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芳妤綜合報導】每年進入11月份後,走出戶外,常常會看到一片霧濛濛的景象。11月29日,台灣西部因受高壓影響,空氣汙染物沉積不易飄散,各地區空氣品質指標(AQI)數度達到紅色警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
根據教育部《空氣品質警示及防護作為建議指引》,若PM2.5指標達到紅色等級,學校師生應考慮減少戶外活動,並適時配戴口罩防護。若達到紫色等級,學校則需考慮將戶外活動調整至室內或延期舉行,以保學生健康。
圖片取自台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官網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張艮輝提到,各大學尚無專業人士可評估空污嚴重時上課與否,因此目前並未自訂停課標準。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袁中新也表示,各級學校的空氣汙染因應方法按照教育部規定執行,因為大學生身體發展狀況較健全,且可自主決定是否上課,所以並無特殊規定,目前也還沒發生因空氣汙染嚴重而限制上課的情形。
10月31日台北市環境保護局公布《台北市空氣品質惡化防制措施》,內文提及「前一日下午五時三十分預報次日AQI值達400以上時,即達停課標準。」並會邀請相關單位,參考各空氣品質區的預報值,共同決定是否停課。袁中新認為,AQI值達到400的標準過高,幾乎不容易發生,若調整為200到250,是較合理的範圍。
袁中新表示,台灣的空氣汙染物大多屬於「二次氣膠微粒」,是直接污染物經過大氣中各種物質的化學變化後,才形成的汙染物質。汙染源主要會沉降在背風側,下沉氣流造成汙染物質不易飄散,汙染物濃度較高。張艮輝則指出,人要長期暴露在空污環境下,身體才容易受到影響,民眾若有疑慮,可以配戴特殊材質的口罩(如N95口罩),確保身體健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學生林余蓉表示,在高雄念書時常會感受到空氣汙染狀況,較嚴重時,眼睛容易不舒服導致念不下書,希望高雄也能有空污假的規定。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林育嘉則認為,台北市的空污假標準高,導致這項政策可有可無。他提到,若政府真為民眾著想,應嚴加管制廢氣排放、環境破壞等根本之道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