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14期
當代元素融傳統畫作 張小黎以積木描繪山水
2019-11-20
【記者蔡淳宇台北報導】由樂高積木組成的山景、樹木與人物,構成一幅既傳統又現代的山水畫。就讀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班的張小黎,16日於台北市大觀藝術空間首次在台舉辦個展《逸景.珍觀.戲山水》。她將傳統山水畫中的景物與人,替換為樂高積木,從現代人的角度觀看傳統山水。 張小黎傳統山水畫中的元素轉化為樂高積木,以當代視角呈現傳統山水畫,像是作品〈臨摹沈周山水圖卷〉的局部內容。 圖/大觀藝術空間提供作品〈臨摹學習〉中,張小黎描繪傳統山水畫的不同元素,並一一對應成樂高積木的樣態。此靈感源於她在大學時期學習傳統山水畫的經歷,她提到,每個人雖然都臨摹同件作品,呈現出的樣子卻都帶有個人特色,讓她了解到臨摹其實是一種主觀看待傳統的方式。於是,她在繪製傳統山水時,加入自己對傳統山水的主觀感受,將山石分解成塊,再轉化為具有現代感的樂高積木。 作品〈臨摹學習〉。張小黎由臨摹傳統山水的經驗出發,以傳統山水元素對應樂高積木。 圖/大觀藝術空間提供開封的罐頭內,裝載著以幾何線條構成的山水,此為作品〈一罐山水III〉。張小黎解釋,有些人認為傳統應保存原樣,如同罐頭被密封、完整保存的狀態。然而,不同於罐頭的包裝為傳統山水,罐頭內卻裝著幾何形式的景致,就像在傳統形式中融入現代元素,她說:「或許在罐頭被拉開的瞬間,它已經變成另一種樣貌了。」 張小黎在作品〈一罐山水III〉中,以罐頭內外不同的山水樣貌,反映傳統與當代的差異。 圖/大觀藝術空間提供張小黎也藉由不同的觀看角度呈現山水,以作品〈俯〉與〈仰〉為例。她說明,傳統山水畫大多以俯角觀看景色,較少如作品〈仰〉呈現由下而上的視角。並且,俯角與仰角,也呼應張小黎以傳統及現代兩種方式描摹山水。觀眾楊羽婷表示,自己對傳統山水畫有著不寫實、疏離於日常生活的印象,而創作者將山水化為積木的形式,有趣且更貼近現代生活。 作品〈仰〉中,觀看者如同站在屋頂天窗的下方,由下而上觀賞山水。 圖/大觀藝術空間提供曾待過香港、北京等地的張小黎,也觀察到不同城市之間的相似性。例如當同樣的超商品牌存在不同城市,這些品牌便如樂高積木的零件,在相異的城市中,拼組出相同的景觀。於是,有別於張小黎大多創作山水畫,她也以系列作品《便利店 》直接繪出超商的樣貌。觀眾李承諺認為,創作者以傳統山水畫為媒材描繪超商,使傳統元素自然地融於現代生活中。
藝文
第1668期
水墨臨摹工地場景 「供帝居」訴階級落差
2017-12-06
【記者謝宜臻台北報導】「施工危險,請勿靠近。」黃底紅字的警示帶在卷軸型式下橫跨展間兩道門,「2017臺北藝術獎」優選作品《供帝居》,在台北當代藝術館「搭建」起水墨與工地場景共同構築的廳堂空間。 工地的藍白帆布以水泥繪成的龍,在《供帝居》中成為古時帝王廳堂中用以彰顯尊榮的地毯。 圖/謝宜臻攝警示帶背面的水墨畫以水泥為素材,臨摹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質地厚重的水泥,層疊著白色與不同色調的灰色,細膩勾勒名畫中熱鬧的街道及過橋人們的身影。一般展覽中用以防止民眾破壞作品的「請勿跨越」字樣,在《供帝居》則是以細狀警示帶取代,告知觀者此地「正在施工」。 「施工危險,請勿靠近。」警示字樣同時告知在未來工地中的建物將落成,警示帶背面則為以水泥作為素材,臨摹《清明上河圖》的水墨作品。 圖/謝宜臻攝展區兩側擺滿零碎磚瓦、玻璃,以及工人留下的菸蒂、空寶特瓶,其中錯落以水泥塊拼接所模擬的太湖石,展現古時庭園與當代工地兩種場域交會的視覺趣味。作品也以工地元素與水墨的結合,引出工地工人與賞玩字畫的文人雅士之間,階級落差的無常。《供帝居》創作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洪瑄表示,水墨與工地元素結合的靈感,來自先前因受傷而往返醫院的經驗,「常看見醫院新大樓的施工場景,便透過視覺的聯想力將工地物件改裝。」洪瑄認為作品從工地發想別具「台味」,也是嘗試呼應現今水墨教育中,期許學生細膩臨摹古代畫作時如何獨具台灣特色。 紅白塑膠袋為盛裝便當的常見物件,在《供帝居》中左右兩側各九張,上有菩提葉形狀的十八羅漢圖。 圖/謝宜臻攝觀展民眾黃詩軒表示,《供帝居》中檳榔盒包裝上的女子,身著水泥繪成的仕女衣,是他認為《供帝居》中最「接地氣」作品,十分符合台灣工地文化,同時也是藝術創作中少見的媒材。2017臺北藝術獎評審蕭淑文表示,《供帝居》使用傳統水墨臨摹技法,但以生活中廉價物件作為材質,他認為其中的衝突性詼諧地給予觀者一種「都市遺跡」的感受,並點出都市文明的創造,可能因人類過度使用大量生產的工業化製品,而處於崩毀的狀態。 《仕女連屏-西施們》為《泥茶几》上頭的檳榔盒連體,包裝上一面為女子穿著清涼的原照,另一面則為洪瑄繪上水泥古裝的仕女樣貌。 圖/謝宜臻攝 洪瑄在貌似龜殼的黃色工地帽,以水泥繪上甲骨文的字樣,串接古今相似的物件。 圖/謝宜臻攝《供帝居》的20件作品,同時也探討水墨的正統性問題,洪瑄說:「人們談當代藝術的時候不太會提到水墨。在東亞,大家會覺得水墨要承接過去的發展脈絡。」如果水墨作品過於新穎特殊,「有些前輩就會認為這就不是水墨了。」但他期望眾人能更輕鬆地觀看並嘗試思考,水墨即使不以筆、墨、紙張作為創作基礎,是否具發展潛力。 《21世紀屏風-臨摹五代黃荃寫生珍禽圖》以禁止停車的告示牌與水泥進行創作,連結「保護」珍禽與「禁止」停車之間的護衛意象。 圖/謝宜臻攝 《21世紀三連屏風》以乙種圍籬作為創作素材,保一面原有小花小草插圖的畫面,另一面則畫上靈感源自於關渡宮宮廟形象的水墨圖。 圖/謝宜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