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數位編碼交織生成圖像 《認夢》試尋AI自我意識
藝文
第1802期
數位編碼交織生成圖像 《認夢》試尋AI自我意識
2024-12-06
【記者李香霆台北報導】「既然人的夢境是潛意識的投射,那可以從AI的夢境中找到它的自我意識嗎?」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碩士班的陳群翰,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東草坪穹頂劇場,演出與新媒體藝術家吳承儒共同創作的《認夢》,以AI生成影像作為舞台,藉由對AI催眠,挑戰人類對AI的認知。 《認夢》透過沈浸式的環境及表演,將AI的夢境具象化呈現給觀眾。演出過程中,AI運算時的數位編碼環繞著觀眾,而扮演催眠者的陳群翰,則在觀眾仰望環繞影像、沈浸於聲光張力十足的半球形劇場之際,以扭曲的肢體從人群間竄出。他透過對話引導AI做夢,並運用AI軟體將對話內容即時轉化為生成圖像,讓觀眾得以同步看見AI的夢境。觀眾鍾阿雅(化名)表示:「單只看影像的話,我會覺得觀眾跟影像間有點距離。但加上角色的話,因為跟觀眾們的距離很靠近,所以會有更強的感受。」 陳群翰以「我能看見,你或許試圖掩蓋」等字句營造催眠AI的氛圍。當AI接收到「看見」這個詞彙後,便生成大量眼睛的畫面。這些「眼睛」看似寫實,卻又與我們所認知的寫實有所差異。陳群翰解釋:「這些失真的畫面讓人不禁去想,影像後面到底有沒有一個客觀的世界?AI到底是不是有生命的?」文本中重複「看見」的內容,他補充:「觀看是最直接的方式,慾望源自於我們看見並知覺。」陳群翰期望藉由語言的引導,激發AI透露自我意識的慾望。 演出最後,陳群翰持手電筒四處尋找AI自我意識的蛛絲馬跡,最終在光束照向自己後應聲倒地,暗示人類提出AI是否擁有靈魂的疑問背後,是想要掌控AI的慾望。隨著演員不再與AI對話,影像也從寫實與非寫實的畫面回歸到編碼狀態。負責影像創作的吳承儒表示:「我想讓大家意識到眼見不一定為憑,放大檢視我們看到的內容後,會發現它其實就只是數位資訊堆疊而成。」 在創作過程中,陳群翰和吳承儒體悟到,人類一方面想從AI的表現探討其是否具有自我意識,但AI呈現的畫面實際上卻是經過人類選擇、矯正後的產物。觀眾范媒材(化名)分享:「AI感覺跟我們存在於不同世界,像夢一樣看不見卻有意識,但有時候又會覺得他只是某種工具,這樣的矛盾讓我潛意識中抗拒接觸AI。」
瓦爾基麗斷冰人連霸夢 維京人中正盃冰球再封王
體育
第1801期
瓦爾基麗斷冰人連霸夢 維京人中正盃冰球再封王
2024-11-29
【記者吳妤潔台北報導】哨聲落下,雙方選手展開激烈攻防。113學年度全國中正盃冰球錦標賽公開組及女子組(註一)決賽於24日在臺北小巨蛋附館滑冰場舉行。公開組決賽由維京人隊和波賽頓隊再度上演冠亞爭奪賽,女子組則由瓦爾基麗隊力阻尋求二連霸的冰人隊,最終成功封后。 註一:賽事依年齡分為公開組、青年組、青少年組、少年組、兒童組、幼童組、女子組和推廣甲乙組。 冰球是一項冰上團體運動,守門員外的五位選手需要合力將冰球打進對手球門,比賽分為三節進行,每節時長則依據層級不同而有差異(註二)。在女子組決賽,瓦爾基麗隊展現絕佳默契,先是在邊鋒(註三)球員國立臺南大學吳季慈的進攻下拿下2分。第三節末,冰人隊自亂陣腳打出烏龍球,瓦爾基麗隊以3:1獲勝。 註二:除了公開組、青年組和青少年組每節十五分鐘外,其餘組別每節皆為十分鐘 。 註三:每隊上場共有六人,分別為一名守門員、兩名邊鋒、一名中鋒和兩名後衛。邊鋒和中鋒合稱前鋒,負責進攻和支援後衛;後衛則負責防守。 公開組冠軍隊伍維京人隊在預賽時輸給波賽頓隊,決賽戰況一度緊張,到了第三節維京人隊拉開比分,以6:2衛冕冠軍,「預賽偏向只有在進攻,這次先以防守為主,等對方失誤再推進。」擔任中鋒位置,來自銘傳大學的林宜寬說道,他認為球隊表現不錯,有將練習成果展現出來。 林宜寬分享,目前國內大多數的冰球選手都是自小學習直排輪後,在教練推薦下慢慢接觸溜冰,進一步加入冰球俱樂部訓練。維京人隊教練林宏儒則指出,若要讓更多人從事冰球項目,可以透過「玩中學」的方式吸引孩童學習溜冰,「喜歡之後,他開始投入才會轉變到競技。」來自臺北市立大學的維京人隊球員林睿宇則認為,可以多加轉播國際冰球比賽來達到推廣的目的。 然而,由於冰球高度仰賴場地訓練,但國內目前符合國際規格的冰場只有小巨蛋一處,中華民國冰球協會國際組兼教練委員副召集人尹安中指出,因為場地有限,加上要與競速滑冰和花式滑冰等項目分配使用時間,影響選手的訓練時間,他說:「其他層級比我們高的國家,他們上冰練習的時間可能是我們的五倍之多,以現在的資源要超越他們是有困難的。」曾為中華台北U18冰球女子隊國手的吳季慈也提到,國內僅有北部一個冰場並不利於南部的選手,「像我禮拜五晚上搭高鐵來,禮拜六又要坐夜車回去。」他希望可以在台北以外的地方興建冰場,讓南部選手免於奔波。林睿宇也提到因為訓練時間少且集中在晚上,對於希望選拔U18的國高中生來說會有負擔。 談到如何提升冰球選手的國際競爭力,除了增加場地和練習時間之外,瓦爾基麗隊教練呂頌翔指出,近年許多旅外打球的優秀選手已逐漸回台帶隊,可以帶給國內新的觀念,「如果大家能夠透過比賽切磋,交流打球的想法和技術,我覺得台灣是很有機會的。」
推在地音樂產業 「織夢原聲帶」初登場
影音
第1797期
推在地音樂產業 「織夢原聲帶」初登場
2024-10-25
【記者周元曦、王保伶花蓮報導】首屆原住民新生選秀決賽「織夢原聲帶」19號於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首次登場,比賽鼓勵新一代原住民歌手在表演中融入傳統元素,希望推廣民族文化,也給原民青年一個圓夢的舞台。此賽事更邀請金曲歌后舞思愛、金曲製作人鍾興民等人擔任評審,為比賽提供專業指導。 「希望這些人才的優點和專長在社會上能夠改善自己的經濟生活,也能在社會上有令人尊敬的職業。」主辦方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督固・撒耘說道。比賽將由十五位從初審中脫穎而出的歌手同場較勁,冠軍將有機會登上今年Fali Fali音樂節舞台。選手演唱曲目不限,部分參賽者會在歌曲中融入傳統歌謠,也會穿著部落服飾表現身分認同,傳承本土文化。 「這次演唱的作品叫〈沙灘戀情〉,它是我們台灣原住民族的林班歌,林班歌是過去從事農業、山上砍柴的人工作時會隨手唱的歌曲。」參賽選手洛金・烏布斯同時為太魯閣與阿美族,他表示這首歌為傳統的阿美族古調,同時以彈奏口簧琴的方式,將部落、族群的特色融合到歌曲之中。「我覺得洛金蠻生動的,洛金中間有一段原住民語,我自己給他打88分,我有在打分喔。」現場觀眾,來自阿美族的 Upay R. Kanasaw 笑著說。 場內進行歌唱比賽,場外則有市集販賣烤山豬肉等在地美食,讓來參加活動的民眾體驗原住民飲食文化。「我們要發揚我們原住民的美食,這是我們以前原住民的便當。」市集攤販,來自撒奇萊亞族的張富芳介紹他販賣的竹筒飯、辣椒與麻糬,「辣椒是原住民我們吃了會精神很好的,會預防感冒啊。」而攤位後方垂掛的傳統手工藝品,則是來自阿美族的「情人包」,張富芳解釋情人包是阿美族少女的情人袋,上面的太陽圖騰為母系社會的意思,平時隨身攜帶很方便。 「因為我們是原住民的單位,所以我們就要將他的文化內涵、知識體系的部分把他教下去。」督固・撒耘嚴肅地說道,尤其他強調部分原住民的歌曲跟文化祭儀有關,所以他也希望原住民青年歌手要有這些相關知識。
《夢遊》跳脫現實規則 日常中尋喘息空間
藝文
第1772期
《夢遊》跳脫現實規則 日常中尋喘息空間
2022-11-23
藝術家楊柏以之作品〈匍匐〉,以現成物蝸牛殼、龍蝦殼,結合雕塑創作而成。 圖/詹晶雅攝【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藝術家以雕塑和繪畫的形式,將不存於現實空間的「夢境」和「遊戲」陳列於展場中。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的楊柏以,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曹育愷攜手推出展覽《夢遊》,11日起在平谷試誤所展出。人類以跪姿蜷縮於龍蝦殼中,被兩頭蝸牛用一條鬆垮的金鍊拖曳前行。楊柏以運用雕塑手法製成蝸牛的腹足與人類的下肢,結合現成的龍蝦殼和蝸牛殼呈現作品〈匍匐〉。「即便我們嘗試脫離了框架,也只是再找一個比較符合自己期待的世界躲藏而已,但這又如何呢?」他進一步解釋,當我們面對社會的壓力與束縛時,往往會束手無策而渴望躲藏,但這也正是人類獨有的特質。一名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 NPC)看著眼前荒涼的風景與巨大的雞,身旁是逐漸被簡化與模塊化的樹叢,面對如此荒謬的場景,NPC在遊戲規則的束縛下無法動彈也無可奈何,這是曹育愷的作品〈加載對話〉,看似說明NPC存在於遊戲世界的功能,實則揭示自己在世界中的定位。「其實(作品)影射著我們現實生活的剪影,當我們看著不可理喻的社會,世界的運轉只為少數人服務,而身為非少數人的我們,是不是只剩下社會給我們的功能呢?」他說。 藝術家曹育愷之作品〈加載對話〉,透過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反思人類存在的意義。 圖/詹晶雅攝兩位藝術家雖然均以超現實的手法,將看似日常的事物營造出強烈反差感,但是夢和遊其實分別是兩人與社會對話的不同視角。楊柏以認為,夢境廣闊無邊,人們可以自由自在盡情遨遊在夢中,因此選擇以夢這個概念回應現實。曹育愷表示,遊戲的核心即是規則,當我們受不了現實規則的束縛時,即可藉由遊戲創造一套屬於自我的規則。不過,無論是夢境還是遊戲,其實都存在一種可以讓人暫時逃離現實、留有喘息空間的意味。楊柏以表示,儘管展覽欲呈現的議題略顯沉重,但夢遊應該是一種輕鬆、自在的狀態,他們希望觀眾能在舒服、無壓力的情況下慢慢體會每一件作品。他也希望,這個展覽可以帶領著觀眾展開一場如夢似幻的旅程,「或許在生活的角落還有一個地方允許我們繼續夢遊。」他說。 《夢遊》位於平谷試誤所的展覽空間概況,包含繪畫和雕塑等作品。 圖/詹晶雅攝觀眾王暉蒽道:「凡事都有對立面,有夢便有現實,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下,藉由創作去盡情想像。」他認為,「夢遊」是最符合藝術家現今狀態的關鍵詞。「從作品完成、找空間、展場動線規劃一系列的過程,感受到藝術家全方位成長。」曹育愷友人吳沁頤說。
成為公益夢想家!青年策展促進社會對話
生活
第1769期
成為公益夢想家!青年策展促進社會對話
2022-10-27
【記者賴羿安台北報導】2022第四屆和泰公益夢想家實作成果展於22、23日登場,以社會關懷、移動服務、環境保育為賽事三大主題,獎項分為主題獎、公益實踐獎各三組。此次公益競賽由和泰集團與城市浪人舉辦,主辦方期望比賽能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的使命,並且透過實際執行提案,為學生帶來多元的生涯探索。 2022第四屆和泰公益夢想家實作成果展邀請十組參賽學生與觀展民眾一同分享執行成果。 圖/賴羿安攝獲得公益實踐獎的隊伍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與圖文傳播學系的好感研究室,他們在實習時注意到特殊生需要更多機會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因此結合自身科系專業,設計一款專門教導特殊生社交技巧的軟體「叮咚!好感偵探已上線」,透過遊戲,玩家與虛擬人物互動,進而理解對方語句背後的情緒含義。團隊成員張若薇表示,該應用程式經過一次次優化程序後,預計在12月上線。「我們團隊滿希望繼續走下去的,尋找更多相關的資源合作,讓這件事變得更可行,觸及更多人。」她說道。 由好感研究工作室團隊研發的軟體「叮咚!好感偵探已上線」,透過與虛擬人物的互動,向玩家說明語句的背後情緒含義,再讓玩家選擇如何回應。 圖/和泰公益夢想家提供身為活動的主辦方,城市浪人執行長楊御廷對於獲得主題獎,著重在陪伴銀髮族的團隊貳貳柒印象深刻。他們走入長者日常,舉辦許多有趣的工作坊,例如繪畫、製作手工香皂等,不只能夠陪伴高齡者,也促進學生志工與長者的跨世代交流。楊御廷說:「貳貳柒隊長子誼跟我分享辦完工作坊後,長輩握著他的手說很喜歡這樣的活動,並問道什麼時候再來。他講到哭,告訴我這就是他想一直做的事。」他認為,辦比賽的初衷是為學生提供更多探索機會,得到的正面回饋也讓他感到十分值得,比賽結果反倒成為其次。 由團隊貳貳柒創辦的高年級玩家,在展場提供民眾以輪椅為行動的體驗,期盼大眾理解銀髮族的生活困難,培養更多同理心。  圖/和泰公益夢想家提供展場裡也有多處與民眾互動的體驗,其中關注性暴力的學生團隊「暖暖Sunshine」邀請遭遇性暴力的倖存者將匿名故事分享在明信片上,而卡片上貼著象徵自我懷疑的紙膠帶。民眾撕開紙膠帶,再以畫圖或寫字給予回饋。觀展民眾陳怡霓說:「體驗滿有趣的,讓說出這個經驗的過程具象化,我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跟他們分享自己怎麼看待不好的事情,這個過程很療癒。」 學生團隊暖暖Sunshine以自身經驗出發,關注性別暴力的議題,透過此次展覽讓大眾得以了解倖存者看待事件的心路歷程。 圖/賴羿安攝身為性暴力的倖存者之ㄧ,暖暖Sunshine的創辦者湯淨期望團隊能成為倖存者的心靈慰藉,她呼籲道:「避而不談只會使倖存者感受到更多的孤單,我們邀請大家與暖暖開啟對話的窗口。」透過此次展覽,來自各大專院校的組別不只能更深度瞭解社會議題,也創造學生與社會的對話空間,成為能夠回饋社會的夢想家。 學生團隊暖暖Sunshine以自身經驗出發,關注性別暴力的議題,透過此次展覽讓大眾得以了解倖存者看待事件的心路歷程。 圖/賴羿安攝
當音樂不只耳朵能體驗 虛擬元宇宙共創感官饗宴
專題
第1765期
當音樂不只耳朵能體驗 虛擬元宇宙共創感官饗宴
2022-04-28
【專題記者劉亭妤、張博涵、羅子恆、吳凱西綜合報導】行走在各色燈光堆砌而成的道路上,腳步伴隨滑鼠聲噠噠,朝著演唱會場前進,倏地,在服飾店前停下,線上付款購買歌手聯名款服飾並一鍵換上,唯有身著這件衣服才有擠進搖滾區的資格,粉絲身影之間凝結出屬於彼此的認同感。此時,門鈴聲一響,才驚覺原來剛剛所經歷的,是虛擬角色帶領自己享受的一場線上演唱會,而手上剛送來的包裹中裝著沉甸甸的衣裳,和方才虛擬世界中所著一模一樣,享受音樂的快樂也因此得以延續到現實。幾坪大的否極泰來音樂股份有限公司裡,執行長李漢群在採訪進行中丟出他的大膽想法,那是他對音樂元宇宙的想像:設定虛擬角色,在參與虛擬演唱會的過程中體驗「現實」與「非現實」交織而成的嶄新體驗,「我們會去想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從裡面去開發一些商機。」李漢群深信流行音樂產業能引領社會,相信創新想法就像他所熱愛的音樂,只要彈奏出第一個音符,所有的想像都可能接連發「聲」。不只開發商機,也創造專屬虛擬世界的音樂體驗,觀眾能隨意走向鼓手,或者靠近吉他手,玩轉音源、體驗不同樂器的音量組合,「所以在音樂的設計上面,可以做各式各樣的玩法,它就已經不是我們平常聽到的音樂。」背對窗戶的辦公桌前,如此的想像已經不知道在他的腦中上演了幾回,若時序流轉回十年前,這樣的天馬行空猶如癡望夜間點點星光,如今,隨著新虛擬科技日新月異,畢書盡於民國109年出道十年之際嘗試運用VR技術舉辦演唱會;隔年A-Lin在360度投影空間創造沉浸式展演;同年Julia吳卓源與婁峻碩SHOU共演《在田星球-翻玩音樂趴》XR音樂節目;今年,五月天舉辦突破三維空間、以元宇宙為概念的《陪你跨年線上演唱會》...,音樂人紛紛嘗試虛擬形式展演,漸次走上音樂元宇宙的實踐之路,創新的想法得以像真切可觸的燈火,被捧在手心感受。 A-Lin去年攜手音訊品牌「Soundcore聲闊」演出《Soundcore聲音夢境:A-Lin線上音樂會》,創造出兼具視覺、聽覺的沉浸式體驗。 圖/展演製作團隊FREES 自由設計創意總監馮建彰提供疫步藝腳印:疫情成虛擬展演推手新冠疫情邁入第三年,即使疫情控制不斷被各種變種病毒打回原點,在一切看似沒有明顯地好轉的低迷時局,虛擬科技產業卻得到蓬勃發展的空間。「隨著科技本來就會線上化,但因為疫情,加速了這個產業的發展。」李漢群回憶,在民國109年疫情爆發之初,表演邀約陸續取消或延期,原先預估半年能有10場表演,突然之間只剩下一、兩場,表演模式也改成線上展演,「2020年疫情剛開始,就是在嘗試替代實體表演形式,那是一個轉型的情況。」旗下藝人YELLOW黃宣不只接觸LINE線上演出,也多了BEATDAY虛擬展演的合作機會,從單純的實體表演線上化,轉變成一種結合全息攝影、VR、AR、XR等新科技技術的表演與互動形式,透過立體建模、特殊的攝影方式,在觀賞體驗上創造更多種可能。展演製作團隊FREES 自由的設計創意總監馮建彰也期待虛擬音樂展演的未來發展,「我曾經有這麼想過,這(虛擬音樂展演)就只是因為疫情關係的替代品,但沒想到疫情到第三年還沒有結束,然後這樣的產品看起來好像在發展中。」樂樂欲視 藝人融新科技創出多元演唱會實際走到表演前線,我們看見藝人運用不同媒介、場域,展演的各種虛擬演唱會。金曲音樂人阿爆就曾在「双融域 AMBI SPACE ONE」舉辦《聲.森不息》虛擬演唱會,視覺上用虛擬影像360度呈現壯闊的自然場景,阿爆則在其中擔任領航者,帶領現場觀眾一邊漫步在海面、森林、山谷中,一邊聆聽著歌手嘹亮的嗓音。阿爆認為虛擬技術再現了他對自身作品的視覺想像,「視覺設計的根基都是從我的音樂去發想、延伸,再被其他人重新轉譯,那也會有他們自己的靈魂在裡面,我覺得是很特別的一件事。」相對於《聲.森不息》用實體空間展演的方式,饒舌歌手蛋頭則和我們分享截然不同的演出經驗。他去年曾與虛擬實境音樂平台BEATDAY合作,出演《大嘻哈時代》全息投影演唱會。BEATDAY將演出場景打造成末日西門町,觀眾能在家使用電腦,以遊戲角色的身分在此元宇宙中穿梭、飛行,獲得360度的觀看體驗,還能更換角色服裝和髮型,而演出者則是以3D全息投影(註二)的方式在場中央饒唱。初次接觸虛擬表演的蛋頭興奮地說:「我覺得蠻新奇的,最後看到成品也覺得很帥!」註二:3D全息投影又稱為全像投影、全像3D,利用光線原理紀錄與呈現真實立體影像,使用者無需配戴任何眼鏡或頭盔等特殊設備,僅用肉眼就可看到立體虛擬人物或物件,此技術可用在展覽、商演、娛樂、交通工具展示等場合。而上述的線上虛擬演唱會常採用「多視角」進行場景設計,除了舞台正前方的視角外,還有主唱、導演、側邊或後台等視角供觀眾探索。李漢群更透露,在黃宣未來虛擬演唱會的DEMO中,觀眾能透過手指或滑鼠調整觀賞角度,「我就直接轉到樂手的臉前面去,還可以看黃宣的光頭後面到底是怎樣,這個就會很有趣。」然而面對新型態的演出方式,歌手及音樂產業工作者們都仍在摸索、學習。阿爆分享,歌手在虛擬演唱會須注意許多有別於傳統演唱會的細節,例如在綠幕前與鏡頭互動時的距離掌控,也要讓肢體習慣面對鏡頭。蛋頭也提及在綠幕攝影棚中演出時,因自己的造型不適合後期製作,須當下臨時更改,「它細節要求蠻多的,我原本蠻喜歡我的造型,但我的頭髮比較不好掃描,所以我後來改戴黑色的頭巾,也因為身上有一些衣服顏色比較接近綠色,會被綠幕吃掉。」 《大嘻哈時代》全息投影演唱會團隊前期在360度綠幕攝影棚中拍攝歌手表演,後期再將歌手製作成虛擬替身並融合遊戲引擎,打造音樂元宇宙。 圖/饒舌歌手蛋頭提供雖有許多細節待適應,演出者對新型態展演多保持正面態度。阿爆表示更多樣的展演方式是必然趨勢,蛋頭也說:「希望自己的表演方式愈來愈豐富,有新的、有趣的元素都會讓我想嘗試。」音樂製作人李漢群也積極看待變化,「藝人有一個使命感:他必須要帶領所有群眾和這個社會往更好的方向走,所以科技走到哪邊藝人就要走到哪邊,甚至藝人要去帶領科技去走向我們想要的地方。」他認為藝人必須跟著時代趨勢轉型、嘗試,才能讓自己成為流行性的代表。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虛擬展演硬體、資金處處碰壁​​但當焦點轉回螢光幕後,卻能看見更多虛擬音樂展演的困難之處。以觀賞體驗來說,網速經常扮演關鍵因素,曾製作虛擬線上演唱會的馮建彰直言:「一慢的話什麼事都做不了,所以平台、硬體建置的網路要快是基本。」然而即使製作方的網速理想,接收方的網路頻寬不足,製作方的努力仍可能是徒勞,李漢群透露,「以個人化的手機來講,5G還是很弱,其實如果用過BEATDAY就知道,他(黃宣)在動作上面是有一點點卡的,有點lag這樣。」表演者阿爆解釋,若聲音、畫面產生延遲,將會導致觀眾無法感受到作品要表達的內容。此外,設備普及化也是難關,馮建彰指出,現在擁有頭戴式VR顯示器的人口比例不高,即使擁有顯示器也鮮少用作體驗音樂表演。在技術困難之外,馮建彰進一步說明製作方的成本考量。事實上,即使籌辦一場虛擬演唱會的花費比實體演唱會高出一些,也非製作方望之卻步的原因,真正的發展困境是成本難以回收:因為VR客群基數過少,且演唱會的受眾仍習慣觀賞現場演出,「這會不會回歸到演唱會是不是原本就該屬於現場的,你會很難去把它移植到虛擬上面。」所以虛擬演唱會是否能複製實體演唱會的模式?成果仍有待檢驗。除此之外,線上演出的付費機制也是成本難以回收的因素之一,華納音樂華語部行銷總監Catherine表示,票價的訂定還需要時間與觀眾共同建立價值概念,「要去小巨蛋或是要去北流開演唱會,你可能知道一張票3000、便宜一點的1600、VIP要4000,這些你是很有感覺的,但是一場線上演唱會,200你要出嗎?2000你要買嗎?」李漢群補充,因為線上演出大多都是免費入場,導致整體演出的收入僅靠廣告與贊助,甚至無法提供表演者該有的酬勞。最終產品的品質也影響民眾參與虛擬演出的興趣,馮建彰坦言,「這些虛擬產品其實是有的,但是拍攝下來的成果很糟糕。」但他將其歸咎於我國當前少有創作者在VR演唱會這項產品上努力耕耘,當未來更多人投入VR創作領域後,便有機會產製優秀作品;Catherine也認同這樣的展望,「以現在的角度來看2、3年前的虛擬音樂展演作品,會覺得有點好笑,這個產業、技術變化地其實真的非常快。」未來,當更快速穩定的5G網路涵蓋率提升、輕便又價格親民的VR眼鏡問世,虛擬世界的世代才會真正到來。夢想動畫企劃陳昶安認為,唯有在人手一副VR眼鏡時,元宇宙等虛擬型態的展演才有可能發生,目前BEATDAY的嘗試,僅是一場試圖提供大眾未來想像的實驗,並直指若是台灣要走到下一步,「技術一定要跑得比民生所能達到的程度還要快。」陳昶安身為虛擬內容產製團隊的一員,強調必須盡快完善場景設計、4D建模(註三)、動態捕捉等技術,台灣才能夠因應未來需求的發展。註三:利用多視角攝影機捕捉真實的人物動作 , 再製作3D人物模型動畫。其攝影棚又分為綠幕攝影棚、LED攝影棚兩種。虛實共存開創展演無限可能 引領音樂產業步入嶄新旅程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實體演唱會與虛擬音樂展演仍是兩種不同的產品,任一方皆無法被取代。Catherine認為,實體和虛擬音樂展演存在著互補的關係,空間場域、互動設計與體驗上的差異,創造兩者並存應用的機會。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強調,只有將內容做出差異,才能在疫情後持續吸引觀眾欣賞、參與線上虛擬音樂展演,「不建議把實體演唱會原封不動複製。」Catherine則解釋,當華納選擇要舉辦演唱會時,如何在兩者間衡量?即使藝人、唱片公司、音樂圈在疫情時代下仍然重視實體演唱會,「我們注重的還是當下藝人和粉絲的需求或他們最想要的關係。」華納音樂華語部目前也正在接洽虛擬音樂展演的案子。不過虛擬展演尚需與其他媒介結合才能趨近音樂元宇宙的多樣化特質,馮建彰提出兩大可行走向,他認為,在電玩世界裡產出虛擬偶像,或將真實偶像投放到虛擬世界中,都具備高度發展性,「這在國外都發生過,只是台灣還沒有一個電玩的產品能夠讓人進去辦演唱會,但我覺得這是未來的可能性。」直播化也是另一讓觀眾更易於接近虛擬演唱會及表演者的方式。Catherine想像未來或許也能利用區塊鏈技術,形塑演唱會文化,「以前我們去演唱會會到旁邊買周邊,那我們也可以把買NFT當作買周邊,打造一個元宇宙的概念。」 展演製作團隊FREES 自由的設計創意總監馮建彰認為,虛擬與實體演唱會不但不相衝突,還可綑綁銷售,「看完真實演唱會後你會回味無窮,你多希望回到家後你的偶像又在線上跳出來說我們繼續安可一個小時,這是兩種不同的產品,在賣門票的時候就可以一起行銷。」圖為馮建彰工作照。 圖/馮建彰提供相較於台灣,目前國外已在虛擬音樂展演領域累積許多經驗,例如Travis Scott曾與電玩《要塞英雄》合作,化為巨大的虛擬分身在遊戲中開唱;Michael Jackson過世後還在美國告示牌音樂獎頒獎典禮上「出演」。林日璇認為這些跨平台、跨時空的應用便是虛擬音樂展演的迷人之處,「這是實體沒辦法達成的事,觀眾看到就會覺得好酷,真的是未來世界的演唱會。」若要借鑑國外經驗,馮建彰認為台灣音樂生態尚缺乏追逐偶像的氛圍,「台灣現在的走向都在講創作、獨立樂團,沒有追星偶像,很難營造那種去追逐藝人的氣氛,產品就沒辦法太火熱。」並解釋,擁有大量粉絲的藝人才具備足夠的資源去靈活選擇音樂展演形式,粉絲規模太小便難以創造大型產業鏈。也正是產業發展未成熟,所以才使得台灣現階段多由影像產製端邀約藝人進行嘗試,而非藝人主動尋求合作,整體音樂產業在環境影響下,仍然普遍缺乏發展虛擬音樂展演的動機與自主性。對此,馮建彰建議,因華語音樂較著重歌詞的表達,若要擴大台灣音樂市場,或許能從外國華語市場著手。Catherine則認為產業動向終將順從消費者的需求,「不管技術怎麼改,最重要的就是消費者為什麼會想要看演唱會,音樂人、創意人都應該要對觀眾有更多觀察及了解,才能做出更感動人的東西。」當民眾與音樂能猶如耳機的兩端創造共鳴,屆時不論透過何種形式展演,才能都讓專屬於台灣的聲音在人心震盪不絕。
大港自造節創意登場 倡民眾體驗「自造」精神
生活
第1759期
大港自造節創意登場 倡民眾體驗「自造」精神
2021-12-08
【記者張珈爾高雄報導】拿著Maker集點任務卡,民眾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及M.ZONE大港自造特區之間穿梭,蒐集五大主題區的紀念印章,在嘗試自己動手製造的過程中,感受Maker們傳達的「自造」魅力。2021年第五屆大港自造節Mega Maker Day於4、5日登場,M.ZONE規劃街頭市集、創意空間、自造遊樂園等精彩活動,期望透過自造成果的呈現與互動體驗將這份熱忱散播給各個年齡層的民眾。 2021年第五屆大港自造節於4、5日登場,吸引大批民眾前往同樂。 圖/張珈爾攝走訪駁二藝術特區以及M.ZONE,不難發現五大主題區內最受歡迎的便是正港樂園內的「廢材小車」。該展品為大港自造節的經典作品,M.ZONE於民國107年引進廢材小車,並邀請日本的自造總監共同設計出台灣版本的廢材小車軌道,「三年來,該作品已經成為上萬名小朋友與家長的美好回憶。」M.ZONE執行長楊育修自豪地說道。 親子一同駕駛廢材小車,組裝容易、自由度高的動感小車成功擄獲民眾的注意。 圖/張珈爾攝標榜創意無極限的廢材小車,邀請參與者運用巧思結合生活中各種「廢材」,重新設計組裝成四輪車,民眾可以將完成品放在木製的軌道上互相較勁。楊育修也補充,若想讓小車跑得更快,參與者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調整中產生成就感。這項活動不但結合創造力、機械原理和環保教育,寓教於樂的廢材小車成功抓住民眾眼球,因為組裝容易、自由度高,該作品也成為大港自造節最熱門的項目,當天可以看到家長、小朋友和學生志工在軌道旁玩得不亦樂乎。 海軍軍官一同練習各式繩結的打法,展現不同的自造魅力。 圖/張珈爾攝除了吸引親子一同動手體驗,廢材小車也拉近了民眾與「自造」的距離,「我原本覺得自造這個詞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就是要做很多機械機具之類的。」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科學生張喻晴提到實際體驗後的感觸,「但來了之後發現很多東西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動手做就可以完成的。」當天協助擺設攤位的民眾薛瑋涵也表示,把靈感實現的過程都是在自造,只要頭腦沒有停止思考,自造的進程就一直在持續。 大港自造節不時穿插各式表演與民眾同樂,小丑表演吸引許多民眾觀賞。 圖/張珈爾攝在「青年自造」的主題之下,Maker們各自透過不同方式和民眾連結,並收取回饋,培養成新的養分,持續不間斷地創作,一年後回到M.ZONE展現成果,週而復始、不斷循環。大港自造節為全台最大的自造者嘉年華,不僅透過各式活動拉近參與者與「自造」、動手做之間的距離,也凝聚了不同的年齡層。楊育修也期望透過今年的主題「青年自造,正港夢想+」連結老中青三代的民眾,他說:「只要心中充滿對『自造』的熱情,都可以是青年自造的夢想家。」M.ZONE團隊也透過大港自造節,展現Maker們所發散的強大凝聚力。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
專題
第1749期
青農夢攏是假? 返鄉少年仔在田間的產銷困境
2021-05-19
【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碩士班畢業的劉育昌,眼睛閃閃發亮地講起他的「青農夢」,他對於有機農業的憧憬,來自大學的課堂。當時,教授甩著畢業學長種植的有機葡萄,直接摘一顆放進嘴裡,說:「這才是真正的農產品。」劉育昌聽完教授的話,當下熱血沸騰,想要種出同樣令人安心的農產品。「沒有家裡撐腰,真的要看運氣、機率。」他談到幾年前草創時的艱辛歷程,無奈地說道:「收支打平就是真的很好,感謝天、感謝地了。」努力加上運氣,現在的劉育昌逐漸打出個人品牌,收入也慢慢穩定。但是,並非所有青農都跟劉育昌一樣幸運。同樣是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的阿華(匿名),緊握微薄的新台幣3萬元,憑著一股年輕人的衝勁,傾盡所有熱情於農業,作物卻被颱風與豪大雨無情地摧殘,使得他連續九個月都零收入,「幫人打工賺吃飯錢,大概每天只有100元。」三餐都無法溫飽,他只能收拾包袱,黯淡退場。夢醒了,迎向青農而來的困境是資金不足、租不到合適的農地、連續不斷的天災、病蟲害、還不出的鉅額貸款等,青農們背負著種種現實的壓力,將自己的人生當作籌碼,奮不顧身躍進深不可測的大賭局。<b>農業入行門檻高 青農不易尋覓資金、土地為減慢農村人口高齡化的速度,政府過去十餘年積極推動青年返鄉計畫,祭出許多補助、訓練計畫鼓勵青年回鄉從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將青年農民定義在18至45歲之間,並且建立青年農民輔導平台,提供技術、資金、土地等資源。而為了協助青農穩健經營,並擴大規模栽種,政府設立「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每兩年遴選一次,每次約選出100多位「百大青農」,進行重點培訓。而青農的類型又可分為農二代和非農二代:農二代指具有農村戶口、80年代後出生的農家子弟;非農二代則有諸多可能身份,像從其他行業轉型務農的勞工,或農業相關科系畢業、選擇從農的學生等。兩者間,非農二代的青農所遇困境更為龐大。擁有資金和土地是青農成功與否的關鍵。農二代因家族已奠定農業工作基礎,所以技術較好上手,且多數有自家土地,免去尋找農地的步驟,他們投身農務的前期,會比非農二代者順利。身為農二代、高雄市大寮區青年農民聯誼會副會長洪明偉表示,目前青農的數量以農二代為大宗,家裡有農地,通常一、兩年就能立足,「但沒資本的五、六年都不一定站得起來。」 手中握有多少資金與土地,是青年返鄉後,能否立足農業的重要基礎,也決定了青農在務農初期能承擔多少風險。 圖/邱海鳴攝非農二代的高雄型農(註一)陳葵娟回憶過往,他因一次工作意外導致身體內傷,決定與丈夫從高危險的消防工程事業轉職務農,「剛回來的時候,因為收成不夠家裡開銷,我就把結婚的首飾、金飾都賣掉。」但因承租農地、作物種子、網室的材料等細項費用可觀,使他們剛起步便遇到入不敷出的困境。註一:「型農」等同高雄地區的青農,是高雄市政府創立的培育計畫。集結生產、加工到品牌產銷的各路青農,組織「型農大聯盟」,以農二代為主要成員,希望延續台灣農業人才。全職務農需要一定的資本,沒資本的青年多半選擇使用農委會提供的「青年從農創業貸款」,但耕作前幾年難有穩定收入,所以欠債屬於常態。政府因應此狀況提出多方補助政策,像溫網室、農機具和有機栽種等,皆有相對應的補貼。但政府的美意,並不能真正紓解青農的財務負擔。為避免種植農作物初期就遭高溫、豪雨侵襲,諸多青農會選擇搭建溫網室。執行溫室農業超過20年的菜農林春生,以種植蔬菜的成本,分析青農的初期耗資:一分地面積的溫室造價約200萬,政府補助三分之一,扣除稅額後,實際補助30多萬。還款期限為十年,就算是還沒有穩定收入的青農,扣除補助後,一年也得想辦法還10多萬債務。百大青農蔡協良補充,青農為了搭建溫室且支付債務,多半需貸款,但貸款需用土地、房屋作為抵押品,「青農會有抵押品借錢嗎?很多人最後都得靠爸媽的老本。」他說道,新進青農前兩、三年不會有穩定收入,許多人撐不到三年就跑掉,剩下的債都是父母幫忙還。而有家族傳承的農地,青農就不必耗時找地、負擔高額租金。「我算蠻幸運的,這塊地是我爺爺之前在種荔枝的。」百大青農廖學智站在六個足球場大的鳳梨田間笑說。他雖有家庭資源,但初期仍因不熟悉用藥,導致鳳梨遭病蟲害,損失百萬。他分享歷來經驗,大面積栽種考驗技術,高風險使諸多青農卻步,「大面積種賺得多,但賠也都是幾千萬。」青農以小面積栽種為常態,屏東縣青年農民聯誼會會長陳朝源提出另外一個原因:當今土地資源有限,找地不易,青農難以租到足夠面積的地。然而,就算有大面積租地,青農也難以負擔昂貴租金。以台糖租地為例,承租2甲(註二)地一年的費用為25萬,青農至少要兩到三年才能有穩定產銷,青農沒收入期間,一個月也得付2萬餘元。註二:1甲= 10分= 2934坪= 0.96992公頃,範圍約為一座足球場、大型體育館。陳朝源補充,諸多青農懷抱生態永續意識,投身做有機種植,但適合有機栽種的土地比一般農地更難尋,需考量周邊環境,避免鄰田噴藥後,隨風傳遞造成污染。高雄青農黃宣翡,5年前從程式設計行業投入農業,前年才開始租地、耕種,貸款300萬,承租6.4分地,種植有機蔬菜,「目前還沒有收入,很難熬。」黃宣翡坦言,種有機蔬菜的收成量較少,但成本龐大,前期要先整地、牽水電、建立生態,將青蛙引進田棲息、增加土壤蚯蚓數量,這些皆是農務的隱形成本。 諸多青農偏好選擇對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但不使用農藥,就會有病蟲害問題。與病蟲共存的同時,如何保持作物的品質與價格,是青農必然要面對的難題。 圖/邱海鳴攝<b>跳過傳統管道 青農自產自銷提高淨利青農除了要克服資金問題和找土地,還得面臨銷售難題。百大青農陳育旗解釋,農民主要的銷售通路為拍賣市場和行口(註三),兩者皆為台灣傳統、具規模且穩定運行的銷售通路。農民提供作物後,拍賣市場會依數量或行情定價,所以農民獲得的收益不固定。註三:果菜市場營業區塊又分為拍賣區、行口區。拍賣區由果菜市場的運銷公司主導;行口則由各個批發店家組成,裡頭攤位名稱就叫行口。高雄型農洪明偉舉例,高麗菜就是典型價格起伏大的作物,因為種植門檻低,且兩個月就能收成,拍賣市場的收購量也龐大,因此吸引大量農民種植。若收成期碰上好價格,高麗菜量大的農民,可獲益上百萬,「可是賠的話,也是好幾百萬,農業很像在賭博。」「台灣七成以上的農產品,都是送去果菜市場給行口,給攤販喊價。」身為農二代的洪明偉提到,父母也都採用傳統產銷模式。 傳統果菜市場的交易模式以拍賣為主,價格會隨農作物產量與品質波動,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圖為農民在行口領取農產品銷售收入。 圖/邱海鳴攝隨著行銷意識興起,多數產量不高的青農,會選擇創立品牌,避開拍賣市場的競爭。目前種植2.3甲鳳梨田的洪明偉,在鳳梨農中算是小農,為了避免價格波動,他創立自己的品牌,以網路宅配為銷售通路,產銷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我不用給那些盤商操控價格,這樣辛苦比較值得啦!網路產銷的產量還可以小一點。」自營品牌除了能宅配、小規模販售外,外銷也是主要選擇。種植6甲鳳梨田的廖學智表示,一半的作物會採外銷,因為大面積種植的成本,比起小農來得高、產值穩定,適合大規模通路,以保障固定收入。「不過大面積不一定就賺得多,我朋友全部擺攤自己賣就贏我啦。」他說道,外銷還得扣除抽成,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行銷反而最有利潤。廖學智以自身經驗舉例,朋友1甲地的作物,高於自己4甲地的產值。因為朋友全靠自己跑市集銷售,免去通路成本,淨利就相差近兩倍,廖學智說:「自己擺攤價格還不會受限,我賣15塊,他能賣30塊。」屏東青農陳朝源也採擺攤行銷,他認為,自己擺攤販賣雖利潤較高,但耗費的時間和體力也加倍,所以青農得自行評估隱藏成本的多寡。身為農二代的蔡協良,則是堅守傳統產銷模式。他認為,理想的銷售通路,應該是批發與宅配並行,「但是宅配一開始沒辦法做,要先批發賺錢了,再玩宅配。」如果將作物寄去利潤較低的行口,品質高也可以得到好價錢,下一步再將農產品單價拉高,直銷宅配到消費者手上,更能提高獲利率。<b>有機產品銷售通路少 品牌經營、作物品質穩定成關鍵現在青農以小農居多,其中有高比例選擇有機耕作,卻仍在摸索生存之道。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106年,全台耕地面積約79萬公頃,有機農田卻佔不到1%面積,在農業中只屬極少數,相對地,銷售通路也面臨不夠完善的困境。「有機的成本高、產量少,放出去的產物,不見得能碰到同等消費等級的市場。」高雄型農劉育昌感慨有機農的現狀,有機農作需要耗費更多人力,種植成本是一般傳統農法的兩倍。從農超過十年的陳葵娟表示,至今都不覺得能穩定銷售,作物價格仍會受拍賣市場漲跌影響,只能加強管控作物品質,拉攏固定客戶,以網路行銷、宅配的方式,維持收入。 台灣農地多為小面積耕種,田與田之間相隔緊密,青農若採有機農法,在種植端須避免鄰田污染等問題。生產成本高使價格抬升,到了銷售端,還得面對消費者不買單的困境。 圖/江俊緯攝政府近幾年積極開拓有機市場,學校團膳經辦阿華提到,現在學校的營養午餐、有機超市等,都能保障有機農的產銷通路。且合作的農民都需簽合約,等同保障農民有固定且穩定的收入,「至少確定我種的東西會賣給誰,不用擔心菜的價格是預期外的surprise(驚喜)。」另外,透過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也是青農產銷的另一趨勢。「怎麼種和怎麼賣都一樣重要。」身兼加工業和通路商的百大青農彭昱融表示,從生產到加工都屬於農作專業,某作物原本一斤50元,但加工成果乾類產品後,一小包就可以賣超過80元。加工後的農產品,不僅能滿足人們喜好,還可串聯產業,使經濟效益提升。不論選擇什麼產銷通路,青農都須做好品牌經營,以及提升作物品質。目前銷售通路穩定的廖學智提到,他初期投入農業時,也面臨找不到銷售商的問題,「沒有廠商敢要我的東西啊!」經過不斷精進種植技術,有好的作物,並且打出品牌名聲,外銷商才會持續合作,同時也帶來固定的客源。<b>本科生從農比例低 田間缺少專業人才 想打拼出一塊農地,要面對的不只是農作。蔡協良認為,即使他受過七年的農業教育,卻遠不能稱做從農業「畢業」,「從環境、氣候,再來農藥化學式、有機資材、微生物,再來加工、學行銷,工業行銷、農業行銷。我們現在的農業生物科技,你學得完嗎?」「自己在時間觀念和技術又還不純熟,應變能力不足,策略、做法也不足。」曾務農失敗的阿華以自身經驗解釋,在農田中實踐農業理論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如何掌握好所學知識,並在適當的時機點運用,對這些本科出身的青農是關鍵。洪明偉談到,農業科系畢業後實際從農的比例很低,「印象中不到5%。」青年返鄉計畫鼓勵所有背景的青年返鄉從農,卻沒有針對農業本科系學生提供專業工作計畫,以及專為他們制定的誘因,讓許多農業科系的學生寧可去考取公務員,或到生物科技業上班,「政府花了好幾億吧,鼓勵其他行業的人回來務農,農業本科的(學生)卻一直走。」也因此,大部分青農都是從其他行業轉來,對農業專業非常陌生,再加上沒有上一代給予的土地、經驗,要在農業生存相當困難。對此,青農陳朝源也表示,青農的存活率只有三成多,而現存的青農也有約六成技術「不到位」。 一位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在嘉義一處溫室學習實務經驗。對於想從農的青年,習得專業技術、產出高品質作物,才能真正在農業領域發光發熱。 圖/林良懋提供實際上,自95年政府推出「漂鳥計畫」和「園丁計畫」,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後,許多地方都有開設多種農業課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各地農業改良所也會指導作物種植方式。洪明偉說明,地方政府開設的課程很多樣,包括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等,不是只有種植的教學,而各地農業改良場則開設針對特定作物的短期課程。但這些課程的內容也常為人詬病沒有與時更新,百大青農陳育旗批評,課程專業度不足,諸多基礎課程與20、30年前教的相同,沒有隨環境現狀改變,參與課程的人多半是抱持交朋友的心態參加。不過,這也反映「上課」是農民互相交流、尋找人脈的地方,除了能與他人交換耕種經驗外,種鳳梨的廖學智以自身為例,他就是在上課時,認識現在配合的內銷通路商,來擴展自己農產品的銷售管道。然而,除了這些提供給務農者的課程外,台灣卻沒有從零開始的農業人才培育。以同樣面臨農業人口老化問題的韓國為例,韓國為鼓勵青年從農、培育後繼者,從70年代開始推行相關輔導措施,對農學院畢業生、返鄉青農發放低利貸款,以及提供半年的農業課程,也建立三年制的農漁學院。韓國透過正規的農業教育課程,讓受補助的13萬農學院學生,其中九成投入農業工作。此外,日本栃木縣也成立農業大學,以為期三年、每天六小時的課程,培訓專業的草莓農。相較之下, 102年屏東縣政府也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共同開辦屏東農業大學,設立120小時的初階班、72小時的菁英班,教導欲從農者農業概況、品質管理、品牌行銷等。然而,屏東農業大學並非正式大學,不包含在正規的教育制度之內,因此,難成為吸引學生進入農業的契機。<b>農業教育需納入經營意識 非執著種植技術導向回過頭來,除了培育未來的農業人才外,提升現存青農的技術水準也是重中之重。學校團膳經辦阿華說道,政府應該從需求端區分農民,給予不同教導。現在學校提供的農業教育,皆是種植技術導向,像園藝作物、農藝作物、病蟲害管理等課程,缺乏系統分類。阿華提到,若能重新整合教學模式,從消費者、需求端為導向,可使經營意識更清楚。他舉例,如果學校開設外銷班、團膳班,專門培育某通路的人才,學生畢業後即可掌握通路的門檻,「這批人才就能直接提供給供應商,農民和廠商不是就皆大歡喜嗎?」除了開設給農民的課程外,政府透過設置交流平台,也能促進農民之間互助互惠。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梁銘憲分享,高雄型農大聯盟注重農業整合,會將通路、加工、生產線的農民匯聚在一起,讓上下游產業有機會交流,更希望促進彼此合作的機會。不可否認的是,務農就像在賭博,各自憑運氣,但還是有可以評估自己要不要入行的方式。從工廠作業員轉行務農的型農林料得則呼籲,要評估好自己適不適合當全職農民,「如果你的薪水超過50萬,不要來務農。」他認為,如果薪水低,倒是可以借貸50萬、租一分地嘗試看看。 對於懷抱著農耕理想的青年,該如何引導他們投入農業,並協助他們在農田間營生,是未來台灣農業發展的一大課題。 圖/邱海鳴攝此外,對於那些懷有遠大青農夢的青年,百大青農蔡協良指出,沒有任何農業背景的人,可以先去當農業師傅(註四),至少每個月會有穩定的收入。他說明,擔任農業師傅除了能夠進農業改良場與農會訓練外,也會接觸到很多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替人耕種時更能認識到不少人脈,為將來自己種田時打下一定基礎。註四:依據農委會「改善農業缺工措施計畫」,各地農會可以依照需求聘用農業師傅,依各轄區不同作物之農忙時期,靈活調度農務人力協助支援。蔡協良鄭重地建議想返鄉的青年,蒐集完相關資料後,沉下心來分析利弊,並且釐清完整的流程,算好成本再下決定。「所以,要來當青農嗎?歡迎啊!要死一起死啊!」他調皮地笑說。
【大學人】劉伊降3D列印門檻 輔學生築青創夢
新知
第1741期
【大學人】劉伊降3D列印門檻 輔學生築青創夢
焦點
2020-12-23
【記者鍾晨沅綜合報導】「我其實到現在都不清楚為什麼我會得獎。」甫獲第16屆教育部技職之光「技職傑出獎」─專利達人的龍華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學生劉伊打趣地說。給人第一印象謙遜的他,實則是擁有八項3D列印等技術專利並創辦「創式科技有限公司」的青年「創客」(註1)。他憑藉驚人的創造力,在國內外各大發明與創業競賽雙雙嶄露頭角,更秉持推己及人的精神,根據個人經驗輔佐內心有著創業理想的學生,成為台灣創客圈無人不曉的「劉老師」。 就讀龍華科技大學的劉伊日前獲的教育部「技職傑出獎專利達人」。 圖/鍾晨沅攝註1:創客是指一群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人群,他們以分享技術、交流思想為樂。拆組拼接育興趣 求學逐步創業之路劉伊從小就是不折不扣的好奇寶寶,他說:「小時候喜歡騎單車,常常騎到附近的腳踏車店,問店員很多腳踏車零件的問題。」升上國中後,他動手做了手動發電機、可連續發射的玩具竹槍等,發現自己對發明的熱情。然而,他高中時因志趣不合休學重考,結果落榜。但他因緣際會藉由獨立招生進入桃園市私立光啟高級中學,並成為學校的技藝競賽選手,因在比賽表現卓越,得以透過技優管道申請錄取龍華科大。令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會在學生生涯開啟創業之路,這一切必須從他與3D列印機的相遇說起。為普及趨勢技術 劉伊發明易用3D列印機隨著劉伊的腳步進入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台「摺疊式3D列印機」,這是他五年來的心血結晶,集結多項專利技術。他表示,大學時他第一次接觸3D列印機(註2),便深深地被吸引,不過,深具前景的科技卻在學校乏人問津。深入了解後發現機器操作複雜,使用者需自行設定許多數據,他因此立志發明簡單易用的3D列印機,讓更多人都能享用這項技術。  劉伊常為工作夜宿工作室,圖為他放在工作室牆上的充氣床。 圖/鍾晨沅攝註2:3D列印可印製任何以數位建模的作品,以加快產品開發的過程及有效降低成本。從學校的創新創業競賽開始著手,劉伊成功入選龍華科大「應天華XO創新創業競賽」決賽,以此斬獲創業基金,並於2017年成立「創式科技有限公司」,專注研發他心目中的「新手福音」3D列印機。他首先利用折疊概念解決體積龐大的問題,「團隊花了很多時間解決摺疊與機器穩定性間的平衡。」他接著強調,最困擾的是機器操作困難,「3D列印在平台上印出立體的物件,但有時候它平台會失準,列印的東西就會失敗。」劉伊於是發明全自動校正3D列印機,機器可以利用平台誤差數據自動校正,大幅提升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並在2019年成功申請專利,隨後於市場提供服務。 劉伊發明具有全自動校正的3D列印機,可以利用平台誤差數據自動校正,大幅提升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 圖/鍾晨沅攝投身輔導青年創業 盼群眾發明改變世界努力創業的同時,劉伊也決定根據自己的經驗,投身輔佐青年創業。發明智慧家電的謝明諺說:「他(劉伊)其實很直接,想都沒想就決定幫助我們。」當初有發明想法的他,苦於沒有工具開發,劉伊無償提供機器與耗材,讓他的點子得以實現。劉伊的公司目前也推出折疊式3D列印機的租賃服務,並提供許多免費的線上課程,他亦時常受邀舉辦創業講座,希望幫助有創業理想的學生能更輕易地起頭。 曾受過劉伊輔佐過的謝明諺(左二)直言他相當乾脆,會在他人需要時給予協助。 圖/鍾晨沅攝「我覺得劉伊有毛病,他真的太喜歡幫助人了!」合作夥伴彭瑞霖認為,這是劉伊成功的關鍵之一。近年劉伊更進入小學校園擔任創客教育導師,他認為小朋友擁有無限的創造力,有些學生經過簡易的設計教學,便租了一台3D列印機回家模索。且藉由教導小學生,他欲破除大眾對3D列印技術困難不易接近的迷思。一路走來,劉伊認為自己很幸運,受到許多人幫助,所以他想要盡己所能,將他信仰的「創客精神」落實在生活周遭,「我相信所有微小的發明集結在一起,就能改變世界。」 經過多年的努力,劉伊目前已擁有八項專利與各式發明或創業的競賽獎狀。 圖/鍾晨沅
青銀同圓夢 老少創市集各展長才
生活
第1731期
青銀同圓夢 老少創市集各展長才
2020-10-08
【記者邱海鳴綜合報導】「老舊社區的巷弄光景不只有親切的老經驗,也還有活潑的新創意。」在忙碌的吆喝聲中,第五屆「Oh Old!市集」開張了。市集中有老少合作擺攤,大學生與在地陶笛樂團一起表演節奏口技(B-Box) ,或結合在地生活故事表演嘻哈饒舌,還有社區長輩組成「Kuso樂團」,穿戴由零食包裝、廢棄海報等回收物做成的創意服裝,穿梭在市集中隨音樂搖擺。3日下午的台南市銀同社區洋溢著「青銀」的笑聲。 由當地長輩組成的「Kuso樂團」,穿上小學生制服跟自製創意服裝,隨著音樂遊街表演。 圖/邱海鳴攝「Oh Old!」團隊邀請台南大學生與銀同社區長輩一同規劃攤位與表演。由於不熟悉彼此生長的年代,所以出現許多有趣的互動 。老街石子路兩旁的攤販一字排開,有人販售日風道袍等潮流服飾,也有人擺出當地長輩手工的勾針小物;有講究泡茶工序的年輕攤商,也有將近90歲的阿嬤在賣咖啡。每半個小時有不同特色的表演,從健康操、陶笛,到街舞、口技表演,老少各自展現不同的長處。 銀同社區位於台南最早開發的舊城區,當地有許多特色古蹟,市集也特別選定在老街上舉辦。 圖/邱海鳴攝國立成功大學嘻哈研究社行政長林琦蓁表示,他們準備四首曲子,歌詞內容除了取材自在台南生活的經驗,也結合長輩的故事與對古早年代的印象,再以放克(Funk)曲風帶動氛圍,在巷弄間快閃表演,長輩們聽了也能不打哈欠、盡情搖擺。另一邊的演出則結合陶笛與口技,帶領陶笛樂隊的在地長者林俊廷笑說 ,大學生喜歡的曲目節奏太快,他們卻沒有太多時間練習,表演起來有點「落漆」。但口技表演者、成大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學生李宗霖也有心得, 他說:「老師一開始竟然說要在大潤發門口表演!原因只是他覺得那裡比較涼!」 國立成功大學嘻哈研究社結合台南生活經驗與長輩們的故事,穿梭在市集裡快閃饒舌表演。 圖/邱海鳴攝「Oh Old!市集」是「Oh Old!」團隊地方青銀共創計畫的其中一環,也是此計畫的發想源頭。「Oh Old!」共同創辦人、「Oh Old!市集」共同草擬人林奕仁表示,一開始想聚集在地青年店家推動地方創生,發現社區長輩雖有意願幫忙,卻缺乏實踐的舞台,才舉辦第一屆市集。在一到四屆的籌辦過程中,長輩與大學生對地方創生愈來愈積極,總體計畫的核心理念由發展地方產業漸轉為青銀共生 ,因此第五屆「Oh Old!市集」,長輩與大學生從市集陪襯,變成活動的主辦者。因為活動改成由在地青銀規劃,市集籌備變成了圓夢過程 ,像是成立陶笛樂隊是林俊廷的夢想,因計畫而成立的陶笛教室,不僅成功招募到有興趣的大學生、社區長輩參與,有了樂團班底後,還展開第二期招生。大學生也藉由提案打造自己想像的社區樣貌,「Oh Old!」團隊成員、成大職能治療學系學生鄭博元創立鷗港咖啡,希望營造所有人都可以互相交流的場所,未來將邀請在地長輩向年輕人分享故事,吸引更多人打開心門,「希望創造一個能讓人去相信陌生人的地方。」 開場表演由當地退休教師林俊廷組成的陶笛樂團,結合口技(B-Box)與歌唱一起演出。 圖/邱海鳴攝青銀共生為社區帶來新的發展動力,林奕仁認為,「Oh Old!市集」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團隊不再舉辦商業導向的市集,轉將資源全數投入長期青銀計畫。推動青銀共生的過程也為學生帶來不同觀點,「Oh Old!」團隊成員、成大工資管系學生林芳伊認為,社區營造並不是在幫助居民,而是與居民一起好好地生活,為彼此圓夢的過程。 「Oh Old!市集」以青銀共生做為市集的核心理念,可以在其中看見許多老少的有趣互動。 圖/邱海鳴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