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反客為主》翻轉主流語境 展覽揭客家文化魅力
藝文
第1796期
《反客為主》翻轉主流語境 展覽揭客家文化魅力
2024-10-18
【記者林偌甯台北報導】走進熟悉的生活空間,卻發現蘊含客家文化的巧思。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的簡基米,與現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的洪以諾以作品《反客為主\語境顛倒》,參展《詞彙之境藝術作品徵件展》,自11日起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展出。兩人以身為客家人的身份出發,透過建立便利商店、辦公室兩種日常場域,翻轉華語和客語的語言地位,邀請民眾一同進入「反客為主」的假想世界。 談到創作動機,簡基米說明,當他在外想要以客語與母親溝通時,卻感受到周遭環境不存在客語交流的尷尬感,促使他思考社會將華語當作主流語言漸趨極端的情形並非理所當然。便與同為客家人的洪以諾,共同反思對客家血統的文化認同,並一同創作。 因此兩人以客語成為主流語言的世界觀,建立讓人倍感熟悉,卻又陌生的環境,增加民眾觀展的衝擊感。將台灣人熟悉的超商、辦公室,結合充斥客語元素的文本,設計除了語言之外與生活情境相似的情境。「透過生活化的場景,我們希望讓觀眾來到這個場景後可以輕易理解,迅速地進入到這個世界觀。」洪以諾解釋。 步入展場後,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超商,超商商品是結合真實存在的商品和客文化設計而成,且刻意挑選中文和客語漢字形體有明顯差異的品項,民眾能在欣賞作品時以「大家來找碴」的方式,觀察展覽中的超商和現實的異同。兩位藝術家更開發「反客為主結帳掃碼機」,掃描包裝上的條碼便能取得商品由來、客語漢字與發音,藉由互動沉浸體驗客語的魅力。 另一場景為設法振興華語的行銷公司,辦公桌上的電腦螢幕顯示數則以客語漢字撰寫的合作信件,並播放華語教授在教學場域中面臨困境、奶奶企盼用華語和子孫交流的單頻道錄像。然而兩人在現實與反客為主世界中身分顛倒,華語教授是傳授客語的教師,奶奶則以客家話為母語,他們表露出對華語的擔憂,實際上是面對客語邊緣化最真實的心聲。簡基米說:「我們呈現華語是弱勢的世界,把大家放到華語的鞋子裡面,讓大家設身處地去想『客語』在現實中面臨的困境。」期盼以華語成為弱勢的荒謬感,刺激民眾反思多語言族群之間相互同理及尊重的必要性。 觀眾顏亦均說:「習慣任何事物和文字都應該以華語表述的成見觀展,會造成感官顛覆的錯亂感。」這場探索台灣社會語言權力關係的藝術行動,試圖以更趣味、互動性的方式,萃取生活中被沖淡的客家符號,做為引領觀者認同本土語言價值的媒介。觀眾楊矞菁也分享觀展過程中使用掃碼機聆聽客語發音並嘗試跟讀,讓她和客語之間的距離感被過程中的互動稀釋,「語言還是要用講的,跟聽的才是最可以去流動的。」
融合手語及戲曲 《未命名》尋身分認同
藝文
第1796期
融合手語及戲曲 《未命名》尋身分認同
2024-10-18
【記者李香霆報導】「如果我們對語言的認知,都可以跨出自己的邊界一點點,那這個世界會有什麼不一樣?」來自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Co-create非聽覺劇場創作實驗室,邀請不同文化脈絡下的聽、聾表演者共創,以共融劇場的形式推出《語言邊界》展演。其中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研究所的黃祺芳,與來自聾人家庭的手語翻譯員洪紫鳳,結合手語及戲曲,以作品《未命名》探討追尋身份源頭的糾結情感。 「有時候會覺得雖然我是客家人,但我身上卻沒有一個關於客家的深刻感覺。」儘管黃祺芳出身客家村落,但進入台灣戲曲學院學習客家戲曲後,才發現自己對於客家文化的陌生與疏離。加上從小學習的舞蹈和西方戲劇表演,與客家戲曲的身體表現截然不同,種種一切讓他對自我產生掙扎與迷惘。黃祺芳將這些想法帶進此次的共融劇場,告訴觀眾不必一味地尋求認同,理解和包容也同樣重要。 身為CODA(Child of Deaf Adults)的洪紫鳳,日常以口語與外界溝通,而手語則為他搭起與父母對話的橋樑。由於手語的思緒脈絡比起口語更為直接,讓他無法透過手語傳達出隱晦抽象的情緒,洪紫鳳說:「手語對我來說是很親密的語言, 可是我也深刻的感受到我有些思緒沒有辦法完整傳遞給爸媽。」兩種語言使用上的差異,有時也令洪紫鳳對於CODA的身份感到孤獨且存在隔閡。 有別於傳統利用舞台佈景去呈現故事背景,黃祺芳和洪紫鳳在本次表演中僅利用戲曲跟手語的肢體動作向觀眾描繪畫面。「我們想要找到彼此的共同語言,手語跟戲曲手勢好像就有某一種關聯性。雖然我們是不同文化背景,但我們想要試圖有些交集。 」黃祺芳說道。此外,為了在不同語境中,交織彼此的文化背景,黃祺芳和洪紫鳳採用即興的表演方式,讓觀眾抽取與他們生命經驗有關的字卡,隨機排演成一段段的情節,並以戲曲的身段與手語傳遞給觀眾。 直到最後一張字卡「跳舞」,狹小劇場中的燈光全滅,只剩下一道隱晦的橘紅色燈光。黃祺芳想藉由有如黃昏時分般的燈光設計,傳達《未命名》的內涵,「黃昏它其實是一個魔幻時刻,大地正不穩定地轉換空間,很像我們兩個人面對身份的不確定。」 在唯一的光源之下,舞者開始舞動肢體,沒有任何背景音樂,沒有統一的動作標準,兩位舞者各自勾勒著內心世界的呢喃。對於黃祺芳而言,他想像著客家八音的旋律,而洪紫鳳則回憶起兒時與媽媽互動的記憶。觀眾林郁如分享:「有種把耳朵關起來,用聾人的視角去看這個表演,會讓我更專注地去看舞者的動作和表情。」 演出除了融合兩位創作者的生命經驗,也透過戲曲中的肢體語彙和手語語言呼應本次展演主題《語言邊界》,在不同的語言之間找出共鳴。洪紫鳳說道:「我們不單只是所謂的手語和戲曲代表人,我們其實是把生命經驗帶到這裡,讓大家看到我們不一樣的生活背景在這個場合運用同樣的肢體元素,會如何創造出什麼火花。 」希望透過戲曲和手語表演相輔相成,連結不同文化間的互相理解。
時裝秀融藍染技藝 義民祭以青年視角詮釋客家文化
生活
第1795期
時裝秀融藍染技藝 義民祭以青年視角詮釋客家文化
2024-10-04
【記者王保伶報導】113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以下簡稱新北義民祭)於9月28日至30日在新北市民廣場熱鬧登場,活動以「青年」為主軸,加入服裝秀、青創市集等項目,透過青年視角詮釋客家傳統文化,鼓勵年輕族群投入客家藝術創作。 服裝秀由與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以下簡稱新北客家事務局)合作的亞東科技大學材料織品服裝系織品服裝設計組負責,結合客家傳統藍染技藝和二手衣再設計,體現「愛物惜物」的客家精神。亞東科大織品服裝設計組副教授徐秋宜說:「我們藉由這樣的成果,表達『永續時尚』、『永續衣櫃』的議題和精神。」除了服裝秀外,會場另一邊的青創市集,提供青年展示創新產品的機會。其中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販賣融合新式烹飪技巧和客家傳統食材的「新客家飲食」,如桔醬泡芙、古早味飲品等,翻玩懷舊味覺記憶,創造復古美食體驗。駐足攤位聽學生介紹產品的人潮眾多,非客家人的民眾宜婷(化名)表示,透過市集推廣客家飲食,更能讓人們認識客家文化。 身為客家子女,同時負責服裝秀設計和走秀的亞東科大織品服裝設計組學生Jessica(化名)提及,在設計服裝前特地研究過客家建築使用的圖案,希望藉由了解文化設計出新穎的服裝。她慎重地說:「理解一個文化後,再創作與其相關的作品,是對這個文化的尊重。」除了尊重文化外,德霖科大餐旅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鍾碧姮也不斷強調,年輕人承襲客家傳統時,應當以過往風俗為基礎,開創新的傳遞形式,讓未來世代願意了解與接受。「學生研發的桔醬泡芙,讓民眾能夠認識客家的美食特色。」鍾碧姮補充道。 「大部分人不會在生活中接觸到客家文化,便會漸漸遺忘它。」宜婷說道。在參與新北義民祭後,民眾更能體會到客家文化的傳承意義。而身為客家人的民眾善融(化名)也笑說:「看到年輕人不會把文化丟掉,能夠珍惜,是非常珍貴的事。」新北市客家局則表示,未來會繼續增加各領域年輕人參與客家事務的機會,利用他們的創意和專業,讓下一代不斷延續客家精神。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生活
第1795期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2024-10-04
【記者周元曦新竹報導】「過去參與地方創生的經驗,以及對文化交流的熱忱,促使我們成立這個團隊。」「青合力」團員,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莊于萱說道。團隊四人將興趣融合,成立「青合力」,希望促進清大學生間的跨文化交流。創團以來的首次活動「異邦行腳初探」在9月29日舉辦,帶領外籍學生實際走訪、認識在地客家文化。 莊于萱分享舉辦此活動的契機,是過去在與外國友人交談時,發覺很難將臺灣文化清楚表達,而清大位於客家文化豐富的新竹,因而萌生用英語導覽方式,向外籍學生介紹客家文化的想法。活動於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與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行,從客家族群移民歷史、飲食習慣與食物保存,串起一連串的客家故事線。下午更加入搗麻糬、學客家語與分享家鄉文化等動態活動,讓學習不僅止於耳朵和眼睛。「我最期待的環節就是搗麻糬!」來自泰國,現就讀清大國際專業管理碩士班(IMBA)的藍炳雄笑著說道。 「我是客家人,我爸爸一直告訴我神農是我們的祖先,但我不了解客家文化。」藍炳雄在學員交流時說出自己的故事。目前居住在泰國的客家人不多,藍炳雄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身背景卻苦於沒有管道,直到這次發現了「青合力」,以自己聽得懂的語言,了解客家歷史。清大國際學士班的日籍學生菊田杏美則是從未聽說過客家文化,但卻意外能在走訪過程中找到和日本文化的共通點,「園區展出客家作曲家鄧雨賢所撰寫的日語歌謠,歌詞讓我覺得很熟悉。」 清大經濟學系金韋岑也認同此次活動帶來的幫助,分享自己過去也舉辦過台北城中地區的歷史導覽,但「青合力」在內容規劃上更能夠以「讓外國人了解台灣文化」的角度出發,不僅教學方式淺顯易懂,還搭配遊戲互動與手作環節,增加不同國籍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是之前自己舉辦導覽活動時從未有過的想法。 「異邦行腳初探」活動引導來自各國的學生相互認識,提供參與者文化交流的平台。莊于萱認為英語導覽能有效的協助外籍學生了解新竹,未來也希望繼續以同樣的方式,協助更多外籍學生認識客家文化與台灣這片土地。
傳統精神接軌嘻哈潮流 「客+潮」發揚客家文化
生活
第1769期
傳統精神接軌嘻哈潮流 「客+潮」發揚客家文化
2022-10-26
【記者陳孟樺台北報導】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自22日起至24日以「義民35.客+潮」為主題展開活動。義民嘉年華來到第35週年,乘著客家文化的浪,與現代潮流結合,衝上前所未見的浪峰。這次以嘻哈元素貫穿活動,期盼能拉近客家原生文化與年輕一輩的距離,同時也帶給民眾新穎體驗。 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以「客+潮」為主題,主辦方希望將傳統文化與嘻哈潮流結合,讓青年對客家文化更有感。  圖/陳孟樺攝本屆以「客+潮」融合傳統與新潮流,更擴大規模舉辦往年的「迎神繞境」與「安座大典」,特別邀請全台35間宮廟參與。廟宇人員聲勢浩大,來自台灣各地的神轎一齊座落在自由廣場中央。安座大典啟動的那一刻,所有民眾肅立,專注地看著廟方將一尊尊義民爺與忠勇公請出轎,接著由典禮人員們小心翼翼地把義民爺牌位一ㄧ接過手傳至主祭台上。 安座大典時,典禮人員高喊「進喔」,向全台35間宮廟的義民爺與忠勇公表示將把他們接上主祭台。   圖/陳孟樺攝今年客家義民嘉年華融合傳統與潮流,主辦方祭出嘻哈主題曲「承蒙臺北」的舞蹈比賽,歌詞以客語道出義民來到台北的故事,詞曲中新舊雜揉與碰撞成為一大特點。而「創意踩街」受風雨影響而取消,令許多表演團隊感到惋惜,原定受邀參與的國立臺北大學熱舞社學生吳俞蓁認為:「平常不會注意到這類型的活動,但有結合熱舞表演就能吸引許多大學生與街舞圈年輕人的關注。」 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次日遇上風雨,受邀表演的學生不畏場地溼滑仍奮力舞蹈。 圖/陳孟樺攝出身不同世代卻同樣關注、喜歡客家文化的民眾匯聚在義民嘉年華。會場中鑼鼓喧囂夾雜現代嘻哈音樂,針對本次主辦方嘗試結合兩種文化,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説:「想讓民眾耳目一新,不見得是要完全顛覆,而是在某種既有的客家特色下變得非常潮流。」傳統與潮流在活動中交會,主辦方期待能重新詮釋當代客家精神。徐世勲認為,客家文化在創新或者與其他文化融合都有所突破,不過「客語傳承」仍是最大困境。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社副社長吳廷宇認為,對客家青年而言,具備客語能力與擁有使用客語的環境同樣重要,「我們對公眾場合中出現這些語言可能還不習慣,像臺大學生會今年迎新傳單使用多元語言,就有些人不習慣而引發爭議。」主辦方這次嘗試交融兩種文化,吳廷宇也表示,大家會感到新潮,或許也有人因活動而想認識客家文化。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左)接受講客廣播電台採訪,與主持人以全程客語的方式趣聊活動。 圖/陳孟樺攝本屆客家義民嘉年華為客家文化翻開嶄新的一頁,談及下一頁該如何續寫,徐世勲表示,未來計畫讓客家結合全球當代文化,「甚至讓大家覺得原來,我們客家人也可以引領潮流。」另一方面,吳廷宇點出,主辦方可以讓民眾體驗客家人的生活,「畢竟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民眾參與過這樣的生活方式後,推廣效度或深度都才會是持續的。」客家精神透過本次活動與潮流接軌,讓客家傳統以新形式發揚光大。
沙龍暢談客家劇場未來 接軌現代育文化內涵
生活
第1753期
沙龍暢談客家劇場未來 接軌現代育文化內涵
2021-10-06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以客家為題的文藝沙龍開張!客家委員會於2日在「左轉有書」舉辦此系列第二場座談,以「客家劇場的傳統與現代接軌」為主題,邀請到召集人鍾喬與對談者徐亞湘(註一)、吳榮順(註二)等人展開對話。團隊將此系列沙龍為「參詳camˊ xiongˇ」,取自客語音譯,代表商議共謀之意,體現沙龍核心宗旨。註1:徐亞湘,目前為北藝大戲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台灣與中國戲曲史。註2:吳榮順,目前為北藝大音樂學院教授,研究專長為原住民與客家音樂史。 文藝沙龍五位學者與專家正在「左轉有書」現場交流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五位客家文化學者與專家齊聚,各自點出客家文化在戲劇與教育上的現況,與對未來發展的想像。集「差事劇團負責人」、詩人、作家、社會運動者於一身的鍾喬,認為運用文藝沙龍的方式談論客家文化,是汲取了歐洲文人對於「咖啡館舉辦文藝沙龍」的概念,以較為自在的方式討論文化議題,把客家議題漸漸落實在日常當中。 「客家戲劇傳統與現代接軌」召集人 鍾喬 發表對於文藝沙龍的活動主旨與目標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沙龍有個意涵就是創造一種文化來自daily life,更能靠近年輕人,賦予他們自主擁有族群認同。」鍾喬表示,客家教育中,語言和族群文化是最重要的課題。對於當今年輕世代,找回消逝的族群內涵是急迫且必須的。 祖籍海南的大馬導演(半個客家人)發表對於首次執導客家戲劇《火燒庄》的觀點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出身傳統客家聚落、苗栗縣三義鄉的鍾喬,表示想透過沙龍傳遞不應將「客家原鄉」當作一個浪漫、唯美的懷舊意象,而是應嘗試與現代社會連結,培養當地人民的自主意識是目前最大的困境。他也補充,客家文化從戲劇到教育,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客家戲劇過去在題材與形式上的種種限制,正經歷與現代元素融合的過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徐亞湘談到客家傳統戲曲時表示,這種娛樂形式已距離青年社會太遙遠,至今「外台戲」(註三)市場逐漸衰微,近乎只剩客家代表劇團「榮興採茶劇團」獨力支撐。深知戲劇文化隨著台灣社會娛樂形式演變的他建議道:「只要戲曲把握藝術本質、把握藝文人口的需求,安於小眾的進行創作就可以了。」註3:「外台戲」廣義泛指所有於室外演出的戲曲活動 ; 狹義則專指於戶外廟會酬神戲的戲曲表演及其所形成特殊的「活戲」表演形式 。 北藝大戲劇系教授徐亞湘在座談中分享對於客家戲曲藝術的看法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學生劉虹均民國108年曾隨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到澳洲觀賞「榮興採茶劇團」的演出,首次看到客家改良戲的她,深深被現代結合傳統的表演形式吸引。她認為年輕世代較少接觸客家劇場的現象,主要由語言、客家宣傳資訊不足、客家文化的刻板印象等共同因素促成。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湯美玲則認為,近年許多公立小學加入了客家語課程,平日於公車、捷運、火車也能聽到客家語的廣播,期望未來客家文化在能更融入日常。 北藝大音樂學院教授吳榮順老師分享北藝大學生在客家戲曲的著墨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客家文化在當代,因歷史的演變而產生嚴重的文化斷層,在戲劇與教育方面都面臨了傳統與現代接軌的問題與困境。該文藝沙龍的創辦不僅開啟客家議題的廣泛對談與研究,同時也能深入日常,吸引青年對於客家文化的重視與討論,將漸漸消逝的文化再次浮上檯面。
【社論】為何台灣民眾愛拿客家人開玩笑?
校園
第1735期
【社論】為何台灣民眾愛拿客家人開玩笑?
2020-11-05
近幾年在社群媒體上,拿客家族群開玩笑的梗圖、笑話與脫口秀橋段不勝枚舉,亦常見網友拿客家人作為回覆笑點,諷刺客家人過度勤儉、待人小氣彷彿蔚為一種風潮。觀此現象不禁令人疑惑:為何相對於其他少數族群,網路鄉民、乃至於台灣民眾較不避諱拿客家族群開玩笑?有別於原住民或新住民,可能因加分制度標籤、語言文化隔閡等因素,在大眾印象中為較需幫助的弱勢群體。客家族群約佔台灣總人口16.2%,乃第二大族群,雖然客語傳承面臨嚴重危機,但其社經地位並未表現弱勢。因此鄉民在嘲諷客家人時,較不易觸發「歧視弱勢」的敏感神經,玩笑尺度拿捏也容易變寬。而一些國外脫口秀表演者會拿自身種族開玩笑,人們普遍認為只有本人,才有立場說出針對某族群的嘲弄。然在台灣,客家族群逐漸從客庄向外遷徙,年輕世代有相當高比例是父母為客家人與其他族群通婚。意即廣義客家人口逐年增加,許多年輕人擁有多重血統,各族群身份界定趨於模糊,可以開客家玩笑的人增多,相對會感到冒犯的人也減少。其實,「勤儉」本就是客家族群強調的傳統美德,網友傾向認為玩笑出自既有事實,而非歧視。過去客家人務農者多,生活清貧,而使得許多老一輩客家人,始終抱持著能省則省的原則過生活。如今,勤儉已非世俗所推崇的價值,在物質不虞匱乏的時空背景,節省變成是不懂享受、吝嗇小氣。的確,農業時代的惜物習慣在消費社會裡或許不是「美德」,卻可能是面對全球氣候急遽變遷、天災導致糧食生產不穩定的解方。 早期客家人務農者多,生活較清貧,因此發展出勤儉的文化特色。圖為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的銅像「農夫」。 圖/何昀儒攝許多迷因亦反映出大眾普遍對客家文化的認識過於單一。比如近期「為何客家人都看起來很陽光? 因為『暗自Sad』(註1)」的梗圖。實際上,台灣各地客家族群約可分為五種腔調(註2),而各腔調用語有所不同,「恁仔細」僅適用於桃園、苗栗一帶說北四縣腔的客家人。去年,知名脫口秀節目「博恩夜夜秀」祭出「誒!苗栗國」影片,大酸苗栗政府與民意代表,引發熱議。當時,一些民眾會直接把客家人與「藍營支持者」劃上等號,殊不知各地客家人政治傾向迥異,有「北、東偏藍;南偏綠」的現象。註1:「暗自Sad」為四縣腔客語「恁仔細」的諧音,意為謝謝。註2:台灣的客語依據分佈地區的不同,大約可分為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饒平腔和詔安腔五種腔調。 網路迷因可透過社群傳播造成影響力,「暗自Sad」梗圖出自一百五粉專,截至發稿,此篇貼文已吸引1740次分享。 圖/一百五粉專提供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並非不能開玩笑,而是需要思考笑話所塑造的族群意象與刻板印象,容易影響年輕人的文化認同。台灣的客語人口流失嚴重,大環境使年輕人學習客語的動力越趨薄弱,若社會氛圍又不斷貼上負面標籤,更加不利客語的推廣與傳承。並且,消費主義發展至今日,鑑於全球暖化與環境反撲,不少人也開始對物欲生活提出反思,若能除去對傳統文化的成見,或許在未來,客家節儉與惜物的精神,反而能為現代人提出一套回歸少量物資的環保生活美學。參考資料: 客家委員會: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調查研究報告,頁6-11。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劃結案報告:外團體的族群刻板印象對客家人的影響,民國102年,頁30-32。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臺灣客家族群史系列叢書: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民國106年,頁16-19。 林賢奇,從2008、2012年政黨投票看客家族群政黨傾向─以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民國102年,頁149-152。
羅婉云策巨大柿果展 再現都市客家文化
藝文
第1731期
羅婉云策巨大柿果展 再現都市客家文化
2020-10-07
【記者蕭淳云台北報導】隨著觀展者進出,布料打造的柿子空間上下起伏,在日光和鼓風機的催化下,模擬柿果逐漸風乾成柿餅的過程,這是台北當代客家徵件展──《秋陽,風起,凝結的糖》的展覽現場。此展覽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羅婉云策展,與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合作,邀請兩位藝術家進行創作,於9月12日至10月4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 策展人羅婉云過去多以食物為媒材進行創作,這次與在場內與觀展民眾分享柿子做成的「飴」。 圖/羅婉云提供為了打破大眾對客家文化──花布、藍染、油桐花的傳統想像,身為新竹客家人的羅婉云以奇幻、新穎的手法詮釋客家經典食物柿餅。他莞爾一笑說道:「大家每次都把它(客家文化)弄得很像已經進入歷史。」他強調,客家文化承襲至今,且不斷地轉變。羅婉云舉例,現今台北不乏客家族群,但多隱藏在都市中,「不會從外面一看就知道我們是客家人。」因此,他將代表客家文化的巨大柿子放進剝皮寮穀倉,呼應都市氛圍下的客家精神。 藝術家黃子儇打造的柿子空間,讓觀展者身歷其境,配合展場空間的自然光照射,詮釋柿餅日曬過程。 圖/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參展藝術家黃子儇同為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在此次展覽中,他發揮擅長的空間創作,以帆布為媒材,搭起三個層層包裹的空間,搭配鼓風機讓柔軟的布料緩緩膨脹,觀展民眾可以屈身潛入柿子中探索。在展場中央抬頭仰望,可見陽光透過剝皮寮穀倉原有的天窗,均勻地灑落在布料上,羅婉云表示,這正好表現客家柿餅製程中的必要元素──風吹與日曬。黃子儇還特別選用閃耀銀白光澤的橘紅布料,以呈現柿子表皮逐漸凝結出糖霜的模樣。走進黃子儇搭建的柿子空間,映入眼簾的是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學生黃馨的創作。第一層的熟成柿子佈滿象徵風神、太陽神的壓克力插畫;第二層擺放多個軟雕塑,以布料搭配紙板縫製,呈現充滿童趣的未熟成狀態。羅婉云觀察,黃馨抽象繽紛的插畫風格能充分詮釋《秋陽,風起,凝結的糖》的概念,「我想給的感覺都是一種黏稠的、正在轉變的、模糊的。」正如柿子轉變成柿餅的狀態,也象徵著客家族群面貌的更迭。 藝術家黃馨正在展場微調作品,以極富童趣的插畫與軟雕塑擺設呈現柿果的兒時形象。 圖/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提供為了讓展場中柿子的形象更立體,羅婉云在柿籽狀的桌子,擺上自製的柿葉茶和柿子點心與民眾分享。孩童在展場或坐或蹲,時不時好奇發問:「我在柿子裡面!那肉在哪邊?」觀展人李慧端認為,參與式的展覽很特別,「會有一種走入不同空間的感覺。」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秘書陳淑貞也提到,透過年輕世代反思客家文化,再擷取傳統元素以新穎的展覽形式呈現,「能讓年輕人和其他族群接受,這是台北客家(文化推廣)滿重要的一個方向。」 展期中有三場「品嚐活動」,羅婉云用柿子製成甜點,希望藉由味覺帶給觀展人更多想像。 圖/羅婉云提供羅婉云回憶起旅外的經驗,他表示,在國外很常被問起家鄉,「說Taiwan他們會搞混,我後來都直接說Hakka(客家)。」這讓羅婉云重新思考自己的認同,「覺得創作這麼多年都是在做別人的文化,應該要回來談自己的文化。」來到參與式的展場,觀展人鑽進層層布料探索,並沉浸在淡雅的柿香,在奇幻、有趣的體驗中,深入感受都市客家文化。
客家本色!時尚走秀跳脫傳統服飾窠臼
生活
第1716期
客家本色!時尚走秀跳脫傳統服飾窠臼
2019-12-04
【記者林琮恩桃園報導】「客家也可以走入生活,客家也可以結合流行。」11月30日於桃園市舉辦的「Hakka InStyle 時尚發表會」為了顛覆大眾對客家服飾的既有印象,邀請四所大學服裝設計相關科系師生,以客家文化為主題設計時尚服裝,期望客家服飾能跳脫過去懷舊、鄉土的窠臼。 玄奘大學團隊的《柿業有成》系列作品以柿子的顏色為主要設計理念,並大膽使用簡單的色塊搭配,十分前衛。 圖/林琮恩攝桃園市龍潭區的客家文化館頂樓草皮搭起專業的走秀用T台,周邊則整齊排放白色的觀眾席座椅,規格有如國際盛會。模特兒不畏龍潭夜晚刮起的寒風,換上一套套客家時尚服裝走秀,一旁的作品設計者興奮地向朋友比劃,指認自己在台上的心血結晶。有團隊以柿子配色為主要理念,服飾大膽地以簡單色塊呈現;有團隊則以系列作品象徵藍染工藝不同程序;更有團隊以龍潭當地客家神話「黃龍降雨」為靈感發想,將故事情節生動地刺在布料上。 結合龍潭當地「黃龍降雨」神話故事設計的時裝,以藍、黃色系搭配神話相關圖騰設計,可謂創意十足。 圖/林琮恩攝許多設計師使用簡單前衛的剪裁與配色,與傳統印象中繁複花布紋樣為主的客家服飾大不相同。參賽設計師、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三年級學生李妗純說:「客家最初其實是沒有任何的布花,只是很簡單的短衫,這才是客家最傳統的樣子。」他解釋,團隊設計的衣服沒有使用到花布,反而以黑、白、藍三個顏色為主,並添加現代化運動元素。 以客家元素結合運動裝束,讓觀眾了解到客家服飾不只侷限於傳統服裝。 圖/林琮恩攝實踐服設系研究所的林鈺瓏認為藍染過程相當有趣,便和同學以藍染工藝流程發想,製成一系列衣服,每套代表藍染布料製作時的不同步驟。從第一套以白色為主的設計開始,到第三套以烏干紗布料呈現浸染過程中的波紋圖案,最後一套則以藍色表現藍染顯紋後的最終成品樣貌。 實踐大學《藍衫、欄衫》以藍染步驟發想,以五套服飾呈現由藍到白的染製過程。 圖/林琮恩攝此次服裝秀邀請大學生設計師結合各式客家元素,呈現客家服飾全新面貌。桃園市市長鄭文燦讚許道:「我覺得這些學生真的了不起,能夠讓客家以嶄新、創新的面貌出現。」這天龍潭夜裡,在手機炫目的閃燈和觀眾揮舞的雙手間,客家文化已悄然走入年輕世代生活中。
揮別九二一陰霾 搶成功展客家文化
生活
第1706期
揮別九二一陰霾 搶成功展客家文化
2019-09-25
【記者萬巧蓉南投報導】參賽者推動巨大的船型三輪車,一路奔馳闖到終點,拔下「搶成功」旗幟高舉揮舞,現場觀眾歡聲雷動。「國姓搶成功」活動緣起於九二一大地震後,地處南投的國姓鄉災情慘重,為了使低迷的國姓鄉民走出陰霾,90年起,以「奪得成功」為寓意舉辦「搶成功」活動,鼓勵鄉民組隊參加,發揚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今年適逢九二一地震20週年,國姓鄉以「蛻變」為主題,將往年在11月舉辦的「國姓搶成功」賽事提前到9月21日當週舉辦,用一系列活動展示國姓鄉「成功」重生的活力。 參賽選手終於爬上繩梯,並奪旗搶得勝利,他開心地在台上歡呼。 圖/萬巧蓉攝「國姓搶成功」系列活動中,最盛大的是推船比賽,九名參賽者須合力將載有鄭成功塑像的沉重船型三輪車推到終點線,再跑到高台處爬繩梯登城奪旗。出發槍聲一響,觀眾的加油聲立即淹沒參賽者的腳步聲,兩個賽道中各一艘金船、銀船,參賽者繞船一圈齊心推動船前進,在烈日下滿身大汗。國姓鄉民紀家程表示參賽組別中,「鄉內組」每年都會由各村村民自行組成,因此活動能讓當地人士更有凝聚力。 兩艘船在賽道中競逐,國姓爺鄭成功塑像立於船上,旗幟隨著船的移動快速飄揚。 圖/萬巧蓉攝  參賽者在「國姓搶成功,奪旗展硬頸」的字樣上爬城,這是他們的賽程的最後一哩路。 圖/萬巧蓉攝「社會男子組」一直以來是推船比賽中競爭最激烈的組別,今年更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教師帶著國際學生組隊參加。帶隊的暨大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梁鎧麟說明,因應鄉長邀請暨大的學生深入了解南投在地的客家文化慶典,他與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台灣的學生一起報名,讓學生體驗台灣在地民俗風情。這支隊伍一到參賽跑道上,異國的臉孔馬上吸引主持人的目光,興奮地高呼比賽越來越國際化。隊長暨大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系碩士班學生許芳瑜轉述印度國際學生樓凱旭.畢塔德(Lokesh Bettad)的賽後喜悅,他表示在台印度人中只有他參與過搶成功活動,他感到很榮幸。 參賽隊伍團結一致地圍船推行,埋頭用盡全身力量,只為順利「搶成功」。 圖/萬巧蓉攝除了熱鬧的大型活動外,現場還設置《蛻變×再生:九二一20週年影像特展》,用相片展示這些年來各產業領域的重建紀錄,滿街斷垣殘壁的相片與如今的盛大歡騰形成強烈對比。國姓鄉民詹清喨回憶九二一那晚的場景,他當時年僅五歲,直到現在仍幾乎記得所有細節,「我家樓梯的牆倒掉,鐵門斷電變形拉不開,只能躲在車子底下。」這一晚,是國姓鄉民共同的傷口,卻也是他們重建的契機。九二一後,國姓泰雅渡假村總經理李吉田發起「搶成功」特色活動,結合當地的族群文化,至今已成為地方重要的觀光文化財。暨大學生許芳瑜也提到,他因為參與「搶成功」活動而和國姓鄉有所連結,才更願意去認識地方的歷史與文化,「(搶成功)能讓大家對自己的家鄉有更多的認同感。」 《蛻變x再生:九二一20週年影像特展》展示地震後國姓鄉破敗的景象,以及鄉民逐年重建的歷程。 圖/萬巧蓉攝退休後就選擇定居在國姓鄉的紀家程則感嘆九二一奪走好友兩個女兒的性命,「今天(9月21日)當大家歡天喜地在慶祝國姓鄉的重生,對他來說卻是女兒的忌日,兩樣情!」經過二十年,建築、產業都漸漸地從地震的破壞中修復,但再多的資源都換不回消逝的性命,他認為要重振人心,讓大家走出心結來同樂,不能單單透過搶成功活動而已,「在平常我們就要多與他們(受災戶)聊天、給予關懷。」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