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傳統精神接軌嘻哈潮流 「客+潮」發揚客家文化
生活
第1769期
傳統精神接軌嘻哈潮流 「客+潮」發揚客家文化
2022-10-26
【記者陳孟樺台北報導】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自22日起至24日以「義民35.客+潮」為主題展開活動。義民嘉年華來到第35週年,乘著客家文化的浪,與現代潮流結合,衝上前所未見的浪峰。這次以嘻哈元素貫穿活動,期盼能拉近客家原生文化與年輕一輩的距離,同時也帶給民眾新穎體驗。 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以「客+潮」為主題,主辦方希望將傳統文化與嘻哈潮流結合,讓青年對客家文化更有感。  圖/陳孟樺攝本屆以「客+潮」融合傳統與新潮流,更擴大規模舉辦往年的「迎神繞境」與「安座大典」,特別邀請全台35間宮廟參與。廟宇人員聲勢浩大,來自台灣各地的神轎一齊座落在自由廣場中央。安座大典啟動的那一刻,所有民眾肅立,專注地看著廟方將一尊尊義民爺與忠勇公請出轎,接著由典禮人員們小心翼翼地把義民爺牌位一ㄧ接過手傳至主祭台上。 安座大典時,典禮人員高喊「進喔」,向全台35間宮廟的義民爺與忠勇公表示將把他們接上主祭台。   圖/陳孟樺攝今年客家義民嘉年華融合傳統與潮流,主辦方祭出嘻哈主題曲「承蒙臺北」的舞蹈比賽,歌詞以客語道出義民來到台北的故事,詞曲中新舊雜揉與碰撞成為一大特點。而「創意踩街」受風雨影響而取消,令許多表演團隊感到惋惜,原定受邀參與的國立臺北大學熱舞社學生吳俞蓁認為:「平常不會注意到這類型的活動,但有結合熱舞表演就能吸引許多大學生與街舞圈年輕人的關注。」 2022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次日遇上風雨,受邀表演的學生不畏場地溼滑仍奮力舞蹈。 圖/陳孟樺攝出身不同世代卻同樣關注、喜歡客家文化的民眾匯聚在義民嘉年華。會場中鑼鼓喧囂夾雜現代嘻哈音樂,針對本次主辦方嘗試結合兩種文化,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説:「想讓民眾耳目一新,不見得是要完全顛覆,而是在某種既有的客家特色下變得非常潮流。」傳統與潮流在活動中交會,主辦方期待能重新詮釋當代客家精神。徐世勲認為,客家文化在創新或者與其他文化融合都有所突破,不過「客語傳承」仍是最大困境。國立臺灣大學客家研究社副社長吳廷宇認為,對客家青年而言,具備客語能力與擁有使用客語的環境同樣重要,「我們對公眾場合中出現這些語言可能還不習慣,像臺大學生會今年迎新傳單使用多元語言,就有些人不習慣而引發爭議。」主辦方這次嘗試交融兩種文化,吳廷宇也表示,大家會感到新潮,或許也有人因活動而想認識客家文化。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徐世勲(左)接受講客廣播電台採訪,與主持人以全程客語的方式趣聊活動。 圖/陳孟樺攝本屆客家義民嘉年華為客家文化翻開嶄新的一頁,談及下一頁該如何續寫,徐世勲表示,未來計畫讓客家結合全球當代文化,「甚至讓大家覺得原來,我們客家人也可以引領潮流。」另一方面,吳廷宇點出,主辦方可以讓民眾體驗客家人的生活,「畢竟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民眾參與過這樣的生活方式後,推廣效度或深度都才會是持續的。」客家精神透過本次活動與潮流接軌,讓客家傳統以新形式發揚光大。
新時代的客語保存:科技、媒體與制度共尋本土語言出路
專題
第1722期
新時代的客語保存:科技、媒體與制度共尋本土語言出路
2020-04-08
【專題記者何昀儒、劉書妤、蔡淳宇、楊瑞盈綜合報導】客語嘻哈歌手謝宣圻憶述:「我阿公曾說我六歲前客語十分流利,怎麼長大後卻幾乎忘光了?」他過去曾由外婆照顧,長期沉浸在客語的環境裡,客語成為他的日常。失去說客語的環境後,他也漸漸忘記客語,現在他創作音樂,亦是他學習語言的方式。謝宣圻也說:「現在很多會說客語的年輕人,都是後來尋根去把它找回來,對我而言也是。」客語迅速流失 世代傳承存斷層根據客家委員會「105 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客家族群」占全台16.2%,推估人口總數為 381.5 萬人,為台灣第二大主要族群。然近年來客家民眾的語言能力卻逐年下降,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黃紹恆說:「如果把閩南語傳承的現況比喻成感冒,客語大概進急診了。」 客家委員會成立於民國90年,希望保存日漸流失的客家文化,並定期舉辦客語檢定與相關客家活動。圖為客委會藝術牆。 圖/蔡淳宇攝此外,該調查研究也指出,有46.8%的客家民眾會說流利的客語,40歲以上的客家民眾說客語的能力較好,而13-18歲客家民眾只有7.2%能說流利客語。客家委員會文化教育處處長孫于卿指出,母語應從小學習,在家裡也應使用母語。但如資料所示,能流利使用客語的人正在減少,導致家庭失去母語教育的功能。黃紹恆則認為,客語流失與政府過往的壓抑政策以及台灣工業社會變遷有關。他進一步說明,臺灣人群開始有遷徙現象,農村的居民搬到都市,離開原生環境後,連帶著語言一併消失。他無奈地說:「社會變遷讓我們的母語變成不算有用的社會資源。」客語納入國家語言 強化校園本土教育由於政府意識到本土語言流失情況嚴重,開始積極保存本土語言和文化。《國家語言發展法》上路,也期望為本土語言教育帶來改變。過去國小客語課程偏重唸謠或諺語,造成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學習實用的客語,許多小學生經過六年鄉土教育,卻連基本的日常會話都有困難,且過去教材缺乏師生與同儕間的互動,不僅無趣也忽略口語訓練。對此,孫于卿說:「新教材也希望能呼應108課綱的(以人為本)素養導向,使課程內容更生活化。」國家教育研究院則回應,現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本土語言課綱,將相關課程延伸至高中,讓學生在國高中延續語文的學習。而《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後,將客語納入國家語言,相關措施預計於民國111年上路。為因應該法,國教院已研擬國、高中階段的學習重點,目前正細部調整課綱,期盼讓本土語文的傳承與延續更順利。針對《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規定,孫于卿說:「未來任一小朋友要選哪一種本土語言,學校都要開課。」然而,將面臨本土語言師資的問題,以客語來說,客語共有五個腔調,師資的培養與分配將是一大工程。且少數腔調人口若離鄉生活,學生想學習家鄉腔調將有其執行上的困難。孫于卿解釋,少數腔調的師資難尋,可能造成學校教的客語與家中使用的腔調不一樣。對此,為補足客語師資之不足,教育部允許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獨立於學校課堂教學。但《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政府希望客語師資能由取得合格教師證的教師任教,又為客語師資人力增添挑戰。客委會推語料庫保存語言 盼結合AI應用於生活除了新制度上路,客委會也借助科技的力量保存語言。「臺灣客語語料庫」預估111年正式上線,孫于卿表示,最初客委會著手建置語料庫的主因是察覺客語快速流失,「一方面作保存,另一方面是它(語料庫)可以做為未來應用的基礎。」此外,耆老逐漸凋零,導致道地的客語逐漸消失,也促使客委會積極收錄當代客語語料。語料庫團隊主持人賴惠玲說明,書面語料經數位化轉檔後,由薪傳師(註1)逐一校訂文字,避免在轉檔及校訂過程中,因掃譯筆誤判或人工轉打之闕漏而產生錯誤的內容。口語語料則由人工聽打,並交由母語本腔人士多次校訂,目的在於維持各腔調各自的準確性。註1:客家委員會為推展客語傳承計畫,給予具備客家文化專長之人員專業認定,賦予客語薪傳師稱號,指具有客家語言、文學、歌唱及戲劇之才能,並取得證書者。 書面語料須經掃譯筆轉檔後,再由薪傳師逐一校訂文字,程序繁雜。 圖/臺灣客語語料庫提供客語語料庫不僅可應用於教育,未來更希望能運用在語言互譯、長照服務等層面。教育方面,用以保存不同文類和場域使用的客語,協助各校推廣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註2)。教師在編撰客語教材或設計教學活動時,可利用語料庫的詞頻分析數據,來挑選適當的客語字詞及例句,而語言使用頻率統計也可協助語言教學難易度的分級。註2:「校訂課程」又稱「彈性學習課程」,由各校以發展校本位特色課程、議題探究、跨領域學習專案或是安排其他強化學生的適性課程為主。客委會也期待未來能打造客語與其他語言間的互譯。孫于卿闡述,若客語語料庫發展成熟,可將AI技術應用於語言科技,如客語與華語的互譯、語音辨識。賴惠玲進一步說明,未來在長照方面,或許可透過客華翻譯設計醫院叫號服務,讓聽不懂華語的長者能聽取客語服務。然而,賴惠玲提到,AI技術應用於語言保存時仍有部分限制,最大的挑戰便是「語言的歧異性」。同一個詞彙,人們可透過語境上下文理解該詞彙的意思,但對機器而言,卻難以辨別相同詞語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語意。此外,書面和口說語言的結構性差異和口語的非正式性,皆為AI在處理自然語言時需克服的挑戰之一。客家節目注入新媒體力量 吸引年輕世代關注除語料庫協助保存客語外,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也促成閱聽人習慣改變,使新媒體興起。而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也為客家語言與文化創造嶄新舞台。為吸引年輕族群關注客家相關事務,客家電視台(以下簡稱客台)於104年底開始與新媒體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YouTube節目,以動畫、真人演出的形式,介紹客家的歷史背景與文化習俗。客家電視台行銷企劃部經理潘玉玲表示,目前客台收視年齡層偏高,但文化和語言的傳承需仰賴年輕人。過去客台習慣以電視影像,講述客家的文化與歷史,年輕人未必喜歡,潘玉玲說:「我們很重視年輕人這塊,也發現動畫對年輕人來說接受度較高。」有鑑於此,客台希望藉由新媒體契合網路世代的表現手法,讓更多年輕人看見客家相關的內容。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吳翠松則認為,YouTube等新媒體以活潑的方式吸引年輕族群,能有效推廣其他族群了解客家文化。然他也提到,這些新媒體能否延續閱聽者對客語的興趣仍難定論,恐無法對文化傳承和保存帶來較大效益。以創作保存自身文化 音樂人望傳承本土語言新媒體雖能吸引年輕族群認識自身文化,但仍需有主動學習客語的動機,才能使語言有效地傳承,吳翠松說:「要給他一個環境,再給他一個興趣。」他以客家音樂為例說明,有些歌迷非客家人,但因喜愛客家流行音樂,進而想學習客語、理解客家文化。除政府致力於客語的保存與傳承,近年民間也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客語音樂創作。因家中長輩曾叨唸:「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會唱客家山歌了!」使客家歌手黃于娟產生學習客語並唱歌給外婆聽的念頭。儘管客語傳承難免產生世代斷層,但他認為現今年輕後輩逐漸投入客語學習,黃于娟說:「自身文化自己都不傳承,更不可能有其他族群的人會幫你傳承文化。」並表示學習語言最快的方法是透過歌曲,希望讓大眾了解客家歌和一般流行音樂一樣好聽,只是使用的語言不同而已。談及民間力量如何保存客家文化,謝宣圻認為除了將客語納入學校教材,還可透過音樂學習語言,音樂是語言最好的傳承,「要怎麼樣讓大家對客語有認同感,這也是我寫歌的時候一直在追尋的!」他期盼能有更多人投入客語創作,不讓自身語言成為創作的絆腳石。本土語言傳承危機 藉科技推廣母語除了客語遭遇流失危機,原住民族語、閩南語等台灣本土語言都面臨保存與傳承的難題。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王雅萍認為,大眾缺乏本土語言瀕危意識,「其中最危險的就是原住民族語言。」原住民委員會自88年《原住民文化振興六年計畫》實施後,即著手保存族語。不只客委會建置語料庫,王雅萍說明,中央研究院已完成原住民族語料庫建置,原民會也編撰「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提供民眾線上測驗和跨語族查詢等功能。王雅萍解釋,目前原住民族語的危機在於會說族語的耆老逐漸凋零,因此原民會致力推行族語薪傳計畫,也就是一對一的師徒制,並提供師徒兩人專職傳承語言的薪資。此外,他們也在特定地區(註3)設置專職族語推廣人員,希望能活化族語。註3:指直轄市、縣(市)政府、原住民族地區及原住民人口一千五百人以上之非原住民族地區鄉(鎮、市、區)公所。閩南語部分,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蔡素娟提及,過去台灣經歷長期「國語運動」,大部分家庭幾乎都不以閩南語和年輕一輩對談,造成閩南語傳承的一大危機。蔡素娟在86年便開始「台灣閩南語兒童語料庫」的語料收集工作,隨後也與該校特聘教授麥傑共同建立「台灣閩南語口語語料庫」。兩個語料庫分別收錄來自嘉義縣民雄鄉14位幼兒在家中的自然言談,及廣播公司的閩南語日常談話性節目,並將錄音語料進行文字轉記,以數位化保存。相較臺灣客語語料庫,閩南語語料庫建置時間早,科技的支援有限。蔡素娟表示,當時整理語料時,由於語音轉文字仍依靠人工進行,且因閩南語的詞類標記系統至今尚未建置需以人工標記,所以花費的人力與時間極為可觀。他期待未來閩南語語音辨識的AI技術能快速發展,「希望可以減輕人力的負荷,使語料庫的建置更有效率。」語言為文化基礎 活用於日常為長久之道「語言是民族的靈魂,語言中夾雜許多歷史記憶,甚至身分認同。」黃紹恆表示,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社會,若能彼此互相承認,不同族群間便能更平等來往,落實真正的民主與自由。藉由實施新制度, 使本土語言更有機會在學校教育與公共場合被使用;而新科技,令語言的保存與應用多了新的可能;新媒體,有助年輕族群更認識自身文化,並加入語言的維繫與傳承工作。然孫于卿表示,不僅要在學校教育中使用客語,亦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語。他提到:「出了校門或家門後,在公共領域與生活當中,也必須要使用,這個語言才會是活的。」吳翠松亦認為,傳承語言最重要的方式為「建構客語環境」,將客語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比起『單向教學』,『互動』更能學好語言。」
客家嘉年華展活力 拚客語扎根
生活
第1640期
客家嘉年華展活力 拚客語扎根
2016-12-07
【記者林于蘅台中報導】為展現中部豐碩的客家表演藝術,台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4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Hakka carnival客家嘉年華」活動,邀請近30隊客家社團及學校活力踩街。現場更設置客語學習區,期盼透過客語的推廣、傳承,突破近年台灣客家文化消逝的困境。活動舞台有多組團體表演客家歌謠、舞蹈,展現道地客家文化表演,其中精彩的舞龍舞獅演出讓現場民眾目不轉睛。除了踩街嘉年華的輪番表演外,民眾聚集客家文化美食區一齊手作客家粄、擂茶,還有捏麵人、花布等客家民俗技藝DIY,而客語學習闖關的關主則用心地教小朋友說客家話,盼能把客語推廣向下扎根。 民眾聚集客家文化美食區一齊手作客家擂茶,現場香氣四溢。圖/林于蘅攝。 國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舞龍隊帶來精彩的演出,展現道地的客家表演,令現場民眾目不轉睛。圖/林于蘅攝「目前客語推廣最大的困難是面臨教學人力斷層。」台中客委會文教發展組邱淑華表示,許多都市客家人不說客語,也不重視客家人的身分,影響到下一代的教育傳承。她說,如果政府能提供更多誘因,例如客語認證類比原住民族語能力的加分制度,成為客語教師回流在地的動力,將更促進客語的扎根教育。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吳依柔第一次參加客家文化活動,離開台北後在中部認識了許多客家人朋友,又特別喜愛客家美食的她,希望透過活動更加認識客家。而完全不懂客語的她,也在客語學習攤位嘗試學習基本的對話,她也希望客家文化能透過語言傳承下去,不要就此消失在台灣社會。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生徐俊文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七歲前只懂得說客家話的他表示,到了都市念書後,發現許多客家人並不了解自身文化,也無身分認同感,因而感到很大的衝擊。對於文化的消逝,他認為語言的推廣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語言的消失會造成文化死亡,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設置語言巢,透過沉浸式教學學習。」他也表示,在主流社會中,堅持客家語言、身分、文化其實對生活不一定有幫助,甚至會產生隔閡而不利經商發展,此時選擇忘記客家人身分,反而容易融入群體,相當矛盾。「並不覺得語言會消失,只是看下一輩的人如何傳承,或者把語言講得如何。」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邱莉舒,就致力以音樂創作和客家戲劇等表演藝術推廣客語。朋友初步認識她時總想跟她學幾句客語,因此對於自己是客家人總是感到很驕傲的她,選擇透過創作客語的獨立音樂散播客家文化,同時為客語推廣盡一份心力。
置頂