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影音
第1767期
搭起族群對話空間 同志遊行展回顧平權之路
2022-10-07
【記者黃欣湄、廖嘉嘉、程心 台北報導】今年是台灣舉辦同志遊行的20週年,為增加民眾對性別平權議題的參與度,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特別策劃「為改變而走——臺灣同志遊行20週年回顧展」,展出台灣同志遊行的演進歷史。會場內木造長廊彩虹飄揚,展覽集結歷屆遊行的珍貴影音、照片、論述以及史料,記錄下從第一屆只有800人參與,到現今已有破萬人走上街頭的運動過程。不同於以往的同志大遊行,主辦單位希望此次展覽能跨越性別之間的隔閡,成為社會溝通的重要平台,吸引民眾投入議題,不論任何族群都能參與其中。「大家在看這個展覽的時候,可以從之前遊行的參與者,變成一個更投入社會運動的行動者。」臺灣同志遊行20週年回顧展策展人林怡伶指出,同性婚姻合法化後仍有許多延伸議題,諸如跨國婚姻、同志收養等權益都值得民眾關注。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至今已滿三年,雖未完全落實性別平權,但仍有許多倡議者持續行動。隨著第20屆同志遊行的到來,台灣性平之路將持續推進,並為這場社會運動立下新的里程碑。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
校園
第1735期
同遊新聲 異溫層青年啟對話
焦點
2020-11-05
【記者王崴漢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台灣同志遊行於10月31日在台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盛大登場,今年已邁入第18年,活動當天湧入13萬人。本屆主題「成人之美」表達無論什麼自我認同都應受到尊重,參與者中不乏同樣為了堅持自我認同而加入遊行,成為大眾眼裡看似異溫層、卻喊出不同聲音的群體。平日常見於夜晚現身的變裝皇后,細心打扮走上街頭,遊行花車上播放社群流行的同志歌曲,車上的舞者與台下遊行民眾一同舞動身軀,同志遊行營造獨特的性別友善空間,這是他們一年中最自在的一瞬。現場多達150組遊行團體中,有非政府組織、各校學生會及性別社團等,不只如此,包括歷來被視為反同的基督教會及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等團體也參與其中。 現場多達150組遊行團體參與,有非政府組織、各校學生會及性別社團等,圖為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圖/王崴漢攝 花車上的舞者隨著音樂帶來精彩的舞蹈表演,台下的觀眾也十分熱情,一同將氣氛炒熱到最高點。 圖/王崴漢攝 遊行現場可看見平時多在夜晚活動的變裝皇后,皇后們各個精心打扮,在遊行當天成為亮點。 圖/王崴漢攝今年遊行在疫情下順利舉行,卻在活動前出現插曲。國家祈禱早餐會原先預計在同志遊行前一日舉行,其由多組基督教團體組成,已連續舉辦19屆,每年都邀請總統參加,旨在為人民、政府、國家及世界和平禱告。不料,今年卻因總統蔡英文公開邀請民眾參與同志遊行,普遍反同的教會建議蔡英文不出席,最終早餐會於活動前夕停辦,多年傳統因此斷裂。「我們知道台灣同志平權運動最大的反對力量來自保守的基督教會。」真光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懋禛表示。與大眾對基督徒反對同性戀運動的認知相違,真光福音教會投入同志平權運動,不僅參加同志大遊行,平時也向社會分享對聖經的另類詮釋,「上帝是愛同志、支持同志婚姻的」。此外,教會也配合10月「台灣彩虹驕傲月」拍攝四部系列影片上傳YouTube,除了解析聖經,同時邀請曾參與反同團體的人士進行訪談。他們將信仰化為行動,協助因同志身分陷入迷惘的基督徒活出自我。 與大眾對基督徒反對同性戀運動的認知相違,真光福音教會投入同志平權運動,遊行當日也參與其中。 圖/王崴漢攝身為真光福音教會的一員,就讀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研究所的曾繁安雖為異性戀,仍支持同志平權。他在加入真光福音教會前,曾待過性別觀念保守的教會。當時,個人支持同志的信念與信仰衝突,他因此備受折磨,「我支持同志的想法是否悖逆神?」而身旁持不同立場的教友常有激烈爭執,曾繁安也曾因支持同志受到批判、定罪,種種原因都讓他質疑自己,就算參與同志遊行也不敢對外透露。直至踏入真光福音教會,他受教會開放、包容氛圍影響,才終於消除心中的矛盾。張懋禛提到,持與一般教會不同的看法,必定遭受批評,「我們每一年參加同志遊行當然都是戴著勇氣。」但他期盼透過推廣聖經的新發現持續與社會及教會對話,讓這世界接受差異、擁抱多元。真光福音教會並非唯一存於異溫層中卻支持同志平權的團體。隸屬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實踐研究院的國民黨青年團(以下簡稱青年團)也加入遊行行列。然而,自從報名參與遊行的消息一出,他們便遭受各方批評聲浪;挺同者認為青年團只為增加曝光度,反同者則無法理解青年團的行為動機。 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報名同志遊行雖受各界質疑,當天還是如期參與,現場記者訪問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團長陳柏翰。 圖/王崴漢攝「國民黨青年團的組成其實跟整個青年世代並無太大差距。」國民黨青年團團長陳柏翰強調,與國民黨不友善同志的主流意見相悖,青年團認同今年主辦方的理念,認為同性婚姻專法《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上路一周年後尚有改善空間,例如保障跨國伴侶締結婚姻之權利,希望通過與國民黨黨內的對話促成立法的修正。陳柏翰提到,國民黨長期的對外溝通管道僅限於網路或社會輿論,因此不容易將同溫層外的性別運動聲音帶進黨內。青年團作為支持性別議題的團體,盼搭起內部對話橋樑,讓黨內正視青年世代的訴求。活動當日也有部分國民黨立委、議員到場支持,青年團團員、臺大政治學系學生康晉瑜表示,「我想改變的力量已逐漸發酵。」 中國國民黨青年團拉著「天暗總會光,共好同齊行」布條,揮著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團旗參與遊行。 圖/王崴漢攝「性別議題正在被越來越多人看見。」當天參與遊行的臺大學生會會長楊子昂認為,真光福音教會及青年團為同志平權倡議,象徵性別運動不再侷限同溫層,這些團體採取行動支持同志平權,將性別意識帶進異溫層,對運動本身著實為一大突破。
校園
第1663期
12萬人破紀錄 彩虹旗飄揚凱道
2017-11-01
【記者劉穎為台北報導】第15屆台灣同志大遊行10月28日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本屆為同婚釋憲後首次遊行,吸引20多國共襄盛舉,並有大專院校、民間團體等150多支隊伍報名參與,總人數超過12萬人打破歷年紀錄。本次主題「澀澀性平打開開,多元教慾跟上來」,主張性別平等教育應推行至社會大眾,促進不同個體間相互理解、尊重。 遊行開幕式以彩虹旗圍繞台灣島的意象,傳達希望台灣社會能走向多元尊重。 圖/劉穎為攝遊行總召小白表示,相較同婚法一刀劃下制度上的保障,性平教育更能深入影響社會大眾對性少數族群的理解。他認為,性平教育會隨著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後,成為大眾的價值觀,因此性平教育才是塑造社會對性少數族群態度的根本。 17個性別友善學生社團組成「北台灣學生性別社團聯盟」。 圖/劉穎為攝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李承浩表示支持性平教育列入課綱,讓任何性別氣質的人都能被溫柔地對待,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面對以保護孩子為由而反對性平教育的人,台大女性研究社社長、歷史學系學生陳奕豪表示,這種作法犧牲了不符合性別模板的孩子的權益,使他們在為自己性別認同或性傾向困惑徬徨時,得不到適當的教育與幫助。他認為:「性平教育不是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教孩子懂得尊重差異。」陳奕豪也表示,有些教授或老師常不自覺做出帶有性別歧視或性別刻板印象的言論,希望性別平等的意識能不論師生地進駐到所有課堂上。 學生舉著對性平教育的訴求參加遊行。 圖/劉穎為攝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學生陳思頻舉著一張畫有女性裸體的看板參加遊行,傳達人人需要正視情慾需求,鼓勵大眾不必因為教育體制避談「性」而壓抑自己的慾望。對於目前課綱缺少性教育的問題,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學生朱芩希認為學校性教育只侷限於生理層面,欠缺情愛關係、性慾處理的正確知識,導致許多因為無知而產生的有色眼光與歧視。陳奕豪則表示避談情慾話題反而會放任孩子去吸收網路上流傳的色情資訊,更容易得到錯誤觀念,希望能有具性平意識的老師授予知識,讓孩子用多元的眼光看待情感與慾望。「性解放」也是本屆遊行焦點之一,長久以來性解放被冠以色情的汙名,然而其原意是指「對抗與性和情慾相關議題的壓迫,並去除標籤的行為」。政大陸仁賈同志文化研究社社長、地政學系學生謝家宇以因蓄髮而被懲處的警員為例,認為「國家不能因為性別刻板印象限制個人留長髮的權力。」他提到,多數人對性解放的印象是充滿色慾與荒唐的,但他表示性解放是將對性別不平等的規定與習俗剔除,解放被壓迫的個體使每個人真正擁有自由平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