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新知
第1733期
自治參與意願低 探討學生思維究原因
2020-10-22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落實學生自治能監督校方運作、保障學生權益,然大學生參加自治事務的意願普遍低落。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與其學生團隊,鑑於北大學生會會長選舉的投票率驟降(註),發表論文〈影響大學生參與學生自治組織因素之探討:以國立臺北大學日間部學生會為例〉,並於6月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國家發展研究》期刊,盼助學生會更了解學生需求,提高自治參與度。註:國立臺北大學在105學年度前,投票率穩定維持在20%以上,108學年度僅剩6.11%。此論文以學生角度出發,探討影響學生參與自治的因素。研究顯示,當學生對學生會的認同感越高,就會較願意投票、繳交會費或出席學生會的活動。劉嘉薇說:「學生可能會覺得議題和自己切身關聯不高。」他補充,推動和同學日常有關的政策,像是增加助教人手,以增進教學品質,也可提高學生對學生會的好感,未必要以政治理念為號召。 劉嘉薇解釋,繳交學生會費也是參與自治的一種表現。繁忙的大學生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來支持學生會。圖為示意圖。 圖/徐嘉璟攝從臺大校務會議的組成來看,學生代表通常只佔十分之一,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會長楊子昂說:「一般學生可能覺得在記者會上,學生會好像講話很大聲,但學生能影響的事,我自己覺得滿有限的。」不過劉嘉薇建議,若善加利用社群媒體,「學生會可以成為帶動討論的平台,不再只是象徵權力的角色。」替學生發聲的同時,也增加能見度,提高學生向心力,藉此對校方形成更大的壓力。研究亦發現,當學生認識學生會長,就會較積極參加自治。劉嘉薇表示,除了倡議場合,學生會長可多出現在不同活動。若會長依據現場氣氛,提出合適的說辭,能夠營造領袖形象。楊子昂以灣流音樂祭為例,在場同學有些是在意本土語言議題,有些則是喜歡音樂,用活動包裝訴求,能接觸到更多學生。但他也補充,學生會長若論述過多,學生可能會覺得無聊,造成場面尷尬。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組學生梁聖宇則建議,學生會長可多接觸校內各領域的意見領袖,像是系學會和社團,以了解更多同學的需求,並建立實際連結。楊子昂也認同說:「學生會可以跟社團結盟,合作推廣理念。」但他也建議,學生參加社團也能表達訴求,「不一定要刻意提升大家對學生會的參與度」,他鼓勵學生關心議題本身。 圖為楊子昂於活動中致詞。他表示,臺大學生會的曝光度已經很高,提升學生對各部會員的認識,效益可能更好。 圖/楊子昂提供「透過學生會,學生的權益可以被彰顯出來,其實大家可以有很多想像。」劉嘉薇說,學生會可以扮演溝通橋樑,匯聚同學的意見。楊子昂亦表示,他會查看觸及率較高的粉專貼文,作為學生會的施政參考。整體而言,此研究發現學生對學生會的認識,和學生自治參與度呈正相關。團隊期望未來學生會能利用科技,觸及更多校內學生,提升青年對政治、公共事務的識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