768期
空中翻騰一氣呵成 中原北護競技啦啦雙奪冠
2022-10-19
【記者李念庭高雄報導】上層選手一腳放在搭檔手上,一腳於地面微踮,歌曲一響,旋即向上翻騰至空中,雙手舉高畫出完美的V字。2022全國菁英盃啦啦隊錦標賽於15日在義大世界皇家劇院舉行,多底技巧大專混合組最終由中原大學競技啦啦隊摘下桂冠,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則於多底技巧大專女子組拿下冠軍。 中原大學競技啦啦隊社在比賽間展現團隊默契,最終拿下多底技巧大專混合組冠軍。 圖/李念庭攝在多底技巧大專混合組中,中原大學吳岱蓉穩穩站在隊友手上,以順暢優美的動作拿下冠軍。她於賽後表示,雖然比賽當下過於緊張,部分基本動作沒有把握,高難度動作卻順利展現,對此感到十分開心。隊友向祐陞則提到,由於隊員各自外務繁忙,此次準備過程時間緊湊,練習時也感到挫折,但他們在賽前調整心態,放鬆享受比賽,因此順利奪得冠軍。 多底技巧大專混合組有三所學校參賽,分別為育達科技大學競技啦啦隊、中原大學競技啦啦隊社,以及大葉大學Spark競技啦啦隊。最終由中原大學贏得冠軍。 圖/李念庭攝有別於混合組三校爭霸,女子組賽事僅有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競技啦啦隊參加,但北護仍盡力以穩定的動作在同額競爭中成為第一名。北護選手吳宜紜談到,隊伍在準備過程中因隊員實習導致練習時間收縮,加上學校場地限制、隊員受傷等因素,磨合並不順利,沒想到比賽當下卻超常發揮,「即使從台北下來舟車勞頓,在舞台上仍感到十分熱血。」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張祐慈站在隊友手上,穩穩擺出劈叉姿勢,露出自信笑容,北護競技啦啦隊Phoenix以精彩表現拿下第一名。 圖/李念庭攝2021年菁英盃賽事由於疫情被迫取消,今年才再次舉辦。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秘書長廖志華表示,疫情時代,近兩年籌辦賽事活動遇到許多困難,「每場比賽都要完整防疫計劃才有辦法舉辦,今年上半年疫情較嚴重,賽事全部延後。」 他也提到,由於賽事延後加上競技啦啦較難入門,以及場地遙遠等阻力,導致本屆菁英盃各隊參賽意願降低。 2022全國菁英盃啦啦隊錦標賽為今年疫情後,中華民國台灣競技啦啦隊協會主辦的首個實體賽事,但受到延期和場地的影響,競技啦啦隊的參賽隊伍較少。 圖/李念庭攝雖然參賽隊伍銳減,但廖志華指出,通常年底舉行的全國競技啦啦隊錦標賽較為熱門,協會未來將持續提供資源與舞台供隊員發光發熱。此次賽事抱回獎盃的中原大學也表示,之後將鎖定年底的全國錦標賽,盼能將每個動作發揮至完美以為校爭光;國北護啦啦隊則放眼11月全國啦啦隊挑戰賽,期待藉由團隊默契再創佳績。
體育
第1687期
強調實戰對練 傳統武術盼獲政府重視
2018-11-07
【記者蔡明衡台北報導】由靜而動,縱身一躍,蹲身出手,運氣發勁,「喝」的一聲,震懾全場。中國文化大學國術校隊選手陳巽一套氣勢萬鈞的南羅漢拳,在傳統武術南拳類拿下高分。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3日登場,在傳統國術、太極拳、推手項目中,屬傳統國術項目(南拳、北拳)最受選手青睞,共吸引81隊參賽,其中不乏來自日本及大陸好手。 中國文化大學國術校隊陳巽展演「南羅漢拳」,運勁發力,大吼一聲,震懾全場。 圖/蔡明衡攝傳統國術項目中,除大眾較耳熟的羅漢拳(南拳)外,北拳「小虎燕」更是許多大學生選手選擇的熱門套路。其特點在出拳需同時展現燕子的輕靈及老虎般威猛,剛柔並濟。國立台灣大學國術社社員呂定唐說:「小虎燕拳法在台灣算非常有名,打起來非常優美,也是受很多人喜愛的原因。」他更表示,小虎燕為北少林拳體系下分支,曾學過少林拳的人,對此套路都有基本認知。 台大國術社選手呂定唐在比賽中展演北少林拳分支中的「小虎燕」。 圖/蔡明衡攝文大國術校隊陳巽解釋,國術比賽種類可區分為競技武術及傳統武術。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屬於傳統武術,強調拳法套路的實用性,多用於實戰或對練,拳路也不盡相同,會融入每位老師的自有特色。競技武術則是一種表演,看重展演性,有高難度動作,整體較為優美。一般表演藝術科學生在校所學正是競技武術,甚至亞運比賽也是此類。當前我國政府積極培育競技武術人才,使國內傳統武術發展不順。台北市國術會理事長黃鯤忠表示,中華武術淵遠流長,當年隨中國國民黨遷徙來台,使台灣打下傳統武術基礎。但政府大部分心力投入有國際賽的競技武術,導致傳統武術資源缺乏。「我們希望透過校內國術社團,讓學生對武術產生興趣,進而帶動武術知名度。」黃鯤忠透露,近年武術在台知名度逐漸提昇,台北市國術會將持續舉辦武術比賽,為選手提供比賽舞台,讓大眾更加認識武術中的文化精神。本屆菁英盃國武錦標賽共107隊參賽,其中有三隊來自海外的隊伍。台大國術社社員林宥任認為,菁英盃比賽參賽人員眾多,場內四個場地同時進行比賽,導致場面有些混亂,對第一次參賽的選手可能造成困擾。另外,陳巽建議,若想推廣國內傳統武術發展,需更多宣傳才能讓大眾對武術有所認知。他期許,未來能夠在菁英盃賽場與更多異國選手切磋,欣賞來自各國的傳統武術。 來自山東壽光寧夏國術館的選手展現少林棍法,高高躍起,準備重擊地面。 圖/蔡明衡攝 劍虹少林洪拳館林劍虹在賽前的海內外名家展演觀摩表演「虎鶴雙形拳」。 圖/蔡明衡攝 全日本少林館武得會白石弘明在賽前的海內外名家展演觀摩表演「鶴三陣拳」。 圖/蔡明衡攝
體育
第1666期
飛花劍揮舞自如 文大武術錦標奪冠
2017-11-22
【記者李昶毅台北報導】劍法犀利流暢,動作飄逸不拖泥帶水。中國文化大學學生劉廷葶於19日「2017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中,以輕快且沉穩的步伐搭配一套現在少見的飛花劍展現實力,在短兵器B1女子組中穩穩拿下第一名。 劉廷葶將飛花劍劍身與劍穗完美配合,姿勢優美,動作流暢,順利拿下短兵器 B1女子組第一名。 圖/李昶毅攝比賽甫開始,劉廷葶先使出提膝背劍作為開頭,腳步沉穩。接著單腳直立,左腳上舉,劍指朝前,一招「望月平衡」展現優異協調性。接著依照節奏將動作結合「挑劍」、「接劍」、「刺劍」,最後再用「前穿截劍」收尾,以總分8.72分收下勝利。他指出獲勝關鍵在於套路較他人新穎且整體流暢度佳,但他同時表示對自己表現不甚滿意,因為在比賽中發生劍身與劍穗纏在一起及身體延展性不夠的失誤。飛花劍全名為飛花長穗劍,注重劍身與劍穗間的配合,需「劍隨穗走」,兩者兼顧才能體現出美感及價值,是一項具有一定難度的套路。劉廷葶說明,此套路屬競技武術,與傳統國武術注重攻防意識及精神態度比起來,更在意身體素質及節奏,並可依照選手實力決定難度的演示。但他也坦言,其實得名與否不是重點,而是透過比賽來「自我檢視」,才是主要目的。 劉廷葶向前跨步,準備將劍揮出。 圖/李昶毅攝 劉廷葶以一招望月反撩劍展現出飛花長穗劍姿勢要點,協調與平衡,且左腳應往上抬高。 圖/李昶毅攝另外在長兵器及雜兵器項目中,義守大學中國武術社社長陳少軒分別以少林大六合槍及一路苗刀各獲得第二名。他提到原本預計長兵器能夠奪冠,但因槍把較長且彎曲,造成比賽時用力過度,基本步伐未確實踩足,最後體力耗盡,因而與第一擦身而過。 陳少軒將一路苗刀結合日本武士刀風格,將刀用力向下劈出。 圖/李昶毅攝 陳少軒展現少林大六合槍套路,但這套路因槍身較長且彎曲,極耗體力。 圖/李昶毅攝傳統國武術常給人「花拳繡腿」的印象,陳少軒也曾這樣認為。他透露一開始自己很鄙視國武術,認為沒有實戰性而興致缺缺。升大學後,教練讓他融入實戰性練習對打,他才逐漸投入其中。而義大國術社學生劉昱辰也表示實戰性有其必要,否則國武術就如同跳舞一般,失去原本的武術理念。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已舉辦超過10年,每年皆吸引許多國術愛好者及教練參加。此次大會執行長、中華北少林長拳全國武術推展協會理事長楊明哲希望政府及學校能協助推廣,並呼籲年輕學子多多參與,讓國武術技藝得以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