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第1785期
2023-11-15

【記者黎昕俞台中報導】「所有東西都是數據,萬物在這個基礎上,都會有平等的可能,再相互交雜產生關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學生徐銘謙於5日在窯座舉辦個展《親密系統》,結合影像、AI科技等媒材,透過回溯自身對數位物的感性經驗,探找記憶與數據之間錯雜的親密連結。

徐銘謙的作品時常聚焦「科技泛靈論」,此次個展《親密系統》結合自身經驗,探尋看待生命的面向,並於窯座展出至19日。 圖/黎昕俞攝


徐銘謙的作品多聚焦於「科技泛靈論」,他將所有事物視為資料庫的一項數據,並嘗試跳脫以人為主體的思考模式,透過數據視角審思生命,「我認為的泛靈狀態,是萬事萬物在數位情境之下,都能有相互討論的可能。」徐銘謙也將展場視作一套「數據演算系統」,展場內的兩個小房間就如同系統內部,以他兒時與蠶寶寶、電子狗的記憶,探討生命與數據之間的交織關係。而外側走廊則比喻為系統外部,展出以AI技術或3D列印等手法創作的作品,形塑出虛實交錯的場域。

奇形怪狀的手,時而投射在廊道角落,時而在地板浮現。作品〈觸碰遊戲〉,以徐銘謙孩提時玩手影遊戲的回憶為靈感,透過AI讀取自己過往的影像作品,給其指令後生成出不同手勢,就像兒時自己對著光用手模擬不同動物型態徐銘謙也在創作過程中發現AI常把人類的手輸出錯誤,「我們在接觸螢幕或是輸入指令時都透過雙手跟電腦溝通,但是它卻不熟悉我們的手,這種既親密又疏離的關係很有趣。」

〈觸碰遊戲〉中由AI生成看似有些奇怪的手勢,徐銘謙認為像是童年時玩手影遊戲時模仿動物樣態,但又不能模仿到位的經驗。 圖/黎昕俞攝


徐銘謙將展場內部的小房間視作演算系統的內部,其中一間的作品〈電子寵物羅曼史〉,發想自他小時候飼養電子狗壞掉的經驗。為重新回溯當時的憂傷情緒,他透過在Google搜尋關鍵字,蒐集相似經驗的文本和圖像後,將這些資料編排成影像作品。而自己與虛擬生命產生情感的狀態,也讓徐銘謙進一步思考「數據生命化」的現象,「因為他明明是個物體,我卻覺得裡面有個生命,某種程度代表著我們可以跟數據共感經驗。」

〈電子寵物羅曼史〉影像故事來源,是徐銘謙搜尋不同網路文本編排而成,欲表現與虛擬生命的共有的親密經驗,其實都是由大家曾參與的事件所組成。 圖/黎昕俞攝


另一間小房間的作品〈蠶寶寶回家了〉則是他反向思考「生命數據化」的展現。他認為蠶寶寶的飼養經驗多半來自學校課程或是販賣蠶絲等外部因素,當具有生命的蠶因人類目的而成為象徵教育或經濟的符號時,徐銘謙進而討論人們看待生命的限制性,「我們常以人的生命方式去思考,然而透過數據去想像生命時,其實可以理解更多生命面向。」為模擬兒時養蠶經驗,他將養蠶紀錄轉為黑色剪影,加入養蠶場、博物館的背景影像中,再投影至養蠶缸,透過玻璃缸反射出的光影映照在白牆上,讓蠶的剪影與背景合而為一。他說明道:「希望觀眾在看時會以為裡面真的有蠶,後來才發現是蠶的影像,並體會到生命有時會介在半實半虛的狀態。」

作品〈蠶寶寶回家了〉以作者小時候養蠶經驗出發,以數據影像的方式呈現,試圖表達人們飼養蠶寶寶的經驗,大多來自如教育或經濟等因素。 圖/徐銘謙提供


觀眾林沛瑤表示在觀看作品〈觸碰遊戲〉時,一開始對不自然的手勢感到疑惑,但後來發現它是AI對徐銘謙作品的再詮釋,當生成出的手勢映在白牆時,他說:「這樣的型態讓我覺得他是個生命體,但卻無法辨識出究竟是什麼。」觀眾f_1(化名)則提及〈蠶寶寶回家了〉起初讓他以為是投影強光照出活蠶的影,但走近後才發現原來是個誤會,「影像裡資訊滿溢的活力和玻璃箱裡原始物件的靜止,這樣的對比給我很深的印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