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交換故事 便利貼繪出自我情緒
藝文
第1668期
交換故事 便利貼繪出自我情緒
2017-12-06
【記者薛惟中新竹報導】牆上五顏六色的便利貼畫滿不同形狀的細胞,觀眾上前取下之後再將自己的回饋貼回牆面。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的黃瑩瑄3日於新竹或者書店舉辦創作展《我將會感到__?》開幕式,邀請民眾與展覽互動並一同創作。展場牆上貼有數百張便利貼,畫有黃瑩瑄手繪的細胞,民眾可近距離觀看,留下心得後,便可帶回自己最喜愛的展品。觀展民眾彭虹禎將自己的文字留於牆上,他說明,自己帶回的細胞展品外觀形如宇宙星系,因此在便利貼上寫下「每個人都要保有自己心中的小宇宙。」期盼帶給他人「忠於自己」的觀念。 牆上觀眾與藝術家的作品並列,觀眾留下自己的心得,亦是將自己的情感留給下一位觀眾感受。 圖/薛惟中攝「便利貼是交換跟承載故事很好的媒介。」黃瑩瑄表示,他運用便利貼的留言功能引導觀眾留下各自的感受。他說:「像我把這幅畫留給觀眾,觀眾可以留故事給我。」便利貼易隨手撕下的特性亦呼應黃瑩瑄欲拉近藝術與觀眾距離的理念。他補充,多數民眾認為藝術品遙不可及且難以取得,但觀眾在此展覽中則能夠輕易將作品帶回,真正擁有藝術品。「你用的材料跟藝術家是一樣的,因此有一起創作的感覺。」觀展民眾王美介認為展覽互動性強,能將展覽品帶走的新穎形式更是前所未見。他取下一幅三顆相連的細胞,以此代表出遊的一家三口,兩歲的女兒則童言童語地說:「細胞像星星!」。 展覽並未限制年齡層,因此不時可看到孩童提筆畫下自己的觀展心得並貼於牆上。 圖/薛惟中攝黃瑩瑄表示,創作初期自己拿起筆後,最直覺畫出的東西是細胞,因此選擇用其表達抽象的情緒。細胞沒有特定形狀,讓他在創作時更能自由發揮。策展人、就讀台藝大美術學系碩士班的陳語軒指出,展覽理念探討人的情緒面,因此黃瑩瑄以直覺而感性的方式創作,在細胞造型上的表現性強烈。「第一次看到有人拿細胞創作,蠻驚豔的。」觀展民眾彭冠謙表示,遠看雖覺得各個細胞外型相似,但近看後才發現每個細胞都有不同情緒。陳語軒認為,觀眾解讀細胞的情緒取決於自己,「你是拿你的感覺,去檢視別人的感覺。」黃瑩瑄亦說明,創作時並未賦予細胞特定的情緒,期盼觀眾感受更多的內在可能,如同展名《我將會感到__?》。展覽以醫學上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作為理念,意指病患由於相信治療有效,即便獲得無效處方,身體仍會產生病癒的心理反應。「實質上藝術品沒給你什麼,但你卻會覺得被治癒。」黃瑩瑄表示,觀看藝術品的過程如同安慰劑效應,他希望藉著展覽讓觀眾釋放深層的內在,舒緩壓抑的情感。 觀眾可近距離觀看牆上的藝術家創作或其他民眾留下的便利貼,並取下自己喜愛的作品做為紀念。 圖/薛惟中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