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藝文
第1770期
一同尋光吧! AR作品融關渡文化於光藝術節
2022-11-02
圓環型的燈光裝置,是由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洪伊妘製作的互動作品〈尋光〉中的主燈。 圖/洪伊妘提供【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在圓環型主燈周圍散佈著帆船造型的小燈,觀眾拿著手機穿梭其中與之互動。作品〈尋光〉在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舉辦的關渡光藝術節《濟濟》中展出。本屆光藝術節首次跨出校園,於10月28日在關渡中港河碼頭開幕。新媒系的學生陳昱伶、李芷綺、王可可和洪伊妘,受關渡宮沿路掛設的燈籠和碼頭所啟發,結合光藝術裝置與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技術,設計了一套互動遊戲,製作出作品〈尋光〉。觀眾下載APP後,可以跟著遊戲腳本化身為「守燈人(註)」,將手機鏡頭對準主燈周遭的小光船後,便可透過APP捕捉小燈裝置上的「光精靈」,再將鏡頭對準主燈回傳光精靈身上的能量,以點亮裝置,為中港河碼頭的船舶引路。註:在遊戲腳本中,體驗者將成為守燈人的角色,帶著行動裝置,在AR中捕捉光精靈。王可可分享,因關渡宮鄰近北藝大校區,在創作發想期間,團隊會相約在關渡宮和關渡中港河碼頭周遭區域漫遊以尋求靈感。陳昱伶則說明,在某次閒逛時偶然看見整排燈籠延伸至關渡宮的景象,「我們覺得那個光指引到某個方向,可以解讀為希望。」他們也因此受到啟發,並將此概念轉化為現在的作品〈尋光〉。 〈尋光〉創作團隊自行開發手機APP,讓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行動裝置參與虛擬實境,與作品互動。 圖/洪伊妘提供策展人、北藝大新媒系專任講師林書瑜說明,這次展覽以關渡本身的地景、人文、歷史作為創作發想,也曾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陪伴學生認識關渡。展名《濟濟》也是取自音樂人鍾永豐和陳明章為關渡所譜寫的《關渡之歌》,連結對土地和在地生態的情感。〈尋光〉作品中的光精靈,以招潮蟹、彈塗魚、鴿子等形態出現,也是從關渡自然公園的棲息生物找到靈感。現場觀眾謝昕亞表示,在「尋光」過程中,十分期待最後點燈的瞬間,也在遊戲體驗中認識到關渡當地的捕魚環境,加深對關渡的印象。他認為,藉由體驗互動的作品,參與者能更投入在展覽中,因此如果有特定想傳達的議題,互動式藝術裝置是合適的傳播形式。陳昱伶也點出,非互動式作品觀看方式只有一種,但互動作品可以讓觀眾的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尋光〉團隊更希望,不只是展場與地景連結,作品本身也能與在地文化、民眾有所聯繫。
嗅覺互動裝置 藉藥材香氣重溫兒時記憶
藝文
第1667期
嗅覺互動裝置 藉藥材香氣重溫兒時記憶
2017-11-29
【記者徐湘芸高雄報導】多色光點映射在地板徘徊,一旁小孩跟著螢光來回蹦跳。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11月22至26日舉行衛武營藝術季,除大型3D光雕秀外,於榕樹廣場也展出「新生代互動影音藝術裝置展」,以「榕樹下的記憶」為主題,邀各大專院校優秀作品齊聚一堂。 〈螢光漂流〉以光點互動的方式,吸引許多大人小孩前來觀賞與玩耍,追逐光點奔跑。 圖/徐湘芸攝純白色的棋盤,擺放著錯落的象棋狀模型。小孩爭先觸碰棋盤旁的小氣孔,在感應手掌幾秒鐘後氣孔即噴出一小縷白煙,有些聞起來是植物的香氣,有些則是藥材的味道。「其中有個像彈珠汽水的味道,讓我想起童年。」觀眾沈敬哲表示,以嗅覺產生回憶的共鳴,是觀展很新鮮的體驗。以氣味為主要展演媒介的作品〈榕融憶驛〉,其策展團隊成員、現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學生洪湛閎表示,近代作品多以視、聽覺等可線性剪輯的媒材創作,卻少有展品以嗅覺與觀眾進行互動。他說:「但氣味是連續、無法迴避的,能以粒子創造出一個氛圍與空間」。 〈榕融憶驛〉以氣味為主要展示媒介,傳達過去以榕樹為中心進行居民感情、信仰的交流。 圖/創作團隊成員黃彥儒提供主要負責氣味的成員蔡立德提到,為了盡可能地模擬出多種味道,他們拜訪許多香水、食品製造商。通過親自去聞、了解氣味組合,在反覆嘗試中尋找團隊想要的味道。為減少干擾,洪湛閎也提到外觀採白色極簡化視覺,「因白色是最接近透明、不具符碼意義、最潔淨的顏色。」希望通過嗅覺抽象符碼,使觀展者投射回自身生命經驗。 〈榕融憶驛〉以過去榕樹下常見下棋的傳統聚落作為形象投射,以橘子、蘇打、烏龍茶等香氣建立空間概念。 圖/徐湘芸攝戴上虛擬實境眼鏡(Virtual reality, VR),傳統市場破碎的樣貌直衝眼前,如同奔跑於其中。儘管畫面凌亂,卻依稀仍可辨認出販賣衣物或肉品的攤販佇立一旁。作品〈離散者〉以當地過去有名的兵仔市「鳳山第一公有市場」為主題,封存並重現當地舊有早市樣貌。「殘破景象的VR影片較少見,且有一種懷念過去的感覺。」觀眾、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學生朱姵穎說道。〈離散者〉創作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藝術碩士班學生洪譽豪表示,相較近年VR創作以建模與動畫為大宗,他更偏好實景VR,透過3D掃描照片製成,更能呼應「共有記憶」。將〈離散者〉畫面變得破碎、零散,也是希望以似曾相識的景象呈現客居異鄉、飄盪的心境。 〈離散者〉透過3D掃描實景照片進行VR影片的製作,意旨於緬懷高雄曾經的鳳山第一公有市場。 圖/洪譽豪提供衛武營藝文中心於7月下旬舉辦〈創作研習營〉,招募相關科系學生進行創作。經專家指導後篩選出的優秀計畫,才能於衛武營藝術季「新生代互動影音藝術裝置展」展出。洪譽豪表示,〈離散者〉以當地歷史為創作背景,也是希望呼應主辦單位嘗試讓衛武營從軍營轉型成為國民美學搖籃的想法,讓藝術能融入在地,並推動南台灣藝文能量。 以線香與香爐的形象,佐以氣味,傳達榕樹周遭作為一地區信仰中心的意念。 圖/徐湘芸攝 〈榕融憶驛〉中,以榕樹旁的小吃攤販為形象,傳遞人情的同時,也以氣味傳遞出舊時代的共有記憶。 圖/創作團隊成員黃彥儒提供 〈榕融憶驛〉以氣味為主要展示媒介,傳達過去以榕樹為中心進行居民感情、信仰的交流。 圖/徐湘芸攝
有形之聲傳愛 藝術家盼建聲音紀念館
藝文
第1664期
有形之聲傳愛 藝術家盼建聲音紀念館
2017-11-08
【記者阮怡婷台北報導】一面牆掛滿光碟片大小的3D列印(3D printing)模型,而現場觀眾藉由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的平板電腦,掃描模型並聽見一則則愛的語音訊息。藝術家將藝術結合科技,創作〈錄一段話給你所愛的人〉,並一步步打造起一座實體化的「聲音紀念館」。 觀眾利用裝設有虛擬實境鏡頭的平板電腦,掃描出牆上的模型,此時平板電腦就會原音重現儲存的語音訊息。 圖/阮怡婷攝創作者、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藝術碩士班的王聖傑說:「有人形容這些立體的同心圓就像一座座城市一樣。我自己則覺得它們像是唱盤。」乳白色的「唱盤」凹凸不平,每個聲音模型都是獨一無二的。他表示,大部分觀眾很害羞,錄音時說話特別小聲。如此一來,聲音經由系統轉換數據,變成列印用的圖像,高低起伏就會比較小,列印出的模型會像是一座建滿一樓平房的城鎮。錄音裝置的正前方,擺放著一台電腦螢幕,顯示出列印前彩色建模過程。王聖傑解釋,錄音時的音量大小轉換成模型的高低程度,錄音者的音調高低則對應到光譜的頻率。音調偏高的聲音,會造出偏紫色的柱體,低音調則轉換成偏紅色的模型。然而因為彩色的3D列印成本太高,所以目前作品呈現仍以乳白塑料為主。 現場觀眾聚集在錄音裝置前,仔細聆聽導覽員講解模型的建置過程。螢幕上的彩色模型,即是由聲音資訊轉換而成的。 圖/阮怡婷攝現場吸引大大小小的民眾前來錄音,而所有觀眾的語音王聖傑皆保存下來,其中也不乏小孩咿呀亂叫的訊息。有次他嘗試向一位小孩解釋作品時,那小孩反倒停止玩耍,開始認真地說:「媽媽,我愛妳。」那次展出日期恰巧近母親節,也因此讓他特別印象深刻。「說不定這以後可以發展成新型的告白方式。」導覽志工、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生吳翊涵表示,他十分喜歡這項作品。雖然他接觸該作品僅三小時,但導覽期間他非常流利且熱切地招呼每位好奇的觀眾,引領他們操作錄音裝置及掃描模型。其他參展學生、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吳良彥則認為,將聲音實體化的想法很有趣,在此之前,他只看過將聲音圖像化於屏幕上而已。 乳白色的塑料以同心圓的路線,圍繞列印在黑色的底盤上,由於黑白對比高,也較容易掃描出圖形,就像是QR圖碼般。 圖/阮怡婷攝〈錄一段話給你所愛的人〉推出一年來已蒐集上千筆錄音。因每次列印成品都得耗費二至三小時,所以王聖傑在展覽後才會挑選幾則訊息列印出來。創作團隊內除了他以外,還有指導教授林珮淳、互動媒體藝術家李家祥,三人各自代表3D動畫、藝術鑑賞與媒介互動程式的跨領域合作。王聖傑說:「我們有個小小的野心,想讓這樣情感藝術的作品接觸到不同社群。」因此下個月該作品也將前往泰國展出,他希望未來能透過作品保存越來越多愛的訊息,最終打造出一座「聲音紀念館」。 有觀眾形容每一幅模型就像是一座城市般,其實模型的高低起伏就是轉換自錄音者的音量大小。 圖/阮怡婷攝 一面牆上掛滿30幅約略光碟大小的模型,模型藉由互動系統轉換,可以播放出每則愛的語音訊息。 圖/阮怡婷攝
豬仔入北藝 展演盼撕負面標籤
藝文
第1659期
豬仔入北藝 展演盼撕負面標籤
2017-10-05
【記者王若穎台北報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鷺鷥草原上多了三隻粉紅小豬!這是9月29日《妖山混血盃》藝術展演中的〈豬豬上學去〉。透過觀眾與豬互動,探討動物權、社會倫理學等議題。同樣關注社會現象的還有〈意識旅圖〉,利用互動裝置提醒觀者無意識使用網路的行為。三隻小豬圍著飼料槽吃飯喝水,或趴或睡,一旁的孩子睜大眼睛注視牠們,路人們也新奇地拿起手機拍照。〈豬豬上學去〉是北藝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學生李昭慶的創作計畫,他從雲林自家畜牧場運來三隻小豬,希望媒合當代藝術與傳統產業。「小朋友來看的時候很開心,大人來看的時候會思考動物、生命教育的面向。」李昭慶說,他試圖打破藝術高高在上的形象,與民生結合,讓藝術更通俗親民。 學生拿出布偶豬娃娃跟豬隻拍照,創意的互動方式顯得格外有趣,觀眾可自由地與豬隻互動觀察。圖/王若穎攝豬貢獻生命維持人類日常所需,卻在人類社會文化中被貼上骯髒、懶惰等負面標籤。李昭慶讓豬進入校園,希望用衝突、錯置手法,重新詮釋豬與人的關係。他也提到,現代的農場待豬並不差,有大抽風扇、水冷等空調設施,讓豬隻在舒適的溫度下發育;相反地,野生豬隻便要承受日曬雨淋、蚊蟲叮咬等狀況,所以在討論友善動物、讓動物回歸自然時,可以多思考這點。北藝大舞蹈研究所學生鄭筠認為,能夠近距離並長時間觀察豬是很難得的機會,因為一般養豬場不會讓外人進入,怕會傳染疾病給豬隻。她很喜歡動物,自從展演開始,她就經常來看這些小豬在做什麼。 李昭慶跟觀者說明創作理念。<豬豬上學去>用衝突、錯置的手法,刺激觀者思考,並重新詮釋豬與人的關係。圖/王若穎攝〈意識旅圖〉是虛擬與現實互動的作品,由「TN小星星」學生團隊的陳奕如、陳可涓、張舒凱、及陳品睿通力合作。觀眾用A區的電腦進行網路瀏覽、查找資訊,電腦的瀏覽器畫面會被截圖製成B區螢幕內的圖,其餘觀眾便可透過觸控B區畫面窺看、觀察之前使用者的網路足跡,並欣賞動態的視覺畫面。「除了呈現混種的藝術形式,它本身是一個翻轉隱私、供人窺視的平台。」陳奕如說,人們被事先告知網路足跡會被紀錄與呈現,就會意識並調整自己使用網路的習慣。他們混合數位資訊與山水畫元素,讓人反思生活中我們以為私密或不被人看到的足跡,也有被他人窺看的可能。 弟弟使用A區的電腦瀏覽網頁,上方B區的螢幕中可見他的網路足跡,並欣賞動態的視覺畫面。圖/王若穎攝北藝大《妖山混血盃》讓學生跨領域創作,不僅打破藝術的疆界,學生也透過藝術關注社會、文化層面議題。〈豬豬上學去〉打破觀眾對藝術創作的期待,讓人重新思考豬在文化上的意涵。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意識旅圖〉如同廣闊資訊流中的浮木,讓沈溺的觀者喘口氣,意識並思考自己位於何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