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複合媒材重塑山林遺址 蔡昱廷揭開水山聚落歷史
藝文
第1799期
複合媒材重塑山林遺址 蔡昱廷揭開水山聚落歷史
焦點
2024-11-15
【記者林沂葳台北報導】蟲鳴鳥叫環繞耳邊,伴隨著緩緩流動的音樂,彷彿身處於遺世的山林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生蔡昱廷舉辦個展《不眠山》,以台灣深山遺址為主軸,透過裝置、錄像、地圖等複合媒材,呈現山林背後蘊藏的歷史底蘊。展覽於8日起在關渡美術館展出。 蔡昱廷身為擁有七年豐富經驗的登山嚮導,十分熟悉台灣山林環境。某次縱走山脈時,他偶然發現日治時期煉製樟腦為業的水山聚落,發現因樟腦產業沒落,當地住戶逐漸移居,該地也漸漸在地圖上被淡忘。為重現消逝的水山聚落歷史,蔡昱廷在《離水山系列》的〈離水山—聲源〉中,取水山聚落的山獸遺骨作為介質傳遞聲波,製成類似喇叭的裝置。這件作品裝置包含六軌音軌,其中五軌音源使用營火、鳥鳴、河流等自然聲音,剩餘一軌則為現今台灣仍存在的製樟部落製作樟腦的聲響。「我去山神廟慰祭這些遺骨,希望帶著他們的靈魂完成作品。」蔡昱廷補充,這些聲音如同重新賦予山獸生命來講述這段歷史。 《不眠山系列》中的〈深山公路〉位於展場門外,蔡昱廷使用滾輪、木材、吊燈、纜線、馬達等媒材製成拱門形狀,並每隔十分鐘就使纜線捲動提燈,讓其緩慢上下移動,「如同一個守夜人提著燈,帶領觀眾進入深山世界。」他補充道。此外,為了傳達歷史產物遺留在山中,卻無人發現其存在的狀態,蔡昱廷將兩側的木頭組成電線桿,「木製電線桿是只存在於山林裡面的記憶,我提取出這個記憶並結合燈光裝置。」 進入展場後,是《不眠山系列》中的作品〈山林指南〉,蔡昱廷將他創作思考的脈絡以地圖形式繪出。他表示展覽的核心是中介地帶,舉例像是登山時低氧環境跟高強度身體運動導致身體與意識的解離狀態,「中介地帶同時也是一種失蹤的存在狀態。」,例如水山聚落在一般人難以到達的位置,並以此概念出發,思考延伸到日治時期的樟腦業及樹靈塔。 關於樹靈塔的設立,是日本政府倡導愛護森林的植樹活動所建,但到了國民政府時期,歷史真相卻變成日本建造樹靈塔來慰祭被惹怒的樹靈。由政權轉移而產生的歷史重塑,蔡昱廷以充滿神秘色彩的日本能劇為基礎創作影像作品〈不眠山〉,以水山聚落為開頭,穿插日治時期伐木工人的身影,重疊過去與現在的畫面,並邀請日本能劇表演者口述樹靈塔的靈異故事,讓作品充滿詭譎氛圍。此外,蔡昱廷也使用AI創作報紙〈Lost Shades〉,製造登山者失蹤的假象,他說:「沒有東西能證明樹靈塔的靈異故事,於是我創造了一個證據。」蔡昱廷認為,真實與虛構是一體兩面,「主要還是取決於人們怎麼相信它的存在。」他補充道。觀眾磨(化名)說:「觀看展覽時就像親身站在失蹤的座標上,在歷史與記憶之間游移。」 蔡昱廷說:「我希望創造的是一種感官式的幻境。」除了單純享受展覽的氛圍,還可以深究創作背後的歷史故事,給觀眾進入作品的不同途徑,建立多層次的體驗。觀眾宋東諺也認為,即使山林中流傳著各種奇異的故事,卻仍吸引無數探險者,「也許這正是山林無法抗拒的魅力。」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生活
第1797期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焦點
2024-10-25
【記者張博媛新北報導】「你好,歡迎來看展!」稚嫩的聲音在展間此起彼落,吸引民眾駐足參觀。「眷村童話展」由「遊此藝說」團隊舉辦,於9月14日至10月27日在空軍三重一村(以下稱眷村)展出,將先前參與「眷村主播營」孩子的成果集結成展,孩子們更自發性地變身「小小導覽員」為現場觀眾導覽。 20日是「小小導覽員」活動最後一日,走入由防洪樓改造的展間,小小導覽員鄭芮竹、林立崴熱情地為觀眾介紹展間與展品。其實「眷村童話展」原本並未安排孩子導覽,然而展覽開始後,孩子們自主地向團隊提出親自導覽的想法,「小小導覽員」因此誕生。「眷村童話展」是一個透過五感重現孩子對於眷村印象的展覽。在視覺和聽覺呈現上,小小導覽員介紹他們自製的花磚和風鈴,從設計稿到成品都是親手完成。鄭芮竹、林立崴也分享他們最喜歡的作品,是使用眷村土壤為原料,並融合當地特色燒製而成的風鈴。走入隔壁展區則是孩子自己規劃的空間,展示營隊學習的採訪、拍片、製麵成果,連結眷村的嗅覺與味覺。最後則為眷村的觸覺特色,鄭芮竹為觀眾介紹「編竹夾泥牆」,並親手帶領大家體驗眷村建築文化中的編竹技巧。 「遊此藝說」由三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的學生陳姿含、何沛蓉、張志瑋成立,透過藝術教育和共製策展,希望將文史內容轉化為孩子的創作根基,為舊有空間注入新的情感記憶。「我們認為眷村是一個可以打開,有很多不同面向的物件。」張志瑋說道。在層層剝開眷村這個物件後,「遊此藝說」期待藉由眷村和大眾產生更多互動,發想出重塑新世代空間與文化的「眷村摺學計畫」。張志瑋表示,孩子的可塑性強、充滿想像力,不會被成人思維框架,他說道:「最重要的是孩子與土地的關係沒有受到太多成年人的價值觀影響,他們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且跟老文化之間是值得去碰撞的。」 「遊此藝說」藉由策展看見了孩子們自主性的成長。鄭芮竹表示自己學習到最大的技能便是現場導覽,「不僅要不停練習、把東西記起來,還要對應觀眾的反應做出其他調整。」他說。而在展區積極「攬客」的林立崴分享,在參加活動以前連「眷」這個字都不會讀,更不知道什麼是眷村,現在卻能侃侃而談地解釋眷村歷史,「與以往參加過的活動相比,這次活動學習到更多知識,令我大開眼界!」他說道。而鄭芮竹母親也表示,孩子在這裡更加積極,並願意主動向家人分享活動見聞,甚至能將所學與生活經驗連結,令他感到欣慰。 談及團隊未來規劃,張志瑋表示藝術教育與文史空間共製的計畫不會只停留於眷村,他們放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思考如何轉化其他文史空間為新的學習、藝術場域。張志瑋也注意到展覽中的親子互動,「孩子喜歡在展覽停留,家長也藉由其他孩子的創作來引導自己孩子,驅動了另一種策展人與觀眾對話的互動。」他說道。「遊此藝說」希望未來能以此擴展受眾群體,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文史空間,創造文化與學習的共製環境。
《更地》回溯過往記憶 探討人存在意義
藝文
第1796期
《更地》回溯過往記憶 探討人存在意義
2024-10-18
【記者黃詠欣台北報導】舞台四散著殘留的磚塊,曾經熟悉的家園,如今成了一片空地,一對夫婦來到空地上「旅行」,回憶過去的生活點滴。2024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佰拾級畢業製作《更地》,11日至13日在北藝大戲劇舞蹈大樓姚一葦劇場演出,重現日本戰後劇作家太田省吾的作品。 戰爭過後,原本熟悉的家園被摧毀成一片空地,一對夫婦發揮想像力,拿起磚塊堆疊出過往的居住空間,玩著扮家家酒,回溯過往的美好記憶。談及選擇劇本《更地》的原因,導演張釋分認為,此劇本以幽默且毫不說教的對白,加上兩位主角面對過去記憶的不同模式,去探討「失去」的本質,「具體呈現人類的多樣性。」 本次演出是《更地》首次在台灣以舞台劇形式展演。戲劇顧問暨劇本翻譯黃于庭說:「《更地》劇本形式開放,可容納創作者的各式想法,並在各種時代下扮演都成立,或許我們能讓《更地》成為這個時代下某種紀錄的一個作品。」由於日文一句話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解釋和可能性,加上《更地》劇情是浮動的,黃于庭說:「一定要帶著情境並貼合導演和演員的想法翻譯,並多次討論這些句子表達的其他可能性,再慢慢把一字一句定下來。」而沒有設定空間、時間的劇本,演員張芳榕坦言:「劇本對白很跳,話又容易被切斷,很難從文字裡抓取線索了解角色的心境。」為熟練劇本,張芳榕表示,每天大量的與劇本對話相當重要。 張釋分表示,這個劇本的力量在於一直把觀眾拉回活著這件事,「用失去談存在、你想抓住的,感受我們活著的每一秒才能累積成眼前的你自己。」就讀實踐大學社工系劉同學(化名)說:「沒有屋頂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人生中你可能會被一些事情蒙蔽,但如果踏出去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樣子。」
校貓雕像設立遇阻 加州大學校友力爭保存校園記憶
國際
第1795期
校貓雕像設立遇阻 加州大學校友力爭保存校園記憶
2024-10-04
【記者王保伶報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以下簡稱UCLA)流浪貓Powell Cat(以下簡稱Powell),在校園中活動將近10年,受到UCLA學生的照顧,成為大家校園生活中的重要回憶。 2023年3月Powell逝世,現職為建築師的UCLA校友馬克斯・洛伊(Max Loy)為紀念牠製作了一座雕像,並於9月20日在社交網站Reddit上發布完成的文章,目前正與校方協商雕像的擺放地點。 「學校生活不容易,我想家時都會去找牠。」UCLA學生戴文・邁(Devon May)回憶道。Powell曾經陪伴無數學生,洛伊也表示,UCLA的學生們過去會定期餵食Powell,天氣不佳時還會將牠安置在安全的場所,或帶回宿舍照顧。 洛伊希望這座雕像不僅是紀念Powell的故事,也能提醒新生UCLA關愛與救援動物的傳統。因此,他與校方不斷溝通,洽談資助金額與雕像的擺放地點。校方起初答應資助,並且讓雕像展示於鮑威爾圖書館(Powell Library)內,隨後卻改變態度,拒絕設立雕像的計畫。洛伊說:「我對此感到沮喪,甚至認為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UCLA流浪貓救援隊成員西斯卡(Ciska)指出,校方沒有明確說明拒絕的理由。不過他推測,校方可能擔心雕像放在圖書館外,會影響活動舉辦,且圖書館內部也正在施工,沒辦法放置雕像。 洛伊表示,他已尋求副校長幫助,希望最終能說服校方,將雕像放在圖書館前,「Powell最初在圖書館外被發現,因此我們希望那是擺放雕像的地點。」UCLA學生戴文解釋。西斯卡補充道,如果協商不成,其他可能的擺放地點包括UCLA的阿克曼聯合大廈(Ackerman Union)、考夫曼廳(Kaufman Hall)。
《琉光》以多元技法結合水墨 永「琉」生命璀璨瞬間
藝文
第1795期
《琉光》以多元技法結合水墨 永「琉」生命璀璨瞬間
焦點
2024-10-04
【記者蔣若暄台北報導】純白的畫廊中,繪畫在燈光下閃耀著光輝,娓娓道來記憶的燦爛與美好。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的黃薰瑩,即日起於臺師大德群畫廊D廳舉辦個展《琉光》,以拓印、滴流等技法結合水墨,繪出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璀璨瞬間,以讓美好記憶永留於心。 談及個展理念,黃薰瑩表示取材自李白作品《古風》,詩人藉詩句「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傳達出歲月流逝飛快的涵義。黃薰瑩認為雖然無法讓時間停留在當下,卻能以畫作捕捉生命中的重要瞬間。展名《琉光》發想自琉璃珠,將流光一詞中的「流」改成「琉」,以藍綠色系作為畫作基調,琉璃珠閃耀的光澤也象徵記憶燦爛的瞬間。 在蕾絲系列作品中,黃薰瑩以蕾絲紋路拓印出花的樣態,表達儘管記憶會因時間流逝而變,但生命中美好瞬間卻彷如不會腐朽的蕾絲花,永遠不會變質。黃薰瑩表示自己喜歡攝影,「但攝影只能紀錄當下,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展現過去、現在和未來等不同狀態。」因此他在作品中加入攝影元素,試圖呈現不同時空的情況。以作品〈蝶光輕舞〉為例,黃薰瑩將顏料噴灑在模板上製造出圓形斑點,模擬相片中光斑的效果。而作品〈繡球〉則使用淺景深構圖讓繡球花更為突出,藉由背景中模糊的枝葉,傳達記憶在人們腦海中朦朧的意境。 在滴流系列作品中,黃薰瑩融合廣告顏料與墨汁,運用滴流技巧創造出時間的流動感。他讓顏料順著紙張自然流動,不刻意晃動畫板控制流向,再照著滴流後的顏料分佈進行構圖。「這就跟人生有時會有些沒辦法控制的事一樣。」他補充道。在〈曇花〉和〈暗香〉中,黃薰瑩刻意在繪製時避開滴流的線條,因此視覺上花朵像是隱藏在線條後面。這樣若隱若現的意象,再次呼應他對記憶的看法,「它可能藏在你內心某個深處,有時候浮現出來,有時卻可能會忘記。」他也使用珠光水彩顏料,讓畫作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閃爍的效果,藉此表達記憶模糊、朦朧卻依舊閃亮的概念。 同樣就讀臺師大美術系的觀眾黃俊榕則表示,作品中模糊的表現手法使他聯想到登山時看到的霧,認為畫中的意境是在歌頌自然的美好。他也分析〈曇花〉和〈暗香〉中兩種不同花朵所欲傳遞的含義,「曇花是歌頌短暫美好的植物,梅花則是不畏艱難。」,感受作品對時間消逝的詮釋。觀眾Lee(化名)則表示對滴流系列作品中豐富的層次感到驚訝,「滴流是很粗獷的,但裡面卻是很精細的東西。」
油彩侵蝕出隨機紋理 周鳳翔藉「痕跡」重現記憶碎片
藝文
第1787期
油彩侵蝕出隨機紋理 周鳳翔藉「痕跡」重現記憶碎片
2023-11-30
【記者王華琳台中報導】「生命中充滿許多瑣碎的記憶,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甚至在某一刻突然浮現腦海之中。」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理論組的周鳳翔,舉辦創作個展《不確定物之終點站》,該展透過創作記錄瑣碎記憶的影響,探討與人之間的相互羈絆。展覽於25日起於窯座舉行。 周鳳翔透過畫布上隨機產生的「痕跡」,記錄瑣碎記憶與自身之間的羈絆。  圖/王華琳攝「這些記憶雖被放置在角落,可它們在經歷時間的沉澱後,彼此間相互影響,逐漸在心靈中展開新的面貌。」周鳳翔認為,人們出於困惑與不在意而選擇擱置的碎片回憶,最後經常以「不了了之」收場,卻在心中留下了印記。因此,他利用大量油畫顏料塗抹,再潑灑分解性液體,讓畫布隨機產生紋理,象徵那些瑣碎片段在心靈殘留的「痕跡」。周鳳翔提到,他透過創作重新審視自身調整心靈狀態,也讓瑣碎記憶以另一種狀態存在於作品,重新回到他的生活。畫布中央有著三道紋路,散發著獨特的美,也讓周鳳翔聯想到希臘神話中分別代表嫵媚、優雅和美麗的美惠三女神。作品〈美惠三女神〉,是此系列創作中保留最多痕跡的作品,周鳳翔認為人們其實很常看見痕跡,尤其是記憶片段所留下的那些標記,「你可以循著它,回想記憶中創造這些痕跡的一連串事件,以及你過去性格對於當時選擇的影響。」他補充,痕跡無意中也透漏著某些跡象,讓人能夠回顧過去所經歷的改變,進而給予自身一個可持續遵循的心靈指引。 〈美惠三女神〉源自周鳳翔對於畫布上痕跡的想像,也傳達出不同人對於事物有著不一樣的解讀與答案。 圖/王華琳攝作品〈推開世界的門〉是由兩幅畫作所組成,將門的元素融入畫作,探討門與記憶之間的相似性。「門有一個阻隔、穿越的性質,看似整體但中間又有一個縫,彷彿你可以從中窺見些什麼。」周鳳翔表示,門就如同潛意識般,將人們不重視、不願面對的回憶隔絕在外,但某一瞬間,這些記憶卻被允許通過潛意識那扇門,浮現在心靈上。 作品〈推開世界的門〉將門隔絕與流通的性質與記憶連結,探討記憶的暫忘與再憶。 圖/王華琳攝在此次創作過程,周鳳翔也開始琢磨如何以更簡單的方式,呈現畫作上更細微的變化來詮釋自身想法。他選擇更輕巧的技術與顏料,以生活中常見的具體事物為主角,創作作品〈邊界的條件〉。周鳳翔將大學時期於工作室的印象投射於鑰匙上,以拓印的方式完整保留在畫中。他認為,創作就是保留他人能解讀、想像的東西,「一些很厚且複雜的心緒最終呈現到你的腦海,它可能是一個很簡單的物件經過篩選組合,卻承載了許多的記憶。」 周鳳翔將承載大學時期各種記憶的工作室鑰匙,以拓印方式完整保留它的形狀,將記憶與鑰匙作連結。圖為作品〈邊界的條件〉。 圖/王華琳攝「創作就是回應心靈所感,在自我詮釋中獲得的安全感讓身心狀態自由。」周鳳翔認為創作就是紀錄心中感受與思考的過程,重點在於瑣碎片段對自身心靈之間的聯繫,以及其留下的痕跡。觀眾卓沄萱表示在生活當中不斷產生瑣碎記憶的同時,它們也正不斷影響著自身心靈,「我的生活有被呼應的感覺,我在看與我再去看的關係之間,會有一個滿酷的圓。」 周鳳翔理想中的觀畫狀態,是觀者能夠與畫作之間產生共鳴與個人解讀,不必受他人所束縛。 圖/王華琳攝
探索「科技泛靈論」 《親密關係》以數據審思生命記憶
藝文
第1785期
探索「科技泛靈論」 《親密關係》以數據審思生命記憶
2023-11-15
【記者黎昕俞台中報導】「所有東西都是數據,萬物在這個基礎上,都會有平等的可能,再相互交雜產生關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徐銘謙於5日在窯座舉辦個展《親密系統》,結合影像、AI科技等媒材,透過回溯自身對數位物的感性經驗,探找記憶與數據之間錯雜的親密連結。 徐銘謙的作品時常聚焦「科技泛靈論」,此次個展《親密系統》結合自身經驗,探尋看待生命的面向,並於窯座展出至19日。 圖/黎昕俞攝徐銘謙的作品多聚焦於「科技泛靈論」,他將所有事物視為資料庫的一項數據,並嘗試跳脫以人為主體的思考模式,透過數據視角審思生命,「我認為的泛靈狀態,是萬事萬物在數位情境之下,都能有相互討論的可能。」徐銘謙也將展場視作一套「數據演算系統」,展場內的兩個小房間就如同系統內部,以他兒時與蠶寶寶、電子狗的記憶,探討生命與數據之間的交織關係。而外側走廊則比喻為系統外部,展出以AI技術或3D列印等手法創作的作品,形塑出虛實交錯的場域。奇形怪狀的手,時而投射在廊道角落,時而在地板浮現。作品〈觸碰遊戲〉,以徐銘謙孩提時玩手影遊戲的回憶為靈感,透過AI讀取自己過往的影像作品,給其指令後生成出不同手勢,就像兒時自己對著光用手模擬不同動物型態。徐銘謙也在創作過程中發現AI常把人類的手輸出錯誤,「我們在接觸螢幕或是輸入指令時都透過雙手跟電腦溝通,但是它卻不熟悉我們的手,這種既親密又疏離的關係很有趣。」 〈觸碰遊戲〉中由AI生成看似有些奇怪的手勢,徐銘謙認為像是童年時玩手影遊戲時模仿動物樣態,但又不能模仿到位的經驗。 圖/黎昕俞攝徐銘謙將展場內部的小房間視作演算系統的內部,其中一間的作品〈電子寵物羅曼史〉,發想自他小時候飼養電子狗壞掉的經驗。為重新回溯當時的憂傷情緒,他透過在Google搜尋關鍵字,蒐集相似經驗的文本和圖像後,將這些資料編排成影像作品。而自己與虛擬生命產生情感的狀態,也讓徐銘謙進一步思考「數據生命化」的現象,「因為他明明是個物體,我卻覺得裡面有個生命,某種程度代表著我們可以跟數據共感經驗。」 〈電子寵物羅曼史〉影像故事來源,是徐銘謙搜尋不同網路文本編排而成,欲表現與虛擬生命的共有的親密經驗,其實都是由大家曾參與的事件所組成。 圖/黎昕俞攝另一間小房間的作品〈蠶寶寶回家了〉則是他反向思考「生命數據化」的展現。他認為蠶寶寶的飼養經驗多半來自學校課程或是販賣蠶絲等外部因素,當具有生命的蠶因人類目的而成為象徵教育或經濟的符號時,徐銘謙進而討論人們看待生命的限制性,「我們常以人的生命方式去思考,然而透過數據去想像生命時,其實可以理解更多生命面向。」為模擬兒時養蠶經驗,他將養蠶紀錄轉為黑色剪影,加入養蠶場、博物館的背景影像中,再投影至養蠶缸,透過玻璃缸反射出的光影映照在白牆上,讓蠶的剪影與背景合而為一。他說明道:「希望觀眾在看時會以為裡面真的有蠶,後來才發現是蠶的影像,並體會到生命有時會介在半實半虛的狀態。」 作品〈蠶寶寶回家了〉以作者小時候養蠶經驗出發,以數據影像的方式呈現,試圖表達人們飼養蠶寶寶的經驗,大多來自如教育或經濟等因素。 圖/徐銘謙提供觀眾林沛瑤表示在觀看作品〈觸碰遊戲〉時,一開始對不自然的手勢感到疑惑,但後來發現它是AI對徐銘謙作品的再詮釋,當生成出的手勢映在白牆時,他說:「這樣的型態讓我覺得他是個生命體,但卻無法辨識出究竟是什麼。」觀眾f_1(化名)則提及〈蠶寶寶回家了〉起初讓他以為是投影強光照出活蠶的影,但走近後才發現原來是個誤會,「影像裡資訊滿溢的活力和玻璃箱裡原始物件的靜止,這樣的對比給我很深的印象。」
以彩鉛繪出情感依附 高以樂再現人寵羈絆
藝文
第1784期
以彩鉛繪出情感依附 高以樂再現人寵羈絆
2023-11-01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人可以決定一生當中養多少寵物,但是對牠們而言,眼前所見之人永遠是唯一的愛。」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班在職碩士學位班的學生高以樂,10月28日起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德群畫廊,舉辦創作個展《愛、時間與記憶》,以自己和其他飼主的寵物作為主角,展出22幅油畫、20幅彩鉛畫作品,詮釋人類與寵物之間的情感依附。 開幕式當天,許多飼主攜帶寵物推車和自家毛小孩觀展,一同交流、拍照。 圖/邱昭華攝高以樂平時便習慣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自己與愛犬的生活。去年十月,高以樂與其他飼主共同為愛犬偉仔舉辦聚會,在交流過程中,他決定以飼主們與寵物之間的情感作為創作主題。為了繪出人與動物最真摯的情感,高以樂以寵物照片為範本,再細膩描摹出20幅動物肖像,「照片是靜止,但繪畫的過程卻是跟著時間在流動。」高以樂也提到,油畫顏料的揮發性成分對動物呼吸道有害,而為了能一邊作畫一邊照顧偉仔,他便一改慣用的油畫創作,選擇以彩色鉛筆作為媒材。作品〈重生〉描繪一隻遭棄養的鬥牛犬,在寒冷黑夜中孤單無助的身影,而畫中主角便是高以樂的寵物「偉仔」。他細膩描摹犬隻被前飼主丟棄在新北河濱公園時的神情,希望能告誡欲飼養寵物者,必須衡量自身能力、尊重生命,以免對動物造成長久傷害。高以樂也補充,儘管自己已認養偉仔四年,也盡力給予牠一個安全、安心的家。然而,偉仔被棄養的創傷仍尚未平復,依舊沒有安全感,「我和我先生只要出門太久,一回家就發現偉仔在落淚,眼睛變得紅腫。」 〈重生〉中的白色法鬥犬是高以樂的愛犬偉仔,描繪牠當初被丟棄在新北河濱公園時,在夜晚無助地等待主人的模樣。 圖/高以樂提供〈等候〉的場景設定在高以樂家中一樓,刻畫偉仔呆坐在暗色系的窗、門、地磚前,等候高以樂的先生回家的模樣。「我先生晚上開車回來會開車頭燈,對光線很敏感的偉仔,會立刻發現那是我先生。」高以樂表示,雖然動物不是人類,但對於家的渴望如同孩子一般,期盼得到陪伴及呵護,以滿足安全感。他也觀察到,當主人外出時,寵物總在門口守候,而當飼主回到家,第一眼也總能見到牠們最熱切的眼神,「這幅畫就是想表達人與寵物組成的家的意象。」 〈等候〉的場景在高以樂家中一樓,刻繪偉仔坐在門口,等候高以樂先生回家的畫面。 圖/高以樂提供「這是非常熱鬧的展覽,不像一般藝廊會放玻璃罩隔絕大眾。」觀展民眾高雅倩認為,在展間能看見民眾和愛犬的互動交流,是這場展覽的可貴之處。此外,高以樂細膩畫出自家寵物的神韻,也令他感到敬佩,「當我看到毛小孩被畫出來掛在牆上,跟實際在家裡看到牠們,是有不同程度的感動。」而觀展民眾陳冠良看見去世愛犬嚕嚕米的畫作後則説:「看得出來高以樂想要讓飼主看到寵物快樂的一面,而不是生病後的痛苦模樣。」 寵物嚕嚕米原先是觀眾陳冠良的姐姐所飼養,後來由他接手照顧,即便相處時間不多,但已建立深刻的情感。 圖/高以樂提供
台灣賀歲歌曲斷代史:一代文化記憶如何復興?
專題
第1777期
台灣賀歲歌曲斷代史:一代文化記憶如何復興?
2023-03-16
【專題記者吳冠緯、戴婧雯、彭嘉輝、李念庭、廖嘉嘉綜合報導】「不再放鞭炮、少了拜訪與儀式,一年又一年,零零總總的變化導致越來越沒有年味。」生長於七〇年代台北的林恩綺回憶當時情景。過年親朋好友齊聚一堂的年夜飯,具有祝福寓意的紅包,刮刮樂與各式博弈,種種的過年習俗似乎逐漸在近年淪為可有可無的儀式。同樣地,賀歲歌曲也是如此。過年作為台灣重要的傳統文化,與其搭配的賀歲歌曲正在逐漸式微。從KKBOX榜單可以看到,過年期間「華語新歌週榜前50名」(2023/1/20~2023/1/26)賀歲相關的歌曲雖有五首入榜,名次卻幾乎在榜單邊緣徘徊。象徵整體聽歌市場的「華語單曲週榜前50名」,則是完全沒有與新年相關的歌,似乎顯示賀歲歌曲逐漸消失在大眾的生活中。<b>歷經興盛到衰退 停滯在經典的賀歲歌即使在非過年的期間<b>,玻璃櫥窗外仍然張貼著醒目的賀歲專輯海報與新年擺飾,店裡櫃檯旁也掛著喜氣的紅色鞭炮,這裡是「沒有新歌的唱片行」(註)。老闆小風(本名:詹宏翔)拿出一箱賀歲專輯,是店裡販售的商品,也是小風多年來的收藏。「我曾經做過一件很瘋狂的事:睡覺前要聽賀年歌,因為賀年歌給我一種世界和平的感覺,讓我能帶著好心情入睡。」小風說道。身為六年級生的他,這些賀歲專輯代表著滿滿的回憶。然而,小風記憶裡的這個重要場景,現在卻越來越少見了。 賀歲專輯在現在的台灣已經不存在,然而沒有新歌的唱片行老闆小風(本名詹宏翔)在店裡販售許多二手賀歲專輯,這些專輯佔了他成長記憶中的一大部分。 圖/吳冠緯攝註:「沒有新歌的唱片行」是一家以銷售經典唱片專輯為主的唱片行,由老闆小風從2014年開始經營。實際上,賀歲專輯在八、九〇年代曾紅極一時,從小風拿出來的專輯可以看到,過去許多當紅的歌手,如鄧麗君、費玉清、劉文正等人都曾出過賀歲專輯。當時,由於唱片並非高單價商品,購買唱片的人數多,進而使得專輯市場龐大。唱片公司因而讓歌手嘗試各式風格,而賀歲歌正是其中之一。當時台灣有多位歌手看準賀歲歌曲市場,每逢過年推出賀歲專輯,歌曲也成功獲得大眾喜愛,其中以龍飄飄最受關注。龍飄飄從1986年起就推出二十餘張賀歲專輯,極具特色的「龍式唱腔」讓龍飄飄的賀歲專輯在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大受歡迎。除此之外,由「偶像始祖」劉文正一手打造,紅透八〇年代的「飛鷹三姝」(方文琳、裘海正、伊能靜)與巫啟賢,也曾於1987年發行專輯《飛鷹展翅迎新年》。其中,巫啟賢個人發行的賀歲專輯《巫啟賢賀豐年》,甚至在2019年還推出復刻版專輯。「每到過年,爸爸的車上就會播起賀歲歌。」張淳皓說。23歲,就讀歷史學系的他生長於台南。直到現在,龍飄飄與閃亮三姊妹的賀歲歌曲仍是他對過年印象的一部份。不過,多數他提到的賀歲歌曲都已是九〇年代的作品。「我記憶中最新的賀歲歌應該是劉德華的〈恭喜發財〉。」他說道。值得一提的是,八年級生的張淳皓與六年級生的小風,記憶中最新的賀歲歌曲,竟然不約而同的都是劉德華的〈恭喜發財〉。然而,他們口中的「最新」也已經是18年前的歌曲。對於近年少量發行的賀歲歌曲,他們多半沒有耳聞。<b>時代與市場的雙重夾擊 賀歲歌曲難逃沒落困境「我也思考過這點,從小到大的過年歌曲似乎都沒有真的更新過,有些音樂廠牌會搭配年度主題來製作賀歲歌曲,但那些歌也僅僅主打當年。」音樂製作人桂格(化名)坦言,現今針對節慶著手推出相應賀歲歌曲仍是少數。台灣的音樂產業考量大眾喜好、製作成本、歌手定位等因素後,並未對賀歲歌曲有太多的投入,除非團隊獲得廠商贊助,帶來額外商業價值,才可能推動製作團隊製作賀歲歌曲。如2021年茄子蛋的〈新年恭喜薯來堡〉,就是與麥當勞合作,將舊有的〈恭喜恭喜〉加上動感舞曲,藉由新曲風與企業知名度,在當年被頻繁播放。雖然賀歲歌在傳統唱片市場中逐漸萎縮,但台灣仍然有歌手以發行數位單曲的形式,將賀歲歌持續傳唱下去。以今年為例,蕭煌奇集合黃昺翔、李吳兄弟等多位年輕音樂人共同創作,推出新曲〈新年快樂好厲high〉,希望創造一首現代人有共鳴的農曆新年歌曲。韋禮安也在大年初四時,結合網路流行迷因「出事了阿北」,與八三夭劉逼一同推出賀歲歌〈初四阿北〉,將傳統過年習俗結合現代流行文化,為台灣賀歲歌曲帶來新的發展方向。但不管是知名歌手持續推出新賀歲歌曲,還是舊曲重新翻唱,兩者仍難以取代過去耳熟能詳的傳統旋律,賀歲歌曲在現今也漸漸失去關注度。32歲,有感於於賀歲歌消逝的劉耀之表示,現今音樂市場分眾的情況下,一首賀歲歌觸及的聽眾更有限,因此新作品也更難被廣泛傳唱。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理教授黃俊銘進一步解釋此狀況:「當每個人在社交平台的同溫層裡,逐漸確立各自的喜好品味,群體之間大家共有的東西就會減少。」除了大環境的改變,現今創作人、版權公司與公播單位之間的版權拉扯,也可能導致賀歲歌曲不被播放。小風說明,由於版權公司擁有眾多詞曲版權,會要求電台等媒體進行簽約,若媒體不簽約就播放版權歌曲,會面臨被提告或罰款的風險。然而媒體往往無法負擔多家版權公司的開價,因此最快的解決方式就是「不播放這些歌曲」,包括不播放過年必唱的〈恭喜發財〉、〈春風吻上我的臉〉等經典作品。小風無奈表示:「這些歌被迫在某些媒體上消失,或許也是新年年味越來越淡薄的原因之一吧。」小風指出,大眾對於過年的意識逐漸減弱,加上集體潛意識中對於傳統的排斥,或許是台灣賀歲歌曲無法蓬勃的重大原因。「重點就是大家潛意識裡覺得賀歲歌曲是一件土氣的事,或者是過時的事。 」小風皺著眉頭提到,大眾對新年文化的消極態度,影響年輕音樂創作者不想寫這類型的歌曲、年輕的民眾也不想聽這些歌,象徵為「過氣歌曲」的賀歲歌便自然而然逐漸被社會淡忘。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呂心純表示:「歌曲要有時代精神才能流傳得久,年輕人應該要思考你們想要怎麼樣的新時代。」該如何創造新時代的新年,也是年輕一代值得思考的問題。 龍飄飄過去被稱作一代賀歲歌后,不過現在已引退歌壇。小風提到,倘若唱片公司要出賀歲相關音樂作品,也可能以重新編輯舊有的音樂方式發行,然而這樣的作品就很難吸引年輕一代的目光。 圖/吳冠緯攝<b>從大馬探照賀歲文化 重塑台灣新世代年味相較於台灣賀歲歌曲市場的冷清,位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在華人僅有20%的情況下,被《轉角國際》稱為「地表最多新年歌的國家」。小風和我們分享,馬來西亞的粉絲在九月、十月就開始期待接下來的賀歲專輯,「他們會留言問,『沒有新的新年歌咩?』,你就知道他們在等了。」台灣少見的全民聽賀歲歌曲熱潮,每年都會在馬來西亞出現。兩國的賀歲歌曲市場同樣是從耳熟能詳的〈春風吻上我的臉〉、〈大地回春〉起步,但自從馬來西亞在歌曲製作上開始大量使用本土元素,就與台灣踏上不一樣的發展道路。2008年開始,大馬衛星電視寰宇電視(Astro, Asian Satellite Televisin and Radio)帶動旗下的節目主持人、新聞主播和藝人,以賀歲歌手的身份製作賀歲專輯,掀起馬來西亞電視台自製賀歲歌曲的風潮。本土團隊創作的賀歲歌曲打破傳統賀歲專輯「大鑼大鼓」的風格,以輕鬆的流行音樂元素結合熟悉的在地文化,成功打入年輕人市場,具有極高的傳唱度。近年來,馬來西亞YouTuber團隊也開始策劃、製作和拍攝個人風格強烈的賀歲歌曲,為這類歌曲市場增加多元性。 對比台灣的賀歲歌曲與專輯的發行在市場上已寥寥無幾,馬來西亞至今每年仍推出許多賀歲音樂作品。圖中的《棒棒一直棒》即為今年馬來西亞發行的賀歲專輯,該專輯的演唱者謝采妘為前往馬來西亞發展的台灣歌手。 圖/吳冠緯攝至於馬來西亞賀歲歌曲文化得以發展蓬勃,其背後是來自媒體和商業的大力推動。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洪儀真分析馬來西亞,他表示具有主宰地位的媒體在掌握好資源與策略的情況下自產自銷,讓賀歲歌能成功帶動全民關注,將賀歲歌曲文化深植於人們心中。相對而言,台灣在缺乏單一媒體管道的情況下,賀歲歌曲的推行並不容易,誰能作為推手也仍然未知。除此以外,馬來西亞日用品和餐飲品牌還會在過年期間抓住商機,大力投資賀歲歌曲製作,讓賀歲歌曲市場得以持續活躍。「市場很敏感,有商機就會有人做。」黃俊銘認為,目前台灣的農曆新年已經失去商業動力,當身為創作核心的年輕族群對賀年文化不再重視,掌握創作工具的他們自然不會再持續創作。但黃俊銘也強調,賀歲歌曲並非鐵板一塊,若創作者在未來能夠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做,就可以為賀歲歌曲塑造新的可能性。呂心純也點出,若是台灣創作者可借鑑馬來西亞市場讓賀歲歌曲流行化,透過大量製造情境和話題,市場就有機會可再現新的賀歲代表作品。回歸到台灣市場,小風直言:「〈恭喜恭喜〉那是抗戰時候的歌曲,難道100年後我們還要再來唱這些歌嗎?」文化不應該只停滯在其巔峰時期,以年輕族群重新關注黑膠唱片為例,除了是追求懷舊的氛圍,更是因為市場隨著時代轉變,將黑膠包裝成一種新的紀念品,久而久之才形成流行。同樣的,這些賀歲歌曲也需要新一代的創作者回過頭重新塑造,讓文化有機會變成一個主流話題、甚至是一種潮流。如今賀歲歌曲的市場逐漸萎縮,新的賀歲新曲不被視作「潮流」,對於這個現象或許多數人無感,卻有一群人心中仍抱有期盼,盼望大街小巷傳唱賀歲歌的熱鬧景象可以重回年味漸淡的台灣。小風淡淡地表示:「消失會很可怕,等於一代人的文化記憶就不見了。」
《震盪之前》再現工廠景象 重組廢棄物緬懷消逝記憶
藝文
第1776期
《震盪之前》再現工廠景象 重組廢棄物緬懷消逝記憶
2022-12-22
〈偏軸華爾滋〉垂掛的炭筆隨旋轉軌跡在純白牆面劃下一道道黑色弧線,牆面如同一幅繪畫作品。 圖/何予攝【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我的作品中,隨機性一直都蠻重要的,我希望它是浮動的,甚至是會壞掉的。」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的鄭文豪創作《震盪之前》,在2022臺北美術獎獲得入選獎。作品自12月10日至2月19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室3A、3B展出。鄭文豪重新組裝拾得廢棄物並結合動力裝置,重現過去家中工廠機台的身影與聲響,藉以緬懷隨時代淘汰的家庭記憶。麥克風架裝設著規律旋轉的馬達,上方以銅條綁著炭筆,隨著旋轉軌跡在純白的牆面上劃下一道又一道黑色弧線。展期間,鄭文豪會不定期更換動力裝置〈偏軸華爾滋〉炭筆並微調麥克風架擺放位置,讓痕跡慢慢佈滿純白的牆面。「重點是在空間中留下一些痕跡。」鄭文豪重視廢棄物隨時間消耗殆盡的過程,因此在作品中使用炭筆、陶土塊、泡泡水等物件,藉此讓物件隨時間與過程消耗的特性被呈現在展場中。 鄭文豪重視廢棄物隨時間消耗殆盡的過程,因此使用陶製指頭。陶土塊在敲擊琴鍵時會產生碎裂,每次敲擊的位置、精準度和重量都會隨時間發生變化。 圖/何予攝鄭文豪將馬達、中古鋼琴、大型機具拆卸下的風管組合成複雜的大型拼裝物〈暗渠迴旋〉,透過凸輪裝置(註)和陶土製手指在琴鍵上敲擊,不和諧的音符與馬達敲擊響鈸的聲響貫徹展間。他透過拼裝動力機械和樂器,呈現工廠消失前吵雜、混沌的環境聲。「一開始以為他要彈奏什麼曲子,仔細聽又沒有,可是會意識到他在高音和低音的安排上還是有一點順序。」現場觀眾劉書妤表示,樂器聲響以及運轉中的機械讓他聯想到規律運行的宇宙。註:凸輪透過設計的不規則輪廓曲線,可使從動件產生預期的運動規律或傳送動力,被廣泛運用於各種自動化機械裝置中。鄭文豪家中曾經營傳統產業工廠,後因產業轉型被迫淘汰,轉為經營中古鋼琴買賣。「工廠一樓大型機具在運轉的同時,二樓會有工整的音律在彈奏,聲響是非常混雜的。」鄭文豪透過此展將記憶與過往的感官經驗融入創作,將其轉化為作品〈暗渠迴旋〉,他表示,記憶中混雜的身體感受,遠大於拼裝藝術作品的複雜程度,「那個吵雜、混沌環境的消失,確實對我有影響。像是有個身體記憶消失了。」他說。 〈暗渠迴旋〉中撿拾來的物件雖被丟棄,卻仍留有部分功能。鄭文豪保留其剩餘功能性並重新組織其用途,例如兩側的拐杖和斷掉的木製椅腳仍作為支撐功能被使用。 圖/何予攝「我不是要把它重現出來,而是用我會的語言去表達消逝的部分。」鄭文豪以自己的成長背景作為材料,希望透過作品呈現出物件隨時間變得無用的過程,來回應自家工廠隨時代淘汰的過往。他也認為,即便廢棄物重新組裝後無法產生實用價值和意義,但當觀眾思考作品帶給自身的感受,這個存在狀態就是有意義的,「雖然它們被丟棄了,可是在這刻又被我拉回來。」他說。 炭筆留下的黑色線段如同五線譜,與空間中的聲音相互呼應。展期間,鄭文豪會不定期更換炭筆並微調麥克風架擺放位置,讓痕跡慢慢佈滿純白牆面。 圖/何予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