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微流體晶片篩選優良精子 增試管嬰兒成功率
新知
第1715期
微流體晶片篩選優良精子 增試管嬰兒成功率
2019-11-28
【記者劉書妤綜合報導】近年來台灣少子化問題日漸嚴重,部分原因為少數夫妻飽受不孕症困擾,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106年統計,男性因素造成不孕症的比例為 12.2%,位居第三。國立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李博仁率領該系學生研發「精液求精生殖晶片」,相較傳統方式能更高效率地篩選精子,盼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國立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團隊研發「精液求精生殖晶片」,期望以高效率的方式取得高品質的精子。 圖/李博仁提供此微流體晶片(Microfluidics Chip, MFC)(註)針對「精蟲洄游」的特性設計。精蟲在流動液體中具逆游能力,因此團隊在晶片內製造出不同流速的場域,使精蟲在裡面逆游。活動力較差的精蟲會因無法與流動的培養液抗衡,被沖刷至後端出口,藉此分選不同品質的精子,並將品質較佳的精蟲由注入端抽出,避免篩選過後的精蟲混合在一起。註:微流體為將液體微小化的技術,通常處理微小容量從微升至飛升等級。「精子篩選」已行之有年,但傳統篩選方式,如上泳法、梯度密度離心法等,多半只能得到少量品質佳的精子。精液求精生殖晶片期刊撰寫者、交大生醫所的郭紹玄說:「上泳法和梯度密度離心法的回收率通常最好都在20-30%。」此微流體晶片則能以較少的時間取得數量較多的優良精子,每次約五到十分鐘即可完成。 在線性、直線速率和活動性三項指摽中,運用微流體晶片取得的精子品質遠高於未經處理過的精子。 圖/李博仁提供計畫發想者、今年剛從交大生醫所畢業的黃崇賢說:「最大的困難是微流體通道的結構無法達到最佳化,因此需多次使用模擬軟體COMSOL調整參數。」經多次調整後,才完成目前的流道構造。此外,團隊規劃將此發明商品化,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效益,目前作品仍為實驗室雛形,以人類精蟲進行測試,但受限於法規的限制,尚無法進行臨床人體試驗。「此發明可針對不同哺乳類精蟲的泳動能力,調整流場的流速。」黃崇賢說,因一般哺乳類動物的精蟲皆具洄游性,所以除了試管嬰兒,也可應用於保育類動物的繁殖上,在此方面,團隊目前已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測試。目前精液求精生殖晶片仍須以人工的方式調整流速和抽取精蟲,黃崇賢指出,希望未來能全面自動化,將精液注入晶片後,由電腦控制流速並自行分選精子。「由團隊提供的數據可看出,此微流體晶片能篩選直線速度(Straight Line Velocity, VSL)和活動力(Motility)較佳的精蟲。」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生殖與內分泌研究組研究人員李勝祥表示,但那些指標為判斷精蟲品質的其中幾個參數,還須確認篩選後精蟲的染色體、活性和外觀是否正常,才可確保精蟲的品質。 一般精蟲與異常精蟲的外觀差異,精子畸形為精子的頭部或軀幹的形態異常。 圖/李博仁提供
割禮風險仍存疑慮 美Bloodstained Men各校示威
國際
第1711期
割禮風險仍存疑慮 美Bloodstained Men各校示威
2019-10-30
【記者李權洲綜合報導】一群身穿白衣,兩股間染有血紅色斑點的人自10月11日起出現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抗議。「沾滿血跡的男人和他們的朋友(Bloodstained Men & Their Friends, BSM, 以下簡稱染血男人)」在各大學內進行示威活動,目的為宣導嬰兒接受「割禮(circumcision)(註)」的危險性及不適當性,期許能降低往後嬰兒接受手術的比例。註:割禮為一種宗教習俗,醫學上稱之為「包皮環切術」,指切除部分男性生殖器前端皮膚的手術。 染血男人以全白衣物凸顯兩股間的紅點,藉此向世人告知割禮的疼痛及危險。 圖/染血男人提供染血男人這三週來,每日造訪一間大學,針對尚未生子的大學生宣揚其理念,並於10月26日及27日在新奧爾良(New Orleans)由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舉行的活動中抗議,希望向全美告知嬰兒接受割禮的危險性。 染血男人於新奧爾良活動會場外掛上標語,向當地民眾傳達其訴求。 圖/染血男人提供染血男人提到,嬰兒接受割禮是侵犯嬰兒的身體自主權,而對於外界聲稱割禮能防治愛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和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的說法,染血男人表示這是無稽之談,「割禮在醫學上是完全不必要進行的手術。」割禮在部分中東和非洲國家受到宗教影響而盛行,擁有這項習俗的包含大多數猶太人、部分伊斯蘭教徒及非洲部落原住民。然而在美國,縱使上述族群的人口比例不高,卻仍有許多男嬰接受手術。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在2013年8月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美男嬰進行包皮環切術的比例雖自1979年的64.5%下降至2010年的58.3%,但卻是全世界唯一進行「非宗教因素割禮」的國家。密西西比州立大學(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MSU)學生喬納森.岡薩雷斯(Jonathan Gonzalez)認為,割禮帶來的風險遠大於可能帶來的報酬,「手術費用昂貴,會帶給胎兒劇烈的疼痛,又不能麻醉,重點是這對防治傳染病幾乎沒有幫助。」 染血男人進入大學內,告知大學生割禮對嬰兒的危害,希望大學生未來不讓自己小孩接受手術。 圖/染血男人提供東密西根大學(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EMU)學生米切爾.考夫曼(Mitchell Kaufman)是猶太人,也在幼時接受了割禮。他認為宗教不應是孩童接受割禮的理由,「嬰兒沒有必要為了父母的信仰被迫進行割禮,因為嬰兒並不一定要和父母有相同的宗教信仰。」此外,他也提到割禮將侵害嬰兒的人權,「嬰兒無力反抗,只能驚恐的尖叫哭泣。」 一名年幼時未接受割禮的學生在聽完染血男人的訴求後,打電話向母親致謝。 圖/染血男人提供目前染血男人將持續在全美60餘個城市進行抗議,並且增加進入大學校園的比例,以對這些未來將結婚生子的族群進行教育。他們希望藉著向民眾的宣導及對政府的抗議,將他們的主張傳達給全美人民,藉以保護未來男童不須被迫接受割禮。 
探討病態迷戀 卓卉芹以作品批判人性
藝文
第1710期
探討病態迷戀 卓卉芹以作品批判人性
2019-10-24
【記者徐品蓁台北報導】畫布上出現嬰兒的臉與不規則的色塊,有時還可看見復古的皮革和毛皮拼貼在畫中,這是新銳藝術家卓卉芹的創作風格。正在倫敦就讀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RCA)繪畫系碩士班的卓卉芹,於19日起在索卡藝術中心舉辦個展,首度在台展示最新系列創作《迷戀》,其中的代表作品為〈奶油性緞嬰兒〉,探討人類過度追求奢侈品的病態行為。 倫敦市立大學的當代音樂作曲家翁至鴻受邀於個展開幕當天,與卓卉芹進行一場深度的藝術對談。 圖/黃冠禎提供此次個展名為《Cho, Hui-Chin:Taku Kiseri》,源自卓卉芹的日文漢字翻譯。他在世界各地展演時,堅持在藝術市場使用「Cho, Hui-Chin」這個名字,而不是國際所認知名字在前、姓氏在後的「Hui-Chin, Cho」。直到去年在日本駐村時,遭指「Cho, Hui-Chin」是無意義的名字,應使用符合國際認知的用法,卓卉芹說:「我堅持要用我的名字,卻遭到外人阻止和懷疑。」之後,他的日本朋友為他翻譯日文名字「Taku Kiseri」,而他發現自己可以接受這個名字,並了解到自己對於名字過於執著,也是一種迷戀。卓卉芹自十歲便前往英國讀書,在生活及求學的經驗中,都曾遇過不被接受的情況,使他產生自我身分認同的困惑,這也令卓卉芹聯想到嬰兒在東西方的模糊性。東方對於嬰兒的靈魂是否存在,出現兩派說法,西方則不會對嬰兒性別作明確區隔,因此,在卓卉芹的畫作中,時常可以看見嬰兒的元素,成為他探究不同議題的暗喻手法。 《迷戀》系列代表作品〈奶油性緞嬰兒〉,琉璃的外身與內部的人體化合物表現出兩者的衝突性。 圖/黃冠禎提供此次《迷戀》系列中的主要展品〈奶油性緞嬰兒〉,就是將琉璃燒成嬰兒的形狀,並於內部注入卓卉芹的人體化合物,表現出兩者的衝突性。作品指的迷戀並非單單只是非常喜歡,而是為得到喜歡的物品,願意去犧牲自己的一切,是「迷戀」的病態行為。個展中還有另一件作品,取名為〈這畫一點都不髒,它是關於身為強迫症的甜蜜緊張;也許它看起來稍微有些野蠻,但它是人性。〉細細觀看畫作可以觀察到,作品中的嬰兒正在進行傷害自我或他人的行為。觀展民眾江郁珊說:「剛看到這幅畫時會想,這麼年輕的藝術家怎麼會畫出對人性如此深刻的體悟。」但他了解卓卉芹的人生經驗後,便能理解作品欲表達的創作理念。 《迷戀》系列中的〈這畫一點都不髒,它是關於身為強迫症的甜蜜緊張;也許它看起來稍微有些野蠻,但它是人性。〉 圖/黃冠禎提供作品〈這畫一點都不髒,它是關於身為強迫症的甜蜜緊張;也許它看起來稍微有些野蠻,但它是人性。〉也暗喻收藏家對藝術品的迷戀。「是要諷刺為了價錢而收藏作品的藏家。」卓卉芹作品收藏家兼經紀人黃冠禎說,他表示,許多藏家並非因為喜歡藝術才收藏藝術品,而是為了等藝術品增值後售出,或是依靠收藏藝術品以顯現自己的身家地位。在開幕日下午,卓卉芹也對此作品進行一場破壞性表演,他親手使用釘子、剪刀等工具將作品分割成多塊碎片,暗諷部分藏家對收藏藝術品的商業心態。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