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專題
升段之路關卡重重 少年棋士孤注一擲
2025-04-17
專題
觀光熱下失控的交通秩序 微電車亂象充斥金門街頭
焦點
2025-04-17
專題
電動滑板車成校園代步新選擇 新興運具下的安全管理
焦點
2025-04-17
專題
誰搶走了門票? 黃牛和粉絲間的共生與拉扯
焦點
2025-04-11
專題
自閉症家庭無休照顧的出口:喘息服務的供需難處
焦點
2025-04-11
專題
虛擬形象連結情感 年輕世代以Vtuber重塑自我
焦點
2025-04-11
專題
偏鄉醫療第一線:衛生所護理師無私奉獻的日與夜
焦點
2025-04-11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8期
第1807期
第1806期
第1805期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第1585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643期
生存戰兩軍交鋒 槍林彈雨爭榮譽
2016-12-29
在前線聽得到聲音卻看不見人,玩家無不屏氣凝神,深怕一有閃失就洩漏行蹤。圖╱陳誠德提供【記者顏麗家彰化報導】揮汗躲子彈、描準扣扳機,25日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生存遊戲社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生存遊戲嘉年華」中,來自全島的生存遊戲玩家齊聚彰化金馬運動場,匐伏前進,準備掃射敵軍。賽事將選手分成橘黃兩軍,採一發榮譽陣亡制,被打中一次就得認輸退場。初戰砲聲一響,黃軍全員向前衝,橘軍布陣預備攻擊。玩家趴臥草叢觀察敵情,抓到敵人空隙便群起射擊。槍聲四起,輪胎鐵桶中流彈亂竄,不少玩家舉槍退場,存活在場上的人更力挽狂瀾。第二戰橘軍前鋒高舉盾牌領軍前行,讓橘隊玩家壯大軍心、前仆後繼往前線衝,完全壓制黃軍。最後一戰槍聲響徹雲霄,玩家不斷入侵敵人地盤偷襲,前線也烽火四起。黃軍的陳誠德就讀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經常去中南部的廢墟和荒野打游擊,看見許多不曾被發現的台灣,「大家都不敢去,可是裡面就是會有生存遊戲玩家。」陳誠德也表示,因生存遊戲常與不同縣市、學校的人交流,讓他跨出了舒適圈。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學生張育筑是現場少數女性玩家,曾在廢棄的台灣民俗村與上百位好手一同較勁,大雨滂沱中踩著泥濘,從山上打到山下。張育筑過去連夜市射氣球都不敢玩,在接觸生存遊戲後卻百發百中,成為朋友口中的神射手。在生存遊戲中,只要身體任何部位或裝備中槍,無論有沒有人看見,都必須為槍上保險,雙手舉高退場。台中市空氣軟槍運動安全協會理事長劉國章認為,生存遊戲講求誠信,「這種遊戲就是看個人榮譽感。」 場地布滿汽油桶和輪胎供玩家躲藏,越多汽油桶和輪胎就越接近前線,途中位置大概位於第二防線。圖╱陳誠德提供 生存遊戲規則採一發榮譽陣亡制,被打中後得雙手舉高下場。圖╱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生存遊戲嘉年華提供 橘隊因為有拿盾牌的玩家衝先鋒,在第二戰之後聲勢大漲,全隊舉兵衝進前線。圖╱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生存遊戲嘉年華提供 右方的樹叢中是容易被入侵的地方,也有不少玩家躲在樹叢後探察敵情。圖╱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生存遊戲嘉年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