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模擬公聽會激辯 「協商劇場」訴人工生殖困境
藝文
第1739期
模擬公聽會激辯 「協商劇場」訴人工生殖困境
2020-12-09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拒絕以卵擊『時』!」卵子吶喊,他拒絕人類以卵子自然的衰退和病變,判定卵子去留。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吳嘉苓帶領臺大學生,於5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參加2020台北雙年展公眾計畫「協商劇場」。學生透過扮演虛擬或非人的角色,擴充大眾對生殖議題的想像。寬闊的空間模擬公聽會現場,演員聚集在螺旋形桌椅的中心,一場激烈的辯論蓄勢待發。根據《人工生殖法》,台灣目前僅有異性戀夫妻可使用人工生殖,劇場透過學生演員扮演虛擬或非人等各方角色,如單身會會長、卵子等,展現現實不存在或難以浮出檯面的弱勢觀點,促使人們對生殖科技的應用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吳嘉苓表示,團隊參考社會輿論設計角色台詞,透過虛實混合的場景,希望觀眾能夠信以為真,認真思考議題。 為了模擬真實的公聽會流程,在各方代表發言前,先由扮演立法委員的學生說明討論章程。 圖/徐嘉璟攝「你們這些人類!不要再忘記我們的存在了!」飾演人工生殖資料庫的演員向觀眾喊道,他拿出鐵證,展示國外單身伴侶、女同志使用人工生殖的案例數量,抱怨人類總是忽略實際數據。他進一步指控,民眾總是以道德勸說來討論議題,既然國外已有非異性戀伴侶使用生殖科技的先例,就不該以一夫一妻、雙親家庭等刻板印象,來限制生殖科技的使用資格。 除了討論《人工生殖法》,公聽會也討論精子銀行的命名與使用方式。 圖/徐嘉璟攝而非人角色也將公聽會的討論帶至衝突的最高點,它們以自身存續的立場發言,跳脫人類的思考模式。「惡質!到底誰才要被藥物刺激,甚至被冷凍起來?」扮演卵子的臺大學生姜可祐突然向觀眾吼道,他認為卵子站在最前線面對生殖科技,故人類發展、使用生殖科技時,應該要考量卵子的意願。他補充,若生殖技術能夠延長卵子壽命、幫助他與精子結合,他樂見其成。觀眾楊文豪表示,劇場的優點是可以製造非人和人類的對談機會,但受到個性影響,演員可能無法客觀傳達非人角色的立場。扮演虛擬角色單身會會長的臺大學生許峰瑞表示,假想的角色雖可衝擊公聽會演員與觀眾對科技的想像,卻也是最難詮釋的角色。「民族誌寫……研究指出……」台上傳來的唸稿聲是會長論述的武器,同時也是許峰瑞作為單身者的身份依據。許峰瑞表示,他爬梳許多有關單親、同志家庭的文獻,才能從零開始,慢慢認識和同理單身者的立場。觀眾馬偉嘉說:「藉由不同角色的視角,可以看到同溫層外的世界,學習用更宏觀的態度去面對議題。」 許峰瑞拿著標語「助孕科技,祝誰好運」,扣合公聽會主題,引發觀眾討論生殖科技的使用資格。 圖/徐嘉璟攝此次的協商劇場為生殖科技的發展帶來不同觀點,吳嘉苓認為,劇場也是一種教育方式。在公聽會裡,現實中不可能碰面的角色齊聚一堂,進行理想的對談。姜可祐表示,科技的發展其實仰賴實驗室中的環境或各種物件,是複雜交織的過程。因此,透過協商劇場,觀眾得以打破科技為人服務、科技只影響人類的既定印象,給予人、非人和環境等各方平等對談的機會。
高醫車位供不應求 學生質疑校方超賣停車證
校園
第1734期
高醫車位供不應求 學生質疑校方超賣停車證
2020-10-29
【記者詹湘淇綜合報導】高雄醫學大學學生長期不滿校內機車停車位過少,根據高醫總務處所公告的統計資訊,於109學年度申請機車停車證的教職員生數量共為4143名,但校內的機車停車位總數卻僅有2320格。因此,高醫學生會權益部與總務處於21日舉辦公聽會,向學生報告解決策略並回應質疑,卻難消解不滿聲浪。高醫目前開放的校內停車場有三座,一座地下停車場位於運動場處,兩座露天停車場位於醫學研究大樓前廣場與綜合球場旁。在今年2月以前,宿舍A館原有開放一座地下停車場,共有244個機車停車位,然因出入車道過於狹窄、坡度陡峭,常有學生發生車禍意外,校方基於安全考量正式關閉該停車場,停車位不足的問題也因此日益嚴重。 地下停車場的機車停車位數量為校內之最,自上午10時起就會陸續停滿。 圖/許凱晴提供高醫醫學系學生廖鼎昌表示,校內停車場在上午10時30分過後就幾乎全滿,下午3到4時又是另一波高峰,學生經常為了找車位而遲到。高醫牙醫學系學生王章旭也坦言,學生就算有空堂也不敢離開學校,擔心返校時就沒有位置能停車。若逢下雨天,地下停車場更是一位難求。車位難尋也使得學生冒險違規。高醫牙醫學系學生吳杰倫表示,由於兩座露天停車場並無管制車輛進出,學生時常將機車強停於格線外,導致車道過於擁擠,無法正常通行,機車也常遭移動或刮傷。王章旭進一步指出,學生若在校內尋無車位,便會選擇停至校外,甚至直接違規停車,他嘆道:「如果所有有停車證的學生皆能安心停在校內,誰願意提心吊膽地停在紅線區呢?」 醫學研究大樓前廣場的停車場車位不足,許多學生只好將機車停至格線外,此舉卻可能阻礙消防動線。 圖/廖鼎昌提供除了車位不足,更有學生質疑校方超賣車位。按現行規則,停車證申請每年開放一次,且每人需繳交新台幣400元的清潔維護費。「如果沒有超賣,大家怎麼會沒有位子停?」,廖鼎昌認為,學生花錢買停車證卻無法順利停車實不合理,建議改以抽籤方式決定停車證申請資格。高醫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學生許凱晴也建議,將停車證申請規則改為一證一格,以免與學生的預期落差過大。吳杰倫對此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學生的不滿主要源於停車位不足,超賣車位只是衍生現象,若縮減申請數量,申請不到車位的學生還是無法順利停車,呼籲校方從根本解決問題。針對機車停車位匱乏的困境,高醫總務長許智能於公聽會說明,校方正在評估向市府申請於校園周邊劃設機車停車格的可能性,也將持續增加校內機車停車位。短期而言,在不妨礙消防動線及綠地老樹的前提下,校方於一個月內將會於兩座露天停車場分別多劃設共100個機車停車位。長遠來看,新建的國際學生宿舍預計會開挖至地下三層,完工後將可增加500個地下停車位。又,該停車場與宿舍A館的地下停車場相連,學生可由較為安全的新建車道進出,屆時宿舍A館的244個停車位也會再度開放。然而,多增設的停車位仍不夠支應剩餘近1000名的教職員生。許凱晴指出,校方雖有盡可能爭取空間,所提解方卻緩不濟急,也擔心宿舍完工後無法完全紓解教職員生需求。廖鼎昌則對校方意圖向市府申請劃設停車格的作法難以苟同,「那每次學生停車時所衍生的停車費是要學生自己吸收嗎?」除此之外,許智能也坦言,國際學生宿舍興建工程尚未招標成功,開工後也需要約35個月才能完工。高醫學生會權益部部長、醫學系學生林楚茵更進一步透露,校方於今年連續招標三次皆以失敗收場,開工之日恐怕遙遙無期。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認為,校方所提出的措施需花費大量時間才能完成,無法解決燃眉之急。 圖/許凱晴提供針對停車證超賣疑慮,許智能表示,校方已開始衡量為停車證申請數訂定上限的可行性,日後可能會再以問卷或投票方式調查學生意見。不過他也強調,由於可申請停車證的教職員也包含附設醫院員工,其排班時間交錯,並不會長時間佔用車位,對學生影響不大。林楚茵則指出,權益部正在研擬成立停車場改革組織,讓有志改善現狀的學生能直接與校方交涉,一同參與協商過程。
陽明交大確定併校 課程交流助學生跨領域學習
校園
第1694期
陽明交大確定併校 課程交流助學生跨領域學習
2018-12-27
【記者蔡明衡綜合報導】國立陽明大學為提升學校規模,增加校內人社、理工領域,於今年九月啟動併校程序,規劃與國立交通大學或國立清華大學併校。陽明26日召開校務會議,根據學生代表投票結果,交大以57:31勝出清大,確定合校議約對象為交大。未來陽明校方將與交大商討課程安排、學生交通問題等合作細項,並簽定併校契約。 國立陽明大學於今年九月啟動併校程序,規劃與國立交通大學或國立清華大學併校。 圖/國立陽明大學提供陽明學生會會長洪辰昊表示,根據交大先前承諾,未來兩校在課程安排上,將由交大負責規劃兩校基礎課程,陽明則負責提供生物相關課程。他說明,基礎課程主要為微積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等。洪辰昊也解釋,基礎課程規劃交由交大負責,是交大單方面提出的承諾,後續發展及基礎課程範圍,仍需透過兩校議約討論。「我覺得基礎課程交由他們(交大)沒問題,因為他們在這方面可能比較專業。」陽明藥學系學生高千淳表示,陽明選課較不自由,加上學校人數少,資源稍顯不足。未來陽明與交大合併後,陽明有望增加通識課程量。他也期許課程方面,陽明能參照國立台灣大學分區上課制度,基礎課程讓陽明學生於交大總校區上課,醫學課程則回到陽明修課。此外,併校後陽明、交大學生需往返台北、新竹兩校區,交通問題亦成學生關注焦點。為解決學生未來上課交通問題,交大表示,目前已設置約600床位供陽明學生住宿使用。兩校也將提供接駁車,以便學生來往兩校區。「我很樂於跟陽明併校。」交大生物科技系學生吳采芬解釋,交大以理工科學系為主,尤其著重生物資訊領域。未來交大和陽明併校,也讓交大在生醫器材或是基因工程領域,有更多發展機會。陽明藥學系學生何祈憲表示,併校後可以修到交大進階的資訊類課程,對有心想要踏入資訊領域的陽明學生有極大幫助。本次併校投票前,陽明校方於十月舉辦四場交大及清大併校公聽會,陽明學生會也舉辦三場座談會,邀請三校校長與學生會談。投票結果出爐後,陽明與交大將進入正式併校程序。不過陽明也指出,若與交大議約未成,將與併校第二順位清大進行議約。 陽明校方於十月舉辦四場交大及清大併校公聽會,陽明學生會也舉辦三場座談會。 圖/國立陽明大學提供
同婚草案入立院 反對團體要求先開公聽會
校園
第1637期
同婚草案入立院 反對團體要求先開公聽會
2016-11-17
【記者李怡瑤台北報導】立法院17日召開「同性婚姻暨同性伴侶收養兒童草案」討論會,反對團體「下一代幸福聯盟」於濟南路舉辦「1117圍院救家行動」,其中不乏大學生參與。現場吸引上萬人參加,同運人士也到場舉牌,表達支持婚姻平權的聲音。 民眾將立委頭像貼在紙箱上,諷刺政府黑箱審查法案。圖/李怡瑤攝到場訴求反對同性婚姻收養兒童草案的學生,「捍衛家庭學生聯盟」總召、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施俊宇表示,民國101年的多元成家草案與今日審議的法案有諸多不同,特別是增修《民法》第971-1條及第1079條。他認為在法案內容不同,立委屆期不連續的情況下,政府未召開公聽會就送委員會審查是黑箱作業。施俊宇表示若要達到平權,可以參考德國的伴侶法,另立「同性伴侶權益保障條例」,但不應該讓同性婚姻納入專屬異性者的《民法》中。國立政治大學性別平等工作坊社員蔡佳樺指出,同性婚姻法案討論已行之有年,立法院於102及103年已召開公聽會,此次審議過程也公開直播,因此不認同黑箱作業的說法。此外,「下一代幸福聯盟」於13日的遊行活動及16至17日連續兩日刊報,皆是表達意見的方式,不一定要藉由召開公聽會來表達訴求,因此質疑反同團體目的是為拖延時間,阻擋法案通過。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生陳永平表示,婚姻價值包含現行《民法》中所規定一男一女的性別要件,若審查通過,未來很可能通過童婚、多人成家的法案,「二、三十年後會不會有兩三個人想一起成家,所以想打破前面的制度?這個我沒有辦法想像。」而關於立委尤美女主導此次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婚姻平權草案,陳永平認為其本身立場偏頗。關於社會的重大議題應交由全民公投。但同運團體認為,基本人權不應舉行公投、異性結婚也未經過公投,因此不能要求同性婚姻入公投。陳永平也指出,異性婚姻是現行法律下的制度,因此將異性婚姻入公投並不成立,「今天是你們要來改變現況,我們只不過是站在維持現況的立場,所以應該是你們要改變現況套用到我們這裡。」若同運團體認為同性婚姻值得推廣,就無須害怕交由公民投票。 現場參與民眾手持標語,大喊「婚姻家庭、全民公投。」圖/李怡瑤攝對此,政大性平坊社員吳婉寧表示,通過同性婚姻可能造成童婚、多人數成家實屬滑坡謬誤。而立法委員本來就有立場,委員會中也有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委,因此立場偏頗之說並不妥當。國立台灣大學女研社社長邱敬則表示,當社會要增修法案時,反對方不停去批評、檢驗;然而以他們的標準去檢視其本身,反對方又主張現行制度如此所以質疑不成立,「這樣是雙重標準。」 同運人士到場舉布條,表達另一方的聲音。圖/李怡瑤攝
改革陣線盼修改《大學法》 辦公聽會納意見
校園
第1624期
改革陣線盼修改《大學法》 辦公聽會納意見
焦點
2016-05-04
大學法改革陣線舉辦公聽會現場。 圖/蘇韋宣攝【記者蘇韋宣台北報導】「大學法改革陣線」4月27日、29日於陽明大學及台灣大學舉辦公聽會,針對改革陣線提出之《大學法》修法草案逐條討論,學生熱烈發表意見。發起人台大學生會副會長、法律系學生鄭婷尹表示,希望透過修改《大學法》落實大學校園學生自治,並提高校園內的民主參與程度。近日陽明與交通大學的併校事件引發校內學生關注。陽明學生會長陳佳菁表示,併校事宜的工作小組並無學生代表參與。她認為,在關乎學生受教權的重大政策上,學生應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因此針對《大學法》第7條的大學合併計畫,補述學生權益應由教育部另訂辦法保障,避免讓學生的學籍、課程及生活需求可能因併校而受害。草案更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校務決策的機會,將第15條有關校務會議之學生代表列席人數比例之規定,「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提高至五分之一。並在第33條增補,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應有權出席大學「各種會議及因應重大校務設立之任務型工作小組」。針對校務會議之學生代表出席比例,現場學生指出,全台大學的學生自治組織人數不一,未必可以足額選滿校務會議人數中的五分之一。對此,改革陣線提出是否適合以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三的彈性範圍規範學生代表比例。但現場學生認為制定比例的最高限度,會限制住學生代表參與校務會議的人數。另外,在第33條的修改草案中,新增了學生會費的收取方式,學校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或經學生同意,直接自學雜費中代扣會費,轉交學生會。目前多數學生會採用學生自由繳交會費的形式,修法後學生會費將變成強制收取。此修法引發現場學生討論,指出強制收費恐造成學生反彈。陳佳菁認為,當學生會為學生爭取權益或謀福利時,所有學生都可以享受得到,儘管多數人並未察覺,仍應繳納會費,學生會才有足夠資金為學生做更多事。但現場學生回應,若該校之學生會運作不佳,強制收取會費對該校學生並不公平。「大學法改革陣線」在3月底成立,目前已有台大、陽明、政治大學、中原大學等超過33所大專院校加入。鄭婷尹表示,基於希望改善學生會在校園內的定位,提升學生自治權才組成此陣線。她認為,台大學生會現隸屬於學生事務處之課外活動組,儘管學生會跟校方關係不錯,可充分溝通學生事務,但「學生能做的事,還是受限於學校。」改革陣線曾將《大學法》改革草案委託前立委鄭麗君交付立法院審查,但因尚未經過全台所有大學的討論,陳佳菁表示鄭麗君建議學生收集更多意見後再交出草案。鄭婷尹強調,改革陣線將繼續與其他大學聯繫,也會在六月召開記者會,宣布草案的修改內容,盼引起媒體、立法院及學生的關注,目標希望在9月的國會會期時送件審查。
清大、竹教大計劃合校逾十年 多項問題待磨合
校園
第1602期
清大、竹教大計劃合校逾十年 多項問題待磨合
2015-10-11
清華大學30日晚間舉行「清大與竹教大恢復合校籌備工作公聽會」,清大校長賀陳弘(中)、教務長戴念華(左三)皆列席參與。 圖/趙安平攝【記者趙安平新竹報導】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的合校計畫啟動至今已10年,過程走走停停。9月30日,清大舉行「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恢復合校籌備工作公聽會」,邀請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會中多位教師對合併後學術落差、教師評量方式等問題提出疑問,學生也對合校後使用空間不足的問題表達疑慮,有待校方提出解決方針。民國94年底,清大與竹教大首次討論兩校整合之可能性,並經由多次會議籌組整併推動小組;98年底,因清大校方認為教育部經費支援不足,在兩校達成共識下決定暫緩合校案之進行;直至103年底,兩校才又重新啟動合校案。公聽會吸引約60位清大師生參與,會議中,多位清大教授對於和合校後「學術落差」問題堪憂,認為兩校發展方向原本就不同,再加上學術資源落差,合併後恐有一 段漫長的適應期要走;對向來以研究型大學自居的清華大學來說,無疑是一項挑戰。對此,清大校長賀陳弘則回應,合校後會有八到十年的過渡期,對於不符期望的教師,校方會輔導離職或退休。未來合校後的教師升等評量方式將會以「雙軌制」進行,清大統計所教授黃禮珊表示,這項新制對兩校教師採用不同標準考核,會有公平性的疑慮,設計上有瑕疵,希望校方能改善此項制度問題。公聽會現場也有學生對硬體設備不足的問題表示擔憂,合校後學生人數增多,校內餐廳、機車格的需求勢必提高,校方若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將會排擠清大學生的權益。清大計量財務金融系學生關志福對於合校議題則抱持正面態度,他覺得目前清大仍是以理工為導向的學校,合併後可望增加藝術類課程,對學生的幫助很大。至於合併後宿舍不足的問題,關志福相信校方蓋新大樓後應該能夠解決。賀陳弘說明,合校後將成立藝術學院及教育學院,期望藉此補足清大在人文社會領域方面的師資,使清大成為兼具人文及理工人才的綜合型大學。更甚者,若能融合清大科技方面的研究及竹教大藝術方面的優良師資,透過跨領域結合,發展多媒體、數位音樂等,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因此,兩校合併後,必能發揮加乘效果。問及合校時程規劃,賀陳弘說:「我們希望時程的規劃是『互動』的,而非我們自己說了算。」他解釋,時程問題須以兩校教職員生的意見為依歸,因此目前仍未見明朗。賀陳弘也已於5月18日至竹教大舉行座談會,蒐集竹教大教師對合校案的意見,並強調兩校整合會以「概括承受」為原則,落實過渡期與雙軌的具體執行方式。他也承諾,合校後的教育學院仍會保留「竹師」名稱,以延續竹教大的價值與歷史。延伸閱讀: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恢復合校籌備工作公聽會紀錄 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與新竹教育大學同仁座談會紀錄
東吳生求拆蔣中正銅像 校消極回應
校園
第1593期
東吳生求拆蔣中正銅像 校消極回應
2015-04-15
【記者林子淳台北報導】東吳大學學生事務處8日、10日分別於雙溪校區、城中校區舉辦「校園秩序、校產維護」公聽會,討論學生如何在表達訴求時,在校園秩序及校產維護間取得平衡。但在8日公聽會上,校方不願正面回應校內蔣中正銅像去留問題,東吳三異議性社團聯合發表聲明,呼籲學校對此舉辦單一主題的公聽會。自太陽花學運以來,東吳大學經歷灌腸花與反核黃絲帶等活動。在今年二二八紀念日前夕,圖書館銅像被噴上「兇手」字樣並貼上「殺人魔王、何須紀念!」等標語在網路上造成熱烈討論。對此,學生事務處舉辦此公聽會,希望能跟學生交流意見。8日公聽會上,校方對於蔣中正銅像移除議題沒有正面回應,會後全球和解社、東吳難容社、「城中跳馬」三個社團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校方積極維護具政治立場的銅像與其曾表明的行政中立的立場互相矛盾,並呼籲校方能針對銅像去留再次召開公聽會。東吳經濟系學生郭俊毅在10日公聽會上提出質疑,若公聽會是討論過程,希望校方明確表示在兩場公聽會中對同學意見的後續處理方式。對此,學務處學生事務長鄭冠宇在公聽會上對此回應,他沒有辦法做任何保證。郭俊毅會後表示:「當時主任秘書、總務長與學務長三位學校的一級主管都在臺上,應該可以明確的回答問題,但校方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東吳城中跳馬社長鄭仲皓則說:「原本想說學校會對銅像去留做回應,但這兩天下來學校還是在搓湯圓。」除此之外,鄭冠宇8日公聽會上發表言論說:「東吳大學是個財團法人,我們作為行政人員主要的目的是保管學校的財務,你們學生都只是過客,但我們學校是要永續經營的」,引起學生不滿。法律系學生張家維因而在臉書上發起「我們只是個過客」活動,在活動專頁上張貼學生證改版的「過客證」反諷校方,並號召同學一起參與10日在城中校區的公聽會,讓學校看到過客的力量。張家維認為,鄭冠宇的發言剝奪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這跟學校原本創辦的目的相違背,所以拿「誰是過客!」標語進入公聽會現場,以和平的方式抗議。對於過客說言論造成學生的不滿,鄭冠宇於10日的公聽會上說:「如果學生真的那麼在意,我當然願意道歉。」而針對公聽會後校方是否會有相關政策,學務處秘書謝蕎卉表示,目前都在蒐集意見,等和學校報告完後才會討論接下來的動作。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