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吳宇軒反思笑話經驗 從日常物件再現幽默
藝文
第1798期
吳宇軒反思笑話經驗 從日常物件再現幽默
2024-11-08
【記者何依庭台北報導】「解構笑話會讓笑話變得不好笑,但是講不好笑的笑話時反而變得很好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研究所二年級學生吳宇軒10月26日起在Pièce舉辦個展《為了_____,所以我說了一些爛笑話》,他將日常對話、景象與物件創作成多種裝置作品,希望讓觀者以第三視角重新詮釋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感。 吳宇軒說明展覽名稱源於他發現自己說笑話時往往帶有目的,「可能是為了緩和氣氛或希望讓人感覺我很幽默。」進而反思自身說笑話的動機,探究笑話與其他常見的幽默元素。他在〈笑話集〉中透過小冊子上的麻繩連接另一頭枯萎的盆栽,使觀眾要閱讀笑話時會感受到盆栽的滑動。冊子上展示吳宇軒曾說或聽過的趣味對話,並使用甲乙丙丁作為角色代稱,透過去除人物身份,讓這些對話脫離原先語境,再附上一張與對話內容相關的照片,以此提供觀者想像的空間。 來到〈荒謬日常考察〉的影像裝置前,可看到每張投影畫面都是一張日常照片搭配一段說明文字。吳宇軒以字幕客觀直接地敘述自己在照片裡看到的內容。他也刻意讓〈荒謬日常考察〉投影在自製的紙板上,使影像與文字產生模糊扭曲的失真感,希望利用紙板的粗糙與手作感,讓投影文字不會過於方正,使觀眾在參觀時感到輕鬆詼諧。 而展場門口擺放一個寫著「避邪用」的百元花盆,這是吳宇軒特地買來的現成展品〈開幕誌慶〉,他認為盆栽上用廢紙製成的立牌隨意寫上文字,讓〈開幕誌慶〉對照常見的開幕祝福花籃顯得荒謬脫序,「期待與事實不符造成的不和諧感,是這次展覽選擇媒材與創作的重點。」另一作品〈無題〉也扣合此創作宗旨,他將四盞電燈釘在桌腳上,三顆電燈朝上擺放,剩下的那顆則調轉擺放方向,使燈泡垂到地上,並且每盞燈的電線都以U型垂掛在牆上,以一種雜亂卻帶有秩序的方式呈現,讓觀眾能重新看待這些日常物件。觀眾丘智偉認為〈無題〉刻意不隱藏電線與插座的方式,帶有挑釁式的趣味。 在作品《雜貨風景》中,吳宇軒使用符號與巧思重新詮釋日常物件,像是〈雜貨風景#1〉使用鬧鐘的包裝盒,由藝術家篩選有趣的元素拼貼而成。〈雜貨風景#2〉則重新剪貼肥皂盒,使其成為一個微縮盒子,賦予原先用來裝飾的乳牛圖樣新的意義。而在展間角落,吳宇軒特意鋸掉放置投影機木架的一隻腳,套上貓腳襪,並在機器旁邊擺放一包綠色乖乖。這些細節呈現出他對於這些常見物品的觀察與想像,並且透過台灣人熟悉的符號進行暗示,讓創作變得荒謬有趣。 觀眾廖芷珊說:「這個展覽的細節非常多,而且物件都挑得很精準,是親切的台式風格。」觀眾大勇(化名)則表示這場展覽讓他感受到年輕藝術家對於幽默的詮釋,「有一種認真你就輸了的感覺。」吳宇軒說明自己在這場展覽的設計上沒有特別想要傳遞給觀眾的訊息,「只是希望透過作品讓觀賞者能夠在平淡、不刺激的作品呈現中,了解另一種觀察生活與幽默的方式。」
【專欄】寫實融幻想 吳宇軒雕神怪意象
藝文
第1669期
【專欄】寫實融幻想 吳宇軒雕神怪意象
2017-12-14
【記者徐安萱綜合報導】元智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的吳宇軒(維京)是名雕塑、模型創作者,他擅長創作怪獸、宗教、神話故事等題材,以及「克蘇魯神話」中,各式各樣長相獵奇的角色。在模型、雕塑圈小有名氣的他,作品也登上「2017 Reality Fantasy開拓模型祭」。「創作各種怪獸生物對我們來說不是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方式。」吳宇軒自稱是個怪人,從小就對神話故事、怪獸題材相當感興趣。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是美國作家加洛夫克拉夫特(H.P.Lovercraft)創作的架空奇幻恐怖小說,描寫對「未知」的恐懼與許多不可名狀的神明、怪獸,現代許多影視、遊戲作品中的獵奇元素幾乎都受其影響。他表示,以自己的想像重現書中或故事中的事物,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修羅〉主要媒材為精雕油土,尖銳處使用塑鋼土避免碰撞變形。骨架部分為鐵線及鋁箔紙。 圖/吳宇軒提供吳宇軒擅長將寫實與幻想融合,學習雕塑後他開始企圖用自己的解讀與想像來呈現作品。作品〈修羅〉是他第一件大型的人型原創雕塑,靈感來自於印度教的代表性角色,介於神、鬼、人之間的「阿修羅」。〈修羅〉歷時將近一個月,作品表面充滿細微的皮膚紋理,他表示,臉部製作參考阿修羅在神話中的部分形象,再用臉部肌肉解剖圖作為輔助,「嘗試將自己的幻想用真實質感呈現,在現實中帶有一點虛幻」。 〈偉大的紅龍〉媒材為精雕油土,翅膀翼膜使用軟油土,其餘骨架為鐵線與鋁線。 圖/吳宇軒提供接觸雕塑約兩年的吳宇軒,在今年創作了《蛻變》系列作品,他說:「從雕塑新手轉為原創作者的身分,是一個脫胎換骨的概念。」該系列的第一號作品〈偉大的紅龍〉,靈感源自於曾被改編為電影《紅龍》的畫作〈偉大的紅龍與日光蔽體的女人〉。紅龍在電影中象徵進化與蛻變,他表示,「蛻變」符合他這兩年來的經歷與變化,因此將經典畫作立體化,「原畫作只畫出紅龍的背面,所以正面都是參考資料加上自己的想像所創作完成」。 〈偉大的紅龍〉本體為人形生物,吳宇軒參考人體肌肉解剖來呈現肌肉組成。 圖/吳宇軒提供除了大量參考人體解剖來呈現肌肉組成外,〈偉大的紅龍〉在皮膚質感上,採用了與〈修羅〉不同的工法。〈修羅〉採用「切」紋路的方式,吳宇軒表示,如此會呈現類似傷痕的質感,用來表現阿修羅的粗糙、硬皮,但不適合細緻的皮膚紋理。〈偉大的紅龍〉則使用工具「刮除」油土來製作紋路,除了提升精緻度,也更貼近人類的皮膚質感。 〈星際大戰ATAT沼澤場景〉生鏽質感與舊化戰損的呈現,參考現實中的水汙漬,使用「漬洗」工法。 圖/吳宇軒提供除了雕塑,從小熱愛電影《星際大戰》的吳宇軒也製作出模型作品〈星際大戰ATAT沼澤場景〉,這是他第一件有完整場景的模型。他表示,自己偏好寫實的創作與上色風格,以工具或顏色展現不同的質感。「走獸ATAT」是《星際大戰》中的武器,因此他在模型本體畫上大量鏽痕,採取舊化塗裝,呈現出在現實中變為廢墟的感覺,「生鏽代表環境非常潮濕,所以最後將場景設為沼澤」。吳宇軒說:「自己不再像新手時期漫無目標的臨摹,現在題材方向與風格漸漸明確,就能注入自己的理念與想法在作品中。」目前他在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兼職販售作品,他表示,會開始玩雕塑是為了有一天能進電影美術特效團隊。他也期許自己,未來在作品中加入台灣本土習俗或環境相關元素,讓更多人注意到台灣被忽略的美好、認識來自台灣的創作者。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